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說弦理論既是夢也是噩夢?

2021-01-13 科技領航人

弦理論也許是當今所有科學中最有爭議的大概念。一方面,它是一個數學上令人信服的框架,它提供了將標準模型與廣義相對論統一起來的潛力,提供了對引力的量描述,並提供了關於我們如何看待整個宇宙的深刻見解。另一方面,它的預測在地圖上到處都是,在實踐中是不穩定的,並且需要大量的假設,而這些假設又沒有大量的科學證據支持。

圖註:弦景觀可能是一個充滿理論潛力的迷人的想法,但它不能解釋為什麼像宇宙學常數、初始膨脹率或總能量密度這樣的微調參數的值具有它們所具有的值。儘管如此,了解這個值為什麼會出現在它所做的特定值上是一個微調問題,大多數科學家認為這個問題有一個物理動機的答案。也許在過去的35年裡,弦理論一直是理論粒子物理學中的主要思想,它產生的科學論文比任何其他想法都多。然而,它甚至還沒有產生一個可測試的預測,導致許多人譴責,它甚至還沒有上升到科學的標準。弦理論是整個理論物理學史上最好的思想之一,也是我們最大的失望之一。

圖註:當一個介子,如這裡所示的一個魅力-反魅力粒子,其兩個組成粒子被拉得太大時,它在能量上有利於從真空中撕裂一個新的(輕的)夸克/反夸克對,並在以前有一個介子的地方產生兩個介子。這不是一個成功的創造自由夸克的方法,但這一認識確實產生了強相互作用的弦模型故事開始於20世紀60年代末,當時粒子加速器剛剛進入鼎盛時期。在20世紀50年代發現反質子後,開始建造更大、更有能量的粒子加速器,導致一系列新的粒子產生於相互碰撞帶電粒子到其他帶電粒子中。新發現的粒子有三種類型:

重子,像質子、中子和它們較重的表親,反重子,像反質子,反中子,和更重的重子,它們與重子的比例是1:1,介子,有各種各樣的質量和生命期,但都是不穩定的,很快就衰變了。但有一件有趣的事情需要注意的是,介子在衰變之前就像棒磁鐵。如果你摔斷一個棒磁鐵(北極和南極),你並不會得到一個獨立的北極和南極,而是兩個磁鐵,每個都有自己的北極和南極。同樣,如果你試圖把一個介子拉開,它最終會「折斷」,在這個過程中產生兩個獨立的介子。

圖註:磁力線,如條形磁鐵所示:一個磁偶極子,南北極結合在一起。這些永磁體即使在任何外部磁場消失後仍保持磁化狀態。如果你把一塊磁棒一分為二,它不會產生一個孤立的南北極,而是兩個新的磁鐵,每個都有自己的南北極。介子以類似的方式「折斷」。這就是弦理論最初的起源:作為強核相互作用的弦模型。如果你把介子想像成弦,那麼把它拉開會增加弦的張力,直到你達到一個臨界時刻,產生兩個新的介子。基於這個原因,弦模型很有趣,但它預測了一些看起來與現實不符的奇怪現象,如自旋2玻色子(這是未觀察到),事實,自旋1狀態不會變得大規模對稱中斷(即,沒有希格斯機制),需要 10 或 26 維。

後來發現了漸近自由的思想,量子色動力學(QCD)理論應運而生,弦模型不再受歡迎。QCD在沒有這些病理學的情況下非常好地描述了強核力和相互作用,這個想法被放棄了。現在已經完成的標準模型不需要這個新的、深奧的、同時也是毫無作用的框架。

圖註:在高能(對應於小距離)下,強力的相互作用強度降為零。在很遠的距離,它會迅速增加。這一思想被稱為「漸近自由」,已經被實驗證明是非常精確的。但大約十年後,這一思想被重新注入了現在所稱的現代弦理論。與其在核相互作用很重要的能量尺度下工作,不如把能量尺度一直延伸到普朗克能量,在普朗克能量下,毫無意義的自旋-2粒子現在可以扮演引力子的角色:負責量子引力理論的理論受力粒子。自旋1粒子可能是光子,其他激發態可能與已知的標準模型粒子有關。

突然間,在這個新的框架下,一個長期追尋的夢想似乎觸手可及。一方面,弦理論突然使粒子和相互作用的標準模型與廣義相對論相一致成為可能。通過把每一個基本粒子看作是以特定的、獨特的頻率振動的開弦或閉弦,而把自然界的基本常數看作弦理論中真空的各種狀態,物理學家們最終可以希望把所有的基本力統一起來。

圖註:費曼圖(上圖)基於點粒子及其相互作用。將它們轉換成弦理論的類似物(底部)會產生具有非平凡曲率的曲面。在弦理論中,所有的粒子都是一個基本結構的不同振動模式:弦。但你從弦理論中得到的並不是這麼簡單。你不會簡單地得到標準模型和廣義相對論,而是更大、更宏大的東西,包含了標準模型和廣義相對論,還有更多。

首先,弦理論並不是簡單地將標準模型作為它的低能極限,而是一種被稱為N=4超對稱楊-米爾斯理論的規範理論。通常,您聽到的超對稱涉及標準模型中存在的每個粒子的超對稱粒子,這是N=1超對稱的一個示例。弦理論,即使是在低能極限下,也需要比這更大的對稱度,這意味著對超對稱粒子的低能預測應該出現。事實上,即使在大型強子對撞機的能量下,我們也發現了0個超對稱粒子,這對弦理論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失望。

圖註:標準模型粒子及其超對稱對稱粒子。這些粒子中略低於50%被發現,而略多於50%的粒子從未顯示出它們存在的痕跡。超對稱是一個希望改進標準模型的想法,但它尚未對宇宙做出成功的預測,試圖取代主流理論。如果能量沒有超對稱性,弦理論肯定是錯誤的。另一方面,弦理論,即使是在「只有」10維的情況下,也不會給你廣義相對論作為你的引力理論,而是一個10維布蘭斯-迪克(Brans-Dicke)引力理論。你可以從中得到廣義相對論,但前提是你把布蘭斯-迪克(Brans-Dicke)引力理論耦合常數(ω)取到無窮大,並且以某種方式從關聯中去掉6個維度。

如果你聽過在弦理論中使用的「緊化」這個詞,這就是它的含義:一個手勢暗示,不知何故,這些額外的維度和額外的參數(ω)變得不重要。弦理論本身並沒有提供一個令人信服的方法來擺脫這些額外的維度或使布蘭斯-迪克參數不重要。這一定不重要;布蘭斯和迪克提出的原始工作表明,一個ω約為5可能很有趣;現代相對論測試表明,一個ω必須大於10000左右。

圖註:Calabi-Yau流形的二維投影,是緊化弦理論多餘維數的一種常用方法。馬爾達契納猜想認為反德西特空間在數學上與一維共形場理論是對偶的。這可能與我們宇宙的物理學。弦理論也沒有告訴你基本常數應該有什麼值,因為它沒有提供具體的方法來計算這些產生基本常數的字弦真空。這包括c(光速),h(普朗克常數),G(引力常數),力的耦合常數,基本粒子的質量,夸克和中微子的混合角,以及宇宙學常數。弦理論沒有提供計算這些基本值的線索。

然而,弦理論的潛力提供了一個可能的引力量子理論吸引了大多數理論物理學家,由於缺乏可靠的替代理論,這一領域一直存在。儘管存在四種量子引力選擇:

環量子引力,漸近安全引力,因果動態三角剖分,熵引力,只有弦理論提供了一條通往聖杯的正確道路,在那裡所有的標準模型都與引力統一。

圖註:宇宙的膨脹是加速還是減速,不僅取決於宇宙的能量密度(ρ),而且還取決於各種能量成分的壓力(p)。對於暗能量這種壓力很大且為負的物質,宇宙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加速,而不是減速。弦理論,需要反德西特空間,預測一個錯誤符號的宇宙常數,以匹配我們對暗能量的觀測。然而,這個領域充滿了問題。上述的N=4超對稱楊-米爾斯理論和高維空間中的弦之間的對應關係是弦理論中最大的理論突破之一,然而它對應的「空間」是反德西特空間(AdS),它用錯誤的指示牌(相反是負的)預測宇宙常數(積極的),以贊同我們對宇宙的觀察。

弦理論為黑洞熵問題提供了許多見解,但許多人認為,這些觀點大多被誇大了,我們對黑洞熵的理解不如我們所宣稱的那樣好。當你看到那些已經被發現的介子質量的顯式預測時,通過晶格技術,它們與觀測值的差別在於,它們的數量對於任何其他理論來說都是一個破壞因素。

圖註:在左側,許多觀測到的介子和量子態的實際質量與在弦理論中使用晶格技術對這些質量的各種預測相比。觀測和計算之間的不匹配是弦理論家要解釋的一個巨大挑戰。儘管如此,還是有很多人被這一理論的數學魅力所吸引。它將量子場論、超對稱、大統一理論、超引力、超維和廣義相對論的概念整合在一個單一的框架中。最初,有許多不同的弦理論被提出,但是數學上的進步表明,它們都是等價的,或者說是對偶的。

然而,每一次我們尋找一個可能與弦理論有關的可觀察到的東西,在它超越標準模型的意義上,我們得出空。宇宙常數是錯誤的指示牌,超對稱粒子無處可尋,額外維度或非無限布蘭斯-迪克參數沒有證據支持它們。基本常數,以及存在於我們宇宙中的粒子的質量,還沒有被成功預測。

圖註: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力、粒子和相互作用都是一個整體理論的表現,這個觀點很有吸引力,需要額外的維度和大量新的粒子和相互作用。弦理論中甚至沒有一個經過驗證的預測,再加上它甚至無法對已知值的參數給出正確的答案,這是這個聰明想法的一個巨大缺陷。正如許多人所見,問題在於弦論是一個非常好的想法,人們很難放棄好的想法,無論他們的追求多麼徒勞。儘管它不是一個強相互作用的理論,但它提供了可能成為現代物理學聖杯的萌芽:一個將廣義相對論與標準模型統一起來的量子引力理論。

只要我們沒有證據證明弦理論一定是錯的,人們就會繼續追求它。但要反駁這一點,就需要像證明普朗克尺度範圍內沒有超粒子存在一樣的東西,這是今天實驗物理學所無法企及的。

我們都同意弦理論對於它所持有的可能性是有趣的。然而,這些可能性對我們的宇宙是否相關或有意義,是科學尚未肯定的。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是十一呢?
    看科幻電影比較多或對這些感興趣的同學,一定聽過十一維空間的理論,甚至網上有各種畫出十一維空間的圖解,對不對暫且先不做討論,今天重點要科普一個小知識,就是十一維是怎麼來的,為什麼是十一呢?網上流傳的高維空間圖示其實要解釋十一維空間由來的原因,我們就要有一個基本前提,那就是在量子力學中,我們預言某個事件會以某個概率發生,那麼這個概率一定在0-1之間,我們實際生活中的感受也是如此
  • 關於夢的有趣事實:噩夢不足為懼
    01噩夢不足為懼沒人喜歡做噩夢,但噩夢的存在的確是有一定意義的:研究顯示,噩夢可以幫助我們更好地面對恐懼。這項研究分為兩部分。首先,受試者要佩戴著腦電波描記電極睡去。夜間,研究人員會將他們叫醒幾次,詢問他們剛才做夢的內容和情緒基調。
  • 人為什麼會做噩夢? 噩夢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人為什麼會做噩夢? 噩夢產生的原因是什麼?時間:2018-02-25 09:41   來源:360問答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人為什麼會做噩夢? 噩夢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魘,夢驚也。而在《廣韻》裡,解釋得就不這麼文縐縐的了,簡單而直接地解釋為噩夢。
  • 春夢、噩夢、墜落夢……常做的夢可能是在暗示你這件事
    幾乎所有人都做過夢。如果做了個好夢,總是讓人回味無窮,但如果是噩夢,想來會不禁慶幸:「幸好只是一個夢。」 現代腦科學及睡眠醫學證實,只要有睡眠就有夢。夢是通用的「心理語言」,它以豐富的圖像隱喻我們的情感世界和身心狀態。
  • Apple Watch應用想要「終結」噩夢,但噩夢真的「百害而無一益」嗎?
    但且慢高興,因為目前我們還不太了解,這款應用是否真如它所說的那樣有效;此外,科學家對人們做夢的原因、夢對健康造成的影響也還知之甚少。人為什麼會做夢?科學家們長期以來都對夢的內容與起源進行研究,也有不少熱愛「玄學」的人士認為夢代表某種預兆,有時甚至能預測未來。
  • 夢間集噩夢本碎片/靈犀/曇花掉落匯總 夢間集噩夢本掉落哪些碎片?
    導 讀 夢間集噩夢本掉落哪些碎片?
  • 每天噩夢連連 揭秘做噩夢原因及解決方法
    在夢境中,錯過一場重要的考試,或裸體出現在工作場合與會讓人驚醒的恐怖夢魘相比,根本不值一提!它們發生在深夜的快速眼動期(REM),並且由於我們是在夢境中突然醒來,經常能清楚地回憶出夢中害怕、焦慮和恐懼的氛圍。  每個人每晚都會做夢,「絕對無夢」的夜晚相對來說是十分稀少的。
  • 「噩夢、春夢、怪夢」,孕媽常做的這些夢,都有什麼特殊寓意?
    我仔細回想了一下自己懷孕的時候,發現我懷小糖果的時候也是經常做夢,甚至有時還會做一些「怪夢」。 這是怎麼回事,為什么女性懷孕之後會經常做夢?這些「怪夢」對胎寶有什麼影響嗎? 為什麼懷孕之後經常做夢?
  • 噩夢要說破?把夢說破了就沒事了嗎?噩夢說破的真正意義在哪?
    說到這裡,自然得把噩夢分解一下,畢竟,噩夢的種類、源頭、表現方式等很多。先說大家最擔心的,夢裡有人死亡或發生意外的噩夢。如果夢裡沒有意外的過程,最糟糕的也只是危機意識和消極意識結合導致。如看到某人生病了或要去危險的地方上班,就覺得他要死了,然後做個夢他真死了。
  • 山海經:上古時期有一種動物,以夢為食,專吃噩夢
    說這個貘長得像豹子,並且叫聲也和豹子的叫聲相似,相傳這食夢貘專門以夢為食,其實它們可不是真的只吃夢,而是吃人的腦子,等人睡著之後貘就會攻擊人。至於食夢貘只是整個貘族中的一個品種,其實食夢貘很可能就是傲因。
  • 好萊塢電影《蝴蝶夢》:男權主義的噩夢和女性意識的覺醒和成長
    希區柯克用他獨特的希氏技法 為《蝴蝶夢》抹上更為濃鬱的懸疑色彩。影片懸念迭起,精彩紛呈的情節背後,揭示一個宏大的主題:女性意識的覺醒和成長,使男權社會遭遇了巨大威脅和挑戰。女性追求獨立自由,反叛和抗拒男權主義,一場恐懼的男權主義噩夢無法避免。
  • 「媽媽,我做了一個噩夢」,如何引導孩子真正地認識自己的夢?
    「媽媽,夢是什麼?」「爸爸,我昨天看到自己變成了一個超人,還和你一起去打怪獸了!這是真的嗎?」「媽媽,你說那些不是真實的,那為什麼會跑到我的腦子?」隨著孩子慢慢長大,對於有關「夢」的話題會問得越來越頻繁。而每次我們總是回答孩子,夢是一個虛幻的場景,往往都不是真實存在的。
  • 關於弦理論,科學家有責任向公眾說出真相嗎?
    一個未經證實的科學理論,科學家是否有責任向公眾闡明事實與猜想的區別?再比如說,科學家對待一個自己喜歡的科學理論,但這個理論並不能被證明是正確的,這時候是感情超過了理智還是理智超過了感情?熟悉物理學發展史的朋友們都知道,弦理論如今在學術機構裡獨領風騷。年輕的理論物理學家如果沒有走進這個領域,幾乎就等於自斷前程。
  • 為什麼睡覺總是做噩夢?噩夢的「終結者」現身了,堅持吃,睡得好
    夢從某種意義上,反應的是一個人內心真實的想法,比方說年輕時愛慕一個人,晚上就可能做相關的夢,這樣的夢是甜蜜而溫馨的,只是第二天醒來,內褲可能有點溼而已。噩夢也是如此,令人恐懼之餘,往往也反應了內心有畏懼的事情。
  • 尋求夢的指引、轉變噩夢的藏密咒術
    夢究竟是什麼?如何解夢?(下)上期聊了夢的意義,以及如何看待和解釋複雜而綿長的夢。本期分享的內容是:在生活中遇到難題時想要尋求指引,讓自己做一個明確的有意義的夢的藏密咒術;以及解除噩夢的藏密咒術。「人生如夢」,是古今中外無數人發自內心深處的感嘆。夢,是佛學描述萬有實相的最恰切的比喻,《金剛經》偈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
  • 《山海經》中記載,上古時期有一種動物,以夢為食,專吃噩夢
    說這種貘長得像豹子,而且叫聲也和豹子的叫聲相仿,相傳這食夢貘專門以夢為食,事實上它不是真的只吃夢,往往吃人的腦子,等人入睡後貘就會攻擊人。至於食夢貘只是整個貘族中的一個品種,其實食夢貘很可能就是傲因。看來這種妖怪的攻擊力也就那樣,輕易不伸舌頭,舌頭既是武器也是弱點。不過《神異經》並不是真實的記載,往往一本上古神話小說集,它的內容大部分還是來自於人們的腦洞和對更早古籍的認知,這裡穿著破舊的獏妖在《山海經》中是有原型的。
  • 為什麼會產生「鬼壓床」的夢?
    科學家認為,入睡抽動是大腦一種自我激活機制,在人進入睡眠之後,心跳、體溫、呼吸等都降到最低,此時人體進入「假死」狀態,此時大腦會啟動自我保護機制,瞬間激活人的身體,阻止人體的心跳、體溫和呼吸繼續下降,避免猝死,同時這也是大腦試探人體到底是真死還是假死,對身體進行的一種測試,因此在大腦激活我們身體的時候,我們會產生入睡抽動現象。
  • 心靈秘密的探索者弗洛伊德夢的理論
    弗洛伊德夢的理論內容相當豐富,我們前兩次講了夢的性質,也就是夢是人的願望的達成。和夢的表現方式,也就是夢的偽裝。弗洛伊德在講他的方法之前,先批評了古代人釋夢的方法。他稱之為非科學的方法。他舉了兩個例子,其中有一個就是我們在前面介紹過的約瑟給法老解夢的方式。
  • 人為什麼會做噩夢?噩夢會有什麼後果
    百度的說法像是說一個故事,但這裡透露了幾個信息,在古人認為:會導致噩夢的魘是比魔鬼還厲害的高級存在,魘雖然也是人去世後形成的,但已經失去了記憶,不再可以「動之以情,曉之以理」。  當然,陳鵬解夢和大家一樣認為如果以夢見鬼壓床就說成是惡魘導致的是不可信的。魘要這麼厲害,豈會只是壓一壓就算了?當然,把夢魘,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鬼壓床和睡眠癱瘓症劃上等號也是愚蠢的。
  • 多夢、噩夢該咋辦?一文揭開夢與健康的秘密
    說起來,夢確實是一種很奇妙的現象:有人會「日有所思夜有夢」;有人會經常做同一個夢;有人經常做噩夢;還有人會做春夢;夢到被追殺、掉牙、前任、去世的親人……關於夢,有太多問題可供討論,即便現在科學水平有了很大的進步,夢在人們心中依然保持著神秘的色彩。今天就和大家來聊一聊「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