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擁有臥龍和鳳雛,為何還是不能一統天下?原來他犯了一致命錯誤

2021-02-13 白羊小劇場

184年,一場轟轟烈烈的黃巾起義幾乎把東漢王朝給打垮了,不過在劉備、曹操等新勢力的鎮壓下,這個農民起義運動還是失敗了。後來劉、曹、孫3方分別建立了蜀、魏、吳3國,可他們鬥來鬥去都沒能如願統一,最終以司馬氏建立了晉王朝而「全劇終了」。

由於《三國演義》的廣泛流傳,致使劉備的蜀國滅亡後而讓人為之流涕。按道理說,「伏龍鳳雛得一就可安天下」,但劉備把2個人才都弄到手裡了可還是不能匡扶漢室,這是為何呢?因為劉備用錯一個致命的人,他直接把整個蜀給坑了。

諸葛亮是劉備生命中的1個重要貴人,沒有前者就沒蜀漢政權的建立。184—207年,劉備兄一直打拼了23年之久,可他卻一直沒能成功,幾經兜兜轉轉也不過是過著被人追著打的顛沛生活,直到遇到了臥龍才真正開始走上了逆襲的道路。

207年,劉、諸葛在襄陽隆中進行了有名的長談,最後他們制定了「先取荊州再佔蜀」和「聯孫抗曹」的戰略方針。經過諸葛亮的鼎力輔佐,劉備終在221年建立了蜀國。208年,孫、劉聯軍在赤壁打敗了曹操,而後荊州地盤也基本歸劉備所有。

也就在這個時期,鳳雛龐統投靠了劉備。臥龍、鳳雛得1個就可「開掛」,而劉備將2個全給弄到了自己麾下,似乎漢室可興了。龐統也很給力,曾獻連環計於曹操,更有著遠見卓識了。可惜,在攻佔西川之際,鳳雛壯烈犧牲,後來全靠諸葛亮1人在撐著蜀漢。

不過好在227年諸葛亮第1次北伐之時,他收穫了姜維這個人才,因此臥龍死後蜀靠姜維又續命了些年。但劉備得了臥龍、鳳雛2人,為何還是沒能統一天下呢?就在劉備死後的第43年,姜維說了句話直接揭露了真相。

歷史上的諸葛亮善於內政,龐統精通軍事,可後者犧牲直接導致諸葛亮大小事務全得自己來才行;本來一旦諸葛亮死去蜀就沒人續命了,但姜維的出現直接給了蜀希望。因為小姜維具有龐、諸葛2人的特點,同時又年輕,因此成了蜀的又1個重要人才。

254年,姜維曾進行了北伐,並取得了大勝。不過後來他的7次北伐全都無功而返,其中很大原因來自於蜀自身問題:劉禪不作為,小人黃皓使壞。263年,魏大舉進攻蜀,並一戰成功。姜維與手下將士恨得拿劍砍石頭,但也只好被迫帶著全軍投降了鍾會。

那會兒,鍾會問:「你怎麼現在才來投降呢?」姜維非常嚴肅地說:「今日見此為速矣!」這句話的意思表達了姜維兄的無奈:劉禪本身不給力,加上黃皓又害人不淺,所以臥龍、鳳雛也玩不轉,更何況我姜維呢!蜀的滅亡,也就是因劉備的繼承人劉禪太不給力了。

註:本文轉載自網絡,不代表本平臺立場,僅供讀者參考,著作權屬歸原創者所有。我們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如有侵權,請在後臺留言聯繫我們進行刪除,謝謝!

後語:希望大家閱讀後在右下方「在看」處點個讚,以示鼓勵!堅持是一種信仰,專注是一種態度!感謝!

相關焦點

  • 劉備得臥龍鳳雛,為何不能一統天下?姜維臨死前,不小心說漏了嘴
    後來,又進徐州、打袁術、除呂布,這讓世人看到了他劉備的能力。再到後來,劉備與曹操反目。一不小心劉備匡扶漢室的大業便進行了10多年,但是此次的劉備仍然需要藉助劉表的地盤,「新野」,以新野這個小地方來招兵買馬。但是,劉備此時除了名氣大一點之外,其實他和10多年前一樣,同樣是一個窮鬼。好在襄陽名士司馬徽便指點了劉備,並且對劉備說道:「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
  • 臥龍鳳雛得一可一統天下,為何劉備得兩人卻敗了?他不知道下半句
    司馬徽身為諸葛亮的師傅,肯定有一定的謀略和過人的智慧,才能培養出諸葛亮這樣的徒弟。其實他還有一個徒弟名叫龐統,也是劉備的手下。
  • 劉備擁有臥龍鳳雛,為何不能統一天下?龐統之死暴露劉備性格缺陷
    三國時期,有這兩位具有經天緯地之才的人物,一個是臥龍諸葛亮,一個是鳳雛龐統。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劉備得此二人為何沒得天下?
    我們再看《三國演義》第三十七回,司馬徽得知徐庶向劉備推薦諸葛亮時,對劉備說:「諸葛亮可比興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漢四百年之張子房也。」可是,司馬徽出門後,卻仰天大笑曰:「臥龍雖得其主,不得其時,惜哉!」意思是劉備得了諸葛亮,也得不了天下。經過對比,我們就會發現,司馬徽在劉備面前抬高了諸葛亮、龐統,為他們做了誇大宣傳。
  • 為何劉備得其臥龍鳳雛還是敗了?其實後面這樣還有一句,水境沒說
    三國中,有一位十分神秘的老者,水鏡先生司馬徽,從他手上教出的徒弟,無一不是人中龍鳳,比較出名的有三名徒弟,孔明,龐統,徐庶,其中,孔明與龐統更是被譽為臥龍鳳雛。 世人皆說:臥龍鳳雛,二者得一可安天下。
  • 眾人只知「臥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誰知道後面一句是啥?
    據說,司馬徽是諸葛亮和龐統的師父,從這兩位徒弟後來的表現來看,司馬徽的能力非常強,至少比諸葛亮要強不少。諸葛亮為出山之前,司馬徽就曾這麼說過:「臥龍鳳雛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客觀來說,司馬徽的話雖然有誇張的嫌疑,但也可以看出他的自信,以及對兩個弟子能力的信任。劉備聽說此事後,加上徐庶的推薦,不顧自己高貴的身份(劉皇叔),三顧諸葛亮於茅廬之中。
  • 諸葛亮,龐統號稱「臥龍鳳雛」,司馬懿綽號是什麼?
    然而,劉備這是兩個,但只得到了世界的三分之一、大家都知道,綽號臥龍諸葛亮,龐統綽號鳳雛,司馬懿更暱稱霸氣,卻很少有人知道。諸葛亮誕生181年來,琅邪郡陽都縣,諸葛梁桂父親一樣太君程在東漢;諸葛亮張的3歲時母親去世。諸葛亮8歲父親去世,他的弟弟諸葛均其次袁術豫章太守任命叔父諸葛玄的生活。三人才,將軍雲,智慧多不勝數,創3傳說中的諸葛亮,龐統,司馬懿之間。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劉備光顧著高興,竟忘了還有下一句!
    三國演義裡有一句很著名的話語,叫做「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這句話是水鏡先生說的,水鏡先生是司馬徽,為人清雅,學識淵博,在識人方面更是厲害,當時劉備想要
  • 比臥龍鳳雛還霸氣,註定他能成為最後的贏家
    奈何天不助劉備,他盡得諸葛亮、龐統二人的輔佐,不僅沒有一統天下,而且還被東吳的陸遜一把火燒的潰不成軍,最終含淚病逝於白帝城,估計劉備臨死前肯定認為自己被水鏡先生忽悠了。諸葛亮,字孔明,外號為「臥龍」,從27歲出山後,盡心輔佐劉備開創蜀漢之基業,並在劉備去世後繼續效忠於扶不起的阿鬥,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這話沒毛病,但水鏡先生隱瞞了下半句
    曹丕稱帝後,劉備也跟著稱帝,等於說劉備是自立為帝。有人說曹操是亂臣賊子,但是曹操一生沒有稱帝,名義上漢獻帝還是最高統治者。曹操早期打的就是「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旗號,雖然東漢已經名存實亡,但是很多人才內心還是傾向於大漢。曹操手下有五大謀臣,郭嘉、荀彧、荀攸、程昱、賈詡。他們個個都有蕭何張良之才。所以,三國以曹魏的地盤最大,勢力最大。
  • 他是三國最神秘的高人「臥龍和鳳雛」都是他舉薦的
    其實在三國中還有一個非常厲害的評論家,他太低調了,諸葛亮和龐統「臥龍和鳳雛」的稱號就是他取的。看《三國演義》的人都以為諸葛亮是徐庶推薦給劉備的,其實早之前劉備在徐州被曹操打敗,在馬躍檀溪後遇到了一位高人,此人自稱"山野閒散之人"拒絕劉備的邀請,後向劉備舉薦諸葛亮和龐統稱兩人為「臥龍」和「鳳雛」。
  • 劉備真正欣賞的軍師是誰?不是臥龍鳳雛,而是這個曹操都害怕的人
    本人認為,諸葛亮當年所提的戰略對於劉備來說,是完全沒有絲毫問題的。因為,當時劉備的實力最小,如果不聯吳抗曹,恐怕劉備是第一個被滅的。既然戰略正確那為什麼劉備還是沒有一統天下呢?原因其實非常簡單,因為有一個重要的軍師死了,此人不是臥龍鳳雛,而是讓曹操都害怕的他。那麼,在劉備帳下,除了臥龍鳳雛,到底還有誰可以算得上是頂級的軍師呢?
  •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為何天下不歸蜀國?水鏡:想想我怎麼說的
    諸葛亮當年自稱為臥龍,躬耕於南陽,當時常常將自己比擬為管仲樂毅,後來他真的成為管仲樂毅了。諸葛亮是一匹千裡馬,而劉備便是發現千裡馬的伯樂。三顧茅廬的故事家喻戶曉,三顧茅廬之前,劉備最早找到的謀士,是水鏡先生。當時水鏡先生已經亦然想要歸隱,開始不管世間戰亂紛爭了,臨走前,水鏡先生留下了一句話:「臥龍鳳雛,二者得一,可安天下。」
  • 左德浩 | 臥龍與鳳雛
    相比臥龍崗的熱鬧和繁華,紫山上的鳳雛臺依然寂寞,荒草埋幽徑,雲深不知處。就連我這個祖居紫山附近的人,要找到鳳雛臺也不容易。如今,兩座讀書臺,一在繁華鬧市,一在偏僻荒野,待遇和榮寵截然不同,對當地所做的經濟貢獻也大不相同。  背後,有哪些原因呢?我想,第一個原因,怕是當初曾經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兩人後來的功業、成就和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大不相同;第二個原因,怕是區域位置造成的城鄉差異了,儘管現在紫山森林公園已經提上了議事日程,龐統的鳳雛讀書臺怕是也不會得到大規模的文旅開發。
  • 都說「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為何蜀國還是亡了,因為還有後一句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是水鏡先生司馬微對劉備說的,就連水鏡先生對他們都有如此高的評價。臥龍諸葛孔明與鳳雛龐士元大家都已經再熟悉不過了,但是為何劉備得了這兩位謀士依舊難以復興漢室呢?那是因為「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還有下一句「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那這子初與孝直又是何方神聖呢?
  • 三國中不止有臥龍鳳雛 其實還有幼麟冢虎
    三國演義中,劉備的實力也很強,除了有五虎上將以外,謀士還有諸葛亮和龐統,這兩位分別稱為臥龍和鳳雛
  • 難怪劉備得到臥龍鳳雛都註定失敗,你看水鏡先生說的後半句是啥?
    就是因為有了諸葛亮的存在,才讓一個連棲身之地都沒有的劉備,漸漸變成了稱霸蜀漢的帝王。其實,早在劉備逃亡之際,就曾經遇到一位世外高人。此人道號水鏡先生,有未卜先知的本領。而且,在劉備請教平定天下的方法時,水鏡先生就和劉備說過「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
  • 水鏡先生告訴劉備,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為何沒提到司馬懿呢?
    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這段本是羅貫中《三國演義》中的一個鋪墊,為了只是引出諸葛亮和龐統而已,歷史上根本也沒有水鏡先生,更加沒有這句「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可是說,這是羅貫中對諸葛亮和龐統最好的包裝詞和廣告語。等於現在的李寧,金拱門等,要大家知道你賣什麼,你先需要給人留下印象。
  • 揭秘三國:劉備真正欣賞的軍師是誰?不是臥龍鳳雛,而是這個曹操都害怕的人
    本人認為,諸葛亮當年所提的戰略對於劉備來說,是完全沒有絲毫問題的。因為,當時劉備的實力最小,如果不聯吳抗曹,恐怕劉備是第一個被滅的。既然戰略正確那為什麼劉備還是沒有一統天下呢?原因其實非常簡單,因為有一個重要的軍師死了,此人不是臥龍鳳雛,而是讓曹操都害怕的他。那麼,在劉備帳下,除了臥龍鳳雛,到底還有誰可以算得上是頂級的軍師呢?
  • 三國演義與三國志50鳳雛比臥龍差的不止長相
    水鏡先生和剛從檀溪跳過來的劉備說的。伏龍也就是臥龍,著名的諸葛亮,鳳雛是龐統龐士元。這二位如果往一起一站,光看長相,諸葛亮甩龐統不知道多少條街,龐統這長相實在有點兒對不起觀眾,所以他名聲雖然大,但出去找工作時孫權和劉備都沒看上他。特別是劉備,想當初聽了這個「伏龍鳳雛」,受了病一樣要找這二位。三顧茅廬,費了多大勁把諸葛亮給求出來,到了龐統這兒,送上門兒還不想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