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吃糖60天後,甜的傷害力太驚心!警惕這些「隱形糖」,就藏在每天吃的食物中

2021-12-25 成都商報四川名醫

許多人都知道吃糖多了有害健康,但也並不放在心上。日常飲食中,依然始終離不開糖的身影,紅燒肉、紅燒茄子、蛋糕甜品……

但你知道糖的危害究竟有多大嗎?

澳大利亞導演達蒙·加梅為了弄明白日常飲食中的糖對身體健康的影響,他做了真人一個實驗,並拍成了紀錄片《一部關於糖的電影》。

連續吃糖兩個月,

身體會發生什麼變化?

紀錄片中,在拍攝前的導演達蒙一直在飲食、生活上很健康,嚴格控制食物中的精製糖攝入。

在60天的實驗期裡,他要保證吃的食物低脂。攝入的糖不能來源於垃圾食品,必須是隱藏在加工過的健康食品,同時還要保持與以前相同的運動量。

他將健康飲食直接換成了高糖食品,連續60天,他每天吃糖40茶匙(約160g),這些糖不是來自軟飲、冰淇淋等甜食,而是來自低脂酸奶、麥片、果汁等所謂「健康食品」中的「隱藏糖分」

吃糖60天後,他展示了自己身體的變化。結果令人震驚.

最顯而易見的是體型改變,他體重猛增17斤,腰圍漲了10cm。

不僅如此,他還出現了注意力下降、疲勞、嗜睡、越來越愛吃甜食等多種症狀,而且開始變得不愛運動,喪失了鍛鍊的動力。

此外,看不見的內臟也並不健康,而最先出問題的就是他的肝臟,ATL(谷丙轉氨酶)超標,有脂肪肝傾向,而脂肪肝會造成胰島素抵抗,繼而導致Ⅱ型糖尿病。

而血脂中的甘油三酯從0.08漲到1.5,有誘發心臟疾病的風險。

在這60天的實驗中,用達蒙的話總結一下,就是——

實驗結束時(僅60天),我體重暴漲8.5公斤,患上前驅糖尿病,心臟病風險增加,腰圍暴增10釐米,囤積的都是有害的內臟脂肪,而且情緒和認知功能受到嚴重影響。

影片最後,達蒙戒了糖,回歸正常生活,他的體重及其他不良指標又逐漸恢復了正常。

世衛組織曾調查23個國家人口死亡原因,得出結論:嗜糖之害,甚於吸菸!

該調查還顯示,長期嗜高糖食物的人,平均壽命比正常飲食的人要縮短10-20年,並提出了「戒糖」口號。

因為這些糖進入身體後,會讓血糖驟增,刺激胰島素分泌,危害人體健康。

2018年5月18日,在由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和聯合國兒童基金會駐華辦事處組織全國相關領域專家編寫的《中國兒童含糖飲料消費報告》發布會上,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系馬冠生教授介紹——

● 飲用含糖飲料後,口腔裡的細菌可以使糖和食物殘渣發酵形成牙菌斑

● 含糖的碳酸飲料有一定酸度,長期飲用會酸蝕牙齒,增加患齲齒風險。

一項發表在《營養學雜誌》上,美國塔夫茨大學弗裡德曼營養科學與政策學院的研究者發現——

兒童每周少喝1份含糖飲料就能改善心臟健康狀況,降低今後患上心臟病的風險。兒童所喝的含糖飲料份數越多,他們血液中的甘油三酯含量就越高。

浙江眼科醫院視光中心醫師陳思萍曾在信息時報刊登的文章中指出,糖分攝入過多也有可能會增加近視的發生機率或加重近視的程度。

過多的糖分進入人體後,血糖含量過高會引起眼內房水、晶體滲透壓的改變。如果房水的滲透壓低於晶體的滲透壓時,房水就會進入晶體內,改變晶體形狀,有可能會誘發近視或加重近視。

另外,過量的糖分還有可能降低眼內組織彈性,增加晶體內壓力,使眼軸伸長,造成近視的發生或加重近視的發展。

浙江省台州醫院營養科主任何曉琴曾指出,吃糖太多會搶走人體內的膠原蛋白,使得皮膚的彈性變差,甚至出現皺紋和斑點,尤其是白砂糖等精製糖。

河南省骨科醫院鄭州院區骨質疏鬆科主任葉進曾在大河報刊文介紹,年輕的女性、兒童等人群喜愛吃甜食,而一些中老年人的補品中也常常有糖分出現,糖分攝入過度會影響人體對食物中鈣質的吸收,易導致骨質疏鬆。

明明沒吃糖,為何還是胖了?

小心隱形糖!

有些人可能會發現,明明自己不怎麼吃甜食,卻還是胖了。

事實上,並非甜的食物裡才含糖,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吳建平曾在健康時報刊文提醒,很多不甜的食物,甚至是酸的、鹹的食物裡,都可能有大量「隱形糖」存在。

雪餅、鮮貝、蝦條、等膨化食品,它們吃起來雖然是鹹的,但裡面含有大量的澱粉,卻不含抑制糖上升的膳食纖維。

而核桃粉和芝麻糊同樣如此,加工過程中一般都加入澱粉糊精等添加劑讓其成糊。這兩種食品進入體內會使血糖迅速上升,升高血糖的速度比糖還快。

多數人以為酸性水果的糖分少,其實,有的酸性水果糖分更高。

西瓜甜,但含糖量僅有4.2%,獼猴桃相比下酸,但含糖量卻是10%。火龍果沒有西瓜甜,然而含糖量卻比西瓜還高。

水果中的蘋果、杏、無花果、橙子、柚子、荔枝,其含糖量為10%~13%。含糖量14%以上的水果有柿子、香蕉、楊梅、桂圓、石榴等。

此外,土豆、芋頭等高澱粉蔬菜也含有隱形糖。而且有關數據表明:白麵包每100克含10~20克左右的白糖,這還不算麵包中的澱粉含量。

另外,番茄醬、燒烤汁等調味醬裡也含有糖,這些調味醬中約每100克中含有15克左右的糖。

戒糖,記住這3點!

因此,想要健康飲食,首先要「戒掉」多攝入的糖。

有些食物雖然吃起來不覺得甜,但其中的糖含量卻高的驚人。葡萄糖、蔗糖、果糖、乳糖、麥芽糖、蜂蜜和玉米糖漿都屬糖類,越是排在食物配料表前邊的成分,其含量就越高。

避免高糖飲食,首先就是不要選這些添加糖類的可口食物。

一定要學會看食物標籤,這樣的話,即使是包裝食物中的隱形糖,也能被我們揪出來。

其次,不要再向你的熱飲和食物中額外添加糖了,也能讓人體少攝入點糖。

烹飪也要注意,儘量避免糖醋、紅燒等方法,而且添加糖不僅增加了糖的攝入,還掩蓋了鹽的味道,無意中也會增加鹽的攝入量。

對於喜歡甜食的人,想要一下子戒掉,真的很難,不妨循序漸進來實現。

因此,如果你偶爾抵制不住誘惑,吃了一點點小鬆餅或一塊巧克力,不要就覺得自己戒糖失敗了,要繼續自信滿滿的堅持下去,要相信低糖膳食要遠遠好過我們對高糖膳食的依賴。

在你降低糖攝入量幾周後,你就會發現——

身體內在和外在會發生一些變化,這些變化會讓你再也不想高糖膳食,鼓勵自己堅持下去。

當開始降低膳食中糖的攝入時,可能會增加對甜食的需求。

這時,也不要太放縱,不妨用別的食物來代替甜食,比如含糖低的蔬菜、水果等。

而且有時候我們感覺飢餓,完全可能是身體急需蛋白質的供應,而不是糖類。

文章綜合自:生命時報、健康時報

編輯:豆豆

圖:生命時報、紀錄片《一部關於糖的電影》、123rf等

商務丨會務合作電話:028-81291833

參考資料:

①  2014 紀錄片《一部關於糖的電影》

②  2018-05-29健康時報《像控煙一樣控制含糖飲料》

③  2015-09-14健康時報《含糖飲料喝多了會傷心臟》

④  2016-11-02信息時報《吃糖過量傷害的不僅僅是牙齒》

⑤  2017-05-23健康時報《護膚食物紅黑榜》

⑥  2018-01-05大河報《吃得不對,傷害骨頭》

⑦  2016-09-30 健康時報 《哪些食物中含有隱形糖》

⑧  2016-07-01 健康時報 《戒糖癮只需五步》

相關焦點

  • 親身試驗告訴你,每天吃糖身體將發生哪些驚人變化...
    每天吃糖,他的身體發生驚人變化澳大利亞有個導演 Damon Gameau,為了弄明白糖對健康的影響,做了個有趣又勇敢的實驗:他把自己當小白鼠,連續 60 天,每天吃 40 勺(約 160 g)。在連續 60 天的時間內,Damon 並不吃糖果、汽水這樣的含糖量高的食品,所有的 40 勺糖都來自於公認的健康食品。為什麼是 40 勺?因為這是澳大利亞人每天的平均糖攝入量。你以為不可思議?不可能有這麼多?
  • 糖吃多了會「變笨」?警惕!這個殺手有點甜
    眾所周知,吃糖會引起肥胖和長蛀牙。但你可能不知道糖吃多了會變笨、會焦慮,更扎心的是還會上癮!這就陷入了一個死循環,而受傷害最大的,是最喜愛甜食的寶寶們。根據《中國兒童肥胖報告》,2020年中國0-7歲肥胖兒童將達531萬。
  • 1瓶果汁=10塊糖,寶寶每天吃了多少糖?
    所以,都不給孩子吃糖果,對不對?風味麥片平時都沒發現,原來有這麼多寶寶常吃的食物中含有隱形糖啊,媽媽們是不是感到很恐慌?那麼,如何避開這些小壞蛋呢?講真,日常飲食中,通過新鮮果蔬和糧食來攝入天然糖類已經夠夠的了。偶爾給孩子一點甜品或者糖果,提升一下幸福感,問題也不大。但為了孩子健康,上面點名的這些食物還是要少吃,東吃一點,西吃一點,一不小心,寶寶就吃了好多好多糖了!
  • 堅持七天不吃糖,身體哪裡的變化更明顯?體重下降算不上什麼
    多吃糖對身體沒有好處,是毫無爭議的,糖吃多了人會發胖,血糖會升高,隨之而來的也會是各種健康問題。可要讓人連續七天不吃糖,是絕對做不到的,在我們的身邊有著各式各樣的隱形糖存在,再怎麼注意,每天依然會有糖分攝入。
  • 警惕!不僅僅是肥胖,高糖的「七宗罪」你佔了幾個?
    有些人可能會說我很重視健康從來不喝甜飲料、不吃甜食其實,並非甜食裡才含糖你可能在不知不覺中吃進了很多「隱形糖」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人們如今攝取的許多添加糖其實都是「隱藏」在通常看起來不甜的加工食品中,也就是所謂的「隱形糖」。
  • 每天吃40勺糖,連續60天,澳洲導演記錄了自己的身體變化
    來自澳大利亞的導演Damon Gameau,為了弄明白糖對健康的影響,做了個有趣又勇敢的實驗:他把自己當小白鼠,連續60天,每天攝入糖40茶匙(約160 g)。最後,他和懷孕的妻子一起,把整個過程拍成了紀錄片:《一部關於糖的電影》。
  • 這幾種食物吃起來不甜,糖分卻不少,孩子吃多了易發胖染病
    但這種說法並不準確,譬如西瓜,我們吃起來覺得甜爽,但實際它的含糖量只有5%~7%,在水果中排名倒數。這正好給了我們新的啟發,那就是甜的食物含糖量未必高,不甜的食物也可能糖分高!下面,我們就來探究下糖類中的「刺客」——隱形糖。
  • 少吃糖果?警惕!看不見的糖正在傷害孩子的身體!
    以前來的時候女兒最喜歡的就是在生鮮區看看魚,摸摸水果蔬菜,這次她卻直接拉著丹丹的手來到了糖果區,熟門熟路地抱起一包巧克力糖:「媽媽,我要吃糖」。丹丹顯然是有些吃驚。要知道,她一直以來都不讓寶寶吃甜食的,更何況是巧克力糖。丹丹:「寶貝,這個太甜了,我們不吃」寶寶:「不要,我就喜歡吃糖,奶奶給我吃過,可好吃了。」
  • 糖一定不能吃 吃多了危害大
    小孩子還是得少吃糖了,糖對我們的身體都是非常的有危害的。糖是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常常吃到的一種零食,因為口感好,頗受大家喜歡。但是你們知道嗎?過量吃糖是會損害身體健康的。不信的話,就來看看吧。過量吃糖會帶來什麼危害?
  • 嗜甜有多可怕?他用60天的時間拍下這些恐怖的照片!
    澳大利亞有個導演 Damon Gameau,為了弄明白糖對健康的影響,做了個有趣又勇敢的實驗:他把自己當小白鼠,連續 60 天,每天吃 40 勺(約 160 g)。在連續 60 天的時間內,Damon 並不吃糖果、汽水這樣的含糖量高的食品,所有的 40 勺糖都來自於公認的健康食品。為什麼是 40 勺?因為這是澳大利亞人每天的平均糖攝入量。你以為不可思議?不可能有這麼多?
  • 最傷血管的「調料」是它,天天吃,血脂早已爆表,切勿自討苦吃
    大家都知道高血脂會引起相關心腦血管等慢性疾病,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血脂跟人們日常健康生活關係緊密,如果平時生活不注意,是很容易讓血脂慢慢升高,血管也悄無聲息地受到傷害。很多人覺得高血脂就是大魚大肉吃多了,吃的太好了,其實原因並非如此,最近就一個案例。
  • 每天吃40勺糖,連續60天,澳洲導演記錄了身體的戲劇性變化
    Damon Gameau連續60天,每天吃40勺(約160g)糖,他還把這個過程拍成紀錄片,實驗結果令人震撼。60天的實驗中,攝入同樣的卡路裡,身體狀況急轉直下,糖「功不可沒」。想必很多人看後都會說:他這是極端情況,誰每天沒事會吃這麼多糖?那我們日常生活中,吃糖真的不多嗎?
  • 寶寶多大可以吃糖?每天能吃多少糖?不給糖就哭鬧怎麼辦?
    又怎么正確的給寶寶吃糖呢? 今天嘟媽就來說說這個已經困擾爸爸媽媽很久的話題吧。 需要限制的「糖」有哪些? 我們知道很多食物中都含有糖,難道都要限制嗎?咱們先來說說要限的是哪些「糖」。
  • 相信我,看完這3部紀錄片,孩子就不想吃糖了
    不用我再多說什麼,他自己看畫面就慢慢知道了吃太多糖和零食,會有什麼不好的結果。相關主題的紀錄片很多,但是與其我一下子分享30部讓大家挑花眼,還不如挑3部最適合小朋友理解的,反覆多放幾遍都有效果。雖然這些紀錄片是英語中字的,學齡前小朋友需要家長稍微解釋一下,但是畫面很好理解,他們一看就懂。怕小齡娃坐不住的話,可以直接按我下面介紹的內容線,直接跳到孩子相關的部分。
  • BBC生命實驗:雙胞胎一人只吃糖一人只吃肉,30天後揭開人體秘密
    克裡斯的食物主要是麵包、麵條、土豆、米飯、蔬菜和水果,甚至還有直接的糖分白糖和可樂,基本上沒有油脂。而贊德的食物則恰恰相反,豬肉、牛排、雞肉、奶酪、火腿以及雞蛋黃,只有極少的蔬菜,而且不能吃水果。兄弟倆按照各自的食譜連續吃一個月,中間會有醫生隨時監測各項身體數據的變化。
  • 糖吃多了有多大危害?你吃下去的糖比你想像的更多!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成人每天「添加糖」的攝入量最好不超過25克,一定要控制在50克以內。天然糖,是不經過人工提取的、食物中自然存在的糖;添加糖,是在加工食物或飲料中額外添加的、非食物本身含有的糖,比如白糖、紅糖、蜂蜜等。
  • 戒糖多久,就不再想吃糖了?為什麼她寧願切胃,也不想
    →戒糖,但是不要節食,吃夠和蛋白質熱量限制,讓身體的獎賞機制更敏銳,更想吃糖,因為糖是最快速的熱量來源。這意味著,在剛開始時,如果熱量攝入不足,你會不由自主的想吃更多的食物,尤其是可口的垃圾食品。根據一項薈萃分析,進行生酮飲食的幾個月之後,你對食物的渴望會減少,這時候你才會自然而然的少吃。研究還發現,隨著時間的流逝,不吃糖會變得越來越容易,如果你可以將生酮飲食堅持下去,那麼這對你來說這是個好消息。
  • 糖對孩子的傷害,不僅僅是齲齒,這些傷害更嚴重家長別不在意
    現在不少家庭的食物鏈頂端就是孩子,孩子才是一家之王,所以孩子要什麼家長很難拒絕,而孩子愛吃糖家長就會經常買糖給孩子吃,不少家長只要孩子不哭,什麼都好吃,牙齒壞一點點沒關係,所以都是要換牙的。而糖對孩子的傷害就只僅僅局限於牙齒麼?家長可能太天真了。小瞧了糖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