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到大,不斷有不同的人問我為什麼如此迷戀模型,在每個成長階段我的回答都不一樣,因為每個階段我對模型的理解也都迥然有異,但是不管何時何地,何種生活狀況,我對模型的執著熱情從沒有改變。謹以此文拋磚引玉,獻給所有熱愛模型藝術的朋友們!
大多數雄性動物的骨子裡都具有戰鬥的本性,這是億萬年以來在生物進化過程中,為了應對惡劣的生存環境和激烈的競爭而保留下來的基因所致。生於上世紀80年代初一個普通家庭的我,從小對軍事相關的物品趨之若鶩,除了玩具刀槍外,對縮小的塑料兵人和各類卡通車輛飛機玩具更是愛不釋手。在那個年代,市面上的軍事類玩具品種還相對單調貧乏,內地地區更加閉塞。我當時年齡也小,對精確的微縮模型沒有概念,雖然以現在的眼光看幼時的玩具純屬粗製濫造,但有它們的陪伴我已經相當滿足了。
我最初擁有的一盒兵人是蘇軍步兵,那是在1986年左右,劣質的灰色塑料,無任何細節可言,包裝也是透明塑膠袋配合紙板,價格1.5元。後來又陸續讓家長購買了英軍、美軍、日軍、印第安人和牛仔等等各類題材的兵人,比起之前的蘇軍兵人在細節上有較大提升,進而各種塑料材質的飛機、大炮、坦克等「重裝備」也加入了我的「軍隊」,規模越來越大。在別的學前班小朋友四處野跑的時候,我早已能夠靜靜地呆上整個下午,一個人默默地擺弄兵人,玩對戰遊戲,樂在其中,那情景就像如今兵棋推演遊戲的最原始的雛形。
■ 本人保存至今的部分塑料兵人玩具,純正80年代後期的產品,其中印第安人和西部牛仔在很多70後和80後的童年時期,屬於很受歡迎的經典對戰組合套裝之一,可惜套裝中的騎兵和大篷車等早已丟失。
上小學後,我有機會接觸到一些軍事圖冊,逐漸不滿足於現有玩具的粗糙細節,憧憬著擁有更精緻的軍事裝備類玩具。1991年暑假,這個願望得到了滿足,到北京出差的姑父帶回來一盒環球PK-507「美洲獅」直升機的模型,比例1/32,帶有發動機內構。對於還未涉足精細模型領域的我來說,這既是巨大的驚喜,更是天大的考驗。看著滿盒數百個的繁瑣零件,細緻的線條組裝圖紙,我明白這就是我真正想要的東西。我同時又開始犯難:從沒有模型製作基礎的我能完成這項大工程嗎?結果可想而知,沒有奇蹟發生,這架即使放到現在看來組裝難度也不低的「美洲獅」被我徹底素組廢了。不過,我第一次感受到精細組裝模型的魅力,從此終生陷入其懷抱當中不能自拔。
■ 環球火柴盒的PK-507美洲獅直升機說明書,該款是我擁有的第一個拼裝模型。
在1993年至1994年,我到成都親戚家過寒暑假的時候,陸續發現商場玩具專櫃中有環球火柴盒的模型出售。如獲至寶的我欣喜若狂,可惜那時還屬於小學生黨,囊中羞澀,每次成都之行都會對親戚長輩們軟磨硬泡、巧取豪奪,爭取購買儘可能多的模型。每次帶著這些「戰利品」返回家裡,我都會成為鄰居和同學們的焦點。1994年到1995年,借二戰勝利50周年的東風,軍事模型風潮感染到我所在的城市,一些玩具商販開始大量進貨拼裝模型,這可樂壞了我和一幫有著共同愛好的小夥伴們。我們頻繁出沒於模型攤位之間,流連忘返,豐富著自己的收藏,相互攀比所買模型的種類和數量。
這期間收集的模型以環球火柴盒為主流,小盒價位7-10元不等,中盒11-13元左右,而福萬的1/48陸戰裝備系列屬於高端產品,帶有簡單內構,像「獵豹」這種大型戰車高達25元,一般不敢輕易染指。父親每月固定給我的零花錢毫無疑問全部貢獻給了模型事業,夏天在室外再熱再渴也捨不得買一根冰棍,一旦進入模型攤位和店鋪就覺得到了天堂,不花光身上最後一分錢絕對不願意離開。尚在小學、初中階段的我對精確模型的認知還比較單純,停留在啟蒙和普及階段,認識了很多軍事裝備。小學時能夠將模型素組出來便是成功,沒有上色的條件,到初中開始嘗試購買瓶裝噴罐漆來使用,結果自然慘不忍睹,做廢了不少模型。
■ 上兩圖是我保存至今的部分環球火柴盒模型包裝外盒和地臺,我累計購買的環球模型應該在200盒左右,現有大概一半留存。
當時還有一段不能不提的插曲,那便是90年代中期盛行的以「永和」品牌為代表的盜版拼裝模型,盜模田宮、長谷川等日本知名廠商的軍艦、坦克裝甲車輛等產品。這些盜版模型普遍質量低劣,錯誤百出,至今和老模友們談及此事,不免會憶起一些搞笑的段子:看著永和的盜版封繪非常有購買慾望,買了一艘戰列艦和一艘航空戰列艦,回家打開一看全是一模一樣的板件,都是疑似「金剛」號;另一哥們兒買了三艘不同的巡洋艦,回家開封後全是「矢矧」號的板件; 買的1/72盜版坦克盒內裝的兩板主板件重複,缺少另一主板件……
■ 本人保存至今的部分盜版模型包裝外盒,購於90年代中期。
1997年前後,家鄉曾經繁盛一時的模型熱降溫,很多銷售過拼裝模型的攤販逐漸轉行,剩下幾家為數不多的以模型為主業的店鋪也積極尋變,其中一家我們經常光顧的模型店在本地模界也算小有名氣,老闆姓吳,排行老二,當時有40歲出頭,開始進貨威龍、愛德美的產品。某次,吳老闆趾高氣揚地告訴我們:店裡新進貨香港和南韓的進口模型,非常高檔,非一般學生黨有能力購買!我至今印象深刻,我們這批正值初中、高中過渡時期的屌絲們第一次看到沃斯泰德所畫封繪的威龍兵人和戰車時的愛慕表情,口水幾乎流出來了,再看價格:1/35比例的威龍兵人標價40RMB!果然價格也高端,立馬又將口水咽回肚裡去了。
此後,吳二店裡陸續出現一些讓我們咋舌的高端模型,最令大家垂涎的便是愛德美1/35全內構虎式坦克,價格188元,這在當時絕對是一個只能仰視的價位。此外,吳二還為當地一玩家代購一套噴筆和氣泵,當時據說耗資600元左右,更是讓我們覺得這是一個可望不可及的天價。那位玩家也時常現身吳二的模型店,時不時展示一兩個用噴筆噴出的戰車和飛機,其效果在那時簡直是驚為天人。
■ 保留至今的學生時代製作的小比例戰車,環球為主,大部分都噴了不止一層油漆,並嘗試了一些奇奇怪怪的方法來製造舊化效果,有迷彩的部分為裝備噴筆後練手所為。
由於價格和市場有限的原因,吳二店裡這些進口模型的銷量始終不高。此時高中的學業變得繁重,周圍玩模型的同齡人堅持下來的越來越少,大家購買模型也開始從以前的注重數量變為注重質量。我依舊在假期奔波於成都的大型模型店集中採購,平時在本地便和幾位鐵粉同學不定期光顧吳二的店鋪,因為這已經是我們所在城市碩果僅存的模型店了。後來得知,吳二就是從成都幾家大型模型店批發,然後倒手賺差價而已。在那個信息閉塞、物流落後且沒有網購的年代,他親自租車輾轉省城進貨,除去各項硬性開銷後其實利潤不高,但讓當地的愛好者們能見識到更優質精良的模型,其實也算是一種福利了。2001年,吳二的模型店無以為繼,在一次清倉大處理後關店轉行。
大學本科四年沒有遇到一位玩模型的同窗,那段時期的我在校園內成為一位孤獨的堅守者,常常拿著一堆別人不知所以的塑料孤芳自賞。印象深刻的一次經歷是大一上學期途經成都轉車回學校,前往車站之前在模型店看上威龍的6060「追獵者」,買下這個預算外的模型意味著返校的車費即將不夠,但我毅然選擇冒險購入,幸好後來在車站遇到返校的同學借錢購票才渡過難關。這一階段依舊沒有能力購買噴筆,只有採購幾元一瓶的噴罐漆,不過使用遮蓋上色的技巧日臻嫻熟。當時我將製作的成品模型作為禮物送給同學朋友,以民用模型居多。在高中和大學時期,市面上出現了不少優秀的軍刊,以《兵器》、《裝甲戰彩》等為代表,極大豐富了軍事歷史知識的同時,也讓我對模型製作有了更深沉的依戀之情。
■ 大學期間製作的1/350帆船「日本丸」號,這類西西里生產的帆船大小合適,我一共製作了接近20艘,全部作為禮物送人。
在大學時代我還遇到一位叫倪國慶的模友,假期回家閒逛時發現他在我初中母校門口開了一家模型店。吳二關店後模型店已在家鄉絕跡多年,驟然再現,驚喜莫名。步入店中,發現模型不多,幾乎全是威龍1/35戰車系列,價格高得離譜,感覺基本上有價無市。店主倪國慶一個人在店裡忙活著做模型,閒聊中我問他為什麼不進些低價模型豐富貨品,以促銷盈利,他回答說更喜歡1/35比例的戰車。我明白這哥們兒大概壓根就沒考慮靠賣模型賺錢,開店更多是為了達到名正言順做模型的目的,明顯是位狂熱的發燒友。半年後我再次造訪,只看見緊閉的店門,詢問旁邊的便利店才知道模型店已經淪為庫房……
大學畢業後,我輾轉於重慶、成都兩地工作,逐漸積累了更多可以自由支配的資金,恰逢2005至2006年間威龍迎來品質爆棚的階段,優秀產品層出不窮,田宮等以往不敢覬覦的國外品牌的價格也漸漸變得親民,購入的模型數量迅速增加。為了更好地消耗堆積和翻新學生時代的爛尾作品,我產生了購買噴筆套裝的迫切願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的模型事業終於迎來了嶄新階段——跨入噴筆時代。
■ 拍攝於2007年左右,本人當時的部分1/35堆積,從那時起已經深感堆積的速度已經遠超過消滅堆積的速度。
裝備到位後便是實戰經驗的積累,此階段幸得一哥們兒的指點,此人是聰明絕頂之IT工程師,從小到大在我的影響下亦對模型頗有研究。在我購入噴筆套裝尚未使用前,他已經在極短時間內對其性能自行研究透徹,並從網絡和模型雜誌上學來諸多上色和舊化技巧。他模仿米格大師的德國一號戰車西班牙內戰小場景,做出來居然有模有樣,連當時國內基本上聞所未聞的CM技法和塵土效果(後來才知道是天然土)也是得心應手。在他的帶動下,我迎來人生中的第一個模型成品高產期,除了上班以外所有的空閒時間基本上全部投入模型製作事業中。
■ 裝備噴筆後的練手作品——柏林戰役中的kfz251D夜視型與德軍夜戰小分隊,MINIART的地臺為2010年以後增補。
這個階段我的模型製作依舊屬於照葫蘆畫瓢,上色以參照封繪和圖紙為主,偶爾會想到創作一些具有表現力的戰地場景,卻有力不從心之感。雖然從小就翻閱了市面上能搞到的大量軍事書籍和模型參考資料,但迫於諸多局限性,覺得自己的專業知識有很大欠缺,有些東西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更別提像國外高手那樣嫻熟地把握模型這門藝術,直到我踏入《閃電戰》雜誌社之後,這個狀況才得到徹底改變。
■ 裝備噴筆後的練手作品——1945年匈牙利戰場上的黨衛軍「維京」師擲彈兵與kfz250,MINIART的地臺為2010年以後增補。
■ 裝備噴筆後的練手作品——1945年東線戰場上的德軍會議場景與「灰熊」突擊炮,MINIART的地臺為2010年以後增補。
2007年6月,在得到《閃電戰》老闆左立先生的召喚後,我欣然奔赴龍城柳州,加入《閃電戰》這個大家庭。我入職後欣喜地發現,左立先生乃是大佬級的模界高手。在某次夜宵深談中,左立先生將他的模型歷程對我娓娓道來。與我類似,從學生時代起左先生就對模型產生了無法割捨的感情。他從事廣告行業多年,有深厚的模型製作基礎,其進入出版業的初衷是立志打造一本國內最出色的模型雜誌。在常年的模型製作過程中,他發現對於國人而言並不是模型難做,而是相關的軍事歷史背景資料匱乏。他敏銳地把握商機,投身軍事歷史類出版物的編輯製作,才有了《火力時代》、《閃電戰》、《戰艦》、《軍人志》以及眾多的精品專輯的面世,成就了民間軍刊的一段輝煌歷史。
在左立先生的模型倉庫中,我看到了海量的模型收藏及部分成品。左先生的模型理念是以情為中心,即表達一個主題,講述一段故事,以景抒情,所以其作品都是以人物、車輛裝備、地臺結合的情景展現,不做單件。早在2002年之前,他的場景作品便發布於國外的專業模型網站上,其水平比起那些在諸多硬體和軟體上享有便利優勢的老外們沒有絲毫遜色。在那個年代,國內玩家的模型製作水平遠遠沒有達到當今的高度,如果不挑明,沒人知道這些場景是一個中國人所為。
■ 左立先生的義大利戰場小景,製作於2002年之前。1944年,在義大利作戰的德軍第3裝甲擲彈兵師改裝出一款自行反坦克火箭炮,使用繳獲的英國通用載具底盤,搭載三具「戰車噩夢」反坦克火箭筒,呈三角形布置,並在車體後部存放備用火箭彈。德軍官兵對這種車輛非常滿意,他們一般還會在車上攜帶一些「鐵拳」。該場景表現的是第3裝甲擲彈兵師的一輛自行反坦克火箭炮的車長在行軍途中與一位傘兵交談,估計是在問路。
自從2002年雜誌社步入發展軌道之後,左立先生便沒有多餘的時間經營模型愛好,但他的模型夢從未荒廢。無論在廣西還是在北京,他都在工作之餘帶領我們前往南寧和首都的各大模型店採購掃貨,平日裡我們也不時交流模型方面的奇思妙想,後來出現的《軍武模型家》微信公眾號就是左先生對於模型事業初心的延續,他一直期待有朝一日條件成熟之際能將專業模型雜誌的構思付諸現實。左先生英年早逝之後,我們在他的電腦裡發現大量關於模型製作的資料和模型雜誌預排版文件,時間跨度長達十幾年,不禁令人唏噓不已。
■ 我在《閃電戰》工作期間製作的送與同事的日本海軍聯合艦隊輕巡、驅逐艦組合,因條件所限只安裝了通用蝕刻件,進行普通著色,沒有進行舊化處理和拉線。
我在雜誌社經過兩年多的耳聞目染,通過社內的海量資料庫以及與左先生的朝夕相處,在軍事歷史知識方面得到了極大的充實,讓我對軍事模型的理解產生了全新的升華。有了紮實的知識功底作為底蘊,我對於模型作品的構思不再感覺無助單薄,同時也明白怎樣通過模型表達出心中的歷史故事情節。每個模型作品都是有靈魂的,精確的板件,準確的製作,嚴謹的考證,生動的情節和氛圍製造,這些因素讓我們能夠重現心目中的歷史場景。這個場景也許在現實中並不存在,但它建立在真實的歷史背景基礎之上——這些人物、車輛確實曾經存在於某個歷史節點。模型場景讓我們通過自己的智慧和動手能力,濃縮和再現歷史,實現我們融入歷史、重塑歷史的夢想,這是一個完美的築夢之旅,是一段獨特的價值體現歷程,可以享受很高的自我實現指數。
2009年下半年,我因工作原因暫時離開《閃電戰》本部,能夠自由支配的空閒時間一度變得相對寬裕,我迎來了製作模型的第二個成品高峰期。與之前最大的區別在於,我對模型的理解已經上升到全新的高度,對模型製作的主題和表現意境瞭然於心,操作起來遊刃有餘,但在技術上依舊有不少固有的缺點,比如不想在單一場景的細節上耗費多過功夫慢慢雕琢,只想在有限的時間內儘可能多地消滅堆積,將其轉化為場景成品。身邊有模型高手朋友對我的做法嗤之以鼻,評價我的作品只可遠觀不可細賞,我只能笑笑回答:「你是享受模型,閒時精耕細作,一年能出一兩個精品單件作品;我是趕工,而且做場景太費時,一年下來能出十幾個場景,我自己可是很滿足了。同是享受模型的樂趣,方式和過程不一樣而已。」
兩三年時光下來,家裡書櫃中陳列了三四十個情景模型,蔚為壯觀。然而,堆積的模型不但沒減少,反而增加了上百盒。為了限制自己的網購量,我一直沒有開通淘寶,實在喜歡和急需的模型用品都是託朋友或用家人的號代購。即便如此,每年模型方面的開支都在五位數以上,且逐年上升。隨著越來越多的商家參與到模型產業的爭奪當中,市面上的模型產品和題材越來越豐富,各款高性價比的模型和補品層出不窮、琳琅滿目,讓人目不暇接。模型市場的繁榮讓我決定放棄治療——既然對模型的熱愛如洪水般泛濫,堵是堵不住的,那就只有疏導了——買!買!買!
■ 消滅堆積時期的作品——臨近阿拉曼。1942年6月,隆美爾指揮的非洲軍攻克託布魯克,之後乘勝追擊將英軍逐回埃及境內,兵臨阿拉曼。本作品反映的是德軍第21裝甲師的偵察分隊抵達阿拉曼近郊的場景。板件材料:兵人為REVELL、環球和樹脂板件,車輛為威龍板件,底座為小號手展示盒,比例1/72。
■ 消滅堆積時期的作品——千裡赴戎機之基輔合圍戰。1941年9月,德軍南方集團軍群在得到中央集團軍群第2集團軍和第2裝甲集群的支援後,對蘇軍重兵據守的基輔突出部展開鉗形攻勢。9月16日,第2裝甲集群和第1裝甲集群的先遣部隊在基輔以東會師,包圍圈合攏,蘇軍西南方面軍大部和南方面軍一部成為甕中之鱉。9月26日戰役結束,德軍宣布俘獲66.5萬人,基輔戰役是人類戰爭史上最大規模的合圍戰。本作品展現的是第2裝甲集群的裝甲偵察部隊在步兵伴隨下千裡奔襲,趕赴基輔戰區的場景。板件材料:兵人為凱撒和樹脂板件,所有戰車為威龍板件,房屋為飛馬板件,比例1/72。
■ 消滅堆積時期的作品——1944年義大利戰場上向安齊奧灘頭進發的K5列車炮「利奧波德」,比例1/72。
■ 消滅堆積時期的作品——衝鋒中的聖殿騎士和條頓騎士,比例1/72。
■ 消滅堆積時期的作品——法蘭西的初夏。1944年5月底,德軍推測盟軍最可能在法國加萊地區登陸,而駐法國諾曼第的德軍部隊依然享受著初夏的宜人時光,這是大戰之前最後的平靜了。本作品反映的是一輛隸屬於黨衛軍的雷諾UE通用運輸車拖著一門嶄新的「洋娃娃」88毫米反坦克火箭炮,途經諾曼第地區的小村。駕駛員下車小憩,與一名黨衛軍軍官和一名國防軍士兵攀談起來。另外兩名騎自行車路過的國防軍士兵則行色匆匆,他們正趕往村子另一頭的駐地。板件材料:地臺為MINIART場景板件,兵人為田宮和三星板件,雷諾UE為MIRAGE板件,「洋娃娃」88毫米反坦克火箭炮為威龍板件,比例1/35。
■ 消滅堆積時期的作品——哈爾科夫城內的「黃鼠狼」。1943年2月,經歷史達林格勒慘敗的德軍急需勝利維持士氣和戰局。曼施坦因元帥抓住機會,以黨衛軍裝甲軍為主力,精心策劃了對哈爾科夫的反擊,取得了一場經典勝利。本作品反映的是在哈爾科夫巷戰中,「警衛旗隊」師的裝甲擲彈兵在一輛「黃鼠狼3」型自行反坦克炮的支援下清剿蘇軍的場景。板件材料:地臺為MINIART場景板件,4名擲彈兵與「黃鼠狼」為威龍板件,3名戰車組成員為樹脂件,比例1/35。
■ 消滅堆積時期的作品——青年軍的諾曼第之夏。1944年6月,盟軍在法國諾曼第登陸,黨衛軍第12「希特勒青年團」裝甲師開赴前線參與反登陸作戰,該師主要成員是來自希特勒青年團的青少年,由來自其他老牌黨衛軍師的資深軍士和軍官率領,展現出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強悍戰力。本作品反映的是「青年團」師在卡昂前線集結休整的場景,不久這些年輕人的狂熱和勇敢將讓盟軍官兵刻骨銘心。板件材料:地臺場景、4名憲兵和1名司機為MINIART板件,4名擲彈兵和四號H型坦克為威龍板件,82吉普為田宮板件,比例1/35。
■ 消滅堆積時期的作品——留下「買路財」。本作品展示的是東部戰線,一隊德軍炮兵攜帶裝備趕往新的集結地,途經一處哨卡檢查站。馬車拉炮為REVELL板件,檢查站為ITALERI場景件,檢查站哨兵為凱撒板件,比例1/72。
■ 消滅堆積時期的作品——沙漠綠虎。1943年2月,在突尼西亞作戰的第501重裝甲營得到一批補充裝備,以支撐非洲軍最後的橋頭堡陣地,但由於數量有限和盟軍的空中優勢,即便是「虎」式重型坦克也無法扭轉戰局。本作品反映的是第501重裝甲營在突尼西亞境內的一處營地,富有傳奇色彩的沙漠綠虎成為本情景的亮點,18噸半履帶車還拖著一輛拋錨的三號N型坦克。板件材料:兵人為REVELL、環球和樹脂板件,虎式和18噸半履帶車為REVELL板件,三號N型戰車為威龍板件,隨車搭載品為樹脂件,營地帳篷、水井、火堆為ITALERI場景件,油桶水壺為愛德美板件,樹葉為威靈頓蝕刻件,比例1/72。
近幾年隨著工作的繁忙和對家人、孩子的陪伴,我製作模型的時間變得再度緊迫和有限。既然無法大做特做,作為補償,我變身為狂熱堆積黨。開通淘寶後,購物車裡的寶貝數量隨時保持90+,即使大採購後降到50以下,沒過兩天又回升到接近滿額。從2012年起,我不再滿足於國內的傳統模型產品,開始關注國外著名模型品牌官網和歐美大型模型網上商城。正巧有同學和朋友在國外定居或從事海淘代購行業,從此我踏上一條更加「血拼」的不歸路——大量採購國外正品樹脂、金屬模型和罕見的模型參考資料,因此在2013年到2015年間,每年投入模型方面的開銷都在六位數。
2016年之後,面對庫房裡堆積如山的模型收藏,整個人冷靜了很多。有時自己會反思,這些模型我幾輩子也做不完,有朝一日告別世間,它們的命運又會如何?在這個漫長的堅持過程中,我面對了很多客觀條件的限制和困難,飽嘗旁人不解的目光、激烈的反對甚至是有意無意的破壞,它們始終是我最珍貴的寶貝,我離不開它們。人的一生中會有很多愛好,隨著時間流逝有些愛好會淡忘,但只有對模型的感覺如初見般熾烈。三十多年的人生歷程中,我經歷了很多人和事,不論喜怒哀樂,還是悲歡離合,只有模型靜靜地躺在那裡,在任何情況下都忠誠地陪伴著我,不離不棄。當然,人是社會型生物,我們需要家人和朋友,但對於模型的感情永遠是那麼獨特,不可替代。無論我在高峰還是低谷,它都是最理解我的夥伴,能夠讓我釋懷和解脫,那是一個特殊的「溫柔鄉」,那是一個靈魂的歸附地。
模友們,對於模型這門吹毛求疵的特殊藝術和產業,你們是否也有同樣的感觸和共鳴呢?真誠期待你們的反饋,分享你們的精彩故事,我知道在這條「走火入模」的道路上,我們大家從不孤單!
■ 我製作送與友人的福建水師炮艦「福星」號和「湄雲」號,國內玩家水月出品,背景處的亞洲小帆船為「彩虹」板件,比例1/700。
■ 本人製作的捷克品牌BLACK DOG樹脂場景地臺,比例1/72。
■ 2016年本人製作贈送給德意志騎士十字勳章獲得者協會現任主席京茨·哈姆先生的非洲軍團炮兵部隊軍官模型。
■ 本人收藏的德意志騎士十字勳章獲得者協會現任主席京茨·哈姆先生親筆籤名的油畫照片,準備以後搭配該場景的情景模型之用。
■ 本人收藏的世界頭號坦克王牌卡裡烏斯先生親筆籤名的田宮35202封繪側面。
■ 本人收藏的世界頭號坦克王牌卡裡烏斯先生親筆籤名的油畫照片《雙虎下山——馬尼拉瓦村突襲戰》,準備以後搭配該場景的情景模型之用。
■ 本人收藏的裡賓特洛普先生親筆籤名的模型封繪照片(封繪中筒車旁穿裝甲兵黑色制服左手負傷者為裡賓特洛普,他旁邊站立的頭部負傷者為馬克斯·溫舍),準備以後搭配該場景的情景模型之用。
欣賞更多軍事模型佳作,推薦閱讀本公號歷史文章:
《軍武模型家》最終幻想:模型中的納粹黑科技單兵裝備和戰鬥機甲
《軍武模型家》1/35戰地小景:裝甲教導師的斯泰爾指揮車
《軍武模型家》1/35兵人小景:卡昂前線的王牌車長
《軍武模型家》1/35戰地情景佳作:卡裡烏斯之虎
■ 手機用戶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有兩個辦法。
一、直接打開手機微信,點擊最上方的放大鏡圖標,搜索公眾號「軍武模型家」或「waffenmodel」,點開之後再點擊「關注」。
二、請將下面這個二維碼圖片保存至手機,打開手機微信後在「掃一掃」功能中添加這張二維碼圖片,即可進入公眾號「軍武模型家」,之後請點擊「關注」。
■ 關注我們的微信公眾號「軍武模型家」之後,點擊「查看歷史消息」,可以閱讀更多國際頂尖軍事模型製作文章及資訊。
■ 所有文章及資訊均為國內知名的崎峻文化公司《閃電戰》、《戰艦》及《軍人志》雜誌編輯團隊精心挑選及翻譯。請通過下面這個二維碼關注「崎峻軍史周刊」,每周均有高水準世界軍事歷史文章推送。
■ 也可利用掃描這個二維碼,添加為好友後請留言入群,由本服務號邀請您進入本公眾號微信群,與主創人員和廣大讀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