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區分激情犯罪預謀犯罪和無差別犯罪?

2021-01-13 騰訊網

激情犯罪和有預謀犯罪可以是一個比較級的,因為是犯意的狀態決定的。(需要注意的是我國刑法是沒有激情犯罪這個概念的,在實務中不認可。)

無差別犯罪與上面兩種不是一個比較級,因為是按照目標群體來分的。

站在這個前提下,去回答這個問題,應該分為兩部分,先來激情犯罪和有預謀犯罪的部分,因為比較簡單一點。

這兩種的區分主要是看犯意,有預謀犯罪這個比較簡單了,就是一定是有計劃安排,準備階段然後實施的犯罪行為,很好理解。主要還是說一下激情,激情犯罪的概念在我國刑法中是沒有的,主要還是來源於英美法系,在刑法總論中作為一個理論點有提及了解,主要指的就是無特定犯意或動機的犯罪行為,裡面比較重要的一個因素就是引起行為人進入這種「激情」不受控狀態的挑釁或者是其他行為,這是一個重要的觸發因素,這個有很多其他優秀的回答已經說的很明白了,可以去看一下其他優秀的回答。要強調的是,無論是不是激情犯罪,在我國刑事司法實務中,激情狀態目前都不是一個認可的考量因素,致人死亡在我國就是致人死亡。

但是值得一提的是,(1997)朝刑初字第878號案件中首次出現了激情犯罪的概念,可供參考。

不得不提一下關於激情犯罪的學術討論,有一部分學者是覺得激情犯罪也是有決策過程的,只是決策過程很短,沒有考慮的那麼詳細,當然這個不是本問題要討論的。

所以回到區分的問題上,激情和有預謀的區分,主要是看犯罪發生時的行為人犯罪意圖和動機,準備階段,對象狀態等。

在結束激情犯罪和有預謀犯罪之後,接下來來說一下無差別犯罪。首先要說自己的一個可能不成熟的觀點,個人認為,按照無差別犯罪的特點來說,無差別犯罪是包括了有預謀和沒有預謀的兩種分類的,而無預謀的又分為幾種,

有預謀的一般體現為由於對一些事情,遭遇或者是待遇不滿的挫折情況下,引起的針對整個社會群體的報復行為,具體例子可以參看「秋葉原無差別」「煙臺叉車事件」以及近兩年的一些報復社會向的新聞,這裡就不多舉例了,總的犯意就是報復和發洩,心態一般為「殺誰無所謂,我就要整個社會受到傷害,來承受我的痛苦,反正我也活不下去了,就拉幾個墊背的」。

無預謀的無差別分為幾種,第一種是精神類疾病突發引起的範圍攻擊行為,舉個慄子,A是一個有精神類疾病史的人,A出去超市買東西,然後看到超市廣告中播放的內容,受到了刺激,於是病發,開始攻擊周圍路過的人,這種例子比較極端,但是比較好懂,也確實有精神病發攻擊的情況出現,這就是無預謀的。當然精神疾病在行為後的判刑方面是有一定的區別的,這個就不講了,可以查一下刑法和精神異常抗辯。

另一種無預謀的無差別是轉化型的,但是嚴格來說這種應該處於中間地段,轉化型的情況一般發生在第一個犯罪行為為激情犯罪的情況下,在激情狀態下,犯罪目標從個體轉化成為群體,但是這種情況下,前一段激情犯罪的單個目標很可能以及滅失了,情緒沒有及時消散的情況下轉化成群體之後,目標是不固定的,所以就很可能變為無差別。舉個慄子,A和B產生激烈的爭吵,A在爭吵中控制不住自己把B傷害致死了,A自己很激動也很害怕,拿著刀渾身是血跑下樓去,樓下的行人看到A開始變得恐慌,這個時候A又受到了更多的刺激,於是開始揮刀隨機砍人。注意這個例子裡面,第一段的打擊目標是B,第二段就轉化成為了行人群體,沒有明確的目標。

無差別犯罪的概念同樣也不在我國刑法中,但是在社會,媒體層面還是有很多使用的,概念來源是日本。

相關焦點

  • 「無差別殺人」犯罪
    就個人觀點,我認為南昌紅谷灘殺人案是一起「無差別殺人」犯罪。(「無差別殺人」是指犯罪嫌疑人事先沒有計劃、和被害人沒有仇怨,作案完全是臨時起意、隨機選擇作案目標、想殺誰就殺誰的殺人案件。這個詞彙最早出現在日本。)行兇者和被害人沒有仇怨,作案目標非常隨機,僅僅「因為這個更漂亮」便砍向了其中一位。或許有人說,為什麼是無差別,他的目標很明確是女性。
  • 如何區分詐騙犯罪與民事欺詐
    詐騙犯罪與民事欺詐在主觀、客觀上都相近,我國刑法理論界和司法實踐中通常以是否具有非法佔有目的作為區分詐騙犯罪與民事欺詐的界限,但筆者認為,一律以是否具有非法佔有目的來區分詐騙犯罪與民事欺詐過於簡單化、絕對化、寬泛化,易造成現實中詐騙犯罪認定泛濫
  • 走私犯罪中,吸收犯和牽連犯的區分認定
    這三種行為之間的關係如何進行區分認定?律師評析在本案下,行為人在走私過程中具有的持有武器、彈藥的行為與偷越國邊境的行為具有關聯性,即持有武器、彈藥的行為與走私行為具有吸收關係,是吸收犯。偷越國邊境的行為與走私行為具有牽連關係,是牽連犯。
  • 反思日本21世紀「無差別犯罪事件」
    然而近年來,日本發生了數起震驚全國的「無差別犯罪事件」。為此,日本專門制定了《關於對在心神喪失情況下製造重大傷害人員的醫療與觀察的法律》、修改了《槍刀劍管制法》。「無差別犯罪事件」的多次發生也引發了日本社會對於加強心理衛生健康教育,增強民眾特別是青少年抗挫折教育的關注  「無差別殺人」是指針對沒有任何矛盾衝突的人,罪犯不會也不想從殺人中獲得任何實際益處或補償的殺人行為。
  • 回顧日本秋葉原事件,無差別犯罪真的無法預防嗎?
    他一邊狂叫一邊手持刀具刺向被撞倒的行人和試圖救助傷員的群眾。五分鐘後,警方趕來將肇事司機加藤智大拘捕。這次的秋葉原殺人事件共造成7死10傷,受害者人數是平成年代以來,日本國內發生的無差別殺人案件之最,秋葉原案件也讓無差別殺人這個名詞廣為人知。有意思的是,在作案前加藤智大就曾在手提電話留言板上作出了犯罪預告。
  • 什麼是無犯罪證明?西班牙留學籤證無犯罪證明應該如何辦理?
    出國籤證需要的無犯罪證明是什麼,在哪裡辦理?今天牛學姐給大家集中解答一下國內篇Q:國內的無犯罪證明如何辦理?A:國內的無犯罪證明在戶籍所在地的派出所辦理。Q:無犯罪需要老家和現在的居住地各開一份嗎?還是一份就可以了呢?
  • 突發天津67歲老人攻擊女性,無差別犯罪有多可怕?
    一個67歲的老頭,走路都不穩,居然還要殺人,而且並不是和自己有仇怨的人,無差別攻擊路過的行人,這樣瘋狂的舉動讓人懷疑他的動機,除了製造事端,真想不出他還有什麼可以狡辯的。劉某白活了這麼多年,被砍死的路人何其無辜,雖然年齡大了可能會從輕處置,但是劉某的行為太惡劣,無差別攻擊的壞處就是不分善惡,連弱者都不放過,而網絡上叫囂的一些鍵盤英雄,現實中就和保安一樣,只顧自己保命。
  • 如何申請無犯罪記錄證明?
    如何申請無犯罪記錄證明? 最近有很多小夥伴諮詢小編「怎樣申請無犯罪記錄證明
  • 無差別犯罪無處可逃——《租房驚魂》
    無差別犯罪無處可逃——《租房驚魂》在講述故事主題前,《租房驚魂》著重刻畫環境和人物。《租房驚魂》前半部分圍繞兩男兩女,絮絮叨叨進行了長篇幅鋪墊,直到時間過半,影片才算進入正題。影片運用大量鏡頭技巧,翻來覆去地拍攝了兩男兩女的來龍去脈,確保觀眾們對四人脾氣性格都做到心中有數。
  • 犯罪預備和犯罪未遂一樣嗎?刑法:兩者處罰程度大不相同
    犯罪預備和犯罪未遂?聽著似乎是一個意思,然而其實它並不是,那麼,犯罪預備和未遂究竟如何區分呢?犯罪預備,又稱預備犯,是指為實施犯罪而準備工具、製造條件的行為。犯罪未遂又稱未遂犯,是指已經著手實行犯罪,只是由於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情形。
  • 惡勢力犯罪與普通共同犯罪團夥的區別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關於辦理惡勢力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指出,「為非作惡,欺壓百姓」是區分惡勢力和普通共同犯罪團夥的關鍵標誌。同時,實務中行為人均是多次以正當方式索要債務無果後,方才實施了涉案的不當行為,不具有「逞強爭霸、好勇鬥狠、樹立惡名、搶奪地盤等不法動機」,行為人實施的涉案行為的地點,均不是在公共場合,客觀上不會破壞人民群眾的安全感。不符合惡勢力「為非作惡,欺壓百姓」的特徵,不構成惡勢力犯罪集團。
  • 電影犯罪較現實犯罪之差別:六問《少年的你》
    渲染的目的又是什麼呢——顯然,創作者希望更多的人來圍觀、議論而不是被犯罪嚇的躲開,更不是被犯罪嚇出心理陰影。注意:這裡看者圍觀的是那些渲染效果,而不是犯罪本身。這也是非現實主義電影和現實主義電影最主要的區別。闡明完這一觀點後,我們來進入今天要探討的主題:估計很多人已經想到了最近在熱映熱議的電影《少年的你》了。本人必須得承認這部電影所起的的社會警示價值以及其所能夠誘發觀眾的思考空間。
  • 如何在香港申請無犯罪記錄證明?
    申請葡萄牙黃金居留許可的必需文件之一就是申請人本國的無犯罪記錄證明,而來自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以下簡稱「香港」)的申請人,前往香港警務處申請無犯罪記錄文件時,需要提供有關領事館/政府部門發出的信件才能申請。
  • 動作犯罪片 《速度與激情》全集
    雖然FBI對他監視已久,但是卡特平日十分小心謹慎,幾乎與世隔絕,所以一直沒找到他的犯罪證據。FBI獲悉了卡特十分喜歡地下賽車,是當地飛車黨的頭目。為了獲得他的犯罪證據,只好找上一集中成功破獲洛山磯飛車黨劫車案的布賴恩重新出山。
  • 人為什麼會犯罪?我們和犯罪心理學博士談了談
    玩物志:從新聞中看到,謀殺案很多都是熟人作案,這個現象能用犯罪心理學嗎?利用犯罪心理學學科知識的話,謀殺是兇殺的一種,全稱叫做「有計劃殺人」。那麼,所有的兇殺裡面,確實是包括了有計劃殺人,當然也會有無計劃的殺人。實際上,無計劃犯罪也是近幾年是比較多見的,比如說一些報復社會型的,一些危害社會公共安全的,例如是危險駕駛。
  • 公安機關是如何出具無違法犯罪記錄證明的?
    現在很多人到單位入職都需要無違法犯罪記錄的證明,特別是公務系統和企事業單位,不僅僅是本人的,還要求父母的,一些大點的單位也需要這個證明,要求當然沒那麼嚴格,只需要本人的就可以,那麼這個無違法犯罪記錄證明到底怎麼開具,需要什麼手續,今天我們就說一下無違法犯罪記錄證明的出具。
  • 職務犯罪案件量刑證據的收集與運用
    按照證據作用來分,可分為混合型量刑證據和單一型量刑證據。混合型量刑證據既屬定罪證據又屬量刑證據,同時影響著定罪與量刑,主要包括被調查人的身份、犯罪數額、主從犯等;單一型量刑證據,證明的是不屬於犯罪構成要件的量刑事實,它不影響定罪,只涉及刑罰的裁量,主要包括有無前科,是否累犯,犯罪後是否有自首、坦白、退贓、立功等事實。按照刑法是否有明文規定為標準,又可分為法定量刑證據和酌定量刑證據。
  • 如何辦理英國無犯罪記錄證明以及領事認證
    當在英國當地居住超過半年或留學等居住生活,回國後,在一些情況下會被要求提供英國無犯罪記錄證明。如:申請中國綠卡、中國工作籤證、恢復中國國際等。國內政府部門會要求申請人提供由英國警察協會刑事記錄辦公室出具英國無犯罪證明,並經中國駐英國大使館的領事認證。
  • 什麼是犯罪未遂?
    ——偷越國(邊)境罪注意具體的犯罪的既遂標準,尤其是一些特殊的犯罪。例如,拐賣婦女、兒童罪只需要具備拐騙、綁架、收買、販賣、接送、中轉行為之一即認為成立犯罪既遂。  3.未得逞是由於意志以外的原因所造成的——欲達目的而不能「不能」應以行為人主觀上的判斷為準。
  • 犯罪預備和犯罪未遂的區別是什麼?
    犯罪預備和犯罪未遂最本質的區別在於發生階段的不同。犯罪預備發生在犯罪行為著手之前,而犯罪未遂發生在犯罪行為著手之後既遂之前。法妞網友諮詢:犯罪預備和犯罪未遂的區別是什麼?【點擊下方小程序,直接諮詢法律問題】王海軍律師補充:「犯罪預備」和「犯罪未遂」則都屬於犯罪的未完成形態。《刑法》第二十二條第一款規定:為了犯罪,準備工具、製造條件的,是犯罪預備。對於預備犯,根據《刑法》規定,可以比照既遂犯從輕、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