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新月異的今天,看著這些溫馨的老照相機,那份年份感油然而生,無論歲月如何流逝,都不能忘記它們曾經給我留下的美好瞬間。老相機記錄下的不僅僅是人生喜怒哀樂的瞬間,更是一個時代。
富蘭卡相機franka x-500 相機、是一臺80年代中期的日本產傻瓜相機,說是傻瓜,其實大多數功能還是需要用到手,但是這個經典創意奠定了傻瓜相機以後的發展。在傻瓜相機之前,國人一直用的是全手動的照相機,因此對攝影不懂的人往往無法拍出好照片。而富蘭卡相機比起當時的國產相機來說,造型新穎,不再是傻大笨粗,外國字多。這是一臺典型的傻瓜機,不可變光圈,沒有對焦機構,鏡頭是38MM的,光圈固定在F4,利用超焦距來解決對焦問題。鏡頭下方的英文「focus free」(固定焦點)已經說的很清楚了這種相機,裝上膠捲和電池,沒有任何使用技巧,跟傳統傻瓜機一樣,從相機為原點開始計算,1.5米外(不超過2米)開始到無窮遠都是清晰的,只要保證被拍攝的物體距離相機1.5米以上,就可以了,如果光線太暗,就打開閃燈,按快門就得了。八十年代初剛學習攝影,從新民晚報上了解到上百有此機出售,於是83年春,用半年多的積蓄加上父親給的贊助,託朋友從上海購得,當時的價格80元整。此為我人生第一臺屬於自己的相機。
珠江S201相機。出品年份大約是1972年,是華光、明光、金光、永光等四家光學儀器廠共同生產的高級國產135單鏡頭反光照相機。
不同於上海製造的海鷗DF照相機,珠江S201設計有可以更換的五稜鏡取景器,閃光燈需要用附件接插在右側的倒片軸上,雖然也採用了美能達MC的鏡頭卡口,但是鏡頭鎖定的方式卻是獨特的頂針式設計。絕大多數的珠江S201相機都是全黑色機身,銀色頂蓋及底蓋的珠江S201一定是後期的產品。
美能達x700相機1982年誕生的X-700,可以說是集成了當時相機製造中二項最先進的技術:程序(P)自動曝光和TTL自動閃光。X-700的程序方式首次應用了4:7的快門光圈程序比,應用這種比例,在配合50 mm標鏡的情況下,在低照度環境時以1/30秒或更低的速度與最大光圈配合;在高照度環境下,光圈隨著快門速度的提高而急劇縮小。TTL閃光是能夠直接測膠片平面反光而實現自動控制閃光燈曝光的系統,也是當時最先進的。除此以外,X-700還有光圈優先自動曝光和手動曝光功能,另外還有曝光補償、曝光鎖定、景深預測等專業功能。X-700是作為一款高檔業餘照相機開發的,因此其有很多配件,如二款馬達卷片器、日期後背、無線控制器等。正因為X-700如此強大,所以當年力壓尼康同時推出的熱門相機FM-2,獲得了當年的歐洲相機大獎。90年代初,配以圖麗28--70鏡頭,以3000多元的價格購於阜陽人民路龔利加星光鐘錶照材店。
巴爾達 CE35 電子程序自動曝光袖珍照相機和CF18型計算機控制專用閃光燈,是由中德合資長江--巴爾達照相機器材製造有限公司從聯邦德國的老牌照相機生產專業廠家--巴爾達公司引進生產的。 德國巴爾達公司研製生產的這種袖珍相機於八十年代剛問世,便在世界照相機市場上引起轟動。一九八四年科隆公司國際照相器材博覽會上被評為最佳袖珍照相機,一九八六年被德國《攝影雜誌》評為世界五種超小型照相機極品之一。1996年秋,600多元郵購於武漢中德合資長江--巴爾達照相機器材製造有限公司。
柯尼卡Konica C35FD(AUTO S3)旁軸相機1970年代柯尼卡最暢銷的KONICAC35旁軸照相機系列中高端型號,號稱當時日產小旁軸最高峰,日本本國版本(海外版本為Auto S3),搭載38mmF1.8 HEXANON鏡頭擁有高超的光學素質,從邊緣到中心的解析度分別達到驚人的每毫米64—82線對。在保持高解析度的同時,它同樣擁有出色的色彩傳遞性能,色彩還原真實飽和,具有非常好的平衡性。可以說,憑藉這隻出色的鏡頭,C35FD一舉躋身當時最頂級的旁軸相機之列。快門先決自動曝光,產量稀少,C35FD在原產國日本也顯得彌足珍貴,受到全世界相機收藏愛好者的熱烈追捧,在日本國內的中古相機店,成色標為「美品」的C35FD開價都在4萬日元左右。新中國的照相機生產史上也曾經有過一款非常經典的旁軸相機,它就是1979年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三十周年獻禮作品而製造的「鳳凰 JG301」相機。這同樣是一款非常優秀的產品,可以說是中國曾經批量製造過的質量和性能最為優異的135相機。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它實際上就是KONICAC35FD的完全中國拷貝。
尼康 F90X相機 產於1994至2001年,它取代了之前的N8008S(即F801S) 和 N90(即F90),又被之後的F100取代,是尼康僅次於F4的高端自動膠片相機。九十年代末,購於北京新華社照材店。
奧林巴斯μ2相機是一款97年推出的袖珍相機,使用了 強勁的35/2.8的定焦鏡頭, 增加了點測光功能。還記得《忠貞》裡面蘇菲-瑪素演的職業攝影師嗎,她手裡用的就是μ-2。μ-2的鏡頭質量是它贏得無數讚譽的主要原因。其實它的前身μ-1使用的3片3組的35/3.5的鏡頭已經很不錯了,但是新的μ-2的35/2.8的鏡頭則稍勝一籌,不僅通光量增加,而且成像也十分清晰,只要你不是計劃拍攝反轉片給雜誌供稿,一般的負片絕對應付有餘。好象前幾年,有個歐洲挺大牌但是有點投機的老傢伙用它拍了一年的一個旅遊專題,又出書又展覽;還有個日本人照方抓藥,用μ系列拍了幾本攝影日記,粑粑實實的火了一把,μ-2也跟著沾了不少光。μ-2另一個突出的優點是它具有很好的防水和防塵性,在一般的小雨裡拍攝不會有任何的問題,而雨雪天在旅途中是很常見的風景,依靠μ-2也沒有問題
尼康COOLPIX5000數位相機 2001年 尼康公司推出這臺相機集尼康三款經典的產品,即專業級的大腕D1、民用級的老大880、950之長,是一款當時比較優秀的高檔級數位相機。 我用的第一臺數位相機 。
COOLPIX S3卡片數位相機、 Nikon公司於2005年9月1日 推出,3倍光學變焦,600萬有效像素。
尼康D300數位相機
是尼康2007年上市的當時最先進的非全畫幅數碼單眼相機。這是一臺專業級1200萬像素相機,具有高速連續拍攝功能以及非常複雜的聚焦和測光系統。作為尼康的第二款數碼單眼相機,僅次於全畫幅D3。
松下FX48數位相機 ,具有1210萬有效像素、2.5英寸液晶屏、25-125mm等效焦距的5倍光變鏡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