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職媽媽」到「斜槓媽媽」,是什麼改變了她?

2020-12-23 品牌觀察說

為母則剛,這話不假,但對Cathy並非什麼都不怕。有朋友跟她抱怨成為媽媽後的三大痛點:人民幣、價值、社交。不無道理。在家中照顧小孩,收入暫停,並且因此而缺乏價值感,覺得自己除了帶小孩和做家務一無所長。每天在家,缺乏社交機會,不知外面的世界今夕是何夕,與社會脫節的恐懼日漸加重。媽媽們害怕失去自己,害怕與曾經那個意氣風發的職場人,或者時刻on trend的時髦精越來越遠。Cathy成為媽媽後,反而害怕找不到自己的價值。

所以增加自己的價值才是關鍵。在不上班的產假期間,或者在全職帶娃的一兩年內,有人焦慮,有人麻木,有人憂心忡忡未來規劃,而Cathy則是迷茫:不知道自己是誰,不知道自己未來要幹什麼。那就讀書,讀書總不會錯。刷個學歷,學門技能,內化的東西最後將變成你呈現的價值。

有Cathy跟有相同煩惱的帶娃朋友說之後,朋友表示:道理我都懂,可家中神獸需要照顧,而且也不可能離開老公孩子貿然出門讀書。Cathy答:「本來我也是這麼想的,但是後來了解到一個新項目,確實是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原來並不是每個學位讀下來都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空間成本,經歷了疫情,線上教育已經非常成熟。職學教育攜手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推出的碩士課程項目,就非常適合媽媽們。這是一個線上碩士項目,通過網際網路,讓你足不出戶也能享受留學生的全部資源。對於出行不便,又擁有碎片時間的媽媽們來說,簡直完美契合。

並且媽媽們也不用擔心語言問題,這個學位的準入並不需要提交語言成績。不用肝雅思託福也能開始學習,而且課程還附上了貼心的中文字幕。作為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的合作夥伴,職學教育已經為你考慮到了一切:語言從來不應該成為獲取知識的門檻,未來的教育應該更具備普適性。

職學教育攜手美國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創意策劃在線心理學碩士課程,為媽媽們貼心考慮。首先是心理學專業,這個全球心理學碩士排名前三十強的學位能夠讓媽媽們更懂自己,也更懂家人和孩子,並幫助他人解決問題。

非常適合想在職場繼續網上學習的媽媽們。在線上,你依然可以接觸到海量國際名師資源,和他們自由交流,你依然會有來自世界各地的同學,並且擁有自己的校友通訊錄。人們常說,學歷是塊敲門磚。而這個項目除了敲開更高階的職場大門,更是敲開了受用終身的海歸人脈資源的大門。如果你樂意,還能到美國現場參加畢業典禮,並參加更多遊學課程。

職學教育是一站式全球在線學位教育賦能平臺,創新探索與全球知名大學合作,為在職人士搭建連結全球優質教育的紐帶。無論是因生育職場中斷,還是全職媽媽想重回職場,職學教育都願意提供設身處地的幫助

想知道Cathy從哪個寶藏平臺發現的信息嗎?微信搜索關注「線上留學」公眾號,了解更多線上留學課程項目和資訊。

相關焦點

  • 斜槓媽媽正當時!
    一場生日會,從策劃定場地點餐、布置打氣球攝影、烘焙蛋糕甜品臺到購置伴手禮包禮物買水果……把前些年做房地產策劃的全部功力都用上了!一個人活出了一個團隊的勇敢!生日甜品臺的食譜能我緩一緩再發吧!誰讓我這會兒還在給肖先生烤生日蛋糕,10月生日季也是甜蜜的負擔啊~突然想起之前看過的一句話,當今媽媽的標準「下得了菜市場,上得了課堂;做的了蛋糕,講的了故事;教得了奧數,改得了作文;陪得了琴棋,畫得了小報;搜得了攻略,拍得了照片;想得了創意,搞得了活動;最重要的是,扛得住情緒崩潰,熬得過歲月滄桑!」頓時覺得,論斜槓青年,舍我們「老母親」其誰啊!
  • 斜槓媽媽
    刷朋友圈,刷出一個新名詞:斜槓媽媽。
  • 噓,這裡有斜槓媽媽們藏在樹洞裡的秘密
    我心裡一驚,出什麼事了?追問之下,君兒悲戚戚的向我進行了長達數小時,「嫁了個大爺、生了個祖宗」的全賠媽媽述職報告。為了安慰她內傷的心靈,我只能以單曲循環方式重複著那幾句連我自己都感到無力的安慰話。不光是全職媽媽的苦逼之情如滔滔江水。
  • 做一個會賺錢的斜槓媽媽,你會又美又颯
    之前,還有一位單親媽媽帶著7歲女兒投江的事件,這個媽媽離婚,獨自撫養女兒,無工作,每個月靠前夫給的1500元撫養費生活,常年陷於抑鬱的情緒中,之前想和前夫複合,前夫拒絕了,她拉黑了前夫,給嫂子發了一封疑似遺言的信兒,自己帶著女兒毫無留戀的去了離家300米的嘉陵江......
  • 從臺灣金馬獎到全職媽媽,伊能靜失去了什麼
    巧的是,伊能靜在和秦昊結婚之後,就安安心心生娃帶娃,她輕而易舉地拋棄了自己正當紅的事業,在家裡做一個全職媽媽。從16年起,淡出了觀眾的視線,若不是今年《浪姐》回歸,恐怕很多人就會將她就此淡忘。我們都知道,公眾人物淡出人們的視野代表了什麼。作為演員、歌手,不演戲,不唱歌,不在人前曝光,相當於藝術生涯就此斷絕。
  • 斜槓媽媽和她的女兒
    鄭春玲說,「她剛剛6歲,我就反思自己在教育哪個地方出了問題。家裡就一個孩子,周圍所有的人都是在給予她愛,沒有教會她如何去傳遞愛、給予別人愛。後來我就突發奇想,能不能帶著孩子去參加一些公益活動,來培養她的愛心和責任心。」從關愛脆骨病兒童,到給山區兒童捐書捐款,「全職媽媽」鄭春玲帶著女兒一起幹的另一番事業正式開始了。
  • 哪些星座的女人,會是超厲害的斜槓媽媽?
    因為斜槓這個名詞是最近大家常看到斜槓媽媽,斜槓青年,它是美國報社的一個專欄作家瑪希艾波赫她就是在她的文章裡面提到說像過去你的身份就是媽媽或者是一個歌手就這樣就沒了,現在他們發覺紐約有越來越多的人,他的這個名片一拿出來上面不只是一種身份了,所以開始漸漸我們會說一個人擁有多重身份就可以用這個斜槓來形容
  • 職場媽媽鄙視全職媽媽?有一類職場媽媽,連全職媽媽也看不上她!
    在網上看到一個帖子,一位職場媽媽說自己「看不起」全職媽媽,並且給出了3個理由:風險管理意識差,目光短淺,自我感動。所以,不論是職場媽媽,還是全職媽媽,都在為家庭(也是為社會)做貢獻,她們都同樣值得尊重。但是,作為一名全職媽媽,我也看不上那位博主說的那一類職場媽媽(我單指那一類人,不是所有的職場寶媽)。同時,我也給出我「看不上」她們的4條理由:第一,沒有責任感。
  • 全職媽媽都慘澹收場?《三十而已》顧佳,高段位全職媽媽無所畏懼
    她就是那種男人想娶回家,女人都想成為的那種人。看完之後不斷地感慨,其實全職媽媽也是分段位的,顧佳這種黑帶選手就算被出軌了,怎麼可能會慘澹收場?很多媽媽聽完樊老師講書之後意猶未盡又買了文字版的書,心血來潮過後有多少人真的改變了呢?舉個我姨媽的例子吧,小妹妹是她在39歲高齡生下的,因為孩子學習習慣的問題,每天母女倆被作業折磨的死去活來。
  • 請叫我斜槓媽媽.
    斜槓媽媽的職業技能跨度很大。她可以是孩子的高級營養師:隨時腦補輔食添加月齡表、微量元素補充時間表、食物相生相剋表,並且變著花樣展示自己的廚藝。(畢竟我是不會告訴你兒童髮廊剪一次要168塊的)她可以是孩子的家庭醫生:基於網際網路各種草根醫學知識加上慢慢積累的經驗,媽媽們漸漸修煉成可以對付孩子常見病的家庭醫生,感冒咳嗽發燒積食嘔吐腹瀉玫瑰疹什麼的,總能根據症狀判斷出不同的病因。她可以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話一點不假。
  • 我愛斜槓媽媽|母親節,大聲說出你的愛
    那麼,擁有多重身份的媽媽就可以被稱作#斜槓媽媽#。<< 左右滑動查看百變#斜槓媽媽#>>在母親節到來之際,勵步君要向所有#斜槓媽媽#大聲表白。花式表白一將製作好的賀卡曬到微博、抖音平臺,就有機會為媽媽贏得「勵步好家長」勳章一枚~抖音平臺 關注「勵步英語」抖音號,帶話題#我愛斜槓媽媽#,並發布孩子的賀卡作品以及對媽媽的表白
  • 猶豫要不要當全職媽媽?不如先聽聽幾百個全職媽媽的心裡話~
    想到她這麼依戀我的時光並不長了,就希望把有限的時間都給她。——@Ruo_e二胎家庭,幸福是double,辛苦自然也是。雖然經常累到不想說話,偶爾埋怨一下婆婆的不近人情,但實際上,我是不後悔全職在家帶孩子的。
  • 全職媽媽真的是寄生蟲嗎?
    今天看到一個自己工作,婆婆帶娃的寶媽發朋友圈說全職媽媽都是寄生蟲。感覺有點噁心,又有點委屈,社會最全職媽媽惡意這麼大嗎?有的媽媽還說,我們明明犧牲了自己的工作,犧牲了自己所有的時間精力,為什麼還要被罵,為什麼生完孩子就這麼慘呢?
  • 全職媽媽是享福?不為人知的心酸誰又知道,拯救被忽略的全職媽媽
    或許你聽說過全職媽媽這個」工作「嗎?你對全職媽媽的理解是什麼,覺得全職媽媽這個」工作「輕鬆嗎?說起全職媽媽,大多數人應該是都聽說過、也大概知道是什麼意思,並且大部分人都認為做全職媽媽是一件很輕鬆、很幸福的事情。不用工作還有人養著,只需要在家帶帶孩子、做做家務就行了,多幸福的事情啊!
  • 她們,不應被「全職媽媽」界定
    去年母親節的前一天,我到北京順義福尼亞劇院參加 「國際女主人節」。這場面對國際社區媽媽們的活動主題為「全職媽媽再出發」,重頭戲是兩場「輕戲劇」表演,都是由全職媽媽們自編自導自演的。來到這裡,我有兩個好奇。一是基於一個事實:智聯招聘發布的《2017職場媽媽生存狀況報告》顯示,21.7%的職場女性有做全職媽媽的未來規劃。第二個好奇基於我眼前的這個全職媽媽群體的特殊性。
  • 「對不起,我不想再做全職媽媽了…」
    選擇做全職媽媽,你後悔了嗎?全職媽媽的一天是怎樣的呢?去年熱播劇《三十而已》播出後,有這樣一張圖在網上廣為流傳。一張圖的最上端,標註著大大幾個字——「顧佳的一周」,從周一的普拉提課開始,到周日帶兒子打疫苗結束,顧佳把每一天安排得滿滿當當。
  • 職場媽媽or全職媽媽,當媽太難了!
    這樣的狀態一直持續到孩子4歲多,因為出現了兩個讓婷頭疼的狀況。因為孩子幾乎白天和晚上的時間都是爺爺奶奶帶著,跟爸爸媽媽相處時間少,時間一長就生疏了,幹啥都要爺爺奶奶。最明顯的就是只找爺爺奶奶玩,睡覺也不要爸爸媽媽,婷婷買禮物、威逼利誘都不行,半夜醒過來還是大哭著要找爺爺奶奶,試了好幾次都哄不好,最後還是找了爺爺奶奶。
  • 全職媽媽的身心調適
    2、養育壓力很大有寶媽表示:在家帶兩個孩子,做了五年的全職媽媽,每天完全圍著孩子轉,生活中除了孩子還是孩子,這種孤獨感令她感到窒息,並且無人理解、無法發洩。孩子稍有不滿就會歇斯底裡,各種發脾氣、鬧情緒。以致於這位媽媽一度抑鬱。
  • 母親節特別策劃:「斜槓媽媽」郝景芳談女性職業發展與生育抉擇
    近年來,「不婚、丁克」成為了很多80後、90後的選擇,越來越多的職場女性,不願意成為媽媽,或者年紀大了才想生育。大多數年輕的職業女性不願意結婚生子阻礙自身發展,或者生了二胎變為全職媽媽,與社會脫節,錯失職業成長的黃金期。
  • 48歲陶虹升為全職媽媽:忌有色眼鏡,全職媽媽該被尊重活出自己
    1993年,她獲得第七屆中國全國運動會集體花樣遊泳冠軍。1998年,電視劇《春光燦爛豬八戒》中她飾演的小龍女角色深入人心。可一旦丈夫這個維繫點出了什麼差錯,全職媽媽的世界便轟然倒塌。假設丈夫入不敷出,或者發生婚外情,這如同對全職媽媽宣判了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