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讀名著:《三國演義》第三十回
卻是敗軍相聚,訴說喪兄失弟,棄伴亡親之苦,各各捶胸大哭,皆曰:「若聽田豐之言,我等怎遭此禍!」紹大悔曰:「吾不聽田豐之言,兵敗將亡;今回去,有何面目見之耶!」次日,上馬正行間,逢紀引軍來接。紹對逢紀曰:「吾不聽田豐之言,致有此敗。吾今歸去,羞見此人。」逢紀因譖曰:「豐在獄中聞主公兵敗,撫掌大笑曰:果不出吾之料!」袁紹大怒曰:「豎儒怎敢笑我!我必殺之!」遂命使者齎寶劍先往冀州獄中殺田豐。
-
讀名著:《三國演義》第十七回
登曰:「術兵雖眾,皆烏合之師,素不親信;我以正兵守之,出奇兵勝之,無不成功。更有一計,不止保安徐州,並可生擒袁術。」布曰:「計將安出?」登曰:「韓暹、楊奉乃漢舊臣,因懼曹操而走,無家可依,暫歸袁術;術必輕之,彼亦不樂為術用。若憑尺書結為內應,更連劉備為外合,必擒袁術矣。」布曰:「汝須親到韓暹、楊奉處下書。」陳登允諾。布乃發表上許都,並致書與豫州,然後令陳登引數騎,先於下邳道上候韓暹。
-
4年級女生作打油詩吐槽課外班:孩子讀不讀名著,原來差別這麼大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最新一期的《少年說》,一個四年級的小女孩當眾和媽媽「討價還價」,實力圈了一大波粉絲。原來,這個四年級的小姑娘對父母給他報的課外班非常不滿,徒增了孩子的壓力,在《少年說》的舞臺上做了一首打油詩來吐槽自己的學業。
-
讀名著:《三國演義》第一百二十回
今付與汝持去,拜上都督:此酒陸某親釀自飲者,特奉一勺,以表昨日出獵之情。」來人領諾,攜酒而去。左右問抗曰:「將軍以酒與彼,有何主意?」抗曰:「彼既施德於我,我豈得無以酬之?」眾皆愕然。卻說來人回見羊祜,以抗所問並奉酒事,一一陳告。祜笑曰:「彼亦知吾能飲乎!」遂命開壺取飲。部將陳元曰:「其中恐有奸詐,都督且宜慢飲。」祜笑曰:「抗非毒人者也,不必疑慮。」竟傾壺飲之。
-
讀名著:《三國演義》第六十回
修曰:「丞相尚容一禰衡,何不納張松?」操曰:「禰衡文章,播於當今,吾故不忍殺之。松有何能?」修曰:「且無論其口似懸河,辯才無礙。適修以丞相所撰《孟德新書》示之,彼觀一遍,即能暗誦,如此博聞強記,世所罕有。松言此書乃戰國時無名氏所作,蜀中小兒,皆能熟記。」操曰:「莫非古人與我暗合否?」令扯碎其書燒之。修曰:「此人可使面君,教見天朝氣象。」
-
「四大名著」名家演播版,一套既可以讀又可以聽的四大名著
市面上的四大名著版本多如牛毛,一看到這套我就激動,迫不及待地想推薦給大家。這套《四大名著·名家演播·閱讀無障礙版》,不管是以前沒讀過,還是打算重溫經典,都值得擁有。當看到古樸的封面,燙金工藝,怎麼看都是那種適合擺在書架上增加書香氣息的,一開始還在擔心是否適合給孩子看。
-
我的三國英雄 ——讀《三國演義》有感
一壺濁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中國四大名著之《三國演義》這部小說家喻戶曉,電視劇中的這首主題曲我的爸爸媽媽都會唱。記得在我大班的時候,媽媽就給我買了一套少兒版的四大名著,每一本我都愛看,其中《三國演義》我看過很多遍,也看過幾種不同版本,電視劇版、少兒漫畫版、小人書版、青少年版。
-
走進三國——領略英雄本色 ——師生共讀羅貫中《三國演義》
《三國演義》作為四大名著之一,一直是我們所喜愛的經典名著。全書人物鮮明,英雄輩出,各有特色,故事情節更是十分精彩,讀來讓人手不釋卷。我們經常談起三國裡的故事,很精彩,很吸引人,細細品讀更是一種文學享受。 羅貫中(約1330年—約1400年),名本,字貫中,號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說家,《三國志通俗演義》的作者。
-
為什麼一定要孩子從小讀四大名著?這是我聽過最好的答案
人一生為什麼一定要讀四大名著?
-
【名著選讀】羅貫中《三國演義》
點擊題目下方世界名著每日讀,每日陪伴你有品位地閱讀編輯:世界名著每日讀(ticesmall) 《三國演義》全稱《三國志通俗演義》,是一部長篇歷史小說,作者是明朝的羅貫中。《三國演義》是中國古代長篇章回小說的開山之作,是中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與《西遊記》、《水滸傳》、《紅樓夢》齊名。
-
最美的書韻飄香——書香滿校園
果不其然,新學期伊始,學校號召各班籌建圖書角,讓孩子們把自己有的課外書拿出來和同學們共讀共享。孩子們的積極性很好,大家都相當的踴躍拿出自己的愛書。書的種類繁多,內容也很豐富,有歷史典故,各國名著、動物百科、科幻故事、兒童文學等等,塞滿了整個書櫥。圖書角建好了,這下孩子們下了課也不亂跑了,小書迷們就坐在那裡看課外書。
-
四大名著太難懂?別怕,我來教你怎麼讀
文|嘉玟中國的四大名著,大家最熟悉的應該是《紅樓夢》和《西遊記》了吧?男孩子可能會更喜歡《水滸傳》和《三國演義》。今年我想再把紅樓夢拿出來讀一讀,首先是這麼經典的文學巨著不讀可惜了,再者,被別人知道說連紅樓夢都沒讀過,還稱什麼讀書人。於是我打開愛奇異,看看都有什麼影視作品,聽說最經典的是87版的電視劇版紅樓夢了。那就看這個吧,篇幅不是很長,總劇集36集。空閒的時間一天看兩三集,幾天就也能看完了。看劇又一個很好的優點就是不需要自己思考劇情的進展和人物之間複雜的關係。
-
中考名著《三國演義》動畫導讀(全集)
清康熙年間,毛綸毛宗崗父子倆辨正史事、增刪文字,修改成今日通行的120回本《三國演義》。三國時期地圖《三國演義》描寫的是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一百年的歷史風雲,全書反映了三國時代的政治軍事鬥爭,反映了三國時代各類社會矛盾的滲透與轉化,概括了這一時代的歷史巨變,塑造了一批叱吒風雲的英雄人物。
-
【親子共讀•書香潤家④】《跑跑鎮》、《我想快點長大》
【親子共讀•書香潤家④】《跑跑鎮》、《我想快點長大》 2020-07-06 17: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我讀博士的五年
我是典型的中國教育制度的犧牲品,從小就在填鴨式教育環境中成長,加之父母的關愛,總習慣有人能告訴我需要做什麼、怎麼做,完成課後作業、複習備考,這樣的學習生活是我擅長的,但讀博卻是另外一回事。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自己做實驗,一切都要靠自己,沒有主觀能動性對讀博是致命的。通常讀博可以從兩個方面突破:一是完全掌握一個科研領域,二是在這個領域開創新理論。
-
儒林外史是古典名著,為什麼讀起來很費勁?讀者:有點枯燥
不管是身邊的朋友,還是網絡上的朋友,我問了許多人,得到的回答是:「《儒林外史》讀起來很費勁,其實我沒有認真看完全書。」再仔細問一下這些讀者朋友,他們告訴我:「儒林外史真心有點枯燥,真心看不下去。」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喜歡看名著的讀書人。
-
四大名著真的適合孩子讀嗎?北大學者這樣說…
再往深裡想,書店裡形形色色各種版本的「四大名著」琳琅滿目,家長一摞一摞搬回家讓孩子讀,以為這樣就可以讓孩子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薰陶。可是,「四大名著」真的適合孩子閱讀嗎?四大名著或並不適合孩子閱讀 先來看《水滸傳》和《三國演義》。這兩部書在中國可謂家喻戶曉,尤其是《三國演義》,連不識字的老太太都知道「桃園結義」「三顧茅廬」等幾個故事。
-
陌生,熟悉,品味一一《三國演義》讀書匯報課
開學伊始,為了讓學生完整地讀完整部《三國演義》,我提出了與他們共讀此書,到時候舉行讀書報告會,檢驗閱讀成果。 原先定好每天讀兩回,照這速度都要讀兩月;後來又有學生說課業負擔重,兩回讀不過來,因此改為每天讀一回,周六周日放假時間讀兩回,學生同意了。 陌生、熟悉、品味,學生們就是這樣走進《三國演義》的書中世界的。
-
中學生一定要讀「名著」嗎
其中,對《書裡書外》的指導強調:「這裡的書,應當是文學名著或者理論經典。」原本,在筆者看來,中學生是應當讀名著的,這也是中學語文老師的共識。可是,作文收上來,有一篇讓筆者一驚,有喜歡,也有反省。《閱讀是自己的》這篇文章,記敘了自己的閱讀經歷,從小學到高中有幾十部乃至上百部吧,但沒有一本是語文老師眼裡的名著。
-
鄭吉富:上天給我一個小天使——讀經治好了女兒的智障
,也可以做加減運算,上畫畫課開始聽懂老師說的話,到了第三年甚至可以不用帶讀就會自己讀,而且「讀再久也不會厭倦」,到了第五年,已把中文經典背完,也能正確讀英文(英文名著選及西方文化導讀);目前,最讓我們高興的是,她持續在進步,像最近一星期能背完麥克阿瑟為子祈禱文(每天花四十分鐘),圍棋也在林聖賢老師指導下,已接近初段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