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是否存在被神化現象?西南聯大到底有多厲害

2020-11-19 心安談教育

今天心安想和你們聊一聊一所只在中國存在8年的一所大學——西南聯大。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由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於1937年組成。在戰爭的時代,西南聯大保存了抗戰時期重要的科研力量,培養了大批卓有成就的人才,為中國和世界的發展做出來傑出的貢獻。

很多專家都說過:西南聯大是世界教育史上的奇蹟!更是被譽為「中國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瑪峰」。8年內,西南聯大隻畢業了3882名學生,但卻有2名諾貝爾獎獲得者、4位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8位兩彈一星功勳獎章獲得者、117位兩院院士及100多位人文大師。

聯大的歷史說它是一部西遷史也並不為過,陳演恪、聞一多、趙忠堯、鄧稼先、李政道等人都走上了中國教育史的長徵之路。剛到昆明、聯大沒資金,沒校舍。最後只好蓋起了一棟棟的茅草屋。梅貽琦也變賣了自己所有值錢的東西貼補教師,梅太太也只能去街上買米糕。

即便是在這樣的戰火時代,西南聯大的教授每天步行幾十裡路,寧願被日機炸死,也不願缺課。曾經研究聯大的外國漢學家問過沈從文:為什麼在抗日戰爭的年代,西南聯大培養的人才超過了戰前三校30年人才的總合? 沈從文回答了兩個字「自由」

是啊,自由!老師講課絕對自由,怎麼講由自己掌握;教授之間觀點爭奇鬥豔;學生隨意旁聽老師課。老師也互相旁聽;不限制學生轉專業。學術的生命力就在於它的自由。但自由並不等於散漫,聯大有著極其嚴格的考試制度。

西南聯大的偉大不在於他擁有很多大師,而是他培養了許多的大師。一所只存在了8年的高校,卻能以天空中璀璨閃耀過的流星般被後者記錄懷念。聯大見證了文化的斷裂,也肩負了文化的復興。

我想現在的大學仍然能夠從聯大的歷史中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什麼也不怕,就怕文化人格的失落。中國,太寂寞。(摘自文化苦旅 餘秋雨)

各位讀者怎麼看待西南聯大,在評論區寫出你的想法吧!

相關焦點

  • 兩大傳說級高校——西南聯大vs國立中央大學
    要談起中國高等教育史,有兩大傳說級高校是繞不過去的話題,那就是抗戰時期只存在八年的的西南聯大和曾經的亞洲第一國立中央大學,西南聯大是由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南開大學聯合組建,國立中央大學則是由張之洞創辦的三江師範學院演變而來,這兩所大學在當時甚至後來都是其他高校難以望其項背的存在,那麼這兩所學校到底誰更勝一籌呢?
  • 在西南邊陲有一個被所有人紀念並永垂不朽的大學——《西南聯大》
    西南聯大伴隨1937年七七事變而被迫聯合產生,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中日籤署和平協議而結束辦學使命。八年的辦學譜出一曲八音合奏,這是抗戰時期唯一一所聯合到底的大學。而它的創立之初,皆是由零開始。紀錄片第一集《八音合奏》,便講述了北大、清華、南開三校可以成功「聯合」的複雜原因。
  • 《我們的西南聯大》即將播出
    科普:西南聯大國立西南聯合大學(The National SouthWest Associated University)是中國抗日戰爭開始後高校內遷設於昆明的一所綜合性大學。1937年11月1日,由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私立南開大學在長沙組建成立的國立長沙臨時大學在長沙開學(這一天也成為西南聯大校慶日)。由於長沙連遭日機轟炸,1938年2月中旬,經中華民國教育部批准,長沙臨時大學分三路西遷昆明。1938年4月,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 西南聯合大學:年風雨徵程
    這所在烽火硝煙中誕生的存世僅8年多的大學,匯聚了朱自清、錢穆、梁思成等一批學術大師,走出了楊振寧、李政道、鄧稼先、黃昆等世界著名的科學家,以及160餘位「兩院」院士,成為中國近代高等教育史上一座永恆不息的精神豐碑。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簡稱「西南聯大」,誕生於炮火連天的抗日戰爭歲月。
  • 這,就是西南聯大
    就在今年1月20日,在雲南考察的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舊址,參觀了西南聯大博物館等,了解抗戰期間西南聯大師生教書救國、讀書報國的光榮歷史。這究竟是一所怎樣的大學?竟能吸引如此大的關注?為什麼80多年過去了,西南聯大依然是一個常說常新、經久不衰的話題?
  • 西南聯大的「國家記憶」
    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發生後,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南開大學先遷到湖南長沙,組成「長沙臨時聯合大學」,不久上海、南京相繼陷落,1938年1月20日,長沙臨時聯合大學宣布遷往雲南,師生們兵分三路抵達雲南,在昆明設理工學院,蒙自設文法學院,改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並在5月4日正式上課。同年冬,增設師範學院。
  • 【聚焦】這,就是西南聯大
    剛毅堅卓——西南聯大歷史展獲得了重點推介就在今年1月20日,在雲南考察的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來到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舊址,參觀了西南聯大博物館等,了解抗戰期間西南聯大師生教書救國、讀書報國的光榮歷史。
  • 大學之大,西南聯大
    南京國民政府組織高校轉移,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遷至湖南長沙,組成國立長沙臨時大學。由於日軍沿長江一線持續轟炸、步步緊逼,師生們不得不再次搬遷,其中大約有200多名師生從湖南長沙步行到達雲南昆明。這段艱苦卓絕的長途遷徙,在中國教育史上絕無僅有,後人將其稱為「中國教育史上最偉大的長徵」。
  • 西南聯合大學有多厲害,三位校長,百位大師,培養出170多位院士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校歌)1937年,為了躲避戰亂,由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私立南開大學這三所中國頂級大學,合併成為國立長沙臨時大學,即後來鼎鼎大名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西南聯大儘管只存續了八年零八個月,卻是我國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瑪峰,很可能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地位。
  • 《我們的西南聯大》:銘記那段難忘的歷史
    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在歷史上是一所較為特殊的學校,1937年11月,國立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私立南開大學臨時組成的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4月,國立長沙臨時大學西遷昆明,改名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從1938年西南聯大設立至1946年解散,共有8000多名學子考入西南聯大,他們這群人,有繼續在科學領域做出重大研究的人,也有投筆從戎、報效祖國的熱血青年,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從軍或許就是代表著死亡,他們怕嗎?
  • 西南聯大:弦歌不輟 薪火相傳
    西南聯大:弦歌不輟 薪火相傳 2020-09-11 19: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尋訪西南聯大
    梁思成夫婦設計了聯大校舍,卻因無錢建設,方案一改又改。而建好的簡陋校舍,又在日軍飛機的轟炸中,多有毀壞。而如今的昆明,高樓林立,是「一帶一路」上的重要節點。雲南省委宣傳部、騰訊影業、潤禾文化傳媒聯合製作了電視劇《我們的西南聯大》。同時,騰訊公司正與雲南省合作打造新文旅項目,把聯大舊址線路開發為新景區。
  • 新聞背後|西南聯大:教書救國 讀書報國
    1月20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舊址,參觀西南聯大博物館等,了解抗戰期間西南聯大師生教書救國、讀書報國的光榮歷史。西南聯大的發展歷程具有特殊的時代意義,也給了我們很多啟示。艱難困苦玉汝於成抗日戰爭爆發後,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三校被迫南遷,1937年組成國立長沙臨時大學。1938年2月,遷往昆明後更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從組建到1946年,西南聯大前後共存在了8年時間。
  • 鑑往知來——跟著總書記學歷史|西南聯大教育救國
    正在雲南考察的習近平總書記20日下午來到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舊址,參觀西南聯大博物館等,了解抗戰期間西南聯大師生教書救國、讀書報國的光榮歷史。  20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國立西南聯合大學舊址  抗日戰爭爆發後,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三校被迫南遷,1937年組成國立長沙臨時大學。翌年,遷徙昆明,更名為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 看《無問西東》,走進僅存8年11個月的西南聯合大學
    聚焦於抗戰時期的西南聯大,是清華校史中頗為傳奇的一段。1937年7月7日,七七盧溝橋事變後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為了保存中華民族文化教育的命脈,讓學生有書可讀,老師有書可教,國立北京大學、國立清華大學、私立南開大學三校奉命南下在長沙組建了國立長沙臨時大學,大學就選址在嶽麓山下並於11月1日開學。
  • 80年過去了,為什麼我們還在懷念「西南聯大」
    西南聯大校門浩蕩長存的遷移史詩1938年4月,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在昆明成立這所只存在了8年多時間的大學,卻被人懷念至今。80年過去了,提起「西南聯大」,我們依然百感交集,熱淚盈眶,滿懷敬意。但西南聯大的歷史,卻開始於一場浩大而悲壯的搬遷。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為保存中華民族教育精華免遭毀滅,華北及沿海許多大城市的高等學校紛紛內遷。
  • 向雲南「西南聯大」敬禮!
    我確信,如果聞一多不被暗殺,當代詩歌史一定會改寫。當然,我到西南聯大參觀決不僅僅為了聞一多,還為了中國當代科學巨匠和其他文學泰鬥們。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日本帝國主義發動全面侵華戰爭,為了保存中華民族教育精華免遭毀滅,華北及沿海許多大城市的高等學校紛紛內遷,八年間遷入雲南的高校多達10餘所,其中最著名的,當數國立西南聯合大學。
  • 西南聯大是如何招生的
    類似的事例還有很多,著名詩人臧克家作文十分出色,雖然數學零分,但還是被國立青島大學錄取。破例錄取臧克家的國立青島大學文學院院長是聞一多,聞一多也是僅僅因為作文特別出色被清華大學破例錄取。1930年,吳晗也是國文英文滿分數學零分,當時北京大學規定有一科是零分的考生不予錄取,吳晗無奈落榜。
  • 紀錄片《西南聯大》,帶你讀懂中國風骨
    ,在中國西南邊城昆明,誕生了一所特殊的大學,她由國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私立南開大學合併而成,這就是西南聯合大學。西南聯大僅僅存在了九年時間,但是她的成就與光輝,已經逾越時間和疆域的界限,抒寫了一個時代的傳奇,成為奉獻給整個世界的豐厚遺產:畢業學生3882人,卻走出了8位兩彈一星元勳、2位諾貝爾獎得主(楊政寧、李政道)、173名兩院院士、100多位人文大師……大師雲集,群星閃耀
  • 紀錄片《西南聯大》憑什麼火了?
    紀錄片《西南聯大》熱播引起熱議的現象,或可給我們帶來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