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留地精選丨無性戀者:做愛比不上吃蛋糕

2021-02-06 自留地

導語:電影《非誠勿擾》裡,葛優扮演的男主角與一位妙齡女子相親,哪哪都合適,就是對「那事兒」,女人完全不感興趣。「那事兒就那麼有意思?」女人說出這句話時,全場鬨笑——人們把她看做一個怪胎、病號,卻不知道,世界上真的存在一個群體:無性戀,他們和同性戀者一樣普遍。


八零後女攝影師Annie,紅裙、細眉、丹鳳眼、長直發,身形小巧、蜜糖膚色。如果她獨自出現在酒吧吧檯,通常半小時內,就有男生過來搭訕。


這是一個容易讓人動心的漂亮姑娘。但是想要真正走近她並不容易。


她的「秘密」藏在右手中指那枚細細的黑色指環上。


它像一道結界,隱隱地把她和這個星球上大多數人區別開;同時也像一個小小的發射塔,無聲又頑強地為她發出尋找同類的信號。


小A的世界


那枚黑戒傳達的信息是:「你好,我是無性戀」——在無性戀圈,尤其是歐美無性戀圈,右手中指戴黑戒是公認的亮明身份的標誌。


在英文中,無性戀對應的單詞是Asexual。中文世界,Annie以及她的無性戀同類們多稱自己為小A;英文世界裡,無性戀者則稱自己為Ace。他們辦聚會時,桌上常會擺著一面畫著黑桃A或紅桃A撲克牌的小旗。


此外,蛋糕也是無性戀的標誌之一,在無性戀論壇上,你時常會看到蛋糕圖,意為「與其做愛,不如吃蛋糕」,算是他們對這個遍地是性的世界丟出的一句調侃式宣言。


目前在國內,無性戀的概念鮮為人知。在Annie戴黑戒的三年時間裡,她一次也沒有遇到過前來相認的小A。Annie的約會對象也一直是有性戀。


要向有性戀解釋清楚什麼是無性戀不是件容易的事,就像你很難讓麻瓜承認巫師的存在一樣。


Annie告訴那些追她的男孩自己是無性戀後,對方的第一反應常是驚呼出聲:「既不喜歡男人也不喜歡女人,難道你不愛任何人嗎?」


「我會解釋說,其實無性戀只是感受不到性吸引,不想和別人發生性行為。很多無性戀也會愛人,而且在精神方面也分喜歡異性、同性或者雙性。」Annie如此說完後,對方往往會好奇,「既然沒有性,那你們的愛情和友情有什麼區別嗎?」「有區別,比如一些無性戀會接受和戀人擁抱牽手,但他們不會和朋友這麼做。」


如此幾輪溝通之後,還是有人會對Annie循循善誘:「性是人類本能,你不可能是無性戀,你不過是沒碰到對的人。」大膽點的會直接說「我會把你變成有性人的」,臉皮薄的則建議Annie去醫院看看,接受專業治療。


「一些有性戀似乎不願意相信,無性戀是一種正常的存在,它不是性冷淡,也不是性無能,更不是因為遭遇過性侵犯,身心有創傷的結果。總之一句話:無性戀不是病,不需要被治療。」Annie一度對此非常沮喪,「那時候會覺得,為什麼我會是無性戀?我沒有選擇,我只能學著接受別人的不理解,接受自己和別人的不一樣。」


和同性戀一樣普遍


即使在學術界,對無性戀的研究也剛剛起步,屬於小眾、冷門的研究領域。研究的學者主要來自心理學、社會學、性學、性別研究等學科。


半個世紀前,「性學之父」阿爾弗雷德·金賽博士曾經意識到有人存在「無性戀」傾向,但並未進行深入研究。他在1948年和1953年的性取向研究報告裡提出,人群中存在沒有性關係和性反應的人,並為他們創建了一個全新獨立的分類「X」。他認為成年人裡有1.5%的人群性取向屬於「X」。


之後,學界一直有人研究無性戀,真正讓無性戀進入公眾視野的是加拿大安大略省博克大學(BrockUniversity)心理學教授安東尼·博格特(AnthonyBogaert)。2004年,他發現英國1994年發布的一個性吸引力調查報告裡,接受調查的18876名英國居民中有1%表示他們無法從任何人身上感受到性吸引力。博格特據此發表論文,提出無性戀的定義是「感受不到任何性吸引力」,並估測無性戀約佔世界人口的1%,按這一比例,當前世界上有7000萬人是無性戀者。兩年後,他發表新論文,強調無性戀並不是一種生理或心理障礙。2012年,他出版著作《了解無性戀》(UnderstandingAsexuality),書中稱,無性戀在統計上可能和同性戀一樣是普遍的存在。


相比同性戀,大眾對無性戀的認知程度無疑要低許多。同性戀至少符合「所有人都需要性」的主流觀念,只是欲望對象是同性,而無性戀則偏離主流更遠。國內著名性學家李銀河說,「多數的愛情經常是帶著性吸引的,但如果有人喜歡這種非性的狀態,為什麼不可以呢?既然喜歡,就照這種方式去生活。社會會越來越寬容和多元化,大家總有一天不會因此而感到大驚小怪。」


我愛你,只是不以那種方式


很多無性戀並不知道自己是無性戀。Annie算是其中自我覺醒比較早的一類人,但也經過了漫長時間,才確定了對無性戀身份的認同。


她最初意識到自己和周圍人不大一樣是在讀高中時。彼時班上女生會對著帥哥發花痴、流口水、討論想要撲倒誰,而她頂多覺得某男生長得好看,但從沒想過要和誰親密接觸。有男生追她,說她性感,讓人血脈賁張,她完全理解不了對方的思維。


上大學時,她談了戀愛,男友遠在歐洲,兩人也聊過性話題,但因為異地,只是紙上談兵,並無實際經驗。


她真正探索自己的性取向是在和初戀分手之後。那時新約會的男生就在本地,情到深處滾床單在對方看來是很自然的事情,而她並無欲望。


「到底怎樣才是從身體上想要一個人?」她從網上搜性心理知識看,發現了AVEN(TheAsexualVisibilityandEducationNetwork),這是國際上最知名的無性戀宣傳和科普論壇。


AVEN成立於2001年,創始人是時年19歲的美國大一新生大衛·傑(DavidJay),他希望給無性戀提供一個交流平臺,同時讓大眾知道並接納無性戀。AVEN剛成立時註冊人數只有50多人,十三年過去,這個數字已超過了8萬。


Annie仔細看完論壇裡關於無性戀的介紹後,驚呼「這說的就是我啊」,但內心還是有一絲不確定,「會不會是能讓我有性趣的人還沒出現?」


問題是,此後她遇到過長得帥、身材好、走在路上回頭率比她還高的男伴,但除了希望更親密,她還是沒有撲倒對方的想法。「那麼性感的人都無法讓我有性趣,還有什麼人可能呢?」她開始接受自己是無性戀的事實,「感覺塵埃落定」,也漸漸明白,在有性戀的世界裡,愛和做愛是聯繫在一起的,「他們會覺得,如果你對他們沒欲望,就是對他們不夠喜歡,內心會很受挫」,而她則想說,「我愛你,只是不以那種方式。」


「找同類會不會好點?」


她註冊了國際無性戀交友社區,在瀏覽了一遍交友帖後,她放棄了只在小A圈內找伴侶的想法。「我在性格、愛好、外貌、生活和飲食習慣上都有要求,如果非要找無性戀,可選範圍太小、效率太低。」


那道無法跨越的鴻溝


和Annie一樣,孤鴻也是通過瀏覽AVEN的無性戀科普文章和論壇討論帖確定了自己是無性戀。


那時她28歲,談戀愛一年半。「我26歲才第一次談戀愛。對於中國女生來說,在有戀愛經歷之前對性不感興趣好像很正常,大家都認為戀愛之後自然就會感興趣了。但在我身上不是這樣。」她覺得男友英俊迷人,並不吝讚美男友身材,但她就是沒有欲望和男友做愛。起初她覺得或許是因為自己此前並無性經驗,對性產生興趣可能需要一個過程,問題是,她始終沒有性趣。但她通常還是會同意男友提出的滾床單請求。


她解釋說,無性戀中有部分可以為了滿足對方而發生性行為,因為他們對性不反感。但也有部分無性戀對性行為非常厭惡,和任何人都不願意發生性行為,甚至都不希望和別人有牽手、擁抱這類的親密身體接觸。她就屬於前者,雖不會主動想要性愛,但能配合男友。「打個比方說,這就像有項活動,你自己不會主動想做,但如果朋友邀請你去,你也能得到樂趣。但如果朋友天天喊你去,你大概會厭煩。」


她自認已經比其他許多無性戀幸運。在知道她是無性戀之後,孤鴻的男友並不意外,「感覺長久以來的困惑得到了解答」。為了更好地了解孤鴻,他後來也註冊了AVEN。


2013年初,兩人結婚了。婚後,他們偶爾還是會因為性的問題而「雙方都很難過」,孤鴻的老公看重性愛中的激情和親密感,希望她有時能主動,能更享受性愛。孤鴻感慨說,「在無性戀和有性戀的戀愛關係裡,永遠有一道鴻溝,是無法跨越的——有性戀不僅想要性愛,還想要雙方都充滿激情的性愛,而無性戀在激情這方面基本是滿足不了對方的,因為他們沒有那種本能的渴望。」


但整體而言,孤鴻還是很滿意現在的婚姻生活,「我們在學著接受雙方在性方面的差異,這是無法改變的,也不是任何一方的錯,這就像其他一些夫妻在性格或生活習慣上有不同而難免發生摩擦,但只要不嚴重影響感情,雙方都互相理解,互相妥協,還是可以解決。」


也有少數無性戀者在同類中找到了伴侶。AVEN的創始人大衛如今就和一位無性戀姑娘在一起。他們親吻、擁抱,同床共枕,但不做愛,「我們對此都沒有意願」。


「你連欲望都沒有,還是男人嗎?」


在和戀人磨合之外,困擾無性戀的另一難題就是如何讓父母接受自己的無性戀身份。和同性戀一樣,無性戀也把公開身份叫做出櫃。


豆瓣無性戀小組的組長、成都女孩秋秋潘目前就很困擾怎麼跟父母出櫃,「就算說了,他們多半也理解不了,還是會催我找對象結婚」。


90後男生橫橫已經邁出了柜子——他在今年6月打電話告訴父母,自己是無性戀,並且是同性浪漫傾向,也就是說,他喜歡同性,雖然並不想和同性發生性關係。


說之前,他估計會和父母聊比較久,特意搬了一個椅子到宿舍樓下的電話亭,坐著給家裡打電話。因為過於緊張,他說的時候整個胃都在抽搐,而電話那端父母的反應一直很平淡,直到他說出「以後不會有小孩」這句話,父母才緊張地打斷他,「你胡說什麼?」「感覺父母不是很在意我是不是無性戀,他們只在意我以後要不要小孩,會不會影響他們抱孫子。」


想到今後的路,橫橫內心有許多擔憂。2011年,AVEN等無性戀社區聯合調研,結果顯示,無性戀中女性的人數遠多於男性。而無性戀中喜歡同性的比例也大大低於喜歡異性的比例。這意味著,橫橫這種喜歡男性的男無性戀是小眾中的小眾,「沒有欲望,可能成為我今後戀愛的一個大難題,尤其對於像我這樣男性同性浪漫傾向的人來說」。


身為無性戀,男人的處境的確比女人更為艱難。1980年生人李維至今還記得前妻說過的話,「你連欲望都沒有,你是男人嗎?」


他和前妻是相親認識,算是他的初戀。在此之前,他只在學生階段暗戀過女生。他強調和前妻結婚是出於喜歡,但也承認交往幾個月就領證有父母逼婚的因素。


他對性無感,但想要孩子。等到妻子終於懷孕之後,他和妻子的親密接觸就只停留在親吻。時間久了,妻子懷疑他要不是同性戀要不就是有外遇。兩人劇烈吵架,妻子整夜哭泣,他整夜沉默。婚後第二年,忍無可忍的妻子和他離婚了。


離婚後,他有天在網站上瀏覽新聞,看到「無性戀」這個詞,又查了相關科普網站後,「活了32年,終於知道了自己是誰」。


在國外,有些無性戀會通過試管嬰兒或領養的方式要一個孩子。「如果更早知道自己是無性戀,或許不會著急結婚,會找一個能接受無性戀的女生。」李維說。


無性戀的你,也可以幸福


在無性戀圈,像李維這樣「結婚、性不和諧、離婚」的情況並不少見。在論壇上看過一些類似的傾訴帖後,Annie決定如果找不到對的人,就一個人好好生活。


不過就在幾個月前,Annie戀愛了。她和男友在網上相識,對方是有性戀。線下初見時,他禮節性地誇讚Annie的黑色戒指簡潔優雅,Annie順勢告訴了他這枚戒指背後的含義。「他開始會有些擔心,但因為很喜歡我,還是和我正式交往了,後來我的坦誠和努力溝通完全打消了他的疑慮。」Annie和孤鴻的情況類似,她也不會主動想撲倒男友,但可以配合對方的性要求,「我們現在在一起很開心」。


Annie和孤鴻先後加入了豆瓣的無性戀小組。小組裡不少人對無性戀的概念有誤解,經常有人在組裡問「我到底是不是無性戀」,還有同性戀來組裡徵人形婚,大概是覺得無性戀不需要性生活,這樣就不用履行婚姻裡的性生活義務,比找有性戀負罪感要小。


因為希望通過普及無性戀的知識幫助無性戀者認識自己,也讓有性戀知道如何正確對待身邊的無性戀,她們各自翻譯了一些國外無性戀科普的帖子發在小組裡,也由此注意到對方的存在,成了網友。


除了在豆瓣做無性戀科普之外,孤鴻還在現在就讀的美國大學裡,做過三次無性戀知識的講座。


有聽眾聽她說「無性戀也需要自慰」,覺得十分驚訝,「無性戀不是沒有性慾嗎?」孤鴻解釋說:有些無性戀會有純生理上的性慾,但只通過自慰解決,並不想與他人發生性行為。而對有性戀來說,自慰只是一種生理上的釋放,不能滿足他們心理上對性愛的需求。


「在無性戀群體內部,每個無性戀對性的態度、感受也是不一樣的。就像有性戀中有人性慾高,有人性慾低,有人對性保守,有人開放一樣。說到底,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任何兩個人在一起,都需要相互磨合。即使是有性人的感情,也並不見得就能一帆風順。長久關係需要考慮人生目標、生活方式、政治觀點、個性搭配等多項因素的契合程度,性和諧只是其中一項。由這點看來,無性和有性的關係是差不多的。」孤鴻和Annie都建議無性戀者,以平常心對待自己的性取向。「無性戀只是你這個人的一小部分,就像你是藍眼睛一樣。它決定不了你的人生,你也可以像其他人一樣幸福。」


文/ 胡雅君 李雪晴

摘自Vista看天下


圖片來自網絡


相關焦點

  • 第四性「無性戀」:與其做愛,不如吃蛋糕
    此外,蛋糕也是無性戀的標誌之一,在無性戀論壇上,你時常會看到蛋糕圖,意為「與其做愛,不如吃蛋糕」,算是他們對這個遍地是性的世界丟出的一句調侃式宣言。大部分人都不了解無性戀,就算知道的也對無性戀有著這樣那樣的誤解。《無性戀的秘密》就帶我們進入無性戀者的神秘世界,告訴你什麼是無性戀。
  • 一個無性戀者的自白
    我並不排斥親密,也覺得兩個人合吃一個甜筒很溫馨。可是談到性愛時我就沒有性趣。我不會因為這個感到難堪,但羅芸明顯不太能接受。「我不知道感覺的對不對,為什麼親熱時你會很拘謹?」羅芸終於無奈地問。「羅芸,為了讓我們的關係更進一步,我願意和你做愛。可這些不是我的需要。」說了實話,我長嘆一口氣。「你太過分了!」羅芸說,「我那麼真心地愛你,願意給你一切,你卻說一點兒也不需要我。」看到羅芸的眼淚,我也感覺很傷心,卻無能為力。如果我說自己不喜歡吃辣椒,沒有人會因此受傷。可是不是兩個人在一起,我就不能拒絕性愛?是不是拒絕性愛,就等於拒絕她呢?真麻煩!
  • 無性戀者沒有愛情嗎?
    其實無性戀者與禁慾者和單身主義者是不同的,無性戀者之所以會成為無性戀一般沒有宗教信仰的因素,他們不管是對男性還是對女性都不會產生與之發生性關係的欲望,但會因為自己的性別或日常經歷而對某一性別多出一些好感。
  • 「無性戀者」是種怎樣的存在?
    因為我是無性戀者無性戀者並不意味著感情麻木。雖然妹子沒有身體反應,但是不代表她不愛你啊。要是反過來,你覺得自己好像對男人女人的肉體都不太感冒,想知道自己是不是無性戀者,桔子伴可以教你去做一個【金賽量表測試
  • 「第四性取向」曝光:作為一個無性戀者,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有那麼一群比較特殊的人群,他們放棄了「性」這個選擇,他們自願丟棄了「性」,他們被稱為「無性戀者」,也就是「第四種性取向」。中國1000萬無性戀者正在崛起,今後「第四性取向」或成主流!什麼是「無性戀者」?
  • 農村的「自留地」是什麼意思?
    農村的「自留地」是分給農民的菜園,面積很少。在分責任地之前,農村的土地都是集體耕種,走社會主義集體化道路。集體化時最小的單位是生產隊,生產隊上面是大隊,大隊上面是公社。這地就叫自留地。在那個大集體的年代,是沒有工打的,全部男女老少都在生產隊上勞動,一天男的10分工,女的8分工,一分工幾分錢,10分工幾角的收入。正是因為有了這點自留地,農民可以種菜和其他作物,這樣人吃的菜不用掏錢(也沒有錢)去買了,還可以種點豬吃的紅薯藤、蘿蔔菜什麼的,養個一頭豬兩頭豬的。缺糧戶就靠這點家庭副業找缺糧款了。
  • 你或許是「無性戀者」……
    美國的Swank Ivy最常做的一件事,就是在網絡上發布自己關於「無性戀者」的視頻。她告訴所有人,為什麼她覺得自己是無性戀者。她給無性戀者們寫信。但是,並不是所有無性戀者都能如此幸運。那些無法感受到性吸引力,又渴望從別人那裡獲得幸福感和親密關係的人,很難以一個無性戀者的身份生活。「不依靠性愛也能獲得幸福感嗎?」
  • 無性戀者有別于禁欲者和獨身主義者
    無性戀者有別于禁欲者和獨身主義者時間:2020-03-18 16:17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無性戀什麼意思什麼梗? 無性戀者有別于禁欲者和獨身主義者 ①首先,無性戀和以下幾種是有區別的: 無愛者,柏拉圖,精神戀愛,禁慾,x功能障礙,性冷淡。 ②無性戀,也稱第四性。
  • 故事精選丨一碗素雞面
    這個店員很會意,知道這個女孩子很節約,沒有什麼錢,但是又想孝敬父親,知道父親一碗肯定不肯吃的,所以就將兩碗面端到他們面前。這個父親眼睛看不見,摸摸索索地用筷子在碗裡探索著,好不容易夾住一塊素雞,連忙把這個素雞夾到女兒的碗裡。
  • ​​​​Recipe丨最好的自製布朗尼蛋糕 Homemade Brownies
    布朗尼蛋糕的終極配方!酥脆的頂部,軟潤的中部,和豐富的巧克力口味。多年來,我似乎找不到符合我標準的布朗尼食譜。
  • 農村土地中的「自留地」是什麼意思?
    而自留地沒有承包期限,當村集體分配給農戶使用之後,沒有承包期限,農戶可以一直使用下去。二、自留地不得出租、轉讓或買賣。雖然說農村土地不得買賣,但是承包地可以出租、轉讓,但是自留地卻不能出租、轉讓,這也是它與承包地的區別之一。
  • 89%罪惡的蛋糕,上班別吃
    還上了熱門電視劇罪惡蛋糕,上班慎吃最近買了個蛋糕,結果一刀切下去...拔不出來了。這個蛋糕裡的巧克力含量高達89%,還沒吃就被這個濃度驚到。經我和奶黃包親口實驗,吃一口滿滿的罪惡蛋糕=吃四顆巧克力。(現在沒有門店了,只有線上可以購買)小朋友不能吃的刺蝟蛋糕
  • 三位無性戀者的自述
    無性戀的旗幟利維坦按:我查閱了一下維基百科對於無性戀的詞條解釋:「無性戀亦稱為無性向(Asexuality,也無性戀者有別于禁欲者和獨身主義者,一般沒有宗教信仰的因素。其中最知名的是Asexual Visibility and Education Network(AVEN),成立於2001年。2012年8月,加拿大布魯克大學的學者發現,無性戀者在世界人口中可佔到1%的比例,總數大約有7000萬的人口。」
  • 雲朵小蛋糕,百裡挑一出來6個
    歷時兩年,終於從前前後後近百種口味裡精選出六枚,取名Jane's cupcake。日式的蛋糕底加上法式夾心,每顆都是混血兒~他家cupcake用的是來自經典蛋糕卷的同款蛋糕。用大胃王木下的話說就是:HuA~HuA~的。蓬鬆柔軟,入口就像吃了一朵雲。壓扁之後還會回彈,彈性一個好~
  • 1元吃蛋糕!藏在寶安的「兔子窩」,坐擁180°湖景!沒菜單隨機出甜品...
    但奇怪的是,他家的甜點沒有菜單,而且時時更新,這意味著你也不知道它明天會賣什麼甜點…雖然沒有固定菜單,但每一款小蛋糕都很可愛~充滿了糕點師的小心思。比如這款綠色樹狀蛋糕,點綴以白色糖霜和五顏六色的珍珠糖,像下雪天裡掛滿彩球的聖誕樹,精緻得讓人不忍下口。
  • 做愛的感覺
    做愛的感覺 文丨詩子
  • 食譜丨鮮莓印雪的詳細做法,甜美誘人的草莓奶油蛋糕
    甜美清新的草莓奶油蛋糕,也可以叫鮮莓印雪,正好和冬季比較搭喲。這款甜點做起來也不難,做出來的成品看起來很棒棒的,果然,酸甜的草莓和細膩的奶油最搭呢。喜歡的話,嘗試做一下唄~鮮莓印雪(φ15cm)- 食材 -海綿蛋糕雞蛋 2個丨砂糖 55g丨蛋糕粉 55g牛奶 10ml丨無鹽黃油 10g糖漿砂糖 20g丨熱水 40ml丨白蘭地 1茶匙打發奶油
  • 別吃沒見過世面的瓜了,來吃免費牛排!丨一周好吃
    除此以外,還有每日晚餐時段(17:00-20:00)精選酒水買一贈一、每日一款自釀啤酒(25元/杯)的優惠活動,滿足下班後想與好友暢飲的願望。無法到店享用美味的朋友,可在餓了麼、美團外賣點餐,每單消費滿128元,即可獲贈一杯現磨美式咖啡或一份紐約芝士蛋糕。
  • 丨壹讀精選
    圖片來自網絡壹讀微信號:yiduiread曾幾何時,壹讀君也是一名一天吃五頓就是不長肉的無憂少年。我會告訴你我連貓和老鼠裡湯姆喝的牛奶都很覬覦嗎!甚至幻想我也有一個貓盆,我媽每天給我裝滿甜牛奶……然後我就可以一直舔一直舔……▼
  • 無性戀者構建的三親家庭_新知_澎湃新聞-The Paper
    無性戀者並不會感受到性吸引力,不過他們中有很多人有著性生活,也能建立性關係。2001年傑伊還是維思大學(Wesleyan University)的一年級新生,但他當時已經建立了AVEN網,自那時起他一直在向公眾普及什麼是無性戀,他在各種會議上演說,也接受各大媒體的採訪。隨著他年齡的增長,傑伊思考的問題漸漸從自我身份認同、自身吸引力變成了與家庭、育兒相關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