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將研發新型艦載直升機替代卡27 五年後亮相

2021-01-18 新華網客戶端

原標題:俄將研發新型艦載直升機替代卡27 五年後亮相

資料圖:俄羅斯卡-27直升機

俄羅斯卡莫夫公司研製未來海上航空兵的直升機「鰻魚」(代號450)是為了替換俄軍現役卡-27多用途直升機。目前,該項目處於詳細設計階段,已確定了新型直升機的整體布局、部件和機械裝置,但有關項目的詳細信息暫時還未透露。

據悉,「鰻魚」直升機的尺寸、最大起飛重量比卡-27直升機(12噸)有所降低。同時,「鰻魚」直升機將裝配兩臺TV-7-117V渦輪發動機,該發動機目前處於認證試驗階段。俄羅斯海軍海上航空兵司令部少將伊戈裡-科韌今年表示,卡莫夫公司預計2020年前為俄羅斯海軍部隊研製出新型直升機,直升機尺寸將與艦船設施標準相關聯。

目前俄海上航空兵已獲得了卡-27直升機最新的改進型卡-27M(代號520),其裝配了新型搜索-瞄準系統「海燕-B」、FHA型機載雷達站,使直升機能夠在250千米半徑內同時對50個目標進行雷達監測,並對其準確定位。卡-27M直升機用於探測、跟蹤和摧毀水下500米深的潛艇,並可以75千米/小時的巡航速度在海面上全天候飛行。

值得注意的是,卡莫夫公司提出的改進卡-27方案在2000年就已被俄國防部認可。卡-27直升機批量改裝方案不只改裝機載無線電電子設備,同時也將直升機壽命延長了10-15年。據俄國防部相關消息稱,俄羅斯海軍海上航空兵將於2016年獲得近20架改裝後的卡-27M艦載直升機。

相關焦點

  • 新型艦載無人直升機亮相,科幻外形性能不俗,或登075
    新型艦載無人直升機亮相,科幻外形性能不俗,或登075在無人直升機領域,美國、歐洲和俄羅斯行動比較早,多年前就已經研發和使用了幾種機型。不過,這只是中國軍用無人機的一次試驗,此後,包括AR500B/CR500在內的多款無人直升機相繼亮相,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航工業直升機研究所還研發了 "重大項目",據說 "對中國海軍武器的發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該項目被稱為 "對中國海軍武器發展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 我國新型艦載反潛機亮相,將補齊航母編隊短板,美媒:抄襲的海鷹
    近期,有媒體曝光了哈爾濱飛機工業集團生產的直-20十噸級中型多功能直升機新型號照片,根據照片猜測該機型屬於艦載型號,極大可能為我國研發的新型反潛直升機。隨著這款新型艦載直-20的驚豔亮相,我國反潛能力將走上一個新的高度。
  • 新型艦載無人直升機閃亮登場,外形科幻性能不俗,或將登上075
    俄羅斯在上世紀末研製了卡-137無人機,用以進行航空校射,美國MQ-8火力偵察兵、奧地利S-100等也相繼面世。與固定翼無人機相比,無人直升機對場地環境要求低,不需要複雜的回收設備,使用非常靈活,特別適合空間相對有限的艦艇之上,是未來戰場上不可或缺的重要裝備。目前來看,全球艦載無人直升機大都屬於中小機型,現役無人機僅有美國MQ-8C最大起飛重量超過2噸。
  • 中國新型艦載無人直升機曝光,外形酷似美國科曼奇,有望登上075
    中國新型艦載無人直升機曝光,外形酷似美國科曼奇,有望登上075隨著這幾年各個國家對無人機越來越重視,各種型號的無人機也開始紛紛亮相,無人機相對於有人駕駛的戰鬥機來說,受環境因素影響更小,並且還可以執行各種高危任務。
  • 武裝直升機的異類:卡-50和卡-52,另闢蹊徑配備彈射座椅
    卡50的最初設計很超前,單座單人設計,但這樣的設計即便是美國的電子信息技術水平都無法做到,卡莫夫又改進而卡莫夫設計局的"戰績"就沒有那麼輝煌了,卡莫夫設計局在艦載直升機領域倒是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研發的卡25艦載反潛直升機和卡27艦載反潛直升機也曾經"名揚四海",但是受限於艦載反潛直升機的列裝需求規模,卡莫夫的直升機產量就沒有太大優勢了
  • 直20艦載反潛直升機亮相 它是海軍航母帶刀護衛 可反潛也能對地打擊
    它相當地MH60R反潛直升機 近日直20反潛直升機圖片亮相,表明直20海軍型直升機可能和美國MH60R/S一樣,採用直20反潛型、多用途搭配運用,有效提高國產水面艦艇作戰能力。
  • 受納卡衝突刺激 美媒:俄加快研發無人「獵手」直升機
    參考消息網12月21日報導據美國《防務新聞》周刊網站12月17日報導,俄羅斯正在研發無人直升機,以協助防空武器系統執行反無人機任務。自今年年中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爆發衝突以來,該項目迅速推進,將填補俄羅斯軍事能力空白。
  • 俄最新卡52M武裝直升機將亮相,搭載8枚新飛彈,讓美軍很頭疼
    作者:尤裡今天不復仇 未經許可、禁止轉載卡-52「短吻鱷」是俄羅斯兩種代表性的先進武裝直升機之一。俄羅斯媒體最新披露,它誕生以來改進幅度最大的型號——卡-52M,原型機有望今年年底亮相,這種武直能帶一種讓美軍很頭疼的新型飛彈。
  • 世界反潛直升機排名,俄羅斯卡27位列第二,中國主力型號墊底
    反潛直升機最早誕生於上世紀50年代,當時潛艇靜音技術日益成熟,所展現出的威懾力大幅增強,各國面臨的反潛壓力隨之增大。為了對付日益隱蔽的潛艇,世界主要軍事強國大力研發專用於捕捉海底潛艇的反潛直升機。美國與蘇聯在該領域起步最早,所製造的反潛直升機技術也最為先進。
  • 中國海軍第一種實用艦載反潛直升機,上世紀90年代驅護艦唯一選擇
    人民海軍艦載直升機部隊起步雖晚,但經過這些年從無到有,從進口到國產的發展,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實力,目前裝備有直-8、直-18、直-9、卡-27/28/31等多型直升機,而今天要說的是一種開啟人民海軍艦載航空反潛大門的直升機:AS565「黑豹」。
  • 俄羅斯加速發展高速共軸旋翼直升機,續寫卡式直升機傳奇故事
    卡-27是俄羅斯海軍的標誌之一卡-27直升機已經老邁1990年,為了取代日漸老舊的卡-27「蝸牛」艦載多用途直升機,俄羅斯啟動了新一代「重型艦載多用途直升機」項目(TKMV),該項目被稱職為卡-40(V-50或卡-27MF),並且有不同的幾種改進型號
  • 可提高海岸保護能力的艦載無人直升機,卻不適合中國海軍!
    前不久,中國國有航空工業公司研發的AR-500B艦載無人直升機首飛,引起了許多人的關注。分析人士指出,AR-500B的成功研發,彌補了中國在艦載輕型直升無人機的不足。與更大、更重的艦載無人機相比,輕型無人機可以靈活部署在,中國海軍的小型護衛艦等各種海上平臺上。
  • 美俄青睞艦載專用直升機,075搭載武直花落誰家,結果拭目以待
    但是直升機畢竟載荷有限,乘坐直升機進行機降的步兵缺乏重火力支持,因此在面對敵方重裝甲部隊時,通常難以有效對抗,在這種情況下,武裝直升機就成為了機降部隊最重要的火力支援單位,即使在當今美國海軍陸戰隊已經廣泛裝備了垂直/短距起降戰鬥機後,依然保持這大量的武裝直升機編制。武裝直升機對於兩棲作戰的支援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 新型預警機首飛,將成為E2D強勁對手
    相比之下,我海軍航母發展晚,對艦載預警機的研發也相對滯後,此前山東、遼寧兩艦使用的均是用直8改進而來的艦載預警直升機。圖片中為空警600無疑預警直升機雖然可以解決航母的燃眉之急,但同樣有機體限制的問題,預警雷達、滯空時間和信息處理能力無法與固定翼預警機相比,因此儘快研發裝備一款固定翼艦載預警機,是海軍航母編隊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
  • 中國海軍型直-20反潛直升機亮相,為何如此重要?
    近日海軍型直20反潛直升機圖片亮相,照片顯示,海軍型直20反潛直升機在外形上最大的改變有三點,一是水平尾翼在中部有切角,應該是為了摺疊方便,二是後起落架前移到了尾梁與機身連接處,方便尾梁的摺疊和減少佔用空間,三是機腹處有圓盤狀物體。
  • 俄軍拒絕分享重型直升機技術,除非中國滿足這一條件
    美俄在航空技術領域一直處於全球領先的地位,雖然我國用了幾十年的時間,才在該領域追上了前兩者的腳步,擁有了五代戰機等一系列足以自傲的成績,但在重型直升機的研發方面仍然有所欠缺。若想在技術上儘快趕上,最好的辦法就是技術引進了,美國一貫秉承在科技上封鎖的政策,出路肯定不在美國這邊。
  • 卡28等共軸反槳直升機為何並不出彩?
    反倒是自己研發,全面突破的技術難關的726A會上幾十艘級的大批量,成為和071和075等大艦配套的關鍵兩棲登陸主力。既然說到了兩棲登陸,那麼不論對071還是075來說。水上自然是726A和05式等兩棲戰車為主。那麼作為大甲板兩棲艦艇來說,更重要的應該是大量運用直升機快速垂直登陸。不過在可用的艦載直升機方面,長期以來都是一個短板。早期只有4噸級的海豚直升機和自產化的海直九可用。
  • 美軍反潛直升機發展史,海鷹領跑世界
    正所謂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現代潛艇技術完善成熟之後,面對各種靜音性能快速提高的新型潛艇,各主要軍事強國的反潛壓力也迅速升高。為此,在不斷完善提升海軍傳統反潛能力和手段的同時,各主要海軍強國也開始藉助成熟的直升機技術開發反潛用途艦載直升機,並迅速在水面作戰艦船上普及應用。
  • 我國渦軸引擎已突破,為何還與俄合作研發直升機?原因在傳動方面
    除了美俄以外,目前世界上沒有第三個國家有自己研發的重型直升機。所以重型直升飛機是大國國力的重要標誌,所謂大國重器,的確不可或缺!而在此前,好消息傳來,由直-8 G改進型直-8 L正式亮相。但是大夥喜憂參半,這是為何呢?事實上!直-8 L為了增加內部寬度和高度,不得不將燃料箱懸掛於機身兩側,看上去奇形怪狀,但已經是國內最大噸位的運輸直升機了。
  • 國內首款輕小型艦載無人直升機首飛成功
    11月27日,航空工業集團自主研製的AR500B艦載無人直升機在鄱陽試飛基地首飛成功,填補了中國輕小型艦載無人直升機領域的空白。 當天15時,伴隨著發動機的轟鳴聲,AR500B艦載無人直升機拔地而起,相繼完成了人工起飛、自動懸停、懸停機動和人工降落等科目飛行,飛行約半個小時後平穩著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