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離家遠行

2021-01-12 西風梧桐

兒子馬上17歲了,要去北京上學,原本說好了送他的,最後又因為種種原因,決定讓她自己一個人去。孩子也沒有說什麼,自己收拾好行囊,我們把他送去了車站,進站的那一刻,還高興的跟我揮手道別。我也沒有別人說的那樣哭鼻子摸眼淚,戀戀不捨,就像他每次離家一樣,送到車站,然後過一段時間他還會回來的。

away from home是兒子分享在朋友圈的感受,也是一種淡淡的感覺!孩子大了總會離開家,兒子還不到17歲,但已經一個人出門求學好幾年了。那年兒子還不到14歲,就去了離家200多公裡的地方上學,一呆就是三年,他學會了自己照顧自己,學會獨立生活……

如今,是要去1000多公裡之外的地方了,我也沒什麼不放心的,學校他已經去過三四次了,可以說是比較熟悉了,雖然報名的手續繁雜,但是孩子都能搞定,這也是我能夠放心的根本原因。

有人說,進入大學,就算是真正的離開了家,但是他離家似乎早了幾年,我不知道到底應該是感謝他早早的這麼獨立,還是應該為孩子能這麼自立而慚愧。

其實想想,父母也只是陪伴孩子一段而已,對每個孩子來說,人生的道路,大多數路都要靠他自己去走。父母的羽翼,能保護一天就保護一天,而我們這些早早的把孩子從自己的羽翼下趕出去的父母,在孩子每次離開家時,只能是揮揮手,祝福孩子一切都好!

孩子離開家了,好像也沒有特別的難過,只是偶爾想想他一個人提著箱子背著行囊,孤零零的去學校,略有些心酸而已!

相關焦點

  • 李白初次離家遠行的一首詩,氣勢宏偉而豪邁,不愧是千年絕唱!
    李白的好多詩作都是來自遊覽大好河山時的所見所聞,比如《望天門山》、《望廬山瀑布》等,而接下來詩巷帶來的這首詩則是李白初次離家遠遊時所作,此詩氣勢宏偉豪放且意境高遠,不愧是流傳千年的絕唱。渡荊門送別唐 · 李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裡送行舟。
  • 第一次離家,第一次遠行,他平靜的外表下包裹著一顆緊張的心
    第一次離家,第一次遠行,第一次與生活接軌,王俊東平靜的外表下包裹著一顆緊張的心。在不公的命運之下,他知道自己必須在吃苦受累間紮下他閱歷生活的根基。他在心裡給自己打足了戰勝苦難的勇氣。可想是一回事,真正經歷又是一回事,首先在別離上,他就差點掉下了自己的眼淚。
  • 有一種鄉愁叫做離家遠行
    遠行,是為了更好的歸來。願每一個在外的遊子,離開了家的懷抱,在遠方依然努力的生活,記得常回家看看,這是給父母最好的禮物。收拾好行囊,出發,加油。
  • 如何評價歌曲《忽如遠行客》?
    另外,《忽如遠行客》是她的」千年「系列的第五首,」千年「系列的主題就是古今結合,用現代的曲子填帶古意的詞。雖然我還是覺得詞曲不太相配,但畢竟有合理的原因。知道創作背景後看歌詞,脈絡就很清晰了,寫的就是從西安到北京那一路上的所見所思。前兩節,「我的,你的,他的風景」......「人生天地,忽如遠行」,看著離家千裡外的風景,旅途開始。
  • 為什麼妻子會對丈夫說「離家千裡,勿食枸杞」,具體是什麼意思
    但在俗語中卻有著「離家千裡,勿食枸杞」的說法,這是什麼原因,又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嗎?這裡就簡要的說下裡面包含的特殊含義。這句俗語一般情況下都是妻子說給要外出遠行的丈夫聽的。是一種隱喻的說法。因枸杞有益精、滋補肝腎的作用,丈夫要出遠門,長時間不能見到自己的妻子,有很大的可能在外面沾花惹草。但是話又不能說的太過直白,就用這種隱喻的話來告誡自己的丈夫。
  • 沒有哆啦A夢的口袋,但你可以擁有一個「離家出走」包
    江湖人稱「離家出走包」的anello,它真的是街頭凹造型潮人必備!想必對日本文化稍稍感興趣的盆友們都對這款包不陌生,無論是照片雜誌,還是走在日本街頭,這款背包的身影可謂是處處可見,而且不僅是日本,在海外也超有人氣。
  • 一切的不朽者,都曾遠行
    ◥ 上圖是今天的譯文圖片新聞,至於這張圖說明了什麼,請往後看。
  • 二十四節氣|冬至,送給遠行人的禮物
    而你作為遠行人,又在哪裡呢?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唐代 白居易詩的大意是:「我居住在邯鄲客棧的時候正好是冬至佳節。我相信,家中的親人今天會相聚到深夜,還應該談論著我這個遠行人。」今天是2020年12月21日,冬至,突然間看到白居易這首詩,道出了多少離鄉背井的遠行人的心聲,為了謀生,放下家裡的小孩,成為了留守兒童。離開了年邁的父母,獨自一人在產線上,在工地上,啃著5塊錢的麵包,吃著12元的快餐,卻強忍思鄉之情,給家裡報平安。
  • 人生天地間,從來遠行客
    寫至此處,龜山考古遺址那堆出土的陶器又跳入了我的眼帘。7000年前,中國大陸還沒有發展到「南北之爭」,除海侵等自然災害以外,集體性離島求生還有其他的原因嗎?這已是歷史的謎團。但既然龜山考古遺址的所在地,上攀村至今還有村民居住,其腳下的土地掩蓋的遠古歷史就並非是一個孤單的「7000」年,所以我們可以推測,南島語族先民下海遷徙是一個延續的過程,此後的遷徙或許脫不了族群內外的矛盾和鬥爭的動因。
  • 她終是遠行了
    去年10月,我恍惚間意識到好像很難再見到了她,情緒四起,便在這裡留下一篇題為《她終是遠行了》的空白素材。雖然網際網路讓聯繫方便,但時差是時差,忙碌是忙碌,距離是距離。她終究遠行了,開過大眼界、享過大自由的她,本就不該被束縛了手腳。有些人是很幸運的,比如她;有些人的幸運也是靠自己爭取的,比如她。
  • 時光影展 有一種成長叫遠行
    成長路上,我們需要一次遠行,放逐體能、釋放心靈。我們的腳步可以走多遠?我們的思想可以飛多高?在遠行中,我們定會收穫很多。也許我們暫時走脫不開,但是隨著光影的定格,我們可以去到世界各地,走走,看看。雕刻時光十七周年店慶月,和我們一起遠行,一起成長。1、午夜巴黎
  • 斷續小記·一無所有的遠行
    在完成了大考之後,我完成了和自己約定的第一次遠行。 這一次的遠行,是於無聲的時光罅隙與漫漫路途之中完成的。我像是一個流浪的旅人,帶上了一些簡單的行囊,就開始毫無方向地尋找和奔波。  也是因為這個過程,我感到特別的慶幸。我慶幸的是自己總是在一些偶然時刻,能夠觀察並嘗試到一些對於我來說曾經遙不可及的生存方式,以及這些方式裡面生存著的人們。
  • 字在敦煌|立夏:眾生並秀,輕履遠行
    字在敦煌|立夏:眾生並秀,輕履遠行 2020-05-05 20:3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在閱讀中來一趟遠行
    但因為現實所困,無法離家,自然也無法旅行,只能在腦中暢遊一番。暢遊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調動旅行的記憶,那些我曾經去過的國家和城市,那些我散過步的海濱或山路,那些我在旅途中認識的陌生人……把它們調動出來,然後再次沉浸進去,也不失為一種美好的內心旅行。經常旅行的好處,就是在你無法離開時能夠拓展你的心靈空間,讓你不至於因為現實而窒息。
  • Airbnb成都分享會現場丨後民宿,離家出走
    其次,通過這場分享會,離家出走在成都的民宿圈內也收穫了一點點的存在感,至少在分享會上,我們被作為分享嘉賓請到了觀眾面前。整場分享會下來,我們的內心活動還是挺洶湧的。為了報答現場這麼多的優秀房東對離家出走的捧場,我們決定對分享的內容做一次圖文梳理,希望能讓大家對離家出走有新的理解。
  • 少小離家老大回 最是鄉愁心頭繞 | 《訴鄉情》在浙江國際頻道播出
    你曾昂然遠行,涉水跋山,    You travelled far and wide.    曉發江鐘鳴    The early bell chimes were your cue.    少小離家老大回,    I left home young and return a senior,    鄉音無改鬢毛衰。    my accent endures but not my dark hair.
  • 覺悟無常: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陵上青柏,澗中磊石,似是長如舊。生於天地間的人們,恍然間如同在外遠行的旅客急於歸家那般,匆匆歸為塵土。說無常道無常難會無常義,經無常歷無常方知無常苦。大師乃作《七筆勾》詞,而後離家修道。七筆勾,指人的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七件大事,皆應一筆勾銷,因為這些看似很重要的東西,並不能使人獲得解脫,反而拖累人們耗費精神。七筆勾恩重山丘,五鼎三牲未足酬。
  • 「在高科技的使用裡保留動物感」:蔡國強的遠行、歸來與夢遊
    自1986年底遠行日本以來,蔡國強的足跡遍布世界各地,「炸」出一個又一個煙花奇蹟。近五年,他則專注於「一個人的西方藝術史之旅」,與西方藝術家先輩和他們代表的藝術史對話,同時也以種種藝術嘗試在遠方尋找更大的故鄉。
  • 一首羈旅思鄉詩,孤身遠行,只是少年,卻漂泊繁華外鄉,格外悽涼
    又如賀知章的《回鄉偶書》「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等。王維筆下同樣有首很精彩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維是在他十七歲時寫下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他那時孤身遠行在長安,一個少年在面對儘是陌生人的繁華外鄉,是很孤獨悽涼的,這讓他格外思念家鄉。因為他的家住在華山之東的蒲州,所以這首詩被他題作「憶山東兄弟」。
  • 王源《離家的人才會想聽的故事》首秀願你我都能在冬天感受溫情
    「離開家時裝作匆忙,怕看見你溼了眼眶」 17歲的王源用稚嫩的視角描繪鄉愁,轉眼20已至,少年用溫柔的聲線歌唱離家的故事,每一個比太陽更晚回家的人值得世間的溫暖,每一個背井離鄉的奮鬥者都能從歌聲裡聽出自己的情愫。「故鄉屬於離鄉的人」這首歌,好像沒有高潮,又好像處處是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