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藥物科研角逐 上市藥企鼎力參與推進

2020-12-24 新浪財經

來源:上海證券報

原標題:新冠肺炎藥物科研角逐 上市藥企鼎力參與推進

⊙記者 張雪 ○編輯 邱江

針對新冠肺炎臨床診療用藥篩選及臨床研究已取得了階段性進展。日前,科技部生物中心主任張新民介紹稱,目前在多輪篩選的基礎上,科研攻關組聚焦到少數幾個藥品,主要包括磷酸氯喹、倫地西韋(瑞德西韋)、法匹拉韋等一些藥物。同時,康復者恢復期血漿用於治療也被證實是對重症、危重症非常有效的重要手段。

磷酸氯喹確定有療效

2月17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新聞發布會上,科技部生物中心副主任孫燕榮表示,磷酸氯喹對於新冠肺炎治療在臨床上,「我們非常確定地看到了療效,無論從重症化率、退熱現象還是肺部的影像好轉時間、病毒核酸的轉陰時間和轉陰率,以及縮短病程等一系列指標,進行系統地、綜合研判,用藥組優於對照組。」

磷酸氯喹注射劑、片劑口服常釋劑型被收錄於國家醫保目錄(2019版)版甲類。據悉,目前,磷酸氯喹在體外研究中已經展示出非常好的抗新型冠狀病毒的活性,正在多地醫院開展臨床研究。臨床結果初步顯示,磷酸氯喹對新冠肺炎有一定的診療效果。

根據國家藥監局數據顯示,上市公司中,包括昆藥集團、精華製藥、石藥集團歐意藥業、華北製藥、中國醫藥參股的重慶西南製藥二廠、上海醫藥旗下上海上藥中西製藥有限公司與上海信誼天平藥業有限公司在內的多家企業擁有相關批准文號。

儘管生產批文較多,但近年來不少企業實際上未生產銷售磷酸氯喹。在工信部明確要求擁有磷酸氯喹的企業復產後,眾生藥業正在省藥監局指導下恢復生產;上海醫藥已把藥品送北京,與科技部、軍科院進行臨床的深入研究;精華製藥正啟動研究磷酸氯喹復產事項。

輝隆股份控股公司海華科技生產的間氯苯胺是磷酸氯喹的原料,年產能1500噸,產能全球排名第一,屬於行業龍頭企業。*ST河化孫公司南松凱博維為磷酸氯喹關鍵原材料的供應商,在接到重慶康樂製藥、重慶西南製藥二廠通知後也開始全力組織復工復產。

 多種藥物和療法取得突破性進展

2月16日晚,海正藥業公告,公司近日收到國家藥監局核准籤發的法維拉韋片(又稱:法匹拉韋片)的《藥品註冊批件》和《藥物臨床試驗批件》。至此,海正藥業為國內首家法匹拉韋生產商,藥物已於2月16日正式投產。

此外,已獲批法匹拉韋臨床的企業還包括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學科學院毒物藥物研究所、石藥集團中奇製藥、瑞陽製藥等。

前述提到的倫地西韋由吉利德公司研製,目前在國內進行臨床III期試驗。國內上市藥企中,已有包括博瑞醫藥、海南海藥、博騰股份、雅本化學、永太科技等多家公司明確表示,具備批量生產倫地西韋原料藥或其中間體的產品的能力。

中國生物技術有限公司製備出用於臨床治療的特異性免疫血漿,臨床上新冠特免血漿治療發揮了可觀的效果,治療的危重病人已經超過了10人。相關涉及的研究機構中,中國生物為天壇生物控股股東,中國生物武漢生物製品研究所是衛光生物第二大股東,所持股份佔公司總股本的7.25%。

相關焦點

  • 中國科研攻關助力新冠肺炎疫情「可診、可治、可防」
    中新社北京3月6日電題:中國科研攻關助力新冠肺炎疫情「可診、可治、可防」中新社記者 李純十餘個部門組建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科研攻關組、聚焦五大主攻方向、9個工作專班掛圖作戰、42個國家應急項目先後部署……經過一個多月的努力,中國抗擊疫情的科研工作取得積極成效。
  •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藥物研發和科研攻關最新進展情況發布會
    戰勝疫病離不開科技支撐,在黨中央、國務院堅強領導下,全國科研工作者參與疫情防控特別是藥物和疫苗等方面的科研攻關。今天發布會主題是:藥物研發和科研攻關最新進展情況。  我們請來了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司長吳遠彬先生、生物中心主任張新民先生,中國科學院黨組成員、副秘書長,中國科學院院士周琪先生回答媒體提問。 還請來了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李濤先生,介紹健康知識。
  • 北京生命科學園三項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產品獲批上市
    中新網北京4月4日電 (記者 於立霄)4月4日,北京市昌平區副區長董貴蛟在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介紹說,昌平區生命科學園研發的三項新冠肺炎檢測試劑產品獲批上市,助力科技戰「疫」。目前園區入駐了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北京腦科學中心等8家國家級科研機構,聚集了370多家創新型企業,匯聚了包括19位兩院院士在內的150多名高層次人才,是國內醫藥健康領域創新要素最為密集的產業園區之一。董貴蛟介紹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北京市昌平區全力服務保障入園企業開展防疫研發,積極助力科技戰「疫」。
  • 鍾南山院士與哈佛大學合作成立新冠肺炎科研攻堅小組
    鍾南山院士與哈佛大學合作成立新冠肺炎科研攻堅小組 陳旭婷 黃東旭/央視新聞客戶端 2020-02-19 13:41
  • 這種新冠藥火線獲批上市,共5種藥物進入臨床試驗
    點擊查看 要讓患者能與病毒和疫情賽跑,企業火線開發出有效藥物,監管部門特事特辦讓其迅速獲批上市顯然至關重要。3月14日,國家藥監局發布公告,正在開展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相關疾病臨床試驗的藥物注射用西維來司他鈉已火線獲批上市。
  • 武漢大學在新冠肺炎科研攻關方面取得系列突破
    (抗擊新冠肺炎)武漢大學在新冠肺炎科研攻關方面取得系列突破中新社武漢3月3日電 (記者 馬芙蓉)記者3日從武漢大學獲悉,疫情發生以來,該校科研人員堅持科研攻關與臨床救治、防控實踐緊密結合,取得一系列突破。
  • 盤點那些被專家認可的新冠肺炎"有效藥"
    專家評價:由鍾南山院士擔任,若干位藥物研發和臨床專家參與專家論證,共同研判磷酸氯喹對於新冠肺炎的療效。認為「該藥是一個上市多年的老藥,用於廣泛人群治療的安全性是可控的。基於前期臨床機構所開展的研究結果,可以明確磷酸氯喹治療新冠肺炎具有一定療效」。鍾南山在2月18日答媒體記者問中也提到「磷酸氯喹夠不上特效藥,但有治療效果,副作用不大,值得研究和探討。」
  • 馬雲公益基金會聯手何大一推進新冠藥物研發,尋求持久的解決辦法
    封面新聞記者 崔江 張越熙近日,馬雲公益基金會、哥倫比亞大學籤署合作協議,共同圍繞新型冠狀病毒藥物及抗體研發展開攻關,世界著名愛滋病學家、亞倫·戴蒙德愛滋病研究中心發起人何大一任該項目的總負責人。新冠肺炎疫情在武漢爆發以來,何大一以及哥倫比亞大學不少科研工作者都高度關注,很多相關的科研工作也已經著手展開。圍繞此次合作,哥倫比亞大學已經組建了一支由病毒學家、分子生物學家、化學家等多種專業人員組成的科研團隊,將用四種不同的方法來開發藥物或抗體進而阻止病毒的複製。
  • 口罩日產能提升20多倍、新冠藥物11天獲批上市 浙江藥企是怎麼做到...
    「法維拉韋能實現在短短11天獲得國家藥監局的批准上市,(浙江)省藥品監督管理局發揮了關健的作用,在藥品註冊審批的重要時刻,積極推動快速審評和註冊檢查,全速推進審評審批的各項重要工作。」浙江海正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載杜加秋如是說。
  • 關於新冠肺炎疫苗和特效藥的最新消息來了!
    12月4日,科研攻關組疫苗研發專班專家組副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王軍志在第八次世界中西醫結合大會做《新冠肺炎疫苗和藥物研發進展》發言時表示,「年內將有6億支滅活疫苗獲批上市」。今年完成高風險人群疫苗緊急使用工作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國務委員王勇2日在北京調研新冠病毒疫苗研發和生產準備工作,實地考察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北京科興公司、國藥中生北京公司,深入了解新冠病毒疫苗科研攻關、生產車間建設、批籤發準備等情況,充分肯定疫苗工作取得的成績。
  • 首個潛在治療新冠肺炎藥物獲批上市;愛奇藝出現大範圍崩潰;雷軍...
    全國前兩例新冠肺炎患者遺體解剖完成在國家法律政策允許下,並徵得患者家屬同意,2月16日凌晨3時許,全國第1例新冠肺炎逝世患者的遺體解剖工作在武漢金銀潭醫院完成,並成功拿到新冠肺炎病理。在同一日18點45分,全國第2例新冠肺炎逝世患者的遺體解剖工作也在金銀潭醫院順利完成,這兩具解剖病理目前已被送檢。
  • 張全:上海多路線部署推進疫苗研發 mRNA疫苗預計4月中旬臨床試驗
    來源:中國證券網上證報中國證券網訊(記者 宋薇萍)上海市科委主任張全3月16日在上海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上表示,為應對疫情,上海針對臨床救治和防控急需,綜合多學科優勢科研力量,加快推進科研攻關。張全表示,上海發揮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國際化基礎,與美國、英國、德國、法國、比利時、日本等13個國家的科研機構和企業,圍繞流行病學、診斷技術、疫苗和藥物研發等領域,開展42項合作攻關,攜手抗擊疫情。其中,在藥物及疫苗研發方面,上海堅持「老藥新用」與「新藥和疫苗研發」並舉。「老藥新用」研究有序展開,羥氯喹治療新冠肺炎研究列入國家應急科技攻關專項。
  • 法匹拉韋仿製藥獲批上市 更多藥物「在路上」
    根據公告,法維拉韋片於2014年3月獲批在日本上市,為廣譜抗病毒藥物,適應症為用於治療成人新型或再次流行的流感(僅限於其它抗流感病毒藥物治療無效或效果不佳時使用)。海正藥業於2016年獲得日本福山化學有限公司的許可,允許在中國研發、製造、銷售相關抗流感病毒藥物。
  • 日本藥物Avigan,可以稱為新冠「特效藥」嗎?
    據加藤透露,此前日本兩家醫療機構在為此作準備,其中一家已在22日對新冠肺炎患者投入使用。NHK在介紹此藥時稱,早在2014年該藥品在日本就取得了上市許可,但有引發副作用的擔憂,僅限於在其它相關藥物不起作用的情況下才可使用。Avigan(法匹拉韋)到底是怎麼來的?
  • 28個科研團隊一起上,華中科技大學研發一批「抗疫神器」
    在抗擊疫情中,該校在科技攻關上做了大量工作,研究方向集中在新冠病毒的流行病學、快速診斷檢測與試劑、藥物疫苗研發、臨床診治、疾病防控機制、防護產品及裝備、心理幹預、公共衛生治理現代化綜合研究等重大科學問題。華科副校長解孝林說,該校率先成立應急專項,積極組織各相關學科參與國家科技部、教育部、國家基金委等關於新冠肺炎專項的科技攻關。
  • 【北大領銜科研團隊找到有望成藥的高活性新冠病毒中和抗體】由...
    【北大領銜科研團隊找到有望成藥的高活性新冠病毒中和抗體】由北京大學領銜的科研團隊17日在美國《細胞》雜誌在線發表論文介紹,他們利用高通量單細胞測序技術,從新冠肺炎康復期患者血漿中成功篩選出多個高活性中和抗體。動物實驗證明,這些抗體有望用於新冠治療藥物研發和短期預防。
  • 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CCTV4)報導北大謝曉亮團隊新冠肺炎科研進展
    4月28日中午12:00,中央電視臺中文國際頻道(CCTV4)《中國新聞》欄目對新冠肺炎疫苗高校科研攻關的階段性成果進行了報導。北京大學教授、北京未來基因診斷高精尖創新中心(ICG)主任謝曉亮接受採訪,介紹了其所帶領的團隊進行中和抗體藥物研發的情況。
  • 感染機理、快速檢測方法……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代表性科研成果大盤點
    2 月 22 日,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及其合作團隊再次出手,開發的包括新冠肺炎病毒在內的「呼吸道病毒(6 種)核酸檢測試劑盒(恆溫擴增晶片法)」獲國家藥監局第 2 批新型冠狀病毒應急醫療器械審批批准。該試劑盒只需採集患者的鼻、咽拭子等分泌物樣本,在 1.5 小時內便可一次性檢測包括新冠肺炎病毒在內的 6 種呼吸道常見病毒, 極大地提高了檢測的精準快速性。
  • 中國中醫科學院首次用動物模型完成16種藥物的評價驗證
    中藥治療新冠肺炎有效終於有了在動物模型上被證實的實驗數據。記者4日從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以下簡稱「中藥所」)了解到,該所成功構建了適合中藥治療新冠肺炎藥效評價的病證結合動物模型,並用此模型完成16種藥物的評價驗證工作。
  • 新冠藥物研究還需蹄疾步穩 尊重科學是前提
    黨中央國務院明確要求要加快新冠肺炎治療藥物的研發,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學性和有效性。隨著疫情的不斷發展,人們對於藥物的希望和渴求越來越強烈,一旦有相關藥物的最新發現和進展都會迅速引發輿論關注。其中,一位患病醫生治療經驗中提到的抗愛滋病藥物克力芝、上海藥物所和武漢病毒所聯合研究發現雙黃連抑制病毒、美國治療新型肺炎患者取得良好療效的瑞德西韋(Remdesivir,簡稱RDV)等引發較高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