引人深思《地球之鹽》紀錄片

2021-02-15 你眼睛裡有星星bui

地球之鹽》是2014年的一部紀錄片電影,由德國導演維姆·文德斯執導

            今天在學校,因為天氣下雨無聊所以有幸接觸到一部電影,平時是不感興趣看紀錄片的,其實大多數人心裡都和我一樣吧,想著記錄片無聊枯燥乏味看不懂,可我今天卻抱著無聊的心態刷新了我迂腐的思想。好看的電影繁若星辰,觀看時間有限,以及如何選擇投合心境的電影是很多人的困擾,這感覺就像面對待選的妃子,後宮那麼多可選項,巧遇《地球之鹽》,單單第一感覺,大概是不會去翻她的牌子的。偶然,在某一時刻,意興闌珊地隨手掀開她的帳簾,卻發現她有那樣一種生命之泉的甘美,整個人仿佛被淨化被重塑,然後從小我的視野裡被解放到了更廣闊的世界,那感覺實在美妙。

《地球之鹽》最震憾人的並不是主人公塞巴斯蒂安·薩爾加多的攝影技術,而是塞巴斯蒂安·薩爾加多所拍攝的這些照片背後所體現出來的人類與地球、文明與殺戮之間的沉重思考。整部片大量使用黑白攝影效果來體現一個悲慘世界。

行走苦難拉丁美洲餓死的饑荒的人們、伊拉克入侵科威特並點燃的油田大火面目瘡痍永遠看不見白天、盧安達大屠殺所有死去的人們一個個瘦骨嶙峋、衣索比亞難民一個個無家可歸的大人小孩、波赫內戰死無葬身之地橫屍遍野暗無天日……塞巴斯蒂昂這一衝突題材照片,在給他帶來巨大國際聲譽同時,也製造著難以治癒的心靈創傷。並且他說,他的身體沒生病,靈魂受傷了。少數真正作為動態電影的時間裡,或是攝影師深情講述個人記憶的轉場,或是16毫米下的難得家庭影像。直至文德斯決定製作這個關於攝影師的紀錄片項目後,才有著Juliano跟隨老爸探入西伯利亞薩哈共和國荒野和亞馬遜叢林最後原始部落的高清晰影像,北極熊、海獅、海象、鯨魚、海鷗、鱷魚……成了取代屍體、飢餓、逃難、悲傷的黑白照片。

這是一部令人起敬的電影,這是一部紀錄片地球之鹽,德國導演維姆文德斯,這是一個偉大的黑白世界,這個電影講述了巴西紀實攝影大師塞巴斯蒂安的故事,關於電影下面要講述的是關於他的一個秘密。

德國導演維姆文德斯喜歡塞巴斯蒂安的作品,於是有了這部紀錄,電影地球之鹽在電影裡像巴斯蒂安面對鏡頭,講述他的作品和故事,就像上帝所預言的那樣,塞巴斯蒂安真的愛上非洲,他的足跡遍及非洲。

那些衣索比亞的饑荒,盧安達大屠殺,波赫內戰,剛果的難民,訴說著非洲的孤獨,那些照片裡的人們是無數個詩篇裡的靈感,這邊是攝影大師塞巴斯蒂安的黑白相片所構成的世界。

沒錯,有逼格的照片,一定是黑白的。薩爾加多的攝影作品,一律是黑白照片。這讓維姆·文德斯拍《地球之鹽》也拍成了黑白紀錄片。主人公薩爾加多經歷了那麼多歷史大事件,但最讓他舒懷的仍然是他的孫子、親屬,以及家中的花園、菜地,最後這段用家庭攝像機拍攝的是彩色畫面,也成為全片最溫暖的結局。

  黑白照比彩色照為什麼有逼格?尤其是薩爾加多的照片,他拍的明明是底層普通人的生活,不管他是用廣角還是用長焦鏡頭,彩色的生活一旦變成黑白的照片,轉瞬間讓觀眾就產生了距離,距離是可以產生美的。

  薩爾加多本人並不排斥彩色照片,但他更喜歡黑白。他認為黑白照片有更強的概括力,而彩色片卻容易把觀眾的注意力轉移到五光十色的外表上,導致忽視事物的內在本質。

我真羨慕有些探險家攝影師,他們從一無是處走到擁有一切的感覺,很多人都達不到,他們吧自己拍出來的東西做成電影,身臨險境就只為了用照片告訴人們好多人的一生故事經歷孤獨,最後窮極一生的離開人世。可是沒多少人去思考這篇電影有些影評都在諷刺黑人網絡噴子各種嘲諷,真不理解同為人類看到這些苦難生活竟然能辱罵的出來。

這個電影是藝術性太強了很多人都說看不懂,可慢慢看每一個細節都細思極恐,甚至會難受到不知道該說啥,震撼。可就有些腦子不正常的人理解不來,雖然是外國的,說中國沒難民營,可說出來的話真嗤之以鼻。中國人真的是把人性演繹的淋漓盡致的,希望大家知足常樂眼光放長遠。不要以偏概全。

這片土地已不再屬於薩瓦加多一家現在這裡已經變成了國家公園,它屬於所有人同時這也是一個示範我們完全有能力恢復已經被破壞的星球「感謝有這樣的攝影師。感謝我們的地球。

「這個男人,也是這些照片的作者,向我們呈現了一個偉大的規劃和夢想,大自然的毀壞並非不可逆轉,如今在instituto terra   已重新出現了一千多眼新泉水有250萬顆樹木已經長成,都是他們的努力結晶成果,真是為貪婪的人群生出了一絲希望。野生動物也漸漸地回到這片森林裡包括美洲豹」這也警告那些殘殺野生動物得人,警示他們,破壞生物鏈生態環境將會遭受因果報應,就像現在的中國,大力廝殺鯨魚野生動物破壞生物鏈,如今疫情嚴重襲擊世界,產生嚴重威脅,死亡人數令人們值得深思,為什麼世界會變成這樣?不就是因為人類的貪婪不負責任。

      最近火星逆轉,所有世間萬物都會遭受牽連,為何我們不能變得善良一點,得到世界的寬容。動物,生物和人類一樣,都會生老病死,他們的生活軌跡與我們人類相同,作者看到了動物如同看見了親同手足,看到了老去的烏龜,幹煸的身體枯褐的皺紋已經在體現一生的結束。這是一種多麼美好的象徵,他們也有兄弟姐妹種族家族,他們也會滅亡,可我們卻對這些視若無睹甚至種族歧視屠殺。真是悲憫。人類就是最兇殘可怕的動物,並且人類真的渺小與謙卑,希望大家珍惜現在的生活,世界,宇宙萬物,我們是何等的幸福。珍惜當下。熱愛靈魂。別讓心靈受傷了。

作者:杜小夕

相關焦點

  • 紀錄片《海豚灣》《地球之鹽》在線視頻
    紀錄片《海豚灣》 日本和歌山縣太地,是一個景色優美的小漁村,然而這裡卻常年上演著慘無人道的一幕。每年,數以萬計的海豚經過這片海域,他們的旅程卻在太地戛然而止。漁民們將海豚驅趕到靠近岸邊的一個地方,來自世界各地的海豚訓練師挑選合適的對象,剩下的大批海豚則被漁民毫無理由地趕盡殺絕。
  • 紀錄片《生命之鹽》:以「鹽」之味折射生命之「道」
    近年來,聚焦於美食的紀錄片並不在少數,且大多都取得了不俗的收視與口碑。而如何不光描摹美食於舌尖之滋味,挖掘美食背後之人情風土,更開闊視野,讓美食與人心情誼、生命哲學、歷史變遷、地球繁衍等更具深刻性的意義表徵進行交融碰撞,在彼此交互作用的過程中激發出全新的意義空間,將美食之故事真正炒成一道兼具美味和美感、享受和思辨、獨特性和普及性的視聽盛宴,是美食類紀錄片下一步值得探尋的方向。
  • 地球之鹽
    塞巴斯蒂昂·薩爾加多是他讓我對攝影師這個角色有了新的認知《地球之鹽》這部電影主要展示了巴西紀實攝影師塞巴斯蒂昂
  • 平凡中的非凡 ——六集人文紀錄片《生命之鹽》即將為您開啟一場鹽的奇異旅程
    平凡中的非凡 六集人文紀錄片《生命之鹽》即將為您開啟一場鹽的奇異旅程   (只需一粒鹽,人生就有了味道)      鹽,這個微小而司空見慣的晶體,它和人類的命運有著怎樣的關係?它是如何影響和調試著我們的生活?
  • 第五十個地球日:170部紀錄片裡的危機地球
    故人通過詩歌繪畫描繪三峽的意境;在世紀之交,眾多紀錄片導演用鏡頭留住即將消失的風土人情。2005年上映的紀錄片《淹沒》記錄了三峽水庫第一次蓄水前,損失最大的奉節老城的搬遷及淹沒。2005)《Baraka天地玄黃》(1992)《Manufactured Landscape人造風景》(2007)《TimeScapes時間的風景》(2012)《Samsara輪迴》(2011)《Watermark水跡》(2013)地球之鹽
  • ...bbc|life|王朝|紀錄片|地球|地球的力量|荒野間諜|地球脈動2...
    《地球脈動》出品時間:2006-02-27豆瓣評分:9.7分2006年BBC出了一部直到如今都被很多人奉為絕對經典的自然紀錄片《地球脈動》。這部紀錄片一經播出就引起了極大的反響和討論,用獨特的視角向我們展示了地球的壯麗輝煌。
  • 地球是如何誕生的?從紀錄片《地球的誕生》淺探美麗神秘的地球
    在看完紀錄片《地球的誕生》之後,就對這個神秘的星球有了好奇。地球是如何誕生的?地球已經是一個46億歲的老壽星了,她起源於原始太陽星雲。地球的內部結構可以分為三層:地殼、地幔和地核。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大量氣體聚集在地球周圍,形成包層,這就是地球大氣層。 地球就像一隻陀螺,沿著自轉軸自西向東不停地旋轉著。
  • 輕安雅集·「雲」集2020|07secretdada:世界之鹽--薩爾加多照片、電影及書
    其次則因為維姆·文德斯按照這位攝影家的故事拍成紀錄片《地球之鹽》,讓每一張照片可以知其所以然。最後還有一本薩爾加多的自傳《重回大地》,讓三者成為互文關係,也讓我作為觀者從簡單的讀圖走得更遠一點。記得第一次看紀錄片的時候,並不太理解文德斯為什麼會取這樣一個名字,在疫情當下,各種資訊泥沙俱下,信息過載之時,遁入薩爾加多的世界反而讓我明白了很多。
  • 創造世界奇蹟的BBC紀錄片《地球脈動》
    它的豆瓣評分高達9.7,眾人以為它已經是紀錄片的巔峰之作。《地球脈動》Planet Earth Season10年後,《地球脈動2》強勢歸來,成為全世界最受歡迎的紀錄片,它在豆瓣上高達9.9分,排名第一。
  • 紀錄片合集01|鹽端漫遊的情話
    ——《地球之鹽》       在大多數網友觀影印象裡,可能對於看紀錄片,有著這樣一個感覺:看了個開頭,半天不知道在講什麼,耐著性子再看一會兒,想看看後面的劇情有沒有什麼吸引點,最後發現果然還是看不懂。甚至於在去影院看電影時,也很少選擇紀錄片這個題材。
  • BBC紀錄片丨《How Earth Made Us(2010)》.地球造人 (1-5全集下載)
    ,講述地球的力量如何改變了人類的歷史。這個系列節目第一次通過電視展現地球的神奇力量對人類發展的影響。節目將歷史故事的講述和炫目的攝影鏡頭緊密結合,給我們呈現一幅原汁原味的人類歷史圖景。【片  名】:地球造人【地  區】:英國 BBC【年  代】:2010【類  型】:紀錄片【集  數】:5集【語  言】:英語/普通話/粵語【字  幕】:中英字幕【劇情簡介】:  BBC最新紀錄片,講述地球的力量如何改變了人類的歷史。
  • BBC紀錄片推薦 《王朝》《地球脈動》《藍色星球》《地球的力量》
    本片描述了構成地球歷史的幾個重大事件,它們使生命得以在地球上繁榮,每一集將揭示一種不同的、對地球演化起到關鍵影響的作用力——包括:火山, 海洋, 大氣層以及冰層。這就是行星地球,但是你不曾見過的樣子。因為,更準確地說,這是《地球脈動  II》,BBC製作的最新一季大型自然紀錄片,或許也是BBC製作過的最令人嘆為觀止的紀錄片。這部讓人膜拜的紀錄片亮點太多,我們隨便舉一些……第一季的《地球脈動》用高清攝影實現了自然類題材記錄片的一次質的飛躍。
  • 紀錄片推薦:BBC/植物之歌/種出個地球/How To Grow A Planet (2012)
    適合:三年級以上植物之歌/種出個地球/How To Grow A Planet中文片名:植物之歌/種出個地球英語片名:How To Grow A  Planet製片製作: BBC對白語言: 英語字幕語種:中英集數: 3單集片長: 60分鐘
  • 電影視界|BBC紀錄片《地球脈動》
    《地球脈動1》向全世界展現了一幅關於地球、環境、自然萬物的恢宏畫卷。 10年後,《地球脈動2》強勢歸來,2016年11月《地球脈動2》正式上線,這季BBC更是首次採用全程4K高清攝像機進行拍攝,走遍40多個國家,拍攝時間長達三年。
  • 《地球脈動》感受生存之美——觀BBC紀錄片製作團隊精良作品有感
    本期主播徐菽杋現如今日劇韓劇美劇充斥著電腦屏幕,動漫綜藝遊戲佔據著網絡娛樂,紀錄片似乎已經淡出了大眾的視線,從而成為小眾人群淨化視野認知世界的心靈之旅,而優秀的紀錄片背後的製作團隊付出難以想像的艱辛,只為給受眾奉獻出一場震撼創意的視覺盛宴,精益求精,精彩絕倫。
  • 《地球脈動II》最值得看的紀錄片!
    這是BBC的一部紀錄片,2006年,播出了它的第一季,備受全世界人的喜愛,在豆瓣上也是常年維持9.7分的高分。正所謂,十年磨一劍,終於在2016年11月6日播出了第二季的第一集。沒有任何特效,沒有劇本,只有鏡頭,還原大自然,展現大自然最美麗的風景,記錄殘酷的弱肉強食以及捕捉動物最出彩的一面。  豆瓣網友發自肺腑的評價:  沒有特效,沒有常見的劇本,沒有大牌明星,只有生猛的自然與勇敢記錄這生猛自然的人類!這是迄今為止我看過的最精彩的動物紀錄片!絕對沒有之一!!
  • BBC《地球脈動II》全球同步首發!
    曾經製作出《藍色星球》的BBC(英國廣播公司)紀錄片攝影團隊集結於此,耗時三年製作了這部難以超越的經典紀錄片。10年後的今天,BBC再次召集原班人馬與騰訊視頻聯合出品傾情奉上《地球脈動II》,再一次將地球這一美麗又危險、孕育一切的存在,一點一滴的呈現在觀眾面前,向我們展示他的絕美絢麗和競爭殘酷。
  • 麵包和鹽竟是這個國家的最高禮節?
    (小人書版《列寧在1918》)在俄羅斯,麵包和鹽是最高禮節。當重要和尊貴的客人到達時,俄羅斯人會把麵包放在刺繡毛巾上,用器皿裝鹽,身著民族盛裝的姑娘會雙手捧著獻給客人。客人撕下一塊麵包,蘸著鹽吃。用「麵包和鹽」來迎接客人,代表著為客人請求上帝的庇護,給予他美好和平的祝願。
  • 這幾部紀錄片,帶你打開新世界大門!
    上次推薦了看了會讓視力回歸5.0的5部紀錄片,那麼這次這幾部紀錄片看了會讓你對世界的看法煥然一新。 第一部:《超級工程》 《超級工程》系列從2012年最早的第一季開始,到現在已經出了三季了。第一季分為5集。
  • 以「鹽」為主題 央視紀錄片《記住鄉愁》第五季在自貢仙市開拍
    「千年鹽都」自貢,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更是一座「有鹽有味」的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