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百勝、呷哺呷哺、九毛九、味千…誰是成長能力最強的餐飲...

2020-12-24 騰訊網

企業成長能力是指企業未來發展趨勢與發展速度,包括企業規模的擴大,利潤和所有者權益的增加。企業成長能力是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企業資產規模、盈利能力、市場佔有率持續增長的能力,反映了企業未來的發展前景。本文為成長能力系列文章之餐飲篇,共選取16家餐飲上市企業作為研究樣本。

核心數據:

成長能力排行前三企業:海底撈、九毛九、呷哺呷哺

營收複合增長前三企業:海底撈、九毛九、呷哺呷哺

毛利複合增長前三企業:海底撈、九毛九、呷哺呷哺

淨利複合增長前三企業:海底撈、同慶樓、九毛九

營業收入

指在一定時期內,商業企業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所獲得的貨幣收入。作為企業補償生產經營耗費的資金來源,主要經營成果,取得利潤的重要保障,以及現金流入量的重要組成部分。

加強營業收入管理,可以促使企業深入研究和了解市場需求的變化,以便作出正確的經營決策,避免盲目生產。

▲餐飲上市企業近五年營業收入 制表:數說商業

從近五年營收複合增長來看,有11家企業實現正增長,其中海底撈、九毛九、呷哺呷哺等3家企業增幅在兩位數以上。

海底撈增長最快,近五年營收複合增長達到46.55%,過去五年營收最低為2015年的57.57億元,最高為2019年的265.56億元。

其餘5家企業均為下滑,其中國際天食和中科雲網下滑超過兩位數。

中科雲網下滑最大,近五年營收複合增長為-29.52%,過去五年營收最高為2015年的3.77億元,最低為2018年的0.82億元。

毛利潤

指商業企業商品銷售收入(售價)減去商品原進價後的餘額,又稱商品進銷差價。影響最終利潤的因素很多,對於不同的企業在不同的情況下差別很大,毛利潤考慮對於該業務的主要支出。

其意義在於,如果不做該(筆)業務,一些資源就會被浪費或仍然會消耗,利潤就會變成負值;如果做該業務,就可能贏利或減少虧損。

▲餐飲上市企業近五年毛利潤 制表:數說商業

從近五年毛利複合增長來看,有11家企業實現正增長,其中海底撈、九毛九、呷哺呷哺等3家企業增幅在兩位數以上。

海底撈增長最快,近五年毛利複合增長達到48.41%,過去五年毛利最低為2015年的31.57億元,最高為2019年的153.17億元。

其餘5家企業均為下滑,其中國際天食和中科雲網下滑超過兩位數。

中科雲網下滑最大,近五年毛利複合增長為-33.04%,過去五年毛利最高為2015年的1.94億元,最低為2018年的0.36億元。

淨利潤

指企業當期利潤總額減去所得稅後的金額,即企業的稅後利潤。淨利潤的多寡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利潤總額,其二就是所得稅費用。

淨利潤是一個企業經營的最終成果,淨利潤多,企業的經營效益就好;淨利潤少,企業的經營效益就差,是衡量一個企業經營效益的主要指標。

▲餐飲上市企業近五年淨利潤 制表:數說商業

從近五年淨利潤複合增長來看,有8家企業實現正增長,其中海底撈、同慶樓、九毛九、百勝中國、唐宮中國、合興集團等6家企業增幅在兩位數以上。

海底撈增長最快,近五年淨利潤複合增長達到71.20%,過去五年淨利潤最低為2015年的2.73億元,最高為2019年的23.45億元。

其餘4家企業均為下滑,其中太興集團、全聚德、翠華控股等3家企業下滑超過兩位數。

翠華控股下滑最大,近五年淨利潤複合增長為-57.76%,過去五年淨利潤最低為2019年的0.05億元,最高為2015年的1.57億元。

扣非淨利潤

指在企業核算公司的利潤過程中,不僅扣除了與公司經營支出有關的款項,還扣除了所有在經營過程中與經營無關的支出的費用。

在核算扣非淨利潤之後,每個公司能夠很直觀的看到自己一個季度或者是一年的盈利狀況。扣除了公司在經營過程中的支出以及與經營過程無關的支出,這樣更加客觀的看到一個公司的經營狀況。

▲餐飲上市企業近五年扣非淨利潤 制表:數說商業

從近五年扣非淨利潤複合增長來看,同慶樓近五年扣非淨利潤複合增長達到22.69%,而全聚德近五年扣非淨利潤複合增長為-35.97%。

餐飲上市企業成長能力排行榜

▲餐飲上市企業成長能力排行榜

Tips:

1、本文選用的成長能力指標有營業收入複合增長率、毛利潤複合增長率、淨利潤複合增長率以及扣非淨利潤複合增長率。

2、淨利潤複合增長率和扣非淨利潤複合增長率計算中,剔除了淨利潤和扣非淨利潤為負的年份。

3、成長能力排行榜單中,各項指標得分按照10/16的比例換算得出,綜合得分為各項指標的平均值。

4、各項指標都只是一個參數,並不能全面、準確地反映一家企業的未來。本文內容僅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5、本文參考三級行業分類,個別企業由於主營業務變動,行業劃分可能有所出入。

- End -

更多信息請點擊「原文閱讀

相關焦點

  • 國際大行評級:九毛九、呷哺呷哺、海底撈...
    來源:東方財富網大和:首予九毛九(9922.HK)「買入」評級目標價23港元大和發表研究報告,指首次覆蓋中國領先中菜餐廳品牌營運商—九毛九(9922.HK),給予其「買入」投資評級,目標價為23港元。九毛九以多品牌及多概念的策略營運,以「太二酸菜魚」為其主要增長動力,並以「九毛九」作為其傳統業務,同時正在醞釀新的餐飲概念。受到其標準化商業模式、最低供應鏈要求及充裕資本帶動下,九毛九將加快其餐廳擴張計劃,尤其是「太二酸菜魚」,以在2019至2022年間實現強勁盈利增長。
  • 味千拉麵、九毛九的「瑞幸」之鑑 「大胃王」的渡劫進行時
    拋開共性問題,部分上市餐飲企業,也露出了問題底色:不僅將企業不足放大數倍,甚至還打亂戰略節奏、疲態盡顯,「高增」故事難以為繼。如此尷尬變臉,在味千拉麵、九毛九身上體現的尤為鮮明。在最能體現成長預期的股價上,可見一斑。2011年,味千拉麵股價曾高達13.52港元。截至2020年4月9日,其股價僅為1.83港元,市值不足20億。從「扔花」到「扔磚」,投資者態度變化的背後,戰略布局失敗只是間接因素。由此導致的業績不振,才是主因。
  • 九毛九(09922)、海底撈(06862):吃貨早已按耐不住了
    同時,多地發布緊急通知要求當地餐飲、酒店一律暫停營業,九毛九(09922)、海底撈(06862)、唐宮中國(01181)等眾多連鎖餐飲企業也紛紛響應,陸續作出全國門店暫停營業的決定,這給餐飲行業帶來巨大的打擊。資本市場方面,各上市餐飲企業自春節假期後開市以來,股價集體開啟連續下跌模式。
  • 內地餐企九毛九:太二酸菜魚獨撐高增長還能維持多久?
    九毛九是一家以中式餐飲連鎖經營為核心的餐飲集團,始建於海口。公司旗下擁有九毛九西北菜、太二酸菜魚、兩顆雞蛋煎餅、慫、那未大叔是大廚等五個品牌,涉及西北菜、酸菜魚、煎餅、冷鍋串串和粵菜。2005年,「九毛九」公司正式成立;2015年,「太二」酸菜魚餐廳開業;2020年1月15日,九毛九在港交所上市,這也是繼海底撈上市之後的又一家登陸港股的內地餐飲企業。公司上市時超額認購637.82倍,首日大漲56.36%,一手中籤首日收益達3,720港幣,成為上市當周表現最強新股。在經歷疫情期間的震蕩之後,4月中旬九毛九股價開啟上漲模式。
  • 海底撈、九毛九、西貝等巨頭推出的副牌,大部分結局竟然是…
    圖源:stockvault.net近兩年,海底撈、西貝、九毛九、喜茶等餐飲頭部品牌,搞了一堆新品牌出來搶食市場,讓大批中小餐企坐立難安。其實,面對這些大牌的「親兒子」,警惕是應當的,恐懼倒不至於,因為這麼多年來,大牌做副牌,成功的並不多。
  • 騰訊「愛吃」和府撈麵 海底撈、西貝逆勢開店
    疫情期間,中小餐飲企業經營困難,卻給了大型餐飲企業像海底撈、西貝、九毛九等逆勢擴張的機會。資本開「吃」10月28日,自熱食品品牌自嗨鍋宣布完成逾5000萬美元C輪融資,估值5億美元。本輪融資老股東經緯中國再度加碼,中金領投。
  • 不缺錢的海底撈,在疫情面前低下了頭,向銀行借款21億!
    01海底撈證實已獲信貸21億元會哭的孩子有糖吃!2月22日媒體消息,據悉海底撈已從中信銀行北京分行和百信銀行獲得信貸資金21億元。此次合作,為後者主動接觸,雙方自2月12號開始商談貸款相關事宜。23日據海底撈方面介紹,第一筆8.1億元放款資金已於2月19日到帳。之後,中信銀行北京分行和百信銀行將按照其實際需求發放剩餘資金。
  • 第八屆中國智慧餐飲創新峰會落幕盒叔燒肉飯獲「新銳餐飲品牌獎」
    7月17日,「第八屆中國智慧餐飲創新峰會」在上海舉辦,本次峰會由智慧餐飲峰會聯合行業內協會、平臺、品牌餐飲等業內領軍人物及精英大咖舉辦。旨在共同探討餐飲行業熱點話題,為中國餐飲業智慧發展助力。伴隨著中國智慧餐飲的發展,峰會已經累計3500家餐飲品牌參與,240餘位餐飲大咖分享,240家行業領軍企業參展,240餘家媒體參與,受到160餘家投資機構青睞,現已成為行業內企業進行品牌宣傳及交易促進的平臺,成為信息溝通、新技術焦爐的通道,成為中國智慧餐飲發展的風向標和促進劑。
  • 深耕細分領域,"餐飲供應商"千味央廚申請中小板上市
    作為細分領域的龍頭企業,千味央廚一直是備受市場矚目的餐飲供應鏈"種子獨角獸"。餐飲供應商"種子獨角獸",從成立到上市僅9年千味央廚成立於2012年4月,2016年完成股份制改革。公司定位於餐飲供應鏈,主營業務是為連鎖餐飲企業提供半成品。
  • 餐飲業冰火兩重天,混局中誰才是優勝者?
    防控大環境的好轉讓餐飲復工迅速到來。對於消費者來說,在吃上最明顯的變化正是:從自己做頓飯,到一起吃頓飯。但不同品牌承接能力參差不齊,賣點不同、供應鏈能力高低,使得復工效率快慢不一,出現一邊是暖春,一邊仍停留在寒冬,行業復甦熱冷不均的混亂景象。
  • 2020,複製海底撈-虎嗅網
    隨著行業的演進和行業基礎設施的完善,中國餐飲企業IPO的春天已經是越來越近了。快時尚餐飲品牌九毛九登陸港交所,隨即暴漲44%,被看作「海底撈第二」。 而2018年9月登上港交所的海底撈,如今市值已經逼近2000億港元。除了九毛九和海底撈,同慶樓已低調拿到登陸A股的入場券,瑞幸咖啡已奔赴美股上市,巴比饅頭、五芳齋等也在排隊等待上市。以九毛九為代表的餐企們扎堆上市,可能預示著「餐飲」和資本的關係進入了新階段。
  • 星巴克、麥當勞、百勝、海底撈……餐飲巨頭新季度財報出爐
    近期,麥當勞、星巴克、Dunkin'等多家餐飲巨頭相繼公布了新季度財報。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眾巨頭均存在營收的明顯下降,具體請看下文。 百勝餐飲 Yum!Brands 財報顯示,期內集團營收為19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21.2億美元下滑11%。其中,肯德基實現營收13.07億美元,同比下滑10%,必勝客營收4.24億美元,同比下滑17%;集團淨利潤從去年同期的1.78億美元下滑26%至1.32億美元。
  • 百勝中國,已沒多少試錯機會了
    不可否認,百勝中國此番的確不佔「天時」,前有農夫山泉攔路,後期有螞蟻集團蓄勢,兩者吸金影響不容忽視。另外,百勝中國以412港元/股發行價喜提「發行價之王」,IPO定價是否過高也是重要考量。但更深層次原因,還在自身。港股市場,以專業機構為主,注重價值投資,更看重企業成長力、穩健力。想來,這也是百勝中國遭冷遇的邏輯所在。
  • 餐飲周報:海底撈後廚發生了什麼 鮑師傅進杭州
    聯商網消息:在過去的一周中(9.4-9.10),老鼠門事件後海底撈做了如何改變;味千、周黑鴨風光不在,香港上市的餐飲企業怎麼了;鮑師傅開進杭州;楊銘宇黃燜雞與支付寶合作推概念店……「老鼠門」後這11天,海底撈後廚都發生了什麼?
  • 2021才開局,就湧現一大批餐飲上市「潛力股」
    全球市值最高的餐飲品牌是麥當勞,市值1608.47億美元,約超一萬億人民幣;第二大的星巴克,市值約超8000億人民幣;第三是百勝餐飲,它們分別來自快餐、茶飲品類賽道。 中國餐飲品類眾多,賽道更廣,雖然很難出現千億、萬億市值的餐飲公司,但海底撈成功上市,約3000億的市值,讓這條最接近普通人的賽道出現造富傳奇。
  • 中國最大餐飲企業,換了3任老闆都做不好一家中餐館
    中國烹飪協會發布的《2019年度中國餐飲企業百強分析報告》顯示,百勝中國排名第一,而曝光度極高的行業網紅海底撈僅排第三 上市消息傳出的6月17日,百勝中國單日漲超7%,並在6月19日創出了歷史新高。可見,資本市場對於餐飲類中概股還是頗為青睞。 但截止2020年7月27日,百勝中國的市值為198億美金,折合港幣1534億,低於市值為1800多億港幣的海底撈。
  • 星巴克、麥當勞、百勝中國、RBI、海底撈、快樂蜂等15家連鎖餐飲...
    百勝中國(Yum China)公布2020年第二季度業績。當季總營收19.02億美元,上年同期為21.24億美元。當季淨利潤1.32億美元,上年同期為1.78億美元。其中,肯德基營收13.07億美元,必勝客營收4.24億美元。墨式燒烤奇波多(Chipotle Mexican Grill)公布2020年第二季度業績。
  • 港股「全家桶」添新兵 百勝中國(YUMC.US)擬赴港
    來源:智通財經APP繼海底撈(06862)和九毛九(09922)相繼在香港上市並取得良好表現後,必勝客和肯德基的老東家百勝中國(YUMC.US)似乎也對港股市場「動了心」。而同行海底撈與九毛九相繼上市後資本也展示出了極高熱情。而縱觀同行麥當勞(MCD.US)與海底撈上市後的股價表現,百勝中國在美股市場的表現可謂平平。百勝中國高管也曾提到,公司在內部討論時也考慮若在香港上市由於更靠近內地市場,估值或會更高,在時區上也更方便。從幾方面來看,現在選擇在香港二次上市,對於百勝中國來說是一個好時機。
  • 海底撈門口為什麼總是排長隊
    你如果問海底撈員工,什麼是他們的管理模式,未必有人能完全答得上來。我們還是要看海底撈和其他火鍋餐飲企業的不同。中國餐飲市場上,很少有企業能像海底撈這樣如此捨得給員工高工資。2019年,員工成本支出佔了海底撈全年收入的30.1%[3],不僅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的22.4%[5],而且也超過了呷哺呷哺的25.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