售樓處出賣我們的人臉信息?

2021-01-14 澎湃新聞

售樓處出賣我們的人臉信息?

To view this video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and consider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踏進售樓處大門的那一刻你的臉就已經被偷拍了下來案場的入口、籤到臺、沙盤,每一處都有人臉識別,然而、銷售人員並不會說明人臉識別的存在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熱新聞

澎湃新聞APP下載

熱話題

Copyright © 2014~2021 The Paper All rights reserved.上海東方報業有限公司 | 滬ICP證:滬B2-20170116 |

滬ICP備14003370號

| 網際網路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1120170006

X

相關焦點

  • 人臉信息被盜用!誰在出賣我們的人臉信息?
    而比售賣人臉數據,一些「膽大」的賣家還出售「照片活化」工具,利用這種工具,可將人臉照片修改為執行「眨眨眼、張張嘴、點點頭」等操作的人臉驗證視頻,直接將其升級為「人臉識別認證數據」,極可能被用於虛假註冊、電信網絡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人臉信息洩露背後真正的風險之前我們在《莫名接到網貸驗證碼?
  • 售樓處人臉識別背後的「暗戰」
    來源: 中國房地產報近日,一段「男子戴頭盔看房」視頻在網上瘋傳,視頻中男子之所以戴著頭盔,是為防止被售樓處人臉識別系統抓拍而多付房款。由此,售樓處安裝人臉識別系統引發了社會關注,也引起了一些地方監管部門的重視。實際上,在網上搜索一下還會發現,除了頭盔,不少看房者還會用「口罩」、「面罩」「墨鏡」等方式遮擋面部去售樓處看房。
  • 人臉識別成北京售樓處標配?業內人士:目的在於區別客戶
    人臉識別技術竟已無孔不入?記者走訪發現,人臉識別系統在北京各售樓處同樣已成標配,甚至絕大多數是在看房人不知情的情況下,以無感方式收集其面部信息。體驗:進趟售樓處就被抓拍25日下午,記者以看房人的身份先後走訪了金融街武夷·融御和臺湖金茂悅兩個樓盤的售樓處。
  • 售樓處人臉識別為了啥?中介:事關佣金
    對於網傳避免人臉識別能有大幅優惠的說法,記者並未找到明確信息,不過律師表示,售樓處使用個人信息不當,有可能涉嫌侵權。按照文旅城項目的規定,到訪客戶需要在此進行人臉識別、個人信息登記後,系統再分配銷售顧問。  由於記者是首次到訪,進行人臉識別後,需要填寫聯繫電話、姓名等信息。
  • 售樓處8秒視頻瘋傳!網友慌了:人臉識別還能這樣...
    而這些故事最後都不約而同地指向了「售樓處人臉識別系統」。該樓盤售樓處相關負責人表示,是因為宋先生的「老帶新」返利優惠的審批沒有通過,「我們規定業主來售樓處之前,要在公眾號上進行『老帶新』備案,並且備案一個小時後來售樓處才能算數,這位業主當時備案不到一個小時就到售樓處了,我們售樓處都有人臉識別的,所以審批沒通過。」 為何售樓處要使用人臉識別?
  • 售樓處購房又一「套路」!被「人臉識別」拍到能省30萬,你怎麼看
    去售樓處買房需要戴頭盔?這種只有在影視劇裡才能看到的情節,最近卻真實發生了,帶著頭盔的購房者表示,現在的售樓處裡帶有攝像頭,在和銷售討論房子細節的時候,這個攝像頭正在對客戶進行「人臉識別」,即使帶著口罩也能識別出來。
  • 你的人臉信息被出賣了
    他還發來兩套手持身份證的人臉照片截圖。「新華視點」記者近日調查發現,一些網絡黑產從業者利用電商平臺,批量倒賣非法獲取的人臉等身份信息和「照片活化」網絡工具及教程。專家提醒,這些人臉信息有可能被用於虛假註冊、電信網絡詐騙等違法犯罪活動。
  • 手持身份證的人臉照片5毛一張!你的人臉信息被出賣了
    倒賣的人臉數據拿來做什麼「如果只是採集個人的人臉信息,比如在馬路上你被人拍了照,但是沒有獲得你的其他身份信息,隱私洩露風險並不大。」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信安中心測評實驗室副主任何延哲說,問題在於,當前網絡黑市中售賣的人臉信息並非單純的「人臉照片」,而是包含公民個人身份信息(包括身份證號、銀行卡號、手機號等)的一系列敏感數據。
  • 售樓處要你的臉做什麼
    來源:經濟觀察報售樓處要你的臉做什麼程璐洋踏進售樓處大門的那一刻,你的臉,已經被捕捉、拍攝並存儲下來。每張人臉圖片進入系統後,都和到訪時間、來訪次數等信息捆綁在一起,被記錄入庫。接下來,也許會有更多的信息被添加進這張照片。「請來這邊做個登記」,你站在售樓處前臺的某個瞬間,一次更有針對性的人臉識別完成——電話號碼、身份證號等基礎信息,甚至對應的置業顧問、來訪渠道、購房意願、收入水平等個人信息,一切在售樓處案場裡提供過的信息,都可以被錄入系統,和你的臉綁定在一起。
  • 天津立法禁止採集人臉識別信息,明年1月1日起施行
    人臉識別信息的法律保護終於來了!12月2日,天津人大官網消息顯示,天津市人大常委會於12月1日表決通過了《天津市社會信用條例》,並在新聞發布會上介紹立法意義和主要內容。《條例》將自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這也是全國首個公開禁止採集人臉識別信息的法規。
  • 人臉識別無處可躲,我們越來越難保住自己的「臉」-虎嗅網
    一、無處可躲的人臉識別售樓處啟用人臉識別,乍看之下未免有些莫名其妙。根據目前房地產企業通行的說法,安裝人臉識別系統,目的是為了幫助判斷每一位客戶的來源。而想要拿到這一優惠的客戶,必須是第一次到訪,或者沒有沒售樓處的人臉識別系統記錄。
  • 天津立法禁止採集人臉、指紋、聲音等識別信息 2021年1月1日起施行
    據光明日報,天津將立法禁止採集人臉識別信息。《天津市社會信用條例》12 月 1 日表決通過,自 2021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天津市社會信用條例》第十六條規定,市場信用信息提供單位採集自然人信息的,應當經本人同意並約定用途,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 隨意識別人臉,此風不可長
    不久前,「售樓處安裝人臉識別系統,買房者被拍到臉將多花幾十萬」的新聞引發網友憤怒。日前,江蘇南京相關部門已發出通知,要求售樓處拆除人臉識別系統。(見12月1日《新京報》)  大數據應用帶來了機遇與便利,也帶來了用戶對自身隱私安全的擔憂。
  • 天津採集人臉識別信息有法可依 過度收集個人信息行為被戴「緊箍咒」
    近年來,人臉識別技術被濫用問題日益凸顯,有關部門和多地不斷出手整治人臉信息違規採集亂象,相關政策也逐步出臺。  12月1日,天津市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天津市社會信用條例》(下稱《條例》)。《條例》第十六條規定,市場信用信息提供單位採集自然人信息的,應當經本人同意並約定用途,法律、行政法規另有規定的除外。
  • 買新房是找中介還是去售樓處?來吧,都是乾貨!
    近日,一段「男子戴頭盔看房」的視頻在網上瘋傳,視頻中的字幕顯示:「為保護個人信息,戴著頭盔去看房」。 事實上,以「買房」搭配「頭盔」 「口罩」 「面罩」 「墨鏡」等詞在網上檢索,類似的故事並不少見。而這些故事最後都不約而同地指向了「售樓處人臉識別系統」。
  • 全國人大回應人臉識別隱私問題:將作出專門規定
    12月21日 消息:據中國網報導,在今日的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記者會上,針對人臉識別隱私問題,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發言人嶽仲明表示,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在民法典有關規定的基礎上,細化、充實個人信息保護制度規則,明確個人信息處理活動中個人的權利和處理者的義務,進一步增強法律規範的系統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
  • 亞洲制服絲襪自拍中文字幕:售樓處看個房就被抓拍 人臉識別濫用又...
    亞洲制服絲襪自拍中文字幕:售樓處看個房就被抓拍 人臉識別濫用又多一例 2021年01月17日 來源:亞洲制服絲襪自拍中文字幕
  • 0.5 元一份人臉照片!人臉信息灰色產業超出你的想像
    如果人臉信息和其他身份信息相匹配,可能會被不法分子用以盜取網絡社交平臺帳號或竊取金融帳戶內財產;如果人臉信息和行蹤信息相匹配,可能會被不法分子用於精準詐騙、敲詐勒索等違法犯罪活動。相比於身份證號、消費記錄、信貸流水等個人信息," 人臉信息 " 無疑要敏感得多,其洩露的後果也要嚴重許多。
  • 人臉識別,那些你不知道的事
    近日,廣西南寧十幾名業主「刷臉」賣房被騙超千萬元,受害人達數十人之多;早前,「某市民為防止人臉識別戴頭盔逛售樓處」、「人臉識別第一案」法院判決杭州野生動物世界刪除原告辦理指紋年卡時提交的包括照片在內的面部特徵信息等新聞都使「人臉識別」成為街頭巷尾熱議的話題。
  • 人臉信息0.5元一份!人工智慧盛行下我們要「裸奔」多久?
    據新華熱點報導,近期一些網絡黑產從業者利用電商平臺,批量倒賣非法獲取的人臉等身份信息和「照片活化」網絡工具及教程。只要在淘寶、閒魚等網絡交易平臺上,搜索特定關鍵詞,能找到專門出售人臉數據和「照片活化」工具的店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