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業面具下的《攻殼機動隊》:它的靈魂在哪兒?|有福利

2021-02-15 1905電影網

「你我猶如隔鏡視物,所見無非虛幻迷朦」——押井守 引用於1995版《攻殼機動隊》 原話出自叔本華

請允許小電君在聊這部電影前先起個範兒,以表對經典的致敬。

作為公認的「神作」,押井守執導的改編自士郎正宗漫畫的同名系列作品《攻殼機動隊》,從問世以來承載了太多的推崇和讚譽。而剛剛在國內上映的真人版同名作品,由於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進行二次創作,也可說是高處不勝寒:從影片籌備、拍攝、直到宣傳,一路已顯現褒貶不一、兩極分化的輿論趨勢。


小電君也早早去圍觀了這部新作。然而觀影后的感覺,有些驚喜,也有很多失望。


影片背景、人物依舊沿用95版《攻殼》的經典設定。雖然和原版相比,巴特髮型有些爆炸,荒卷大佐有些面癱,「寡姐」版的少佐也沒有原版的纖細修長。但除非你是狂熱的經典版教徒,在小電君來看這些細節誤差並不致命。

畢竟影片中不少片段幾乎完全還原經典版的情節,這些我們後面再提。


要說這次改編最尷尬的,還是在於製作方和編劇把新版的故事內涵強行拉低了level,故事虎頭蛇尾,開場氣勢龐大結束卻雞湯式收尾。觀影后你會難以想像這是由一部被稱為「神作」的電影改編出來的。

小電君並不想對這部作品太過刻薄,客觀來說真人版《攻殼》並不算是爛片,可惜押井守版珠玉在前,有了對比才有了傷害。

要談真人版離原版的差距有多大,我們先要說說,原版到底有多「神」。

對於這部神作,小電君給出的第一評價是:超前。

《攻殼機動隊》被廣泛的認為是賽博朋克類型的經典作品之一,彼時這部電影的上映也引起了世界範圍內的賽博朋克風潮。

*電影中賽博朋克風的人機信息傳遞

賽博朋克這一詞語可能對很多人來說有些陌生,目前為止它並沒有嚴格的定義。通常喜愛這一文化流派的發燒友們都是從以往該類型的作品中總結出的特徵來認定:賽博朋克作品通常將故事建立於信息技術高度發達的未來,先進的科技發展和人、社會之間的矛盾是其該類型的經典主題。

*《銀翼殺手》就被認為是典型的賽博朋克作品

在視覺風格上,小電君眼中的賽博朋克即是交融。無秩序的文化雜糅使得新舊文化層疊出現在未來的高科技都市中。

*《攻殼機動隊》中高科技城市背後隱藏的貧民區

在這樣的角度來看,95年的《攻殼機動隊》無疑是走在時代尖端的。押井守與編劇伊藤和典在作品中發揮了超凡的想像力。在彼時連網際網路都不普及的年代,向無數觀眾展現了未來世界的奇幻景象。而如今的科技發展也證明了這部預言式的作品是極富前瞻性的。

*機械義體連入網絡

相比士郎正宗科技感突出的畫風,押井守在賽博的基礎上加入了更多日式的復古文化符號,這一點在《攻殼2:無罪》中更加突出。

*祭祀風讓人恍惚落入幻境

而在剛剛上映的真人版電影中,製作團隊雖然盡力還原了押井守版的未來都市,但多樣化的文化符號彰顯的較為薄弱。而且由於劇情的改動,賽博朋克中常見的悲觀主義色彩也在新作中大打折扣。

既然提到了劇情,那我們就接著來看看押井守版的故事是什麼樣的。

在95年的《攻殼》中,故事主要圍繞全身「義體化」的女警草雉素子和黑客「傀儡師」的交鋒展開。當得知傀儡師是在網絡世界誕生的「電子生命」時,她也開始思考自己的存在。

*傀儡師和素子二人的眼神交匯

之前我們探討的賽博朋克,只是《攻殼》風格化的外衣,真正是它成為殿堂級作品的還是編劇和導演在作品中延伸出的議題:何為生命?何為存在?故事中通過素子的迷惑以及她和傀儡師的共鳴來提醒我們:肉體並非存在的唯一方式,靈魂也可以安放在任何地方。

原版影片中有太多通過純粹視效和音樂來表達情感的橋段,這種觸摸心靈的方式比語言更具體,讓觀眾直接體會素子的內心走向。

很多人在解讀《攻殼》時認為這部作品體現了某種哲學流派或理論,但在小電君看來,《攻殼》的創作目的是開啟一扇門,讓更多的思考進出。素子在結尾處徹底擺脫肉身,遊蕩於信息世界中,這樣的開放式交代人物命運反而要比給出某個明確的答案或思路更來得深刻。

*懷疑自身存在的素子

一部動畫電影擁有這樣的「胸襟」,能夠海納百川多種思想和元素。就算放到現在也難有作品能夠企及。

而反觀真人版的故事,要比95版更簡單,而且思考層級也拉低了不少。素子有了身世,有了家人,主線也變成了一個尋親版的「諜影重重」。從全生命角度的思考維度,被降低到了一個個體生命找尋自己歸屬的溫情立意。

影片前半部分還在嘗試帶入押井守式的思辨方式,進入故事後期後,就逐漸落入了好萊塢的經典套路:幹掉那些毀掉我童年的反派,堅定的成為一個主持正義的警務人員……

原來《攻殼》都可以拍成超級英雄電影,小電君只能甘拜下風。

不過如果以商業角度思考,《攻殼》這樣的改編也可能是不得已而為之。畢竟押井守版的影片內涵頗為晦澀,對於普通的電影觀眾來說,不如這種「簡單粗暴」的劇情帶來的觀影感受更直接。

那麼對於喜愛押井守版《攻殼》的童鞋,這部真人版有什麼值得看呢?小電君個人認為,雖然劇情跑偏人設崩塌,但製作團隊在視效打造上還是花了不少時間,很多95版的經典情節可以說近乎完全還原。

*素子經典的「裸跳」幾乎完全還原,只可惜「寡姐」沒裸……

*這場素子隱身大戰劫匪也神還原

除了情節還原外,影片也沿用了川井憲次的經典背景音樂「傀儡謠」,並且為了更加現代化在原曲基礎上加入電音元素。結果「傀儡謠」變成了「傀儡搖」,沒有了原曲的神性和肅穆,取而代之的是莫名其妙的high到爆炸……

只能說不同的欣賞角度,看到不同的結果。好在這版音樂在影片中出現甚少,不會太刺激粉絲向觀眾的耳朵。

總而言之,真人版的改編相比原版還是差強人意。目前該片在北美慘烈的評價和票房也印證了這一點。

但如果你是一個從未接觸過「攻殼」系列作品、首次入坑的新丁,那麼小電君還是覺得可以嘗試去影院感受下這部新作。畢竟有「寡姐」坐鎮,加之優質特效和精彩動作場面的加持,還是讓真人版撿回些許看點。

看到這裡,小電君特意給大家準備了《攻殼機動隊》豪華周邊大禮包!

開獎時間:4月10日(周一)

開獎名額:5名

遊戲規則:後臺公眾號對話框內回復「福利」查看

➤撰文/WY、編輯/馬 夋

猜 你 喜 歡:

更 多 選 擇:

相關焦點

  • 攻殼機動隊,還是空殼機動隊?
    真人版電影由魯伯特·桑德斯(《白雪公主和獵人》導演)執導,女主草薙素子的扮演者則是近年轉型動作片的「寡姐」斯嘉麗·詹森。很遺憾,至少在北美市場,寡姐的人氣並沒有幫助《攻殼機動隊》取得獲得符合預期的票房和口碑——1900 萬美元的首周末票房,6.9 的 IMDb 評分。
  • 【熱映影片】深度解讀《攻殼機動隊》
    關於片名       日文原名就是「攻殼機動隊」這五個漢字。先說機動隊。對於暴亂、群體事件等特殊情況,一般警察搞不定,出動軍隊又太誇張,於是日本設立了折中性的機動部隊,配槍,機動性強。        再說攻殼。攻殼,全稱「攻擊性裝甲外骨殼」(參見原漫畫)。這個攻擊性裝甲外骨殼,指的就是塔奇克馬。
  • 攻殼機動隊|劃時代的傑作
    ☝這個版本是電影版的四月,有一部院線電影,幾乎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沒錯,DuangDuang說的就是《攻殼機動隊》沒看過《攻殼機動隊》原著,能看懂真人版大電影嗎?答案是:能。讓我們來說一說大家都比較迷的一個問題:《攻殼機動隊》中「殼」字的正確讀音攻殼機動隊關於「殼」這字的讀音有史以來爭論已久,大體上分裂為兩派,K 論者和 Q 論者。兩派之間戰火不斷,紛爭頻繁。其氣勢之宏大,意義之久遠,大有我不弄死你便不能苟活於此的覺悟。
  • 攻殼機動隊真人版,出來了
    美國 2017年3月31日回復關鍵詞:攻殼機動隊 即可播放斯嘉麗·詹森異常的漂亮
  • 《攻殼機動隊》: 如果它不叫《攻殼機動隊》,還不至於是一部爛片
    《攻殼機動隊》系列無論在日本還是世界動畫史上都具有很大的影響力。那麼攻殼機動隊到底是什麼?相信在此次真人版電影上映之前,這個略顯拗口的名字並不被大部分人所熟知。只是借著《攻殼》之名的商業行為,本質是圈錢行為。故事的鋪排突兀,絲毫不注重情節的起承轉合,只能見到動畫片段的七拼八湊,對經典的改編毫無尊重可言。對於《攻殼》,好萊塢其實也有頗具誠意的改編,那便是沃卓斯基姐妹的《黑客帝國》系列。當年沃卓斯基姐妹向出版人提出《黑客帝國》的製作請求時,他們直接給他放映了一遍《攻殼機動隊》,直言他們所想要拍攝的,便是這部影片的真人版。
  • 《攻殼機動隊》:好萊塢科幻大片的邊界
    如果你身邊最近有朋友呈現出莫名的突然亢奮、突然失落,那麼ta有可能是「賽博朋克」的粉絲。突然亢奮,是因為被譽為「賽博朋克」經典的日本科幻動漫《攻殼機動隊》由好萊塢改編的真人版近日上映;突然失落,是因為這部真人版並沒有達到許多粉絲期待的高度。
  • 評 | 《攻殼機動隊》,若沒有靈魂,殼便是空的
    不過《攻殼機動隊》的價值也不在於奪人眼球的裸體畫面上,其領先於時代的主題才是它的偉大之處。於是它失去了電影故事最重要的之一——懸念,促使觀眾繼續看下去的推動力。 在觀看新版攻殼時,真的有觀眾會去關心「久世」是誰,和所謂真相嗎?恐怕沒有,因為一猜便知。
  • 讓我們一起去看《攻殼機動隊》吧!!!
    《攻殼機動隊》的特別觀影活動。下一期會在深圳,別急。先送上定檔預告,找找感覺,無論如何,這也是近期最不該錯過的一個院線片,何況主演還是你們都很愛的斯嘉麗·詹森。而這期也會與以往略有不用。這回不免費做啦,我要做粉絲包場,要大家一起買票看。當然,並不會太貴。盧米埃北京長楹天街IMAX影城看IMAX3D版的《攻殼機動隊》,一張票50元。
  • 【寡姐新作】《攻殼機動隊》上映啦!
    漫畫作者士郎正宗在這個時代下大膽創作了《攻殼機動隊》的故事。該漫畫與時代格格不入,賽博朋克風格的複雜故事,極其專業的信息量,更有諸多隱喻的政治、哲學、宗教觀點。不過這些並沒有成為讀者喜歡本作的障礙,反倒成為了它的魅力所在。
  • 攻殼機動隊 (2017)
    類型: 動作 / 科幻 / 犯罪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語言: 英語 / 日語上映日期: 2017-04-07(中國大陸) / 2017-03-29(法國) / 2017-03-31(美國)片長: 107分鐘又名: 攻殼機動隊真人版豆瓣評分6.4攻殼機動隊的劇情簡介 · · · · · ·  近未來,人類的各種器官均可實現移植
  • 攻殼機動隊1995版——五星電影
    這幾天你們被哪部電影刷屏了,應該是《攻殼機動隊》吧。漫天的好評和差評撲面而來,我只想說「呵呵」,我沒看這部真人版。據說加上這部真人版,《攻殼機動隊》的電影已經達到了16部之多。我們來看看動畫版,押井守導演了第一部《攻殼機動隊》,也是至今為止最巔峰的一部,被稱為「神作」。我今天就說這一部。
  • 作業本 | 為什麼「攻殼機動隊」只剩下一個「殼」?
    1要了解正在上映的《攻殼機動隊》,首先要了解它的前身:1995年的《攻殼機動隊》押井守執導的
  • 攻殼機動隊的音樂變遷
    昨天漫改電影《攻殼機動隊》上映,我作為湯包斯嘉麗的粉絲,即使沒有看完整部漫畫與劇場的版的《攻殼機動隊》毅然選擇了拉上朋友為票房做貢獻。但我們今天不論電影的好壞,來談談電影後所包含的文化及音樂,並推薦給大家幾首符合這版電影《攻殼機動隊》風格的歌曲。
  • 《攻殼機動隊》的前世今生(上)
    時隔多年後,動畫新作《攻殼機動隊:SAC_2045》於近期開播,標誌著「攻殼機動隊」系列重出江湖。沿著賽博朋克題材的歷史軌跡去追尋這一系列的源頭和發展演變,我們大約要回到40年前。士郎給它原定的標題是英文《Ghost In The Shell》,這4個英文單詞概括了漫畫的主旨——一個探討靈與肉的故事。然而,出版方講談社的編輯要求士郎起一個日語標題,他只得寫下《攻殼機動隊》5個漢字。本作的女主角草薙素子沿用了士郎熱愛的女性模板:短髮、幹練、充滿活力。
  • 【今日上映】攻殼機動隊 Ghost in the Shell
    類型: 動作 / 科幻 / 犯罪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語言: 英語上映日期: 2017-04-07(中國大陸) / 2017-03-31(美國)片長: 107分鐘攻殼機動隊的劇情簡介  ·  ·  ·  ·  ·  ·  《攻殼機動隊》由日本漫畫家士郎正宗(Masamune Shirow)創作,故事設定在未來的日本。
  • 動畫版《攻殼機動隊》始末
    他們談到了自己是《攻殼機動隊》的粉絲,《黑客帝國》確實受到了《攻殼機動隊》的影響,包括人物設定,包括動作場面。而拍攝真人版《攻殼機動隊》也一直是沃卓斯基姐弟的夢想,只是在2009年,史匹柏拿下了《攻殼機動隊》的北美拍攝權,而著名女演員斯嘉麗·詹森將以「素子」的身份登場。
  • 新版《攻殼機動隊》:幼稚、膚淺、過時
    這種錯位沒有造成太大的銜接問題,因為「攻殼機動隊」系列本身就以情節交接不嚴謹聞名,上一部出現的設定常常到了下一部就大改甚至消失,故事更是彼此不搭,續集就是奪胎換骨的代名詞。然而美版《攻殼機動隊》的開幕,卻又明白宣示了自己企圖與過去舊作有所區別。
  • 我們已經生活在《攻殼機動隊》裡的未來嗎?
    它是經典動畫重新翻拍的真人版,雖然劇情部分稍有改動,但畫面上幾乎是神還原,這也是影迷們高度期待的吸睛重點,觀賞本片之餘,或許你需要一些背景知識來幫助理解這部電影非看不可的理由,以及1995年《攻殼機動隊》Ghost in the Shell 劇場版為何在影迷們心中被譽為 SF 神作,迄今無人超越。
  • Ghost in the Shell 攻殼機動隊 | 靈魂和軀殼,總要有一個是美的
    對《攻殼機動隊》的真愛粉來說關鍵是要有素子的「魂」。這句話所宣揚的是一種「人工智慧本體論」,是押井守在原作中反覆強調的觀點:除了人的生存之外沒有天經地義的道德或靈魂。道德和靈魂都是人在生存中創造出來的。要評價一個人,要評價他的行為。所以不論是人體、義體還是在網絡中誕生的無形的人工智慧,只要行為上是人的行為,它就是一個人。
  • 軟科幻的裡程碑:回望《攻殼機動隊》
    到2017年9月,距離《攻殼機動隊》的問世就將過去整整22年。20年彈指一揮間,這部曾經無比超前的電影也最終變成了一部老電影。不管我們內心有沒有覺得它變老,時間的車輪都已經迫使我們不得不用面對《教父》的態度來面對它了。不知是從哪裡湧來的激情,讓我很想做一次回望,回望這部偉大的「老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