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馬上17歲了,要去北京上學,原本說好了送他的,最後又因為種種原因,決定讓她自己一個人去。孩子也沒有說什麼,自己收拾好行囊,我們把他送去了車站,進站的那一刻,還高興的跟我揮手道別。我也沒有別人說的那樣哭鼻子摸眼淚,戀戀不捨,就像他每次離家一樣,送到車站,然後過一段時間他還會回來的。
away from home是兒子分享在朋友圈的感受,也是一種淡淡的感覺!孩子大了總會離開家,兒子還不到17歲,但已經一個人出門求學好幾年了。那年兒子還不到14歲,就去了離家200多公裡的地方上學,一呆就是三年,他學會了自己照顧自己,學會獨立生活……
如今,是要去1000多公裡之外的地方了,我也沒什麼不放心的,學校他已經去過三四次了,可以說是比較熟悉了,雖然報名的手續繁雜,但是孩子都能搞定,這也是我能夠放心的根本原因。
有人說,進入大學,就算是真正的離開了家,但是他離家似乎早了幾年,我不知道到底應該是感謝他早早的這麼獨立,還是應該為孩子能這麼自立而慚愧。
其實想想,父母也只是陪伴孩子一段而已,對每個孩子來說,人生的道路,大多數路都要靠他自己去走。父母的羽翼,能保護一天就保護一天,而我們這些早早的把孩子從自己的羽翼下趕出去的父母,在孩子每次離開家時,只能是揮揮手,祝福孩子一切都好!
孩子離開家了,好像也沒有特別的難過,只是偶爾想想他一個人提著箱子背著行囊,孤零零的去學校,略有些心酸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