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以民人為天,而民人以食為天。」食物與中國人乃至世界各個國家的人都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它不僅是盤桓在舌尖唇齒中的一番滋味,也承載著記憶裡難以割捨的人與事,折射著一方水土、一個民族千百年來與大自然共同凝結出的智慧光芒。
近年來,聚焦於美食的紀錄片並不在少數,且大多都取得了不俗的收視與口碑。而如何不光描摹美食於舌尖之滋味,挖掘美食背後之人情風土,更開闊視野,讓美食與人心情誼、生命哲學、歷史變遷、地球繁衍等更具深刻性的意義表徵進行交融碰撞,在彼此交互作用的過程中激發出全新的意義空間,將美食之故事真正炒成一道兼具美味和美感、享受和思辨、獨特性和普及性的視聽盛宴,是美食類紀錄片下一步值得探尋的方向。《生命之鹽》即做出了一次有益的示範。
歷經五年的精心打磨和調製,由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紀錄頻道出品,北京科學教育電影製片廠、北京發現紀實公司承制的六集大型人文紀錄片《生命之鹽》,於今年 4 月強勢登陸央視紀錄頻道。它僅以「鹽」這一人們於生活中司空見慣的晶體為描繪對象,以獨到的視角帶觀眾重拾鹽之滋味,探尋鹽之故事,感悟鹽之魅力,領略鹽之意涵。
在挖掘鹽諸多不為人知的特性之外,《生命之鹽》也從一粒鹽、一片鹽田延伸出更為飽滿的內心情感、人生精神和更為跌宕的人類故事、命運傳奇。
位於衣索比亞沙漠深處的達納基勒窪地,是地球上年平均氣溫最高的地方,而生活在這片沙漠裡的阿爾法人,卻仍舊耐著常年的高溫,執著地深入人間煉獄般的鹽池,這些深入沙漠的冒險與歷練,以前所未有的視角剖陳出鹽的來之不易;
在印度洋岸邊採鹽的吉布一家,在現代工業化製鹽機器的轟鳴中,依舊苦苦堅守在沙漠的鹽灘中,用最粗笨的手工方式進行採鹽,吉布一家世世代代與鹽澤融為一體的故事,反映的卻是對「從一而終」的人生信念的堅守;
西藏芒康的納西族女子,面對現代文明與古法製鹽的衝撞,面對鹽與鈔票不等式的兌換,仍舊日復一日以平和的心境打理著面前的一片鹽田,以樂觀的態度守護著心中的一片獨屬於鹽的沃土,納西族女子與鹽的故事,謳歌的則是積極向上的人生精神。
對於今天的我們來說,超市和廚房中司空見慣的成品鹽已經難以觸動我們內心的情感,但是通過剖釋出鹽背後的生產、開掘、流通的故事,鹽所負載的希望與失望、貪婪與慷慨、殘酷與堅韌、樂觀與勤勉等等深層意涵則「重見天日」,也自然撬動了埋藏於觀眾內心深處的對鹽之情感。
《生命之鹽》雖以「鹽」為敘事載體,但其敘事結構卻是藉由鹽所承載的一個個「人」之故事進行索引和串聯,並且通過對每一個故事內核進行深挖,讓觀眾能從鹽的故事之中讀到生存智慧,悟出人生哲學。人類與鹽,相依為命,《生命之鹽》描繪的是鹽,映現的卻是百態人生。
在歷時五年的攝製中,《生命之鹽》的主創團隊訪遍亞洲、美洲、歐洲和非洲,幾乎踏遍全球每一個著名的鹽之屬地,也翻遍典籍找尋古今中外每一個非凡的鹽之故事。於全球的地理空間內輾轉騰挪,於歷史與今日之間穿梭,《生命之鹽》嘗試用一種開放而包容的人文關懷來審視人與鹽的故事,展現更為多彩的鹽之世界。
在選題切入上,《生命之鹽》力求超越以往的經驗想像,尋覓全球化的命題。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當鹽漸漸從一粒難求的「金子」成為餐桌上常見的調味品,那些曾經靠製鹽為生的鹽工們,該如何迎接命運的轉型和挑戰?
來自韓國的設計師正以它獨特的創意讓鹽煥發出新的生命,他將人類於憤怒、傷心、快樂、妒忌等不同情感狀況下流出的眼淚進行收集、萃取和煮沸,從而設計出不同類型的「眼淚鹽」。所謂的眼淚鹽並不是真的從眼淚中提取出來的鹽,只不過他用這種方式給鹽賦予了人類的情感。而「眼淚鹽」所蘊含的也不光是人類的情感,更是全人類面對時代變遷和社會轉型逃不開的問題,面對此問題,《生命之鹽》裡的韓國設計師用別具一格的創新精神給出了答案。
在立意表現上,《生命之鹽》努力顛覆以往的認知格局,對接通約化的意義。揚州土生土長的女孩毛尖,決定在一個著名的鹽商宅院舉行婚禮,其形式完全參照古代鹽商,揚州的繁華舊夢或許不再,但從古至今,鹽始終能夠串聯起人們對美好生活的祈願;在蔚藍的地中海岸,當今聞名世界的水城威尼斯最初只是一連串珊瑚小島的蠻荒之地,是鹽指引著逃脫戰亂來到這片土地的難民,擺脫貧困荒瘠,一步步建立起興盛繁榮的家園。
這個星球上,不同年代、不同膚色、不同地域、不同種族和不同國家的人們,或許各自有著並不相仿的命運走向,也與鹽有著未曾一致的際遇姻緣,而《生命之鹽》所捕捉的則是人們於生命脈絡中共通的部分。通過「鹽」這一符號載體的塑造,表達諸如和平、自由、善良、寬容、平等、和諧、博愛、勤奮、奉獻、團圓等具有普遍意義的倫理主題和全球觀眾共同追逐的價值理想。
與傳統紀錄片的製作理念不同,《生命之鹽》在選題切入上跨越了地域之局限,將全球各地每一個鹽的屬地都納入描摹視野,裹挾著不同疆界的人們與鹽的故事;在立意表現上衝破了觀念之制約,將人與鹽的故事放置於全球化的通約價值體系中,觀照不同種族的人們所共通的情感和命運。這反映出新一代中國紀錄片人逐漸具備的更通達的敘事格局和自覺擔負起的更崇高的文化責任。
在跨文化交流日益頻繁的大背景下,承載著商業拓展和文化傳播雙重使命的紀錄片愈加成為國際交流中的關鍵角色。而如何進一步尋求與世界語境接軌,贏得海外受眾的接納,一直是中國紀錄片走出去後尚待摸索的問題,《生命之鹽》讓我們看到了它在解決這一問題上的潛力,它在國際市場上的表現,讓我們拭目以待。
以「鹽」為對象,以「人」為索引,以「生命「為脈絡。在對鹽這一事物的全新回望和細膩刻畫之中,《生命之鹽》烹調出的不只是鹽於舌尖百轉千回的味道,更是人於內心激蕩的情感味道,是生活所需的智慧與力量的味道,是地球之上生命蓬勃向前的味道。正如片中所說,「這就是鹽與地球的故事,鹽與生命的故事,這就是生命之鹽」,而這些故事的娓娓鋪陳,也就是《生命之鹽》的精彩與動人之處。
【文/滿悅】
掃一掃更進一步接觸影視行當!
由媒體人李星文創辦的影視行業垂直媒體。我們的四項基本原則:堅持原創,咬定採訪,革新文體,民間立場。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更多歷史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