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關於我的詩詞中總有諸葛亮出現

2021-02-23 秉筆春秋呂書生

 開篇依然提醒大家出行時要注意防護呀。提及三國時期負面評價較多的人物你會想起誰呢?想來司馬懿這個名字一定會出現在回答之中,關於他的議論數不勝數。本篇就來看看關鍵詞「仲達」涉及的詩詞。

《籌筆驛》 唐 薛能

葛相終宜馬革還,未開天意便開山。生欺仲達徒增氣,死見王陽合厚顏。

流運有功終是擾,陰符多術得非奸。當初若欲酬三顧,何不無為似有鰥。

【「籌筆驛」這個地名相傳就與諸葛亮出師籌謀有關,有多首詩詞以此為名】

 

《詠史下·曹操七首》 宋 陳普

遷都避宇豈男兒,子翼私行更可悲。四顧次且天獄裹,蚤如仲達滷城時。

【司馬懿這種熱點人物自然會被陳普在詞作中提及,不過這次主角是曹操】

 

《石鼻城》 宋 蘇轍

千山欲盡垂為鼻,百戰皆空但有城。虎闖穴中秦地恐,龍飛渭上漢江傾。

雍人未有章邯怨,魏將猶存仲達精。睥睨陵遲春草滿,白羊無數向風鳴。

【司馬懿:是學習我的耐心嗎?】

 

《補蜀漢鐃歌十二首·其十二·餘威懾》 明 胡應麟

餘威懾,走仲達。胡天弗弔喪諸葛。大星煌煌殞天末。

我師反旆喪不發。魏人歡呼夜來躡。鳴金展幟雷電掣。

懿也狼奔膽欲裂。千秋壯士贊諸葛。死諸葛走生仲達。

【「死諸葛走生仲達」也是後世耳熟能詳的典故】

 

《虞丞相輓詞三首》 宋 楊萬裡

負荷偏宜重,經綸別有源。雪山真將相,赤壁棄乾坤。

奄忽人千古,悽涼月一痕。世無生仲達,好手未須論。

【宗室羸弱,主弱臣強,少了司馬仲達可能也會跳出別人】

 

《詠史十二首·其四》 明 釋函是

竟出五丈原,仲達安足窺。

【司馬懿:我就瞅瞅】

 

《沁園春·昔臥龍公》 宋 劉克莊

籌筆處,遣子丹引去,仲達奔忙。

【「子丹」指的是曹真,他在世時也與諸葛亮交鋒多次】

 

《詠史下·曹爽》 宋 陳普

四聰八達免官時,仲達含香拜玉墀。二鬼不來同壑谷,未愁寡婦與孤兒。

【曹爽與司馬懿的交鋒,以司馬懿完勝告終】

 

《籌筆驛》 宋 石延年

仲達恥巾幗,辛毗嚴壁扃。

【司馬懿以此為由千裡請戰,哪裡是沉不住氣吶】

 

《赴大寧司理贄俞帥》 宋 陽枋

見說三關息虎貔,風高白產卷旌旗。擎天磔柱瞿唐險,保蜀夫模陣石奇。

誓出離山禽仲達,肯屯漢口學姜維。枕戈心事聞雞起,未必間眠聽竹枝。

【這個「禽」字過於精髓.】

 

《諸葛菜》 宋 李廌

武侯戰地記他年,戰後猶當似率然。會向渭原驚仲達,尚應江磧感桓玄。

背山左澤甘如彼,傍砌繞籬今可憐。莫問興亡進羹茹,書生贏取腹便便。

【這詩題總感覺怪怪的,依然是司馬懿被嚇退的典故,源自《漢晉春秋》】

 

《寄張欽夫知嚴州》 宋 釋寶曇

試與專城定著勳,何曾閒冷坐忘君。舊來雲夢元無際,此段風流獨有聞。

世故自憐生仲達,人誰不念故將軍。等閒莫露鞭笞手,準擬羝羊或敗群。

【人誰不自念武侯】

 

《久旱府中取虎頭骨投邢山潭水得雨戲作》 宋 蘇轍

君不見岐山死諸葛,真能奔走生仲達。

【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真的就發生了.】

 

《定軍山嘆》 宋 孫應時

仲達受巾幗,佐治來閉營。

【千裡請戰迎來了陪他演雙簧的辛毗】

 

《後主廟》 宋 汪元量

漢賊不兩立,英雄恨不平。孔明勞已死,仲達走還生。

雙劍鷹鸇急,三秦虎豹橫。東南無霸氣,恢復恐難行。

【人各有志,生前事,身後名】

關於關鍵詞仲達的詩詞,未完待續。

賈充詩詞:賈充:詞人們對我的態度較為一致

成濟:成濟:那一刻,未料被棄如敝履

孟姓人物:漢末三國時期有哪些孟姓人物?

                         看官如感興趣,關注下唄

                

相關焦點

  • 諸葛亮送司馬懿一件禮物,看司馬懿的反應,便知諸葛亮鬥不過他
    在一次蜀魏的戰役中,諸葛亮帶兵進攻司馬懿,但是司馬懿採取以守為攻的措施,兩軍僵持不下。這個時候司馬懿便派屬下給司馬懿送去了一件女人穿的衣服,這是因為諸葛亮對司馬懿使用的「激將法」。諸葛亮為什麼要這張做呢?原因有以下兩點:一是蜀軍糧草緊缺。
  • 司馬懿和諸葛亮誰厲害,毛澤東評價司馬懿、諸葛亮
    司馬懿和諸葛亮誰厲害: 1,司馬懿和諸葛亮他們倆誰更有才能?
  • 司馬懿是如何評價「諸葛亮」的?
    晉書中記載司馬懿評價諸葛亮用兵有這樣一句話:「亮志大而不見機,多謀而少決,好兵而無權,雖提卒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
  • 司馬懿是歷史的苟且,諸葛亮才是詩和遠方
    這部劇的出現,大概是兩千年來司馬懿少有的當主角的機會了(有部漫畫叫《火鳳燎原》,主角也是司馬懿)。手下大將紛紛表示不能忍,司馬懿裝作大怒,說諸葛亮你給我等著,我這就請示皇上,讓他給我做主。於是在沒有手機的時代,司馬懿千裡迢迢給皇上寫了封信:我能不能和諸葛亮一戰?十天半個月之後,皇上派重臣持節而來,說,不行。
  • 為什麼司馬懿在和諸葛亮三軍對峙時,會穿上諸葛亮送給他的女裝?
    為了讓司馬懿迅速和諸葛亮決戰,諸葛亮故意給他送上女裝,這都是激將法,而總能審時度勢的司馬懿不僅接受了諸葛亮的女裝,還穿了上去。作為三軍統帥,這就讓人非常難以接受,女裝是侮辱人的意思,司馬懿不僅試穿還讓使者回去帶話,讓回懟諸葛亮的效果更佳。
  • 為何諸葛亮死後,司馬懿就再也沒有伐蜀了?
    因為無論在《三國志》的記載裡,還是在《三國演義》的描寫中,魏國總有一位狡猾的對手擋住了孔明先生的進攻。他就是「鬼才」司馬懿,司馬老爺子堪稱是諸葛亮最大的對手。公元227年,諸葛亮上表給皇帝劉禪,正式開啟了北伐模式。戰爭初期,諸葛亮揍得曹魏大敗,然而「重出江湖」的司馬懿立馬扭轉了戰爭的局勢,最後擊退了蜀軍的進攻。
  • 諸葛亮和司馬懿的龍虎鬥,司馬懿被打成了縮頭烏龜
    司馬懿這輩子最怕的有兩個人,一個是他的主子曹叡,另一個就是疆場上的對手諸葛亮。諸葛亮一共五次北伐,其中第4次,第5次的對手就是司馬懿。司馬懿由西南軍區總司令,轉任西北軍區總司令,屯駐長安。司馬懿當時手下有張、郭淮、費曜、戴陵等大將,司馬懿派費曜、戴陵領4千人守天水的。自己則帶著主力來勢洶洶,要救援祁山。對於主力全部出動,有不同意見。張郃認為應該分兵在雍縣和縣防守,防止諸葛亮派軍切斷魏軍的糧道和後路。
  • 司馬懿完爆諸葛亮
    好兵而無權,雖提卒十萬,已墮吾畫中,破之必矣。」(見《晉書·宣帝紀》)翻譯成現代文則是:「諸葛亮志向很高遠,但是認不清形勢,抓不住機會;謀略很多,但是總處在猶豫之中,不能當機立斷;雖然窮兵黷武,但是卻不懂兵行詭道,沒有奇謀……」
  • 司馬懿識破諸葛亮空城計,卻中了諸葛亮另外一計,魏朝因此滅亡!
    從歷史的進程上來看,有多大的功績就能彰顯何等的顯赫,能被史官記載在冊之人,對於推動歷史朝著每個讀者的朝代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歷史如同車輪滾滾,朝代輪轉,風雲變化,總是你方唱罷我登臺,沒有人能成為永恆的主角。所以,追求成為歷史的主角,變成了每個英雄人物心中的信念。
  • 司馬懿二鬥諸葛亮
    而恰恰在此時,主持對蜀漢作戰的大司馬曹真生病(歷史上真實的曹真絕不是三國演義寫的那麼無能),於是魏明帝曹睿將司馬懿從荊州調來,讓其坐鎮長安,統一指揮張郃、費曜、戴陵、郭淮等部,主持抵禦蜀軍。對於這次軍事行動,魏明帝對司馬懿給與了高度信任,稱「西方有事,非君莫可付者」(《晉書·宣帝紀》)。司馬懿接受重任後,即以主力救援祁山。
  • 諸葛亮腿並無問題,為啥打仗總在「輪椅」上?司馬懿:這才最可怕
    諸葛亮腿並沒有問題,為什麼打仗卻總在「輪椅」上?司馬懿:這才最可怕說古論今三國事,拍案奇書小蟲子漢末三國,英雄輩出,謀士雲集,尤其是諸葛孔明,因著一本《三國演義》,更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那小夥伴們有沒有想過這樣一個問題,明明諸葛亮的雙腿並沒有什麼問題,為什麼打仗卻非要坐在「輪椅」上呢?冷兵器時代,打仗之時坐在輪椅上指揮了,左右不過戰國時期的孫臏和三國時期的孔明。
  • 為什麼司馬懿的兒子那麼厲害,諸葛亮的兒子卻是草包?原因很簡單
    只要談到三國,總有一個永遠避不開的話題:那就是司馬懿和諸葛亮到底誰厲害?一部三國演義將諸葛亮推上了神壇,而近幾年關於司馬懿的作品大熱,又將司馬懿推上了神壇,二者到底誰厲害,恐怕再爭論個一千年都沒有結果。
  • 諸葛亮和司馬懿的權臣之路
    蜀漢建興九年(公元231年)春,諸葛亮北伐曹魏,再一次來到了成功的邊緣。在這次北伐中,諸葛亮面對司馬懿佔盡上風,不僅搶收了曹魏大量軍麥,而且在滷城大破曹軍,司馬懿被迫退守上邽。諸葛亮則趁勝大進,準備一次性搞定士氣低落的司馬懿軍。然而很可惜,在這關鍵時刻,諸葛亮又被豬隊友給坑了。而這一次,是後勤運輸出了問題。
  • 諸葛亮的「空城計」,為什麼可以把司馬懿算計上了?
    諸葛亮的「空城計」想必大家都很熟悉了,諸葛亮是一位有著很高才華的人,大家都被他的才華所折服。諸葛亮真的能算嗎?他能預測未來嗎?如果你仔細思考,你會發現諸葛亮其實是一位,比普通人更有見識更有學問的人。諸葛亮精於心理戰。
  • 為什麼司馬懿的子孫個個人中龍鳳,諸葛亮的後人不成才?
    在這樣的亂世之中,出現了很多能夠改變歷史的人物,只不過很多人沒有出山,比如說著名的水鏡先生司馬徽,說到此人知道的可能不多,但是他有一個很厲害的學生。                此人就是大名鼎鼎的諸葛亮。無論是在小說三國演義還是三國志中,諸葛亮簡直是神一般的存在。作為歷史上為數不多的頂級謀士,諸葛亮的能力毋庸置疑。
  • 司馬懿為什麼明知是空城卻不捉諸葛亮?
    但在刀光劍影之外,仍有招式,而你看見了諸葛亮的招式嗎?司馬懿親到城下觀看,然後下令撤軍,他說:"諸葛亮一生謹慎,不會冒險。現在城門大開,裡面必有埋伏,我軍如果進去正好中了他們的計。"而他的二子司馬昭卻懷疑:莫非是諸葛亮家中無兵,所以故意弄出這個樣子來?連司馬昭都已心生疑竇,"兵動若神"的司馬懿豈無思量?況且諸葛亮的謀略千古傳頌,聰明如司馬懿者豈能不加提防諸葛亮的智謀之舉?
  • 司馬懿和諸葛亮四不四傻
    司馬懿和諸葛亮的後人一定不要像葉挺將軍的外孫一樣,看到文章標題就準備起訴我,名譽侵權的官司打起來真的很麻煩。
  • 武功水之戰:諸葛亮司馬懿鮮為人知的最後一戰,讓司馬懿徹底絕望
    李世民可不是軍事門外漢,恰恰相反,歷代帝王中,李世民的軍事才能穩居一流水準,如後世所評論:「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可見李世民軍事造詣之深厚。他這樣一個軍事專家對司馬懿的評論,應當是中肯之言。現代網絡上有一種錯誤觀點,力挺司馬懿貶低諸葛亮,認為司馬懿老謀深算,使得諸葛亮六出祁山無功而返。
  • 軍師聯盟:唯一擊敗諸葛亮的人是司馬懿的基友,而不是司馬懿|文史宴
    劇中採用《演義》的設定:司馬懿搶先佔據北原,識破諸葛亮的聲東擊西之計,居然將蜀軍打得大敗,殺傷蜀軍上萬,成為唯一戰勝過諸葛亮的人,簡直光芒四射。然而在正史中,諸葛亮第五次北伐,司馬懿不僅沒能佔到絲毫便宜,而且連佔據北原以抗蜀軍的對敵方針也不是司馬懿提出來的,而是郭淮的功勞。
  • 司馬懿和諸葛亮誰厲害?用事實說話!
    歷史上關於司馬懿和諸葛亮誰更厲害的話題,時至今日還爭論不休。有人說,論智慧,司馬懿不如諸葛亮;論志向,諸葛亮不如司馬懿;論軍事能力,諸葛亮更勝一籌;論政治能力,則司馬懿更勝一籌。也有人說,諸葛亮知彼但不甚知己,司馬懿既知彼又知己。下面我們來看歷史的真相就知道司馬懿和諸葛亮誰更厲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