輕安雅集·「雲」集2020
07
主持人 /secretdada
secretdada是那種典型的「功夫在詩外」的攝影師,而正因如此,他鏡頭下的影像成為一種詩意的存在。「視覺中國」籤約攝影師,《孤獨星球》《旅行者》《旅遊天地》等刊物特約攝影師、撰稿人的身份,令他有機會往來於世界各地拍攝、寫作,記錄下無數精彩難忘的瞬間。
這些瞬間,看似簡單日常,但經過secretdada的選擇和捕捉,卻總透著人情冷暖,讓人過目難忘。他說:「不要在現實中看見自己扭曲的影子」。文學也好,藝術也好,攝影也好,最終還是要跟人銜接,跟生活本身銜接。secretdada的作品有某種讓人一眼即知的詩意。
輕安2018年9月邀請到這位已出版過《走訪時光棧道-南絲路》《孤獨星球.成都》《孤獨星球.經典攝影旅程》等書,獲得LOFTER年度十佳旅行攝影師的「詩人」,為學員們開設了一堂手機攝影課,帶我們以沉浸、參與、互動、開闊、連結、愉悅的方式達到了審美和技術的雙重提升,重新認識作為眼睛而存在的手機。
「雲集輕安」的日子,secretdada捧出了他的私人珍藏,以攝影集、紀錄片、自傳三聯動的方式,帶我們在有限的時間裡,立體地認識了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紀實攝影大師之一薩爾加多,同時借薩爾加多之手眼重新審視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關係。這也許會成為我們這一特殊時期的重要收穫。
薩爾加多是陪我度過幽閉日子的一帖良方,首先是因為他史詩般的攝影巨製《創世紀》,翻閱起來坐地日行萬裡。其次則因為維姆·文德斯按照這位攝影家的故事拍成紀錄片《地球之鹽》,讓每一張照片可以知其所以然。最後還有一本薩爾加多的自傳《重回大地》,讓三者成為互文關係,也讓我作為觀者從簡單的讀圖走得更遠一點。
記得第一次看紀錄片的時候,並不太理解文德斯為什麼會取這樣一個名字,在疫情當下,各種資訊泥沙俱下,信息過載之時,遁入薩爾加多的世界反而讓我明白了很多。不能拍照的時候就多看看經典的照片,如果循著這些照片還能讀到拯救、治癒和希望,那就再好不過了。
——secretdada
各位朋友大家好,雲集輕安,我是secretdada,今天希望用十分鐘的時光來和你分享一位攝影家的故事。這位攝影家來自於巴西,是二十一世紀最重要的紀實攝影大師之一,去年他還曾到訪成都,在成都當代影像館有過一個攝影展,讓無數愛好者大飽眼福。而現在,薩爾加多的三件套成了陪我度過幽閉日子的一帖良方。
首先是因為他史詩般的攝影巨製《創世紀》,翻閱起來坐地日行萬裡。其次則因為著名德國導演文德斯按照這位攝影家的故事拍成的《地球之鹽》紀錄片,讓每一張照片可以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最後還有一本薩爾加多的自傳《重回大地》,讓三者成為互文關係,也讓我作為觀者從簡單的讀圖走得更遠一點。
記得第一次看紀錄片的時候,並不太理解文德斯為什麼會給影片取這樣一個名字,在疫情當下,各種資訊泥沙俱下,信息過載之時,遁入薩爾加多的世界反而讓我明白了很多。不能拍照的時候就多看看經典的照片,如果循著這些照片還能讀到拯救、治癒和希望,那就再好不過了。
薩爾加多和布列松、尤金·史密斯並稱為當代紀實攝影的三位巨匠。他在接近四十年的光陰裡,遊歷了超過100個國家,他拍攝的作品已經被公認為本世紀最重要的紀實項目。初看之下會發現他的攝影作品一直用蘊含在黑白之間的力量和情感打動讀者,通過紀錄片才了解到其實犀利如薩爾加多者也曾走過艱難的心路歷程。雖然說覺得雞蛋好吃,何必去認識下蛋的母雞。但是如果把薩爾加多的影集、紀錄片和自傳一起看,就能在這些偉大的照片之外編織出更多的想像經緯線,更能解開關於地球之鹽的秘密。
手邊的這本《創世紀》影集,很厚很紮實,非常適合這些天在家裡慢慢翻閱,它是薩爾加多用八年時間完成的一個史詩般的探險項目,在山脈中、在沙漠裡、在海洋間,他紀錄了那些逃脫了現代社會印記的人和動物、土地和生活,他的作品呈現出的一個到目前為止仍然保持著原始狀態的星球,仿佛來自於我們的平行時空。
為了完成這個項目,薩爾加多進行了超過30次的旅行,經歷了極熱和極寒,徒步、乘輕型飛機、海上船隻、獨木舟、熱氣球……各種危險自不待言。從最終的結果來看,薩爾加多捕捉到了大自然、動物和原住民無數的令人讚嘆的美麗瞬間。在黑與白的世界裡,薩爾加多以純熟卓越的技巧,以色調的變化,以光明與黑暗的對比,讓人讀後久久無法自拔。
△|《創世紀》是薩爾加多用八年時間完成的一個史詩般的探險項目,在山脈中、在沙漠裡、在海洋間,他紀錄了那些逃脫了現代社會印記的人和動物、土地和生活,他的作品呈現出的一個到目前為止仍然保持著原始狀態的星球,仿佛來自於我們的平行時空
在《創世紀》中,既有企鵝、海獅、鯨魚、鱷魚、美洲虎、非洲獅、大象,也有石器時代的印尼原始部落、蘇丹養牛的農民、北極圈馴鹿的牧民,還有南極冰山、非洲沙漠、阿拉斯加冰川、亞馬遜河……這些元素僅以黑白來描述,居然沒有一點單調和乏味,在不同的灰度之中能讀出無盡的深情,難怪有人說薩爾加多的《創世紀》堪稱「寫給這個星球的情書」。
薩爾加多說,「這個地球上還有一半的區域仍然保持著最原始的狀態,我的任務就是探尋並將之記錄下來。」當然,他成功的完成了記錄。僅僅一本《創世紀》已經讓世人折服,足以讓薩爾加多留名影史。但是進入紀錄片,你才知道,《創世紀》裡對自然的謳歌、對地球無盡的讚美,其實源自於他對人與自然依舊能保持共生、保持平衡的一種判斷和憧憬。
1944 年,薩爾加多出生在巴西小城阿勒莫漢。這裡有豐富的礦石,大片的熱帶雨林,有風景優美的淡水河谷,以及他父親自給自足的農場。1969年,25歲的薩爾加多在父親的要求下一路攻讀到經濟學博士,娶了美麗的妻子,從巴西前往法國再遷往倫敦,最終進入世界銀行工作,每天研究世界經濟投資問題,擁有著不錯的收入、穩定的生活。沒想到在1970年,他突然放棄了這份安穩,轉而投身攝影。
△|《遷移》系列。薩爾加多目睹的這些苦難,徹底地改變了他,也漸漸地擊潰了他
△|給薩爾加多帶來職業聲譽的《工人》系列。他拍攝的作品已經被公認為本世紀最重要的紀實項目
有經濟學背景的薩爾加多,他非常關注也擅於利用鏡頭去關切人類生活方式的變遷、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因此他的紀實影像一開始就從這個角度切入世間。給他的職業生涯帶來聲譽的《工人》系列,記錄了世界各地的體力勞動者曾賴以生存但卻逐漸消失的生產方式,薩爾加多以社會學、人類學的眼光,透過鏡頭將一幅幅場面宏大、反差強烈的照片呈現在人們面前。這些照片向人描繪了一個後工業時代還殘留著的原始體力勞動場面。其中巴西金礦的一組照片,在我第一次觀看的時候,整個人就被畫面緊緊抓住,感覺受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衝擊,整個照片瀰漫著一種史詩感。
而《遷移》系列則紀錄了因為飢餓的驅使、自然災害、環境惡化和人口壓力而發生的大規模的移民潮。這些黑白照片折射出無數的苦難哀傷,也可以想見作為攝影者曾跋涉過的艱難險阻。薩爾加多目睹的這些苦難,徹底的改變了他,也漸漸的擊潰了他,歷史上很多的紀實攝影師都不得不面對這樣的後遺症,甚至於讓他們最終難以面對攝影師這個身份。人類所造成的戰爭災難和仇恨殺戮,幾乎摧毀了薩爾加多對人類的信念,在西非盧安達慘絕人寰的大屠殺中,薩爾加多深深感到影像力量的微不足道,感到對世界的無能為力,他說「世間有一種野獸殘暴至極,那就是我們,人類。」
原來,以上這些才是薩爾加多攝影人生的前半部,而《創世紀》的誕生既是他對自己的救贖,也包含著他對故鄉的拯救。薩爾加多的父親在90年代把家族牧場贈與給他,而當他帶著身心創傷回到故土,他驚詫的發現這片曾經熟悉的土地已經發生了巨變,曾經棲息在那裡的植物和動物們都因為過度放牧而消亡,曾經的瀑布、密林和動物都一一成為了歷史。
真的,這和我們現實中的故鄉何其相似啊。
接管牧場後,薩爾加多和妻子萊莉婭一同開辦了非盈利機構「土地學院」,一步步一點點,他們逐步播下200多萬顆種子企望能讓荒蕪的土地重返生機。薩爾加多這位妻子或許是上天派給他的保護神,從相識到僑居巴黎,從經濟學界到支持他轉行攝影,從他的經濟支撐到作品經營,全靠著有萊莉婭一手打理,就連在成都,也是萊莉婭和薩爾加多一道來的呢。
△|2019.4.27薩爾加多和妻子萊莉婭在成都當代影像館展覽開幕式上 by 遲阿娟
在農場涅槃過程中薩爾加多也展開了《創世紀》的創作和整理,這一次他的鏡頭從苦難中返回,遡源而上,去尋找最原初和本真的東西。直到2012 年,薩爾加多才將自己歷時八年拍下的素材整理成《創世紀》這部作品集。其中的245幅作品,張張都是對地球生命最動人的記錄,的的確確是一篇獻給地球的情書。在文德斯紀錄片最後,最令我為之感懷的是,《創世紀》不僅僅是攝影集的名稱,也在家鄉成了現實,就在那些幾乎被砍伐成荒漠的土地上,200萬株樹苗重返生機,整片大地,又恢復了健康。
△|德國導演文德斯的紀錄片《地球之鹽》,海報選取了薩爾加多坐在自家農場的高處,安靜的看著雲捲雲舒的照片。深刻地理解並契合了薩爾加多對自己的救贖,對故鄉的拯救。
海報的封面捨棄了薩爾加多那些非凡的影像作品,而是用了一張最普通的照片,蒼老的攝影家坐在自家農場的高處,安靜的看著雲捲雲舒。只有更多的了解整個包含了輪迴和救贖意味的故事,再去捧讀《創世紀》,再去領略其中的遼闊和超脫,真的會有完全不一樣的感覺。
所以說攝影集稱之為《創世紀》恰如其分,自傳小說取名《重回大地》也暗合其意,那麼為什麼紀錄片文德斯偏偏取名《地球之鹽》呢?這個說法最早或許源自於《聖經》, 耶穌曾對門徒說過:「你們是世間的鹽。」鹽是什麼,在古時候鹽是稀缺物,又是必需品,可以用來調味、淨化、存儲。聖經選用了這個世人皆知的比喻,以此說明眾門徒應該肩負的使命和應對世界施加的影響。到世間就要去淨化、美化所在的地方,使它免於腐敗,給人新的、健康的生存意味。這種作用不是消極的,而是積極的。
鹽的使命是滲入、調和與淨化世界萬物。它的首要價值在於味道,鹽粒雖然只是分散狀態,但是一旦撒入世間走進人群,就應該能影響他人,把食物的甜美生活的滋味引將出來。文德斯大概是這個隱喻吧?反正也問不到本人,你不信的話只有陪我把攝影集、書和紀錄片全看一遍。據說在英語俚語裡,地球之鹽也正是暗指那些在社會裡的中堅力量、那些高尚的人。再者說,薩爾加多的姓氏塞巴斯蒂安又正好源於英語的鹽巴一詞,這樣紀錄片的命名應當算是再恰當不過了。
薩爾加多在直面那麼多人類苦難後,沒有陷入虛無,而是選擇走向廣闊,拓寬自己的攝影領域,用行動去修復森林,可謂是極致的行動者。在紀錄片的第6分57秒,文德斯旁白說「人類才是地球之鹽」,或許人在地球上的重要性跟功能性就如同自然界的鹽一樣,一切都靠人類自己把世界變成該有的那番模樣。
合上影集,在這樣的特殊日子裡,捫心自問,我們能不能當好一粒鹽呢?謝謝。
△|攝影師遲阿娟曾多次跟拍薩爾加多在成都期間的活動,這是她自己最喜歡的一張,拍攝於2019年4月28日的薩爾加多關於攝影的講座上
secretdada音頻背景音樂選自
《地球之鹽》紀錄片原聲碟
序列 曲目
01 The Salt of the Earth
02 Papu's Song
03 Serra Pelada
04 Wrangel Island
05 Sick Soul
06 Black Kuwait Fire
07 Exodus
08 The Photographe
09 The End of The Road
10 Nenets
11 The Last Trip
12 Instituto Terra
13 Zoé's
14 Back To Brazil
15 Genesis
16 Human Spirit
- 第八期預告 -
- 主持人 -
張笛
- 主題 -
非常時期 非常運動
- 時間 -
2月29日(周六)
輕安pizza·美團外賣線上開啟,網紅麻婆豆腐披薩一鍵下單送到家
輕安雅集·特別策劃|「雲」集2020
輕安時分
策劃|輕安雅集
執行|孫佳 苛焮 楊思怡
文案|戴豔妮
設計|阿飛
公號美編|ke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