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間自己的房間》:女性的自由與獨立,是深藏在房間裡的心思

2021-01-18 維安的小酒館

文|麥左

現代女性大多獨立而自主,不少有能力的女性在婚前會置辦房產以備不時之需。二十一世紀女性的獨立與睿智大多來自於社會的現實,同時也有時代發展所致,女權主義在這個時代得到最大化實現。

關於買房這件事對女性來說一直有執念,無論是婚前還是婚後,獨立女性大多會考慮房子的重要性,這是一種生活質量和未來的障。然而在英國女作家維吉尼亞·伍爾夫眼裡,女性要有自己獨立思考空間,擁有女權主義思想就必須要先擁有《一間自己的房間》。

出生於書香世家的伍爾夫,在她不算漫長的一生中,經歷了維多利亞時代的衰亡、大英帝國的沒落和兩次世界大戰,在思想上更是深受弗洛伊德心理學、女權主義及同性戀運動的影響,這些經歷和思想在她的作品中留下深刻印記。

《一間自己的房間》是本對傳統社會父權深刻反思的書,伍爾夫以風趣幽默的語言、清晰流暢的論述,強有力的闡明了自己的觀點和思想,她認為女性在社會中長期處於劣勢地位,遭受到種種的不公與偏見,於是提出女性要有自己獨立的生活與思想空間,強調女性與男性之間的差異,希望女性發揮自身最大的優勢,從而完成自己的宏偉事業。

其實作為女性,很多人也一直在追求嚮往的獨立自由生活,從禁錮幾千年思想的封建社會到如今開明的新時代,女性地位有了極大變化,然而最大的變化在於我們擁有接受教育、工作、展示自我的機會。

儘管如此,在全世界許多國家女性地位並不高,甚至不少國家對女性還保留著傳統惡習,讓她們生來就飽受摧殘。例如亞洲的印度、日本、韓國,中美洲的宏都拉斯、南非等。

我們也應該感謝《一間自己的房間》這本書的面世,它被翻譯成多個版本的文字,成為許多女性獨立追求的必讀之物,更重要的是讓人們感受到男女地位平等的重要性。

擁有一間自己的房間——獨立而自由的靈魂是幸福的源泉

每個時代都有優秀的女性作家出現,英國的簡·奧斯汀,代表作《傲慢與偏見》;勃朗特三姐妹(夏洛蒂、艾米莉和安妮)代表作《簡愛》……這些女作家們能夠筆下生花,寫出經久傳世的作品,伍爾夫認為她們必須有錢和一間屬於自己的房間。

因為寫出這些優秀作品的女作家,大多出生於貴族家庭,她們有機會接受良好的教育,不必靠寫作來養活自己。在文字裡也能感受到作家們的階級之分,甚至能想像出她們出生於怎樣的家庭。

二戰前的歐洲還存在嚴重的貴族階級之分,尤其是英國更甚。儘管伍爾夫出身在書香世家,卻一直深受父親男權主義的影響,活在陰鬱和壓抑之中,在她短暫的人生中先後遭遇過兩次重創,至使她的精神崩潰,最終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然而令人敬佩的是,在她短暫的人生中竟還能為女性發聲,警醒世人。

她在書裡批判戰爭,聲稱「浪漫已被扼殺,在炮火中看到統治者們的嘴臉,確實令人震驚,女人們尤其是,因為她們對接受教育及其他始終保有幻想。曾燃起丁尼生和古裡斯蒂娜·羅塞蒂的激情,為愛人的到來忘情歌唱的美妙遐想,現在已所剩無已。人們被戰爭摧毀了所有的幻象,留下的是暮色中紅彤彤的窗扉,泛著朦朧又喜慶的光暈。」

這其實也是作者的一種批判寫法,二戰前後,英國貴族們的生活也曾遭遇動蕩,無論男女都經歷著戰火的洗禮,備受煎熬。在戰爭之前,女人們養尊處優,無憂無慮的生活著,享受著貴族女性的權利與寵愛。然而一場戰爭改變了女性的地位和思想,她們從之前的城堡之中走出來,不得不接受新的考驗和生活。

二戰時期,法國著名的時尚設計師香奈兒也遇到了事業的瓶頸,這位讓萬千歐洲女性得到解放、靠雙手養活自己的傳奇人物,一生都在推崇女性獨立思想,並以一已之力讓眾多女性獲得工作,收穫全新的人生。

後世人對她的評價褒貶不一,卻改變不了她在歐洲史上的地位和影響力。而她,也正是在結交了上流社會的公爵後才開始擁有自己獨立的房間,在裝滿書的書房裡重獲新生。

房間是一個女人最自由和自在的地方,如果一個女人打算寫小說的話,那一定要有錢,還要有一間自己的房間。如今的我們自然體會不到這種感受,就像香奈兒說出要獨立創業之時,男人為之震撼和震驚的表情,是當下社會許多女性所驚訝的。

因為我們無法想像,那個時代的女性擁有財富究竟有多難。

房間裡的故事,蘊藏女性最深層的心思

伍爾夫的文章素來以晦澀難懂、複雜精深著稱,翻譯《一間自己的房間》的譯者也曾感到惶恐不安,認為難以達到出版社提出要儘量以通俗流暢的語言翻譯出現代人能夠讀懂、理解與欣賞的伍爾夫。

現代女性具有的獨立思想早已經過一代又一代人的提煉,最終把最智慧最有用的思想留下來,例如女權主義。

儘管如今有不少人爭議女權主義,有人認為這違背了社會發展的軌道,男女分配的工種本就不同,自然獲得的權利也有所不同。一如熱播古裝劇《傳聞中的陳芊芊》裡,男主問女主,你們生活的世界裡是怎樣的時女主的回答是,既像玄虎,又像花垣城。言外之意,時而女人當家做主,時而男人當家做主。

其實這才是男女最和諧的樣子不是嗎? 無論是男權還是女權,首先是互相尊重才能和平共處,既不能太女權也不能太男權。只是這個社會往往是,男權永遠中心位置,女性的獨立很難得到認可。

女性的獨立首先是擁有自我意識,學會甄別社會對女性的定義,去偽存真,不要隨波逐流,但這一切都很難。

自古以來,男女的不平等化都體現在思想觀念和做法上。

正如伍爾夫在書裡發問,男性飲酒,女性喝水?一個性別群體享盡榮華富貴,另一個群體如此貧窮。但這即便是飽學之士也未必能給出答案。

男性作家在寫女性小說時,從題目就足以看出他們內心的不屑,把女性當作一種「祭品」,比如《女性的腦容量小》《女性更有盡責盡力的自覺意識》《女性的情感力量》……

在我國古代,詩人們雖覺得女性不易卻從未對其進行歌頌,反而只當是正常的人生百態。

當女性擁有自己的房間,至少可以在這個房間裡主宰自己的思想,擁有幸福的靈魂。女性的獨立思想也會讓女性擁有足夠的能力去決定自己的人生,不依附男人,可以主宰自己的命運,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點。

為什么女性一定要有獨立的思想?這跟男女性別有很大關係。

在古代女性沒有地位,沒有主權,沒有接受教育的機會,而現在女性地位即便得到提升在職場仍然經常受到歧視,許多崗位仍然是男性優先。這種男性先入為主的觀念讓女性無法得到公平競爭的機會,甚至連基本的尊重都沒有。

因此我們更要認清自我,不放棄追求目標和理想的機會,這條路也許艱難且漫長,但相信遲早有一天會讓女性能夠擁有真正的主權。

關於性別地位,總有人在替女性發聲

鮑斯威爾在《赫布裡底群島旅行日記》裡說:「男人知道女人比自己更勝一籌,所以,他們才總是選擇最弱小或最無知的女人。要是他們打心眼裡不是這樣想,就決不可能害怕讓她們和他們懂得一樣多。」弗雷澤也說:「古代日耳曼人相信女人身上有神聖之處,也因此將她們當作大祭司,凡事請教。」

當有人說到女性的心智、道短暫和體能低劣時,伍爾夫會感到憤怒,心會劇烈的跳動,面頰滾燙,怒火中燒,她是女權主義的發聲人,也是一直倡導女性獨立,堅持不自我,並擁有完整個性人格的女作家,她以文字來替女性捍衛主權,影響更多人的思想。

為何她要如此?從她的生世背景可以找到答案。

她出生在一個有著七個同父異母兄弟姐妹的家庭,父親萊斯利·史蒂芬爵士是有名的編輯、評論家,他的第二任妻子茱莉亞對伍爾夫的女性觀有很大影響。

在那個年代,只有男生才有機會去正規學校接受教育,但茱莉亞卻堅持在家裡教孩子,讓她有機會接觸文學,為後來的寫作生涯奠定基礎。可好景不長,在她13歲時母親去世,幾年後父親也去世,連代替母親照顧她的姐姐也過世,此後伍爾夫的人生也遭遇巨變,她在與兄弟姐妹同住時常受到同父異母的哥哥性侵,這使她的心理產生了很強的恐懼心理。

直到1912年,她與丈夫倫納德·伍爾夫結婚,才逐漸得到撫慰和心靈上的平靜。無論是遭受性侵,還是她在日後的寫作中遭遇的困境,使得這位偉大的女作家在她59歲時選擇投河自盡,結束自己短暫的一生。

作為第一位提及女性力的作家,維吉尼亞·伍爾夫留給女性們的這部傳世之作《一間自己的房間》,值得每個人拜讀。

這本書其實並非一味的站在女性立場,而是伍爾夫作出的某種訴求。她希望的是社會的進步與改善,甚至是人類的進步與改善,她清楚女人的創造力與男人不同,為它的遏制和虛耗感到不同,希望後世的的教育可以發掘和強化兩性的不同點,而不是共同點。

《一間自己的房間》源自伍爾夫在劍橋大學的演講,一經出版便風靡全球,被譽為「激發女性精神覺醒的心靈之書。」

美國作家保羅·奧斯特說:「這本書刺痛我,使我流淚,不停顫抖。」

寫在最後

關於女性的主權,總有不少人喜歡誤導和過度曲解。在這個時代,仍然有不少人信奉男權至上,女性地位低下,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是生兒育女。

正因為有太多這樣的思想觀念存在,我們才不得不捍衛女性的主權,越來越獨立,越來越有主見。

當女生不再依附於男性,不再只是三從四德而擁有自己的思想,並且在某些領域能夠超越男性時,男性也逐漸有了危機意識,從而更加阻礙女性的成長。

《一間自己的房間》是本非常值得女性閱讀的書,也是女性認識自我,更加獨立自主的重要啟示。

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一間只屬於自己的房間》:女性必讀,伍爾夫筆下「女性與小說」
    ——伍爾夫《一間只屬於自己的房間》《一間只屬於自己的房間》是由伍爾夫的兩篇演講改編而成,在書中,伍爾夫圍繞「女性與小說」的主題展開思緒。讀來卻並不像是在聽演講,而是跟隨伍爾夫的思路,遊走了現實與理想,古往與今來,以局外人的姿態凝視性別差異,審視女性與文學創作。
  • 《一間只屬於自己的房間》/一定要看到最後,有驚喜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無題電影,ID:Jzimovie】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1928年10月,伍爾夫在劍橋大學做了兩場面向女性的演講——「女性與小說」。之後她在此基礎上撰寫《一間只屬於自己的房間》,並於1929年出版。伍爾夫講述了在男權社會中,女性生存的困境、歷史對女性的偏見、女性面對的共同命運以及女性貧困對其創作的影響等問題;提出女性要認清自身的境遇,積極爭取獨立的經濟力量和社會地位,獨立思考,自由生活,發揮出女性的最大優勢,成就自我。
  • 自己的房間
    忙中偷閒, 從《投資有道》雜誌總編季欣麟的博客裡看到《盤點:有錢的臺灣作家群》,覺得很不錯。
  • 《性愛自修室 第二季》梅芙沒有自己的房間
    話又說回來,伍爾夫的《一間自己的房間》其實自成一套檢驗體系——通過女性角色和她的房間是怎樣的關係?——我們能夠看出一部影視作品是否對女性角色投注了充分而公平的想像。編劇兼作家出身,又對性別議題如此關注,納恩對伍爾夫的《一間自己的房間》這部女性文學的至寶不會不熟悉、對「女性應該有一間自己的房間」這句性別平等宣言一定不會陌生。
  • 從一支鵝毛筆、一副珍珠耳環、一間有風景的房間看文藝復興美學
    一間「看得見風景的房間」開啟了貴族小姐露絲的心靈之窗,點燃了青春激情之火,使她徹底摒棄英國貴族刻板的繁文縟節而奔向新生。導演在《看得見風景的房間》裡用張揚的手法表現了佛羅倫斯民眾的浪漫與開放,許多場景都為這喬治和露西這一場自由的愛情做好了鋪墊。
  • 女性要寫小說,必須有錢,必須有自己的房間才行?
    亨利·詹姆斯1881 年完成小說《貴婦畫像》,他在1908 年寫的前言裡說:我要寫一位內心複雜、聰穎狡黠且年輕貌美的女性,她依靠自己而不是男人去「公然反抗命運」。我承認莎士比亞、喬治·艾略特和其他作家都寫過「有所成就」的女性人物,但這些女性人物的成就都得益於與其過從甚密的男性人物。誠如詹姆斯所言,如果他真想刻畫出《貴婦畫像》前言裡提到的那種女性,便免不了這樣的思考:她會怎麼做?
  • 上海小店故事|一間房間,一個插畫的世界
    這是一個好吃、好喝、好逛、好玩的城市,小店是它基因裡重要的一部分。就像維吉尼亞·伍爾夫說的,「倘若一個女人決意要寫小說,她必須要有錢,而且還要有一間屬於她自己的房間」,上海85後張曄覺得,小眾藝術「插畫」也值得擁有一間屬於「它們自己的房間」。
  • 電影|《房間》:走出有形的房間,走入無形的束縛
    電影《房間》改編自愛瑪·多諾霍的同名原著小說,講述了女孩喬伊被囚禁在一間房間中長達七年之久,在出逃後和兒子一起重新認識社會,適應社會的故事。影片榮獲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第40屆多倫多國際電影節觀眾選擇獎。《房間》是一部由真人真事改編的影片,這部「有著暗黑開頭」的電影,卻出人意料地選擇了一種溫馨的敘說方式。
  • 給自己一間藍色的房間吧
    (……)但是今天早上站起來,忽然覺得所、有、這、些、事、都、完成了也!  五月的劇本任務完成,會開完,本來以為開機在即卻完不成的劇本一瞬間有了突破性進展。大半夜我坐在uber裡吹著風心情high卻無處分享。後來轉念一想,怎麼那麼愛工作了辣。  雖然接下來還有一個突突突突的六月,要拯救即將開機的劇組(誰要你拯救了),不過還是要把書房布置貼寫完。  想歸置書房已經很久了。
  • 《看得見風景的房間》許多人在這部電影裡找尋著愛情和自由的真諦
    在這部電影中,關於愛情、關於浪漫、關於自由,創作者都給出了自己的答案,我不喜歡它,可能就是因為它過於美好,而現實卻又是如此地殘酷。這可能就涉及到每個人不同的電影觀,你是希望在電影中看到真實世界中的東西,還是希望來彌補那些在生活中沒有達到的遺憾?這一點見仁見智,但還是希望能有更多人去看這部電影。
  • 乾淨的房間裡藏著你的福氣
    顧名思義,斷舍離是拋棄繁雜舊物、遠離執著誘惑、追尋自由真我的行為;掃除力乃清掃雜塵、洗滌心靈、照亮嶄新人生的行動力。 無論是斷舍離或是掃除力,其實都是人們對於美好潔淨、簡約積極的一種追求。而這種人生追求,在我們民族,早有歷史淵源。
  • 羅志祥生日周揚青送大禮,曬房間內景和王漫妮梁正賢住的同一間房
    周揚青和江疏影在《三十而已》裡住的竟是同一間房!7月30日晚上,周揚青更博表示自己正在追《三十而已》這部劇。《三十而已》是今年夏天的熱門劇,討論度非常高,周揚青也追這部劇並不奇怪。顯然王漫妮和梁正賢住的房間,正是在周揚青目前入住的這家酒店拍攝的。
  • 一個人的歌:我住在一間沒有屋頂的房間(原創歌詞)
    我住在一間沒有屋頂的房間作詞:榴槤哥哥習慣是一種毒藥它讓世界變得無聊快樂沒有嗜好靈魂裡失去了記號走著簡單的步調>嘗起一個人的味道眼前黃昏慢慢破曉思緒在清晨裡瞎胡鬧孤單和失眠袒露在我眼前我抬著頭抓著那星星閃閃像是在夢黑暗的一晚這種習慣染上了某種喜歡
  • 每位收藏家都有一個獨立「房間」,木木美術館夏季新展有意思
    木木美術館(798館)今日啟動夏季新展「一個人的房間」。此次展覽邀請到一批國內極具代表性的收藏家——杜傑、洪豔霞、洪俊伊、李戰豪、劉威、歐陽崑崙、元冰、周小波與周秀麗,將其珍藏的精品傑作與木木美術館館藏一同展出,包括顧長衛的微距攝影作品等許多私人收藏首次呈現於公眾視野。
  • 王江薈丨多重世界的建構——談韓國電影《空房間》中的空間與自由
    四個世界,四種隱喻,混雜著暴力、女性、清新、溫情等多種元素,最終呈現出《空房間》且荒誕、且真實的衝突本質。關鍵詞:《空房間》; 多重世界; 自由; 哲學影片《空房間》的英文片名為《3-iron》。「3-iron」其實是一支較少人使用的高爾夫球球桿,因其較一般球桿長,導致打擊時的傾斜度相對較低,難以瞄準入洞,所以不常被人使用。
  • 英格曼和自己的房間:一個遊樂場
    【編譯】英格曼和自己的房間
  • Hebe 自己的房間 首播
    >夥同製作人陳珊妮、導演黃婕妤、跨界音樂人共同打造《自己的房間》 不僅是現場錄音 更升級為田野錄音 自嘲是愛自找麻煩的神經病  田馥甄將自己對音樂最初的原點化做音樂,以自己最私密的房間為主題,在20號數位發行《自己的房間》單曲。
  • 美劇《104房間》最終季,奇幻房間送奇遇
    在中國《104房間》因為104這個房號的諧音不吉利,往往代表著恐怖和死亡而在美劇中《104號房間》則代表著無限的未知。美劇《104房間》(Room 104)終於走到了第4季,我們已經知道這將是本劇的最終季。 《104房間》是講述一家典型的美國連鎖汽車旅館內一間神奇的客房,以往來來往往的房客的遭遇,每集都是獨立故事,其題材涉及非常廣泛,你可以看到黑色喜劇、也有科幻元素,尤其出現了卡通動畫,簡直就是一鍋大雜燴。
  • 和自己億萬富翁丈夫以及小三同住一間超級豪宅,外表光鮮的她打開自己房間門時,出乎意料...
    Heather其實有自己的生意,一間美容院。不過她說這家店的收入並沒有辦法支撐她和孩子的生活開銷,在6年前她其實和自己的孩子在一個獨立的豪華公寓居住,不過後來Robert Tchengui後來決定要收回公寓,她自己沒有錢,只好跑回來和自己丈夫居住。
  • 一間要什麼就有什麼的《心願房間》,結局細思極恐
    對就是那部《心願的房間》,這是一部特別有意思的科幻恐怖片。《心願的房間》,為什麼叫這個名字呢,顧名思義,電影中有一間要什麼有什麼的房間。這部影片中的心願房間也是一樣……讓我們來一起看一下。一對夫妻馬特和凱特搬進了一座老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