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讀後感大全

2022-01-02 皮皮語文寫作網

【第1篇】

我第一次讀《三國演義》(白話版)時,才五歲。從那時到現在的八年中,《三國演義》被我翻了不下二十遍。

記得第一次讀《三國演義》,我只是走馬觀花般地瀏覽一遍。隨著瀏覽,我漸漸明白了故事情節,各種感情油然而生:我讚嘆關羽的義、張飛的勇;我喜愛孔明的智、趙雲的忠;我痛恨曹操的奸、董卓的暴……一切感情抒發完畢後,很長一段時間內,我認為那一次我讀懂了《三國演義》——那只是本故事書。

隨著我漸漸長大,我逐漸形成了個認識,戰爭是智力的較量。懷著充實我的大腦的目標,我又開始讀《三國演義》。那一次,我讀得格外認真,它的字字句句都震撼著我,我的感情有了巨大的更新:關羽的水淹七軍讓我讚嘆不已,呂蒙的白衣過江使我讚不絕口,孔明的火燒上方谷的小漏洞令我扼腕嘆息……加上我讀過的《長徵》中毛澤東戰時經常看《三國演義》,我更認為那一次我讀懂了《三國演義》——那是本兵書。

初中,我買了線訂版《三國演義》。我一讀這本「正版貨」便陷入深思:關羽兵敗蜀漢為什麼沒一兵一卒搭救?魏延為什麼被殺了?……猛然我發現,其中問題這麼多,其高度也跨越到政治上。慢慢地,答案清晰了。我反感諸葛亮對人的偏見,借東吳之刀殺關羽。我痛恨他用人的失敗,排擠魏延……我又認為,那一次,我讀懂了《三國演義》——這是一個驚雷,深深震撼了。這是一聲警鐘,告誡我們為人處事要低調……

突然,我又發現:一本書,永遠無法徹底讀懂。你讀多少遍,就會有多少種不同的見解。讀一本書,一個人讀不到最懂的境界,但能讀得更懂。

這次寒假,我又讀了《三國演義》。我又想自豪地說:那一次,我讀懂了《三國演義》。可我究竟想起了什麼,便默默地埋頭進入書海中……

【第2篇】

五歲的時候,我隨同媽媽到書店,買回了彩圖版的四大名著:《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和《紅樓夢》。其它三本在看過之後,都靜靜地躺在了書柜上,唯有《三國演義》一直讓我愛不釋手,書的封面都被我翻爛了。

後來,我又買了拼音版的《三國演義》,而我現在常讀的是一九七九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的《三國演義》。正如它的開篇詞所說:「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我愛讀《三國演義》就是愛書裡驚心動魄的故事,性格鮮明的英雄人物:猛將關去長、張翼德、趙子龍,詭計多端的曹孟德和善良的劉玄德。

男孩都喜歡打仗的故事,我也不例外,什麼《發矯詔諸鎮應曹公破關兵三英戰呂布》《美髯公千裡走單騎漢壽侯五關斬六將》《徐公明大戰沔水關雲長敗走麥城》……一個個扣人心弦的故事,讓人迴腸盪氣的英雄人物,都讓我激動不已,同時我也在想,打仗做事,不能只靠武力,還要有勇有謀。論武力呂布絕對是無人能敵,只可惜他有勇無謀,最後以悲劇收場。諸葛亮揮著羽毛扇卻運籌帷幄,指揮若定,決勝於千裡之外,有勇有謀才能成大事。

我愛看《三國演義》,還愛畫三國雄人物。讀三國的時候,我先在彩圖版的《三國演義》上找一幅自己最喜愛的三國英勇人物,一有時間我就用鉛筆描繪,然後再用鋼筆勾勒:呂布、張飛、黃忠勝等都是我筆下的驍將。

我崇拜三國的英雄人物,卻沒有他們的英雄氣魄,有時連打針都還要猶豫很久才肯伸出手臂,大家都笑我是「草包」英雄,可能讀三國,讀三國的英雄人物我才剛剛開始。

【第3篇】

羅貫中寫的《三國演義》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它是我們中華民族文學藝術中一顆璀璨的明珠。

四年級,我有了這一書,使我對書中人物典故有了更深的了解。像「桃園三結義」、「千裡走單騎」、「過五關斬六將」、「三氣周瑜」、「官渡之戰」我都能耳熟能詳,我 還 非常佩服書上的人物。

我佩服諸葛亮,因為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並且足智多謀。「草船借箭」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

我佩服劉備,因為他特別善於用人,又有仁慈之心。劉表病危時,諸葛亮建議攻打劉表,奪取荊州,好有一個安身之處,但劉備一再推辭,死也不肯……

我佩服關雲長,因為他有萬夫不當之勇,殺死袁紹二位猛將顏良以及文丑,又過無關,斬六將,還水淹七軍,真是智勇雙全。

張飛武功也非常了得,百萬軍中取上將之首,如探囊取物。

我更佩服趙雲,因為他在幾十萬大軍中寧願戰死,也不投降於曹操,他這種「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精神值得我們學習。

我欣賞關羽、張飛、趙雲的武藝,佩服諸葛亮的神機妙算。

【第4篇】

《三國演義》全名《三國志通俗演義》,元末明初太原人羅貫中所著。全書一百二十回,為吾國首部長篇章回小說也。

書中故事,始自漢末黃巾起義,終於西晉初年。政治、軍事、社會矛盾滲透其中。叱吒風雲之亂世梟雄不斷掘起,初以曹操、孫權、劉表、袁紹最為得意。後劉備之才展露,日漸強大。

此書至問世來,版本甚多,玄德劉備、雲長關羽、翼德張飛桃園結義之故事,民間流傳甚廣。細讀之,曹操善招賢納士,故謀士成行,猛將如雲,三英大戰呂布;劉玄德大敗於新野,仍攜民而渡江;關羽過五將斬六將,使人欽佩不已;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讓人情動;周瑜英年早逝,崔人淚下。;關羽敗走麥城,令人扼腕嘆息。後爭鬥激化,各國後主亦因無能而日漸衰落,終致亡國。蜀後主劉禪被鍾、鄧合軍擒於成都;吳後主孫皓未戰而自降,魏後主曹奐被迫讓位於司馬炎,改國號為晉。自此,天下盡歸司馬一族。

「得人心者得天下」,斯言是矣。「殺一人而失天下人之心」,果不其然矣。人謙則進,傲則退,天下之事莫不如此。

吾讀罷掩卷,喟然長嘆,正是:「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也!

【第5篇】

在暑假裡,我又詳細地品讀了一遍白話文《三國演義》,把從頭到尾一些細節都記住了,從而有了更多的感受。

《三國演義》主要講了東漢末年,三國時期三個國家互相爭鬥,最後被統一歸為西晉的故事。故事描寫了許多鮮活的人物,有義薄雲天的關公,有關愛百姓的劉備,有驍勇善戰的呂布,也有神機妙算的諸葛亮……

這些人物讓我印象深刻,有幾個人物更讓我無法忘懷。首先是劉備。在曹操揮軍南下,正要到新野是時,是劉備心繫百姓,帶領百姓和眾人一起走到了江夏。後來抓住敵將時,都是仁德為先,殘忍為後。為匡扶漢室,經歷千辛萬苦,但最後因阿鬥懦弱無能,讓劉備的基業毀於一旦。

其次是諸葛孔明,他神機妙算,重情重義,為劉備打下了三分天下的基礎,在諸多戰役中屢建奇功。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精忠報國,將畢生的能力傳授給了姜維,在最後的六出祁山,五丈原之戰中歸天。

《三國演義》讓我知道了怎樣做人,怎樣取得別人的信任,怎樣名揚四海。我以後也要向諸葛亮等人一樣:不要放棄,不要輕易嘆氣,要堅持到底,好好學習,將古人的這些美好品質發揚下去。

相關焦點

  • 《三國演義》讀後感個人心得5篇【精選大全】
    《三國演義》裡的故事十分精彩,家喻戶曉,是一本值得去看的書。一起來看看《三國演義》讀後感個人心得5篇【精選大全】,歡迎查閱!
  • 《三國演義》讀後感200字10篇
    《三國演義》讀後感200字1  讀了《三國演義》一書,使我受益匪淺。
  • 三國演義讀後感 《三國演義》讀後感(精選5篇)
    《三國演義》讀後感1  讀完三國演義,心中激動不已,對於書中每個角色都充滿好奇,於是又去查尋了許多相關書籍,之後了解到書中每個著名人物都有其特點、其中我最印象深刻的人物是孔明、曹操、周瑜,孔明一足智多謀、穩重沉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曹操一猜疑心重、為人機警又有謀略,奸雄且多疑。
  • 《三國演義》讀後感作文400字10篇
    《三國演義》為我們塑造了很多經典形象,使我們從中領悟了人生哲理。  《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三  《三國演義》是中國四大名著之一,它是中國文學歷史上燦爛的一頁,每次讀到這本書,我都會被書中的人物深深的吸引著,打動著,讓我愛不釋手,欲罷不能。
  • 《三國演義》讀後感500字作文10篇
    《三國演義》讀後感500字作文【篇一】  《三國演義》是元末明初羅貫中的傑作,這本書的內容十分豐富,情節曲折動人,看著就會入迷,把神情融入到書裡。其中,我欣賞的人物有劉備、張飛、關羽、諸葛亮、黃忠、馬超、曹操……但是,最令我賞心悅目的人就是少年將軍趙雲了。
  • 關於三國演義的讀後感600字10篇
    關於三國演義的讀後感600字範文一  我成功地讀完了《三國演義》這一篇名著,因為自從買上了《三國演義》這一本書後,一直還沒有來認真、用心去讀這本好書,幸好有了這樣的寒假作業,才讓我讀到了這麼好的小說書。  本篇小說是一步跨度進一個世紀作者成功的塑造了一些個性鮮明,栩栩如生的藝術形象,生動突出了人物的性格特徵。
  • 《三國演義》讀後感600字作文精選10篇
    《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一  讀完一本厚厚的《三國演義》,我不禁感慨歷史的「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它不僅使我了解當時的歷史,還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  《三國演義》的開頭就介紹了當時的政治背景——黃巾起義,民不聊生,國家支離破碎。
  • 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範文5篇
    小學生三國演義讀後感200字範文一  三國演義這本書,讓我想起了諸葛亮、曹操、孫權、劉備、關羽
  • 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10篇
    三國演義讀後感小學作文400字範文一  讀了這本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讓我獲益匪淺,《三國演義》是說東漢末年,由於漢獻帝無能,使吳、蜀、魏三國鼎立,其中我最欽佩趙雲和張飛,最瞧不起袁紹。  趙雲長坂坡單騎救主,連戰幾十員曹將,救出糜竺等將。他武藝高強,在千軍萬馬中橫衝直撞,如入無人之境,勢不可擋。
  • 三國演義讀後感(精選12篇)
    《三國演義》真是一本值得看的好書。  三國演義讀後感3  這幾周,我看完了小學語文新課標必讀叢書的《三國演義》,這本書原著是明朝羅貫中的作品,我看的是黃江琴改編的適合小學生看的版本。  對《三國演義》感興趣,是因為媽媽在上學路上,給我講了很多三國裡的故事。完整的書看過後,我更加喜歡這本書。
  • 三國演義讀後感300字10篇
    三國演義讀後感300字範文二  寒假裡我閱讀了許多的書,有:《三國演義>>、《十萬個為什麼》……我最愛看的《三國演義》,因為它深入描繪了從漢末群雄割據到三國歸晉的歷史畫卷,裡面還有好多小故事:劉備關羽張飛桃園三結義、劉玄德三顧茅廬、周瑜火燒赤壁、孔明揮淚斬馬謖……  我最愛看劉玄德三顧茅廬的故事,話說一天劉備準備好禮物
  • 「媽媽,讀後感怎麼寫?」愁壞孩子的讀後感,解決辦法在這裡
    寫讀後感,名著讀後感部編版,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同步作文,優秀範文很多孩子一寫讀後感就發愁,今天的文章末尾附上讀後感寫法講解,寫法講解得很細,建議孩子們保存。現在,我正在寫這篇讀後感,隱隱約約,耳邊又傳來了他媽媽的吼聲:「讀,大聲地讀。這個字你竟然不認識?老師講課,你聽什麼了?」不一會兒,又傳來孩子的哭泣聲,以及磕磕絆絆地讀書聲。我想,開發商提前知道這樣的情況,肯定會加強牆體隔音。
  • 悅讀心得|《三國演義》讀後感
    暑假裡,我把四大名著裡的《三國演義》看了一遍,至今,故事裡的那些情節還在我腦海裡迴蕩。《三國演義》是一部長篇歷史小說。作者是羅貫中,他所寫的《三國演義》是我國的第一部長篇歷史小說。小說講述了從東漢末年到晉朝統一時期吳、蜀、魏三國之間的鬥爭和興亡的一系列故事。裡面的很多故事都非常精彩,把人物的形象描述的惟妙惟肖。
  • 水滸傳讀後感 《水滸傳》讀後感500字優秀作文10篇
    《水滸傳》讀後感範文一  四大名著是我國的寶藏,它是我們必讀的書目之一。四大名著分為:鬥智鬥勇的《三國演義》;斬妖除魔的《西遊記》;膾炙人口的《水滸傳》和優美婉轉的《紅樓夢》。而我今天寫的是《水滸傳》。  《水滸傳》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名著,全文語句膾炙人口,令人回味無窮。
  • 三國演義讀後感400字【5篇精選】
    三國演義是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我要學習其中的好處,為將來打下基礎。一起來看看三國演義讀後感400字【5篇精選】,歡迎查閱!
  • 《三國演義》讀後感(文/陳斯哲)
    今天,我在家裡讀了一本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所謂「三國演義」是一本長篇章小說,更是歷史演義小說的經典之作。《三國演義》有一百二十回,其中我最喜歡的便是二十七回關羽五關斬六將。其中說了關羽為了追隨劉備,過了五個關卡,斬了六名大將,最後通過不懈努力終於見到劉備的故事。
  • 三國演義讀後感 三國演義讀後感500字 讀三國演義有感600字
    《三國演義》讀後感  第一次讀《三國演義》,我就對它痴迷不已,它像一個知心朋友,與我一起成長。  翻開《三國演義》,我像回到了東漢末年,我與關公一起過關斬將,與孔明一起神機妙算,與趙子龍一起勇鬥長坂坡。
  • 三國演義讀後感400字優秀作文範文10篇
    我一開始並不明白這句話的含義,直到閱讀了《三國演義》這本書後才真正明白了。   三國演義讀後感範文一  今年寒假,我在書架中看了一本書——三國演義!這本書講述的是三國時期魏、蜀、吳之間的戰爭,最終晉國奪取天下的故事。這本書中刻畫的個個都是英雄豪傑,但書中令我有深刻的感受的只有幾位。  首先是諸葛亮。
  • 點評孩子的作文說方法,我教孩子如何寫讀後感
    今天他終於上交了他的第一篇作文,是個議論文《〈三國演義〉讀後感》,寫的好與不好暫且不論,我就拿他的作文跟他講到底應該怎麼寫這個讀後感,說說我的看法。我先問他讀後感是什麼體裁,答曰:議論文。我說,還不錯。那議論文的三要素是啥?答曰:論點、論據、論證。由此可見,他還懂得什麼是議論文,大致知道應該怎麼寫。
  • 三國演義讀後感400字 讀三國演義有感300字 三國演義讀書筆記
    《三國演義》讀後感  說到底這只是一部小說,小說總有不太真實的地方,為什麼我喜歡三國志而不喜歡三國演義,因為覺得他有點不尊重歷史,大家都/?知道三國志是正史,但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演義呢,因為那裡面的人物都讓人感覺是個大英雄,但真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