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被愛,被領悟,被崇拜並懸於一個十字架上|博爾赫斯

2021-03-01 博爾赫斯


《陰影頌》,1969
Elogio de la sombra

約翰福音,I,14[1]

此頁如一個謎團之難解
不會遜於我的聖書
或是另外那些由無知的
眾口背誦的書籍,
它們被迷信為出自一人之手而非
聖靈的晦暗之鏡。
身為是,曾是和將是的我,
再一次屈就於語言,
即連續的時間與象徵。
誰與一個孩童嬉戲誰就是在與某樣
鄰近而又神秘的事物嬉戲;
我曾經希望與我的子民嬉戲。
我曾懷著驚奇與溫柔在他們之間。
憑著一份魔法之力
我不可思議地出生於一個母腹。
我一生囿於魔障,被囚禁於一具肉身
和一個靈魂的卑微之中。
我曾經認識記憶,
那枚永不相同的錢幣。
我曾經認識希望和恐懼,
那兩張無常未來的臉。
我曾經認識醒覺,睡眠,夢幻,
無知,肉體,
理性的笨拙的迷宮,
人間的友情,
犬類的神秘的忠誠。
我曾被愛,被領悟,被崇拜並懸於一個十字架上。
我曾暢飲杯盞到酒渣。
我曾用我的雙眼見過從未得見的事物:
黑夜與它的星辰。
我曾經認識光潤之物,粗礪之物,崩散之物,鋒銳之物,
蜂蜜與蘋果的滋味,
喉中解渴的水,
掌心一枚金屬的重量,
人的嗓音,草地上走過幾步的窸窣聲響,
加利利[2]的雨的氣息,
群鳥的高鳴。
我也曾經認識苦澀。
我已將這段文字託付給隨便一個人;
它將永遠不是我想要說出的事物,
它將一刻不停地成為它的反影。
從我的永恆之中落下這些符號。
但願另一個人,不是它此刻的謄寫者,寫下這首詩。
明天我將是一隻虎在虎群之中
將把我的律法布散到它們的叢林,
或是亞洲的一株大樹。
有時我會懷念
那間木工房的氣味。


[1]「道成了肉身住在我們中間,充充滿滿的有恩典有真理。我們也見過他的榮光,正是父獨生子的榮光。」
[2] Galilea,今以色列北部地區。

我已將這段文字託付給隨便一個人;
它將永遠不是我想要說出的事物,
它將一刻不停地成為它的反影。
從我的永恆之中落下這些符號。




——博爾赫斯|陳東飈 譯

— Reading and Rereading —


Juan, I, 14


No será menos un enigma esta hoja
que las de Mis libros sagrados
ni aquellas otras que repiten
las bocas ignorantes,
creyéndolas de un hombre, no espejos
oscuros del Espíritu.
Yo que soy el Es, el Fue y el Será,
vuelvo a condescender al lenguaje,
que es tiempo sucesivo y emblema.
Quien juega con un niño juega con algo
cercano y misterioso;
yo quise jugar con Mis hijos.
Estuve entre ellos con asombro y ternura.
Por obra de una magia
nací curiosamente de un vientre.
Viví hechizado, encarcelado en un cuerpo
y en la humildad de un alma.
Conocí la memoria,
esa moneda que no es nunca la misma.
Conocí la esperanza y el temor,
esos dos rostros del incierto futuro.
Conocí la vigilia, el sueño, los sueños,
la ignorancia, la carne,
los torpes laberintos de la razón,
la amistad de los hombres,
la misteriosa devoción de los perros.
Fui amado, comprendido, alabado y pendí de una cruz.
Bebí la copa hasta las heces.
Vi por Mis ojos lo que nunca había visto:
la noche y sus estrellas.
Conocí lo pulido, lo arenoso, lo desparejo, lo áspero,
el sabor de la miel y de la manzana,
el agua en la garganta de la sed,
el peso de un metal en la palma,
la voz humana, el rumor de unos pasos sobre la hierba,
el olor de la lluvia en Galilea,
el alto grito de los pájaros.
Conocí también la amargura.
He encomendado esta escritura a un hombre cualquiera;
no será nunca lo que quiero decir,
no dejará de ser su reflejo.
Desde Mi eternidad caen estos signos.
Que otro, no el que es ahora su amanuense, escriba el poema.
Mañana seré un tigre entre los tigres
y predicaré Mi ley a su selva,
o un gran árbol en Asia.
A veces pienso con nostalgia
en el olor de esa carpintería.borgestodoelanio.blogspot.com


陳東飈 翻譯及其他

題圖作者:dualvoidanima
giphy.com/dualvoidanima


關於博爾赫斯的一切

歡迎關注、投稿

borges824博爾赫斯找到我們

閱讀原文看🌎誰也傷害不了我們,除了我們所愛的人|博爾赫斯(陳東飈 譯)

相關焦點

  • 《博爾赫斯詩歌總集》035 / 「陰影頌」之一
    同樣在我的生命中不曾缺少的是幾個人的友誼,彌足珍貴。我相信我沒有一個敵人,或者如果有的話,他們從來沒有讓我知道。實際上誰也傷害不了我們,除了我們所愛的人。此刻,在我的第七十個年頭(這個短語屬於惠特曼),我將這第五本詩集付印。卡洛斯·弗裡亞斯[1]曾向我提出收入他的序作為我的美學的一個宣言。我的貧乏,我的意願,反對這一建議。我不是一種美學的所有者。
  • 十字架——一個特別的符號
    一、十字架「+」——「加號」有位母親領著小兒到禮拜堂參加主日崇拜,遠遠看見禮拜堂頂上的十字架,就對她的兒子說:「這是十字架。」孩子說:「不是,那是加(+)號。」媽媽說:「不對,那是十字架。」孩子堅持「老師說,那是加號。」那天崇拜牧師講的是「恩上加恩」。
  • 博爾赫斯詩十首 | 選自《陰影頌》
    身為是,曾是和將是的我,    再一次屈就於語言,    即連續的時間與象徵。    誰和一個孩子玩耍誰就是在和某樣    鄰近而又神秘的事物玩耍;    我曾經希望與我的子民玩耍。    我曾懷著驚奇與溫柔在他們之間。
  • 羞澀的博爾赫斯
    ◎ 魏天無 (武漢 大學教授) 阿根廷詩人、作家博爾赫斯很喜歡旅行。有一次蘇珊·桑塔格好奇地問他:「你從旅行中得到什麼呀?」他回答:「我去的每一個地方,人們對我都那麼好。」在桑塔格印象中,博爾赫斯很可愛,而且相當的孩子氣,完全一副無助的樣子,「他從未真正有過成年人的生活。我覺得,他並未真正有過性生活」(《蘇珊·桑塔格談話錄》,姚君偉譯)。
  • 一個見證人民信仰,象徵著愛與和平的地方——十字架山
    所以在大家的認知裡「山」就應該是高聳入雲、層巒疊嶂的,但是在國外有一個地方的山卻和大家所想的不一樣。這座山就在立陶宛北邊城市希奧利艾再往北行駛十幾公裡處。為什麼說它和大家潛意識的山不一樣呢?因為它看起來就是在廣闊的土地上微微高起的小土丘,看起來也就幾十米高的樣子。那它為什麼還能被稱為山呢?我想應該和山上豎立的東西有關。
  • 一個女人令我渾身作痛|博爾赫斯
    我將不得不躲藏或逃走。 它的監獄圍牆愈長愈高,像在一個惡夢裡一樣。美麗的面具已經改變,但永遠是那唯一的一張。我的護身寶物於我又有何用:文字的習作,含混不清的學識,研習堅忍的北歐人用以歌唱他們的大海與他們的刀劍的詞語,沉靜的友情,圖書館的迴廊,尋常的事物,習慣,我母親始終年輕的愛,我家族的逝者徵戰的陰影,永無終止的黑夜,夢的滋味?
  • 十字架的康莊大道!
    四一)凡是現今甘願聽從耶穌而背十字架的人,將來不怕聽這樣的斷案。到了耶穌來審判的那一天,十字聖架要高懸在天空,耶穌的忠僕,既然背過十字聖架,必有恃無恐地去聽耶穌的審判。        二,十字架既是上天之梯,為什麼你不願意背它呢?
  • 聖經揭秘 馬太福音 耶穌是被釘死在十字架上的嗎(中)
    後來有些經學家看不出這點不同,為了區別福音書裡寫與耶穌一起被釘死的兩個強盜,他們說耶穌被釘死的是十字架,強盜被釘死的是T字架,所以T字架又叫做強盜十字架。這種說法我想不用我辯駁,讀者只需腦子會想,都不可能相信吧。既然即使有耶穌,他應該也不是釘死在十字架上,那麼基督教的十字架信仰是怎麼來的呢。
  • 博爾赫斯:我用什麼才能留住你
    豪爾赫·路易斯·博爾赫斯,是阿根廷傑出的詩人、小說家、散文家兼翻譯家,被譽為作家中的考古學家。《我用什麼才能留住你》這首詩是博爾赫斯的作品中著名的一首。無論是英文版還是中文版,讀來都十分驚豔,字句間情感深刻,動人心弦。
  • 為博爾赫斯讀一首詩—保羅•瑟魯
    六六樓的樓梯平臺處,有塊銅製銘牌,上面刻著「博爾赫斯」。我按了門鈴,一個七歲左右的孩子為我開門。他看到我後,不自在地吮手指。他是女傭的孩子。女傭是巴拉圭人——一個豐滿的印第安人,她請我進去,然後讓我在門廳處等,有隻很大的白貓陪伴我。門廳處,亮著一盞昏黃的燈,可是公寓裡其他地方都暗。黑暗讓我想到博爾赫斯雙目失明。因為既好奇,又感覺不自在,我走進一個小客廳。
  • 詩庫丨博爾赫斯詩選
    以聲名狼籍著稱 他的名字曾使街市成為荒漠, 曾是加烏喬的偶像崇拜 和刺傷歷史的恐怖。我曾鑽研過教會法和世俗法, 我,弗朗西斯科納西索德拉普裡達, 我的聲音曾宣布了這嚴酷的 土地的獨立,被打敗了, 滿臉的血汙如汗水, 沒有希望,沒有恐懼,四顧迷惘, 穿過最偏僻的郊野向南突圍。 就像《煉獄》中的那個上尉, 他曾流著血在原野上徒步奔逃, 被死亡所蒙蔽和踐踏 在黑暗的河流失去名字的地方, 我也會倒下。結局就是今天。
  • 十字架為什麼不能倒過來?
    聖徒彼得(即聖伯多祿)在羅馬殉難的時候,向行刑人要求「請把我倒過來釘在十字架上,我的主曾為我豎在十字架上,我不配像他一樣受死」,於是倒吊著受刑。這就是聖彼得十字的由來。因為聖徒彼得是天主教第一任教皇,因此又被稱為「教皇十字」。倒十字架是撒旦教標識,是對神的褻瀆,一般人認為撒旦教就是惡魔的化身,終年與基督教敵對。倒十字架是撒旦的一種象徵。
  • 博爾赫斯的影子|何塞·多諾索
    我真想聽一聽他們的對話,但是他們的聲音隨即消失在空曠幽深的地鐵通道裡了。又一輛客車停下來,旅客又把站臺淹沒在腳下。這時,博爾赫斯抱著女友的胳臂站起來,用他那雙明亮的眼睛不知注視著什麼幻影,走進了那群旅客,仿佛想感覺他們,體會他們,聞聞他們,雖然他並不是他們中的一員。等站臺上的人走光後他才回到原來的凳子上,重新和他的女友交談。
  • 一個小女孩的一幅畫 (十字架上感天動地的大愛)
    媽媽雖然心裡也有恐懼,但是她平靜的臉帶著以往常有的溫柔,輕輕的、肯定的對弱小的克莉絲汀說:「我們不會死的!我們可以禱告,求上帝保守我們。」母女二人伏在一起,默默的禱告,禱告結束後,屋子又陷入一片死亡般的沉寂。這時小克莉絲汀看見身邊的桌子上有紙有筆,便開始拿起來畫畫。克莉絲汀知道上帝愛她,所以她也要告訴上帝,她也愛祂。
  • 誰也傷害不了我們,除了我們所愛的人|博爾赫斯
    同樣在我的生命中不曾缺少的是幾個人的友誼,彌足珍貴。我相信我沒有一個敵人,或者如果有的話,他們從來沒有讓我知道。實際上誰也傷害不了我們,除了我們所愛的人。此刻,在我的第七十個年頭(這個短語屬於惠特曼),我將這第五本詩集付印。
  • 博爾赫斯和他的迷宮
    可以預計的是新版《博爾赫斯全集》的推出必將掀起新的博爾赫斯閱讀狂潮。作為一個讀過博爾赫斯絕大部分作品、幾種關於博爾赫斯傳記的讀者、一個多年的博迷,我願與博爾赫斯的新老讀者分享博爾赫斯帶給我的震撼與美好。
  • 抵達了詩學高度的博爾赫斯|四方田犬彥
    這是博爾赫斯在雙眼接近全盲時寫下的一節,我在戈達爾的電影《卡賓槍手》的開頭看到*,引用到本書,算引用的再次引用。奇妙的是在博爾赫斯的西班牙語詩篇全集中找不到這一段。這姑且放在一邊。博爾赫斯,這位年輕時熟讀巴洛克文學巨匠貢戈拉的詩學並試圖以置換比喻來撩撥奇思的炫技詩人,經歷漫長歲月後終於抵達了詩學的高度。也許有人會說,用星星比喻眼睛,用睡眠比喻死亡,實在太樸素了,甚至是用濫了的俗套。但這個比喻從作為活證人參與實踐過二十世紀所有文學實驗的阿根廷文學家的口中說出,事態就不一樣了。摩滅的隱喻即真實——容我暫且這麼概括博爾赫斯的話吧。
  • 【講章】是誰把耶穌釘在十字架上?
    但是,是誰把耶穌釘在十字架上呢?22彼拉多說:「這樣,那稱為基督的耶穌,我怎麼辦他呢?」他們都說:「把他釘十字架!」23巡撫說:「為什麼呢?他作了什麼惡事呢?」他們便極力的喊著說:「把他釘十字架!」  按著常例,逾越節的時候,巡撫要隨著眾人所要的,釋放一個囚犯給他們,彼拉多有意釋放耶穌,就問眾人要他釋放哪一個給他們。眾人在祭司長和長老的挑唆下,求釋放巴拉巴,除滅耶穌,把耶穌釘在十字架上。
  • 卡爾維諾:博爾赫斯是一位簡潔大師
    我想起哪怕其詩學與博爾赫斯大相逕庭的義大利作家也對他表示讚賞;想起為了達到在批評上定義他的世界而作的深入分析;尤其想起他對義大利文學創作、文學品味以至文學這一理念的影響: 我們可以說,從我這一代人開始,過去二十年來從事創作的人都深受他的潤澤。
  • 十架的愛力(愛的測驗)——賈玉銘:完全救法【卷三 】十字架與我
    殊不知最有力量的是愛,更是十字架的愛。保羅曾說:「基督的愛激勵我們」(林後5:14)。耶穌說:「我若從地上被舉起來,就要吸引萬人來歸我」(約l2:32)。看古今來有多少萬萬千千的人,被十字架的愛力吸引,而歸向基督二有多少千千萬萬的人被十字架的愛力變化,而出死入生。又有多少千千萬萬的人,被十字架的愛力策勵而超世界入靈界。又有多少團體,多少民族,被十字架的愛力徵服而成為新團體,新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