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麟稀
有溫度 有力度 有角度
就等你來關注
你好,我是麟稀
換個角度,來讀書
迪士尼耗時5年,耗資14億
打造的史詩巨作《花木蘭》
票房不佳,口碑更是斷崖式下滑,
18萬人在豆瓣打出4.9的超低分。
評價一部電影好不好
大眾習慣從故事新奇、情節飽滿、場面宏大、演技精湛等方面出發
這個標準對《花木蘭》很不公平
它是真人動畫
回憶下《灰姑娘》《美女與野獸》《阿拉丁》等經典
都在這一評價體系之外
故事耳熟能詳,情節簡簡單單,場面不算壯觀,演技不夠出色
但構建的童話世界能贏得全球無數人熱愛
真人版《花木蘭》極高的還原98版動畫
再加上新時代的創意,是迪士尼重量級作品
即使達不到《阿拉丁》7.5高分
即使評價有偏頗
也該和《灰姑娘》6.9分不相上下
怎麼會差距這麼遠?
更奇怪的是,更費解的是
大家對妝容、服飾、建築、特效嘲諷的津津有味
什麼?
耗資14億的國際巨製,關注點竟成服裝道具?
98版的《花木蘭》驚豔了孩子們,也徵服了全球觀眾
花木蘭代父從軍、殺敵建功,不求當官但求團圓的傳奇故事
被迪士尼注入新的主題——女性覺醒
木蘭從軍不僅為父親,也為證明自己。
花木蘭從小就是奇女子
在婚戀市場不被認可
當兵入伍反倒開啟奇妙旅程
和戰友們一同訓練一起成長
機智果敢的木蘭不僅救了戰友,還救了皇帝
贏得所有人認可,也收穫甜蜜愛情。
動畫版有歌舞帶動
還有木須龍和蛐蛐的插科打諢
我們在歡笑中和木蘭一起成長,一起冒險
不論是親情、愛情、友情,還是自我實現
都能發掘很多共鳴點。
動畫拍成真人版
刪了木須龍
連蛐蛐也刪了
沒了這兩個小傢伙鬧騰
故事沉悶很多
再刪去迪士尼公主的習慣歌舞
沒了木蘭的傾訴心聲
沒了木蘭的心路歷程
很難立刻有共鳴
真人版還弱化感情線
沒了並肩作戰、出生入死
沒了心思萌動,兩情相悅
男主快成惺惺相惜的兄弟了
第一時間想看的,都沒了
第一反應心動的,也刪了
最關鍵是
迪士尼還把花木蘭的設定改了
花木蘭是中國的傳奇人物
就連在迪士尼公主中
也是很特別的一個
她自強勇敢
不靠王子拯救
反倒多次救了愛人
她有鮮明的中國特色
「忠」「孝」觀念深入骨髓
為父親徵戰沙場
為國家英勇作戰
為家族帶來榮耀
在真人版電影中
花木蘭是天生「氣」很強的人
從小就上房揭瓦
能從三層高的屋頂躍下
花木蘭是獨一無二,能量超強的女孩
可社會觀念一致認為
婚姻才是女人最好的出路
偏離這條路,就是女巫
會被所有人排斥、打壓、流放。
為了保護女兒,就連最欣賞木蘭的父親
也告誡木蘭:要隱藏你的「氣」
木蘭也一點點接受了這個觀念
只是心有不甘,難道要壓抑一輩子?
代父從軍是個轉折點
木蘭和男人一起生活、訓練、作戰。
她像男人一樣完成任務
她像男人一樣登高望遠
她像男人一樣被上司賞識
甚至,她在男性社會也能出類拔萃
她能用一桿槍把戰友打敗
她能誘使敵人製造雪崩
她能徵服危險邪惡的女巫
她能贏了強悍的敵國領袖
她能救了至高無上的皇帝
她還能拯救國家於危難之中
在男性身份裡,木蘭活的遊刃有餘
只不過女性身份
木蘭遲早要面對
她會被詆毀?被打壓?
還是被認同?被接納?
她能得到應有的榮譽和待遇嗎?
答案是肯定的
戰友說:我相信花木蘭
愛人說:她比這裡的任何人都勇敢
上司說:你的忠誠和勇敢是毫無疑問的
父親說:一個戰士了解另一個戰士
連皇帝也說:花木蘭,人民欠你一份感謝
花木蘭打破社會偏見
以女性身份獲得全社會的認可和接納
迪士尼花14億展現這一主題
國人卻不認同,他們關注的是:
戰友實力那麼差?敵軍不知道被騙?
上司的指揮能力?皇帝和人單打獨鬥?
女巫怎麼會為木蘭而死?
花木蘭一個女的怎麼可能做到?
他們不相信有花木蘭這個形象
不相信女性能在男人專屬領域大展拳腳
不相信女性能帶領一群男人衝鋒陷陣
不相信女性能和最強悍的對手較量一番
不相信女性能在國家危難時刻挺身而出
不相信一個女性是戰士、領袖、英雄,同時還是女人
他們不相信哪怕有一個花木蘭
他們不相信電影描繪的世界
妹妹乖巧聽話,怎麼木蘭與眾不同?
父親怎麼會欣賞不安分守己的女兒?
男人怎麼心甘情願被木蘭帶領?
皇帝怎麼會當著眾人感謝木蘭?
木蘭怎麼會成為皇帝衛隊的軍官?
這類思維根深蒂固,牢不可破
連看電影的2個小時都沒有絲毫鬆動
迪士尼14億打造的傳奇女性
在中國沒收穫多少共鳴
不難理解,到現在
女老闆依然是個尷尬的存在
不是被當男人婆,就是背景不一般
更別提政界、軍界的少數優秀女性
男女平等已是任重而道遠
改變社會觀念更是難上加難
但有相信才會有改變
我相信這一天不會遙遠
【每篇一問】
你對電影《花木蘭》哪一點最有共鳴?
麟稀:90後老少女,讀經典,也看熱點,有理性,也有抒情。
更多精彩(點擊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