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將鄧嶽劍走偏鋒,尖刀團猛插敵後,將志願軍尖刀戰術發揮到極致

2021-01-07 燃燒的狼煙

1951年2月6日,中國人民志願軍第40軍奉志願軍司令部命令開始向東挺進,他們晝伏夜出,經過4天行軍,全軍於9日清晨抵達洪川西南方向的花田裡、陽德院裡地區,在那裡他們將待機參加志願軍鄧華集團在東線地區的反擊作戰。

2月10日晚,40軍軍長溫玉成和政委袁昇平從「鄧指」接受完任務後回到上果湖的軍指揮所,還未顧得上休息就立刻召集各師師長前來參加作戰會議,在向各師長傳達完「鄧指」的指示後,溫玉成軍長做了以下軍事部署:以118師和120師為第一梯隊對敵發起攻擊,119師擔任軍預備隊隨時投入戰鬥,主要突擊方向為左翼的118師,為了保證118師能夠順利突破敵人防線,軍屬炮兵主力及119師主力355團也配屬給118師,他們要在向花垡到大馬峙地段實施突破,並且全力向廣田和臺峰方向突擊,從中路打亂敵人部署,得手後繼續向橫城地區進攻。

志願軍戰士正在行軍

118師師長鄧嶽是一員虎將,入朝作戰後連戰連捷,還打響了志願軍入朝作戰第一槍,並且首戰告捷,大大提升了志願軍的士氣。此次作戰軍長更是對鄧嶽委以重任,他感到了自己身上的擔子很重,鄧嶽心中暗想,這次作戰任務只能成功不能失敗,說什麼也不能辜負了首長對自己的信任。最後溫玉成軍長對鄧嶽說道:「老鄧啊!這次東線反擊戰有三個軍並肩突擊,但是以我們40軍為主,而我們40軍又以你118師為主,我可是把全部家當都押在了你身上了,你可得拿出看家本領,給我唱好這臺壓軸戲呀!」鄧嶽師長聽後沒有作聲,是騾子是馬戰場上見分曉吧!

志願軍某班戰士合影

作戰會議結束後鄧嶽師長坐上吉普車返回上花垡的師指揮所,一路上鄧嶽心事重重一言不發,他閉上眼睛思索著如何才能打好這一仗,軍首長把大部分的兵力和火力都交給了自己,無論如何也得打出個名堂來。當他回到師指揮所時已經是夜裡十二點半了。政委張玉華、參謀長湯景仲和劉振華主任都還在指揮所沒有休息,鄧嶽向他們傳達了軍首長的戰役部署,他們聽後都非常興奮激動。張玉華政委望著正在吞雲吐霧的鄧嶽問道:「這麼大的兵力該怎麼用,師長已經成竹在胸了吧!」已經思考一路的鄧嶽說道:「我打算從正面展開兩個團,並肩突破敵人防禦,留下一個團作預備隊,以防萬一,再拿出一個主力團,採取尖刀戰術,從兩個團之間插進去。」

志願軍戰士在艱難翻越雪山

幾位師首長聽到鄧嶽準備用一個團當作尖刀後都感到非常詫異,因為尖刀戰術是志願軍經常使用的一個戰術,但在使用兵力上基本都是在連級以下,這次使用一個團擔任尖刀還未曾有過。鄧嶽看出了他們的疑惑,又肯定地說道:「用一個連是撒胡椒麵,用一個營也是小菜,只有用一個團才能起作用,才能發揮出應有的威力,因為我們這個尖刀團不是一般地打亂敵人,而是要插到敵人背後,徹底堵住敵人的退路。」鄧嶽走到作戰地圖前向其他幾位師首長說道:「你們看,我們這個尖刀團的主要任務就是要卡住這個三岔路口,這樣就可以切斷敵人向橫城後撤的退路。不過這次穿插距離較遠,約有50華裡的路程,但是只要不走錯方向,不怕敵人側射,不戀戰,爭取拂曉前到達還是綽綽有餘的。」

志願軍向敵後迅猛穿插

張玉華政委聽完鄧嶽的軍事部署後說道:「好,我看這的確是一著妙棋,這是對傳統尖刀戰術的一個新發展。」但他也不無擔心地提出了自己的擔心,因為志願軍部隊缺乏敵人縱深的布防情報,不熟悉這一帶的地形,一個團的龐大兵力隱蔽穿插50華裡,風險也的確不小啊!但俗話說不入虎穴 ,焉得虎子,風險與機遇並存,鄧嶽果斷堅定的說道:「戰爭本身就是一個冒險的行當嘛。」

這時候一個新的問題來了,用哪個團來擔此重任呢?政委首先提出了這個大家都很關心的問題,但事實上在他們每個人心裡早就有了答案,那就是118師一貫的鐵拳頭352團。352團歷史悠久,它是山東省委發動武裝起義時創建的魯中軍區老一團。該團作戰勇猛,頗有梁山好漢的俠肝義膽,打了許多硬仗惡仗,成為了一支威震敵膽的地方主力部隊,抗戰勝利後進軍東北,後被改編為東北野戰軍三縱七師19團。入朝作戰以來在表現優異,戰功卓著,因此尖刀團的任務依然是非它莫屬了。

志願軍戰士正在翻山越嶺

當352團得知自己將成為尖刀團時,全團上下一片歡呼,鄒屏光政委給戰士們做了戰前動員,他說道:「這是一場沒有後方的惡戰,很有可能會受到敵人的左右夾擊陷入重圍,但是沒啥了不起,我們背後有兩個兄弟團撐腰,實際上是我們在夾擊敵人,我們要像孫悟空鑽進牛魔王肚子裡那樣,給敵人來一個掏心戰術。這是咱們師長的一著高棋,我們一定要打好這一仗,為國爭光,為毛主席爭光,也給咱們師長爭光。」戰士們全部都士氣高昂,恨不得馬上投入戰鬥。

志願軍戰士們在做戰前動員

2月11日下午5點,志願軍的炮火發出怒吼,對敵人的反擊開始了。118師左翼353團迅速佔領了上高垡東山和東南山,右翼354團也很快攻佔了鶴洞南山,這給擔任尖刀團的352團打開了一道縫隙,他們就從這兩個兄弟團之間向敵人腹地插去,然而352團卻是出師不利,當他們穿插至上榆洞溝口時遭到了敵人密集的炮擊,團參謀長冷利華不幸中彈犧牲。但是戰士們來不及悲痛又繼續投入戰鬥,在同敵人有過幾次短暫交火後,352團於下午六點三十分全團通過了地吾谷,這時已經穿插到一線敵人背後了。

志願軍向敵人發起攻擊

在翻過一座人跡罕至的大山後志願軍終於抵達谷村北側,這時剛好晚上十點整,但是據俘虜交代,谷村附近有大量敵人,為了隱蔽行蹤,志願軍戰士們決定不走村裡,繞道前行,過了谷村後一路向南穿插就可以到達廣田東南的三岔路口了,也就是352團最終的目的地。擔任前衛任務的三營只用了六個小時就穿插到位了,比上級要求的拂曉前抵達整整快了一半的時間。

志願軍戰士正在挖掘戰壕

352團戰士們迅速佔據有利地形控制了這個三岔路口,沒多久敵人的車隊就朝三岔路口而來,100多輛卡車和炮車在一輛吉普車的引領下浩浩蕩蕩迎面駛來,敵人怎麼也無法料到在他們的大後方竟然埋伏著志願軍一個團3000餘人的兵力。當敵人走進352團火力打擊範圍後,志願軍輕重機槍猛烈開火,手榴彈更是如冰雹般砸向敵人車隊,敵人在暗夜中突遭襲擊頓時亂作一團,這場戰鬥僅僅十幾分鐘就結束了,志願軍共計截獲摧毀敵人汽車140多輛,繳獲榴彈炮和戰防炮共計20多門,高射機槍9挺,偽八師的一個炮兵營還沒有進入陣地就被消滅了。

志願軍阻擊陣地

敵人也意識到了自己後路被斷,於是大批敵軍在飛機坦克的掩護下向志願軍352團發起猛攻,然而志願軍戰士們就像一道鐵閘,牢牢地堵住了這個三岔路口,敵人連續發起四次大規模進攻都以失敗告終,但此時志願軍也是傷亡慘重,甚至有的連隊陣地上僅剩幾名可以戰鬥的士兵了,但是他們仍然抱著人在陣地在的決心英勇阻擊敵軍,殺得敵人屍橫遍野,難以計數,愣是沒讓一個敵人從這裡經過。

志願軍吹響衝鋒號向敵人發起總攻

很快352團的巨大犧牲得到了回報,執行包抄任務的志願軍第42軍和66軍在橫城以南會師,擔任正面突擊的353、354、358團都迅猛地向廣田推進,志願軍東西對進,南北夾擊,偽八師已經陷入志願軍的天羅地網當中,戰鬥一直持續到12日下午3時才宣告結束,偽八師和美軍一個營被全殲,共計消滅敵人12200餘人,其中四十軍殲敵4000餘人,而其中118師戰果最大,殲敵2798人,還俘虜美軍267人。至此鄧嶽師長已經將尖刀戰術發揮到極致,並且獲得了圓滿成功,志司首長親自通報表揚。

相關焦點

  • 志願軍智破「磁性戰術」
    抗美援朝第三次戰役之後,聯合國軍被志願軍「神兵天降」的戰術打得節節敗退,損失慘重,一路退至37度線以南,還丟掉了漢城,軍隊士氣降到了最低點。屋漏偏逢連夜雨。到了1950年12月23日這一天,戰場上一觸即潰的韓國軍隊運輸車,與美第八集團軍司令沃爾頓.沃克的吉普車相撞,沃克將軍當場就死了。
  • 敵後尖刀——陸平
    原標題:敵後尖刀——陸平 【人物小傳】 陸平(1914-2002),原名劉志賢,吉林長春人。193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4年至1937年在北京大學教育系學習。
  • 亮劍中李雲龍用穿插戰術抓住常乃超,為什麼國民黨不用這招呢?
    放大到戰術戰役層面,從「攻擊力學」的角度看,同樣的兵力,如果能深入敵後,直擊要害,綜合打擊效果遠勝剛正面。經過了紅軍和抗戰的洗鍊,後來的解放軍、志願軍更是將這套打法玩得爐火純青。動不動先來個穿插再說。因為當時解放軍的通訊方式比較落後,如果往敵後穿插的話,經常會與總部失去聯繫。所以解放軍經常在戰前會把本次戰役的最終目的毫無保留的下發到基層部隊,甚至到連一級幹部都知道本次戰役最終目的。
  • 針對李奇微「磁性戰術」,志願軍也有高招,零敲碎打讓敵防不勝防
    就在李奇微準備按照指示撤離朝鮮半島的時候,盯著地圖的他忽然發現了志願軍的弱點,那就是後勤補給問題,原因在於前幾次戰役中,志願軍只能連續追擊8天,時間一到,就只能休整補充,在發現了這個秘密以後,李奇微著手制定「磁性戰術」,在志願軍進攻前8天裡有序撤退,到了第8天以後再展開反攻。
  • 志願軍靠人海戰術贏得戰爭?回顧我軍戰術,韓國仍不願意接受事實
    尤其是後勤補給相當困難的情況下,憑藉著頑強的戰鬥意志硬是把美國和韓國聯軍從鴨綠江趕回了三八線,使他們不能威脅國內,也是這次戰爭將美韓打怕了,逼迫美韓不得不籤署韓戰的停戰協議,可以說志願軍在韓戰中打出了屬於中國軍隊的威風,令世界都改變了對中國軍人的看法。多年過去,曾經交戰各國對那場戰爭依舊有著不同的解讀,甚至有一些奇怪的看法。
  • 港九大隊:插入香港敵後的尖刀
    至此,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挺入九龍、新界地區有近百人,如同一把鋒利的尖刀,深深插入日寇的心臟。1942年2月,為加強港九地區敵後遊擊戰爭的開展,上述部隊統一編為港九大隊,蔡國梁任大隊長,陳達明任政治委員,黃高陽任政訓室主任,魯鋒任副大隊長,並根據港九地區的特點,分別組建了短槍隊、長槍隊和海上隊。
  • 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零敲牛皮糖戰法成功挫敗美軍磁性戰術
    抗美援朝戰爭期間,中國人民志願軍面臨的一個現實問題是,面對「武裝到牙齒」的美軍,如何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創造出全新戰法,以劣勢裝備戰勝裝備技術佔絕對優勢之敵。此時的志願軍加上朝鮮人民軍,總兵力達到112萬餘人。但志願軍僅有2個坦克團共80輛坦克,且剛剛入朝還沒來得及參戰,輕迫擊炮以上火炮(連同火箭筒)共8500餘門(具)。志願軍空軍僅有1個殲擊機航空兵師在進行實戰練習,尚未正式參戰。由於沒有制空權,志願軍的大口徑火炮和坦克難以發揮應有作用。
  • 中國人民志願軍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所獲得的作戰經驗和戰術總結有哪些?
    在戰鬥時,當敵人轟炸或炮擊陣地時,大部分人都撤到合適的位置隱蔽,陣地上只留少數觀察哨,當轟炸和炮擊一結束,隱蔽的部隊再迅速衝上陣地,阻擊敵人,這樣做的好處是能極大的減少己方的傷亡和消耗對方的彈藥。
  • 志願軍一支秘密部隊,專門實施夜間行動,斬殺手段令美軍不能釋懷
    抗美援朝戰爭中,志願軍將士浴血奮戰,在國力和武器裝備同美國相比處於絕對劣勢的情況下,依然取得了偉大的勝利。這主要得益於志願軍官兵充分發揮了主觀能動性,以我之長擊敵之短,特別是夜戰和近戰的戰績尤為突出。記者們總喜歡談到「人海戰術」, 實際上,志願軍很少以團以上的單位進行出擊,甚至很多戰鬥通常縮小到連排的滲透戰。
  • 鐵原血戰:5萬美軍突不破志願軍2萬人的防線,宣告磁性戰術失敗
    1951年4月,我英勇的志願軍入朝作戰已經半年。美軍連番遭遇打擊之後,戰線一退再退,損失亦相當嚴重。美國國內相當不滿,時年70歲的聯合國軍總司令麥克阿瑟被解職,由第八集團軍司令李奇微接替擔任。李奇微信心滿滿地要和中國人一決高下,一到朝鮮就看出了志願軍的一項致命弱點,他決定抓住這個弱點狠狠地打。但是,志願軍會給他這個機會嗎?
  • 鐵原血戰即使5萬美軍,也沒能突破志願軍2萬人的防線,宣告磁性戰術...
    李奇微針對志願軍的作戰特點,制定了一套全新戰術:磁性戰術。 在這套戰術指導下,美軍必須要改變以往驕傲不可一世的姿態,當志願軍發動攻勢時,不能打得太猛烈,應適度放志願軍突破自己的陣線。但也不是無底線地撤退,還要同志願軍保持一定接觸。
  • 因為「三把尖刀」
    電影《金剛川》正在熱映,這部電影講的正是抗美援朝的故事,尤其是那座被美軍炸到崩潰都炸不毀的橋,讓他們無奈地說「不可能」就是我們的武器。《金剛川》裡面的片尾曲正是《英雄兒女》的插曲《英雄讚歌》,在《金剛川》的電影裡面由譚維維翻唱,這首歌對應《英雄兒女》這部電影的故事,對抗美援朝的英雄高歌稱頌。
  • 東江縱隊在肇抗戰老兵 敵後尖刀守護南粵家園
    在抗戰期間,廣東人民抗日遊擊隊東江縱隊積極開闢華南敵後戰場,期間經歷大小戰鬥1400餘次,曾經勇破日軍大規模合圍,扼守日軍交通咽喉,並在東江兩岸開展深入的遊擊戰,殲滅日偽軍9000餘人,隊伍規模由200餘人逐漸發展到1.1萬餘人,成為敵後戰場插在敵人心臟上的一把尖刀。1945年,在「七大」軍事報告《論解放區戰場》中,朱德同志將東江縱隊與瓊崖縱隊、八路軍、新四軍並稱為「中國抗戰的中流砥柱」。
  • 小米加步槍趕走了日本人,我們用什麼戰術打敗了美國兵?
    到了夜間失去空軍支援, 其步兵部隊戰鬥意志和戰鬥士氣就大為降低。志願軍就抓住和利用美軍這一弱點, 充分利用夜間作戰。在整個抗美援朝戰爭中組織的進攻戰役和戰鬥, 都是充分利用美軍空軍不能大規模出動的夜間進行的。一般是黃昏發起進攻, 拂曉前結束戰鬥。
  • 志願軍轟炸機首次出動,在收復大小島的空戰中,就發揮了大作用
    美聯空軍F86佩刀戰鬥機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空戰武器,特別的其飛行員的戰鬥技術,更是普遍高於我志願軍飛行員。可是有一點,所謂的戰鬥技術,是要按照套路打,才可以發揮出來。一旦空戰不按照套路打,再高的飛行技術,也是等於沒有。(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繫本號作者刪除。
  • 志願軍一人俘獲63名俘虜用的一桿什麼樣的槍?
    PPS衝鋒鎗生產出來就立即投入戰場,在列寧格勒戰役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二戰後,許多國家都仿製過PPS衝鋒鎗,中國的仿製產品為54式衝鋒鎗。隨著抗美援朝戰爭的進行,志願軍武器彈藥消耗越來越大,急需補充。當時,我國從蘇聯進口了大量武器裝備,其中便包括曾在二戰中大量使用的PPS-43衝鋒鎗。PPS-43衝鋒鎗經歷過戰火考驗,子彈容量大,易於在戰鬥中發揮火力優勢。
  • 美國電影《豬排山》裡的故事真實嗎:志願軍五擒五縱最終勝利
    打下之後很難守住,不打又威脅到我軍安全。怎麼辦?這對117師來說,是個難題。可是,換個角度來看,美軍前出搶佔緩衝區的戰術要點,又是將其兵力、裝備「送」到志願軍陣地前火力網之下。這是主動「上門尋死」,不打白不打。關鍵是:怎麼打?
  • 主席五菜一湯招待,志願軍特等功臣不提自己:光榮屬於集體!
    山上積雪近半米厚,地面凍得比石頭還硬,洋鍬挖彎、十字鎬挖斷,挖到天明工事還蹲不下一個人。 拂曉時分,美軍大炮飛機開始狂轟濫炸。下午,美軍一個營在40多輛坦克掩護下開始進攻。營部命令4連、5連各留一個排堅守,其餘全部後撤,4連撤離時出現混亂,陣地被敵人佔領。
  • 為了炸掉一座橋,志願軍出奇制勝完成任務!
    戰火眼看就要燒到鴨綠江畔。10月19日,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了鴨綠江,正式踏上了那片燃燒著的土地,抗美援朝第一次戰役由此打響。志願軍跨過鴨綠江我志願軍38軍是最早入朝作戰的部隊之一。28歲的偵查科科長張魁印走在隊伍裡,腦海中不時想起在鐵嶺的誓師大會上高喊的口號:堅決響應毛主席的號召!抗美援朝!保家衛國!
  • 志願軍雞雄山「零敲牛皮糖」
    5月27日,志願軍總部立即命令6個軍在臨津江、漢灘川以北,芝浦裡、華川、楊口地區進行防禦。其中,志願軍第二十軍、第二十六軍斜插急進至五聖山、平康、新岱裡以北地區,組織陣地防禦作戰,阻敵北進,接應和掩護北撤部隊。第二十六軍先頭部隊一面迅即派出偵察分隊到前沿地域活動,一面速令第七十七師二三〇團、第七十八師二三三團冒雨開進,先行佔領一線防禦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