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沃夏克 大提琴《讓我一個人靜一靜》柔情音樂

2021-02-08 大提琴與經典音樂


請點擊下面CD音頻播放

建議用外接音響設備播放

今天小編給各位帶來了大提琴演奏的德沃夏克音樂《讓我一個人靜一靜》(leave me alone op82 no1)這是一首非常有意思的樂曲,是在德沃夏克年輕時寫給他的意中人Josefina眾多樂曲當中的一首,也正因為Josefina非常喜歡,所以這首音樂也成為了德沃夏克d小調大提琴協奏曲第二樂章當中的副部主題。

文章來源於網絡


      1857年,16歲的德沃夏克帶著拿到手不久的屠戶行會頒發的熟練工人證書離開家庭前往布拉格學習音樂。他的老師費了老大的勁才說服他父親準許德沃夏克從事音樂,雖然沒有人敢斷定一個屠戶世家出身的小學徒會在這方面取得什麼前途。在家人看來,他懂一點提琴演奏(還是跟父親學的),喜歡哼些波西米亞小曲子,如此而已。

       布拉格的日子很艱難,他一面在學校聽課,一面在一個小樂團裡當中提琴手來維持生計。兩年後他畢業了,繼續從事中提琴手這樣一個在他自己看來沒有太大前途的職業。他有時會寫一些波爾卡舞曲之類的東西自娛自樂,但是沒人認真對待他們。他混跡於布拉格的大小劇院,那時正是斯梅塔納的作品大行其道的時代,波西米亞民族復興運動風起雲湧,捷克民族音樂也逐漸從德奧音樂的陰影下脫胎而出,年輕的德沃夏克注視著這一切。

       1865年,故事開始。一個富裕的金匠Jan Cermak邀請德沃夏克來給自己的兩個女兒當音樂家庭教師,大女兒叫Josefina,16歲,小女兒叫Anna,11歲。幾乎是立刻地,德沃夏克愛上了姐姐。

        他被拒絕了。

        難過的小夥子寫下了一首又一首歌獻給Josefina  。Josefina很喜歡那些歌,可是她不愛德沃夏克。

        德沃夏克在失戀的沼澤裡掙扎了很久,直到幾年後才能平靜的接受結果。他開始和妹妹Anna戀愛,隨著他在學院裡找到了教職,他的經濟情況逐漸好轉,於是他把越來越多的精力投注在作曲上。他對民間音樂元素的稔熟掌握使得他的作品煥發出奪目的光彩,尤其是在那個民族意識甦醒的時代裡。他創作的讚美詩《白山的子孫》迅速在他的波西米亞同胞中贏得了強烈反響,這次成功鼓勵了德沃夏克的自信。1873年,他向Anna求婚了。

       婚後的德沃夏克事業越來越順利,他創作的《摩拉維亞二重唱》受到勃拉姆斯的高度好評,旋即得到了後者的大力提攜。出版商建議他寫一套像勃拉姆斯的《匈牙利舞曲》一樣的作品,於是他創作了《斯拉夫舞曲》,迅速風靡歐洲,他逐漸以一名代表性的民族樂派作曲家的身份為世人熟知。

       1877年,德沃夏克參加了Josefina的婚禮。

       德沃夏克最大的天賦便體現於他對包括波西米亞人在內的各個民族的民間音樂挖掘和掌握的能力。1880年,他根據Adolf Heyduk的《吉普賽詩篇》創作了八首吉普賽之歌,這代表了他歌曲創作的最高水準,其中的第四首《母親教我的歌》一直傳唱至今。更為膾炙人口的故事是當他在1892年舉家來到美國出任紐約音樂學院的院長後,立刻投入極大的熱情研究美國本土的黑人音樂和印第安人音樂,在此基礎上創作出了偉大的《自新大陸》交響曲。這差不多是他一生音樂生涯最輝煌的頂點。

       然而他未必特別快樂。他思鄉,捷克的空氣和土地對他來說無比重要。他想念家鄉的每一個朋友,還有Josefina。Josefina病重了。

       他頻繁地返回捷克度假。1894年,他在美麗的維索卡花園逗留了很久,在這裡寫下了八首幽默曲。其中的第七首也許是他所創造出的最為出名的旋律。

       幽默曲是一種常見的短小音樂體裁,常常用以反映某種活潑或詼諧的情調,然而德沃夏克的幽默曲卻不盡然如此,人們常常覺得,第七首幽默曲與其說是輕快,不如說是淡淡的惆悵。

       當幽默曲不再幽默的時候,似乎再美的風景也會失去光彩。

       1895年,他的美國之行的最後一年,在紐約他開始創作一部大提琴協奏曲。與此同時他收到了Josefina的信,因一直臥病在床未能給他寫信表示歉意。

      德沃夏克想起了當年送給Josefina的那些歌,其中Josefina最鍾愛的一首名叫《leave me alone(讓我一個人靜一靜)》。他把那個旋律寫在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的第二樂章裡,作為副部主題,後來又在第三樂章的末尾再現了這支旋律。當首演這首曲目的大提琴家Wihan試圖在尾聲裡插入一個華彩的時候,德沃夏克憤怒的阻止了他。

       1895年5月27日,德沃夏克回到捷克的一個月之後,Josefina逝世。

       德沃夏克晚年再沒寫出過重要的作品。他一直在布拉格音樂學院任教,同時寫過一些不太成功的歌劇。1904年他在一場腦中風中去世。德沃夏克晚年的相貌並不像一位大藝術家,倒更像是個慈祥的老工人。人們常常說德沃夏克是一流的音樂家裡少數幾位並不神經質的之一。他的家庭生活一直平靜美滿,在他和Anna的銀婚紀念日那一天,他的女兒Otilie嫁給了他最好的學生Josef Suk。通過史料我們知道,他一生都忠於他的妻子Anna。然而,同樣為我們所知道的是,他的一生都沒忘記過Josefina,那個他24歲時愛上的女孩子。



如果您喜歡小編的欄目請幫我們在右下角點或點擊右上角分享到您的朋友圈。這是對小編最大的動力。謝謝親們。

相關焦點

  • 純音樂 |《月下之歌》甜美柔情,抒緩浪漫
    《音樂時光》中國最美音樂微刊探索音樂美學 · 發現生活詩意音樂
  • 靜一靜
    靜一靜 2020-07-03 17: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提琴// 德沃夏克《母親教我的歌》她慈愛的眼裡 音樂閃成淚花
    《母親教我的歌》不僅是該歌曲集中的佳作, 而且也是德沃夏克全部歌曲創作中最優秀最感人的一首。它採用復樂段的結構形式, 先以清麗、柔婉、間有音程上下跳進的起伏旋律, 回憶在那苦難的幼年「 母親教我唱歌」 的情景。經過間奏, 又以相似的曲調, 更深情更激動地表現如今將那難忘的歌曲教給自己的孩子們時, 不禁流下辛酸的眼淚, 懷念著己經離開了人世的母親。
  • 德沃夏克大提琴協奏曲 | 故鄉與愛戀
    在給朋友的一封信中,德沃夏克說他為自己最終決定寫一部大提琴協奏曲而感到非常震驚,雖然這一想法由來已久。 德沃夏克是在紐約做第三任美國國家音樂學院主任時,寫的這首協奏曲。1894年,音樂學院的一位老師同時也是作曲家的維克多·赫伯特,完成了他的E小調第二大提琴協奏曲,從3月9號開始,在一系列音樂會上進行了首演。
  • 名家經典:大提琴&低音提琴 7張專輯大禮包
    馬友友說,「這是我最後一次錄製巴赫無伴奏,同時也是展開全新旅程的第一步。分享給那些在顛沛流離的時刻,尋求慰藉與平衡的人們。卡薩爾斯,我的父親,還有我,以及數不清的人,都在巴赫的音樂裡找到救助。音樂,就像所有的人類文化一樣,幫助我們更加理解我們的環境、人際關係、還有我們自己。文化讓我們可以想像一個更美好的未來,文化把「他人」轉換成「自身」。這些事情,一直都很重要」。
  • 藝術 | 「音樂貴婦」大提琴
    至於18、19世紀的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作曲大師們,如海頓、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舒曼、德沃夏克以及柴科夫斯基等,也都大量寫作了大提琴獨奏曲、協奏曲和有大提琴聲部的室內樂,使這一樂器的性能與技巧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 一個人的恐慌:世界很靜,我很慌.
    皓月當空,死寂的夜晚,一棟方方正正高出地基許多的碩大的古樸瓦房,四面無門窗,牆根很長很長...除了房子清晰周圍環境很模糊。我沿著長長的牆根走著,走著,心裡很慌.是個不胖的女黑人,一副辦公室OL的樣子。我開始閃躲,想給她讓路,可她卻毫無反應的越過我,繼續沿著牆根往前走,我開始跑著轉過牆角,女黑人已經走到房子對面的一條路上,這時女黑人已經變成一個瘦男黑人,像是哪種跑馬拉松的瘦黑人運動員。而我(事實上這時那個好像不是我了,可能是另一個我。)嚇得大聲尖叫,開始歇斯底裡,可男黑人始終若無其事,頭也沒回
  • 德沃夏克大提琴協奏曲 | 10位女大提琴家的至情演繹
    在給朋友的一封信中,德沃夏克說他為自己最終決定寫一部大提琴協奏曲而感到非常震驚,雖然這一想法由來已久。 德沃夏克是在紐約做第三任美國國家音樂學院主任時,寫的這首協奏曲。1894年,音樂學院的一位老師同時也是作曲家的維克多·赫伯特,完成了他的E小調第二大提琴協奏曲,從3月9號開始,在一系列音樂會上進行了首演。
  • 德沃夏克《斯拉夫舞曲第八首》 巴倫博伊姆 1812
    德沃夏克《斯拉夫舞曲第八首》巴倫博伊姆指揮 柏林愛樂樂團
  • 小提琴顯臉大,中提琴顯臉小?一文教你分辨提琴家族
    圖片來源:《聽音樂——音樂欣賞教程(插圖第六版)》如此重要又廣受大眾喜愛的樂器家族,長得都很像,於是有的音樂愛好者就會以為:中提琴是大一點的小提琴,大提琴是再大一點的小提琴,低音提琴是再再大一點的小提琴。
  • 靜!(很美)
    惟有大漠中如此一灣,風沙中如此一靜,荒涼中如此一景,高坡後如此一跌,才深得天地之韻律,造化之機巧、讓人神醉情馳。從寂靜中,方能發現生活深處的歡喜;於自在處,方能頓悟靈魂真正的豐盈。靜到深處,方能俯瞰人間煙火。
  • 古典發燒友必備|名家經典:大提琴&低音提琴 7張專輯大禮包
    馬友友說,「這是我最後一次錄製巴赫無伴奏,同時也是展開全新旅程的第一步。分享給那些在顛沛流離的時刻,尋求慰藉與平衡的人們。卡薩爾斯,我的父親,還有我,以及數不清的人,都在巴赫的音樂裡找到救助。音樂,就像所有的人類文化一樣,幫助我們更加理解我們的環境、人際關係、還有我們自己。文化讓我們可以想像一個更美好的未來,文化把「他人」轉換成「自身」。這些事情,一直都很重要」。
  • 時光靜好,歲月安然靜侍花開,靜看花落
    一、大蒜的味道即使你捂住嘴巴它也會從鼻孔裡跑出來(?ω?)hiahiahia二、時光靜好,歲月安然靜侍花開,靜看花落三、她說她難以走出家庭變故的傷痛,但是卻不想因為一段感情的開始,來讓自己麻痺痛苦。四、相遇總是猝不及防,而離別多是蓄謀已久,總有一些人會慢慢淡出你的生活,你要學會接受而不是懷念。
  • 讓心,靜一靜!
    也許,它是一劑苦口的良藥。面對挫折,不要哀嘆,不要喪氣。只要能走過來,就會有幸福與歡樂。面對不幸,不要愁眉,不要抱怨。將酸澀的苦果咀嚼了,也許會有美好的生活。誰能一帆風順?誰又不歷經坎坎坷坷?路再曲,還得走;生活再難,還是要過;心再煩,還得靜。讓心靜吧,心靜就能寬容;心靜就會晴朗;心靜就會遼闊。能使心靜的人,是智者。心靜了,人生自然輕鬆、灑脫。在這紛擾世界裡,不要攀比,切勿強求。讓心靜了,凡事看淡,一切隨緣。活在這世間,窮也好,富也罷,只要無憂就行,知足長樂。
  • 商寧: 靜 姐
    因年齡在支隊相對較長,樂於助人,人緣較好,大家都親切的叫她靜姐。靜姐是個70後,在我們支隊三朵警花中排行老大,(悄聲補一句,是年齡最大的大,不是最美的大,因為怕另外兩朵警花不服氣、有想法)。她擁有曼妙的身材、白皙的皮膚、精緻的臉龐,再配一口連雲港的喵喵細語,可謂楚楚動人,讓人頓生愛憐。靜姐其實不是姐。我18年剛從基層調入督察支隊時,初見靜姐,便被其身上散發的阿姐風範所折服。
  • 【發燒名盤】《倫敦提琴經典》SACD——給音響系統做個「全面體檢」
    於是,弦樂具備一眾樂器難敵的豐富歌唱性與充沛情感,亦擁有可以測足音響各方面素質的難得試音機能。 除了音樂旋律的迷人,弦樂的錄音也好得沒話說,它的整體和聲非常圓潤均衡,而在豐潤自然當中又保留了獨奏樂器美麗的線條與空間。當多把弦樂器呈半圓形合奏時,你甚至可以看到樂手整齊劃一的運弓動作,那旋律的水準起伏與和聲的垂直移動,讓人感受到像山嶽一樣的穩重與塊狀般的移動。
  • 小夥在山洞內隱居8年:最需要的是靜一靜
    在青島李滄虎山來來往往的居民和遊客經常談論一個「傳說」:山頂上有個洞洞裡啊,住著一個人「就像孫悟空的水簾洞裡面有山泉水」
  • 靜,真的好美
    靜,真的好美作者:劉桂榮編輯:山花爛漫ID:shlmy99.我喜歡靜我喜歡心靜靜可以沉澱浮躁可以純潔心靈靜是人生至高境界可以使人生活得瀟灑從容.我喜歡一個人獨處的靜把自己調到靜音模式避開嘈雜喧囂的氛圍撇開雜人瑣事的無聊紛爭在溫馨幽靜的方寸房間心平氣和無擾無驚品茗賦詩美樂聆聽飄飄欲仙是最好的人生..
  • 朗誦 | 光陰荏苒,孤獨深處有靜美
    一個人,一輩子,不會永遠享受快樂的生活,能夠時而的享受一下孤獨寂寞的生活,沒有什麼不好,我們可以儘量的把自己的日子過得行雲流水,閒看庭前花落,靜享四季流轉。其實孤獨,不可怕,正如生活的酸甜苦辣,也都是需要我們去嘗遍的。
  • 高僧的點撥:一個人變強盛的開始,往往兩個方面很「靜」
    適逢周末,朋友邀請我一起到半山的寺廟祈福修心,剛進入寺院就感覺這裡的風很暖,陣陣香火氣息讓人頓時心神安定,此刻恰巧見到一位高僧在打坐。高僧的表情顯得格外的靜氣,慈眉善目,毫無世俗的憂慮。於是,我這位朋友就一股腦把心中的煩悶訴說給大師,朋友家裡最近遇到很多的事情,經濟壓力很大,卻沒有足夠的能力應對,心中感覺到很是鬱悶,不知道如何讓自己變得強盛,能夠應付人生中的困頓高僧說:問世人皆有一顆想成為強大之人的心,一個人想成功,想讓自己變得強盛,往往都是從挑戰和面對各種困難開始的,每個人所表現出來的反應也各有千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