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緣】這個美國人,收藏的黃花梨家具,價值好幾個億

2021-02-23 木界

中國藝術品

陪伴了他的一生,也滋養了他的一生

安思遠說過:

「中國藝術給了我一切」

「我首先是一個古董商,然後是一個收藏家。」

安思遠身材魁梧,總是神採奕奕

並且有許多固執的癖好

比如煙不離手,一年四季穿皮靴

在時空交錯的光影搖曳中

行走著這樣一位,特立獨行的人物

為中西方古玩藝術界

所共同稱許和緬懷

他終生未娶

只對文物收藏情有獨鍾

與藝術品朝夕相伴,卓然獨立

他對中國文物的愛深邃真誠

並由己及人,兼濟天下

為世人書寫了藝術人生的典範

安思遠,1929年出生於

紐約曼哈頓的顯赫家族

被譽為「中國古董教父」

他是為數不多的最早,

研究中國古典家具的西方人

也因他是第一個出版中國

明式家具書籍的西方人

而被紐約時報冠以「明代之王」的稱號

作為一名神級的收藏家

世人最感興趣的

當然是他的家中收藏

安思遠的公寓位於

紐約的第五大道上,廳房多達22間

氣派儼然,裝潢典雅

陳列著豐富的藝術珍藏

1975年

安思遠購入這套公寓

於1980年裝修完成

如今看來,依然驚豔

「我或許不是最偉大的

亞洲藝術品商

但一定是最富有的。」

安思遠這樣評價自己

除了富可敵國的藏品,更多的可能是在強調

他內心的富足

當人們走進這座位於

曼哈頓第五大道上的公寓

踏上清代宮廷地毯

心靈會受到強烈的震撼

牆壁上有明代文徵明的書法

和齊白石、傅抱石的繪畫

几案上擺放著商周青銅器

唐代金銀器和三彩陶

中國石雕和古印度石雕、佛教造像或依牆而立

或陳列於壁爐和窗臺上

宋元名瓷和明清官窯瓷

隨意擺放……

讓人仿佛置身於

一個藏品豐厚的東方藝術博物館

包括中國、日本、印度

東南亞雕塑、繪畫

家具及工藝品的收藏

18世紀的紫檀宮燈

多年來一直照亮著

安思遠公寓進門處的走道

有著鏤空雕蝙蝠紋和纏枝蓮紋

為典型清中期宮廷造辦處風格

品相不錯,估價20-30萬美元

牆上這對日本江戶中早期的

六折屏風畫工精美,彰顯出其主人

非同一般的尊貴地位

安思遠於上世紀,

六十年代購得此物,之後的幾十年

一直擺設在他的起居室內

這對屏風估價20-25萬美元

作為明式家具之王

下圖中出現的黃花梨的圈椅

曾在拍賣會上以

900多萬美元的天價出售

似乎有點超出圈椅

在當下所應有的價值

看到這裡,想必有人會覺得

安思遠的收藏之路

應該也是受到了,家庭因素的影響

其實他的父親是一位牙醫

母親是歌劇演員

那麼他是如何成為一位

能夠影響時代審美的古董商呢?

在衣食無憂的環境中

安思遠對藝術充滿了興趣

幼時,他因一枚小小的

中國郵票進而鍾情於東方藝術

都說無論做什麼,都要從娃娃抓起

少年時,安思遠經常跑到

舊貨店淘一些精美的物品

然後將這些物品低價買入

喜滋滋地轉賣給古玩商大賺一筆

安思遠高中沒畢業

便進入紐約藝術學院學習建築

但經常翹課自學繪畫

後來則乾脆輟學,靠賣畫為生

但他的畫作廣受好評

維持生計之餘

餘錢都用以收集中國鼻煙壺

不久後,他成功將一整套鼻煙壺

賣給了蒙特婁博物館

這一年,他只有19歲

有一次,他淘得一件花瓶,遂將其轉賣紐約某位知名古董商,並告知此為中國明代花瓶。古董商半信半疑,而安思遠則堅持己見。

於是,古董商將花瓶送到經營中國藝術品的著名行家愛麗絲·龐耐鑑定。龐耐肯定了安思遠的判斷,並對這位少年的鑑別力嘖嘖稱奇。

不久後,她便收安思遠為弟子,悉心教導50載,成為其一生的導師。

1948年,安思遠進入,

耶魯大學學習漢語,

結識了良師王方宇。

王方宇每次在指導他研究中國晚清書畫時,發現他在課堂上總是一副思緒跑得很遠的樣子;於是給他取了一個中文名字:安思遠。

王方宇

王方宇出身北京書香門第,

醉心書法和繪畫,

尤以收藏八大山人作品,

而名滿天下。

安思遠對學中文沒耐心,只一味對中國文物興致勃勃,他常說服王方宇提前下課,與他一起驅車去看紐約的中國古董拍賣。

大概出於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教學考量,王方宇對安思遠的活躍也樂助其成。於是一對中西師徒的身影便經常見於紐約的古董店、拍賣場。

安思遠和王方宇

畢業後安思遠開始,

慢慢的建立自己的客戶群,

由於東西方文化的差異,

對他來說,其實很多藝術品,

並不是那麼地了解。

但安思遠非常善於推銷自己

且有非常好的藝術天賦

其實,對藝術的審美都是相同的

所以他買起來也很大膽

敢想敢做的性格,也讓他在日後獲益不少

對於造型等基本

藝術概念的判斷

其實是適用在

任何文化領域的,一通則百通


對安思遠來說,每一件珍藏

都是生活中鮮明的存在

在朝夕相處間

寄託一份情感慰藉

憨態可掬的西漢時期

鎏金銅熊擺件,被放置於公寓中

喬治二世時期的紅木几案之上

是安思遠極為珍惜的

一件藏品,常邊與客聊著,邊不時撫摸它

「於我來說,藝術收藏為世間最妙的事業。你永遠不會厭倦,也永遠不會有終點……生活總是趣味盎然。」

安思遠晚上還會在圖中這個英式圖書室待客,那裡有來自歐洲的博物館長、身負護送藝術品重任的日本策展人、年輕中國學者,還有衣裝華麗的朋友、鄰居、客戶穿梭出入……

陪伴安思遠走過暮年的藏品

數量與種類之多令人咋舌

藝術品與室內環境巧妙結合

在此完成的展示、鑑賞、交易與收藏

都成為一種雅致的享受

值得一提的是,安思遠始終秉承著一個原則:「中國藝術品給了我一切,我願為中國做一些事。」

2000年,安思遠發現自己在港澳地區購買的一尊五代王處直墓漢白玉彩繪浮雕武士石刻是被盜文物後,主動與中國政府取得聯繫,並隨即無償捐贈中國政府。

時隔兩年,他又曾將一件西周青銅器「歸父敦」送還中國。

此後,安思遠又「割愛」《淳化閣帖》最善本,他將這份中國國寶以遠遠低於美國、日本開價的450萬美元價格轉讓給上海博物館。

2014年8月3日

安思遠在家中辭世

享年85歲

來源各異的藝術品並置一室,巧妙令其融而為一

中國的古典家具,以流暢簡約的線條

與歐洲家具並置對比,和諧相處中營造出

一份雅致的休閒。

這些一道體現出了,安思遠的藝術巧思

與非凡的裝飾美學

2015年,安思遠收藏的部分明清家具:50件黃花梨,在紐約佳士得拍賣,悉數成交。總成交額達到61,107,500美元,約合人民幣3.81億元。

文章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香港收藏明式黃花梨家具號稱「四大天王」
    1988年到1991年的三年時間,葉承耀幾乎投入了全部時間和積蓄,收藏了68件以黃花梨為主的明式家具。從1991年始,葉承耀的藏品先後在新加坡、美國、英國、德國等多個國家藝術博物館舉辦20餘回展覽,為其藏品的學術推廣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目前葉承耀手中的明式家具達160餘件,其中大部分是黃花梨木,還有紫檀、烏木等材質,95%家具都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購自「嘉木堂」。
  • 海巖黃花梨收藏:800多件黃花梨家具,讓人驚嘆!
    他對自己的總結是:一流的室內設計師、二流的酒店管理者、三流的作家、四流的編劇。對於社會公眾來說,海巖意味著《便衣警察》、《一場風花雪月的事》、《永不瞑目》、《你的生命如此多情》,而對於收藏界來說,他是聞名遐邇的黃花梨家具收藏家。在收藏市場風雲變幻之間,海巖又會給我們講述怎樣精彩的故事呢?
  • 【黃花梨木】黃花梨的鑑別就看這個
    打開色譜就會發現,這個說法幾乎覆蓋了色譜的絕大部分,與其他硬木的顏色不能區分。其次,真正意義上的黃花梨沒有黑色或深褐色的條狀黑色素帶,因為這種顏色紋理與木材的淺色基調差別較大,形成的圖案浮躁,明顯與明代文人的審美觀不符。
  • 價值幾個億的木頭——海南黃花梨木
    7月29日,有媒體曬出一組楊子的視頻,視頻中楊子舉著手機自拍,身後都是黃花梨木老料,一屋子的木頭價值幾個億!
  • 黃花梨家具:古典家具中美的典範,極度養眼!
    了解黃花梨木的特性,對辨識其材質十分重要。比如黃花梨木有很強的韌性,不像紅木那樣脆。▲紫檀與黃花梨 清朝黃花梨家具如何保養?古典家具中,黃花梨家具怕水和潮溼的長期腐蝕,應注意避開暖氣和空調,日常一般的清理只需用棉布去掉家具表面的灰塵即可。
  • 海巖:黃花梨世界的頑主!
    海巖的黃花梨藝術館「櫚園」  「家裡有一個人痴迷於收藏之後,這個家就會變得窮困潦倒。」海巖說。當時只是為了在自家的西式客廳裡擺上一兩件中式家具,結果在好友馬未都的慫恿下,花20萬元購置了第一件黃花梨木家具——「明式黃花梨獨板平頭案」。「四條腿,上面一塊板,特別簡約,連束腰、線條都沒有。」明式家具那種不事雕琢的造型與線條,對西方現代家具的極簡風格具有啟蒙價值,成了西方現代家具的鼻祖。
  • 「國寶」海南黃花梨家具即將亮相京城
    鍛造伍氏風格,成就黃花梨傳奇隨著黃花梨市場價位的走高,黃花梨家具也成為許多收藏家的追求。其中,作為當代知名的仿古家具設計大師,伍炳亮的家具作品在古典家具收藏界中素有名氣,廣受歡迎,擁有一大批忠實的「伍粉」發燒友。
  • 醉心於明式家具收藏的名醫——葉承耀先生
    其中成交最高的3件家具為明黃花梨三屏風獨板龍紋圍子羅漢床、明黃花梨靈芝紋衣架和明黃花梨兩卷角牙琴桌,分別以200多萬港元拍出。而這所有拍品均來自香港的大收藏家——葉承耀。收藏的啟蒙之路葉承耀的兩位叔父可以說是他收藏之路的啟蒙老師。
  • 【業界人物】葉承耀 醫生的家具收藏經(下)
    被人稱為「黃花梨皇后」的伍嘉恩是香港知名的家具專家,她在中環的家具店Grace Wu Bruce 是博物館專家、收藏行家來香港必到之處,後來得王世襄題字的中文名「嘉木堂」。今天的嘉木堂已經成為香港經營明式家具的象徵,這些年經由嘉木堂買賣的明式家具不計其數,伍嘉恩也為很多世界級的收藏家提供家具貨源。
  • 最神奇花梨木—海南黃花梨和緬甸花梨木
    作為明式家具的首選材質,海南黃花梨的價值不斷被挖掘,為海內外藏家所追捧。海南黃花梨家具和工藝品,在佳士得、蘇富比、嘉德、保利等大型拍賣會,屢創拍賣紀錄,是收藏愛好者茶餘飯後所津津樂道的不朽題材,成為繼書畫、瓷器、玉器、青銅器之後的第五大收藏品,深受各大博物館青睞,演繹了一幕幕令人炫目的典藏樂章。
  • 海南黃花梨,木有大美而不言.
    因紅色所代表的寓意和價值認同,紅木家具一直備受青睞。紫檀和酸枝均由單色構成,其紅色雖然活躍,但畢竟沉悶有餘。黃花梨主色調由紅黃兩色構成,色彩對比強烈,視覺效果清晰明快,美輪美奐。-->紅木直播,請點擊我
  • 浙大老師收藏黃花梨10年身價過億!兩位同行好友後悔莫及...
    十年間,從100元/500克漲到今天超過2萬元/500克,木中黃金—海南黃花梨絕對擔綱了「瘋狂的木頭」這齣收藏大戲當之無愧的主角。
  • 8萬買的木桌,鑑寶368萬:海南黃花梨價格的歷史變遷
    黃花梨作為傳統名貴木材,價格跌至谷低。曾在海口市藥材公司負責到鄉下收料的海南的士司機蘇師傅介紹:1980年時,海口市藥材公司收購黃花梨的價格是8分至1角錢1斤。按照這個價格,100塊錢在當時能買到1000斤的海南黃花梨優質大料!
  • 海巖收藏了800多件古董家具,十幾年間價格竟漲了200倍
    海巖,著名作家、企業家、編劇,北京櫚園黃花梨藝術館館主,館內收藏家具800餘件。2014年4月出版的《姚黃魏紫俱零凋:紅木家具古今談》,是他以收藏家的身份出版的第一部著作。軟磨硬泡「因為這個圈裡都知道我收藏這個,所以各種信息是向我這集中的,經常會有人發一些圖片來給我看,問我要不要。所有的藏家,我可以肯定都『打過眼』,都失過手。不過,我最多的失手是在前期。」
  • 紅木家具常常被忽視的兩大價值
    紅木投資與收藏市場驟然升溫,眾多紅木愛好者在關注其投資升值屬性時,卻在一定程度上忽視了紅木家具的文化和健康養生等價值。一、歷史悠久 文化深厚我國古典紅木家具源於明代,盛於清代,歷600年春秋,早已成為我國古代文化藝術寶庫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優秀文化的一種符號。紅木家具的一大亮點是深受「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思想的影響。
  • 【重磅】鐵匠村轉型黃花梨雕刻:年產值3.7億!
    天珠收藏者甲子:我記得我們剛入行的時候,差不多06年07年,那個時候一顆藥師珠,一定要2.0(釐米)的正圓,筆直一線黑白分明,那個時候的價格是900塊錢,超過1000塊錢我們就會說這個人真黑,賣得這麼貴,現在你去藏區或者從玩家手裡收最少要15萬。像這種兩眼天珠,6年前以前的話就10萬,8萬就可以買得到,現在的話最低也要30多萬,如果要是有一對的話就要100萬了。
  • 郵票上的明清家具:當前的收藏熱點
    《明清家具承具》特種郵票1套4枚隨著當前經濟的發展,中國古典家具收藏也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明清家具材質考究、工藝精湛,是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典範,也是當前的收藏熱點。為了展現明清家具的魅力與弘揚傳統文化,中國郵政於2012年6月9日發行《明清家具承具》特種郵票1套4枚(上圖為其中一枚)。郵票選圖分別為明代黃花梨夾頭榫平頭畫案、清代黃花梨透雕螭紋方桌、明代黃花梨高束腰石面方香幾、明代鐵梨象紋翹頭案,面值均為1.20元。郵票圖案以帶有歷史感的古舊黃色為底,主圖展現此四種家具影像,郵票兩側配以「明清家具承具」字樣和體現家具具體名稱的文字。
  • 未來十年,黃花梨還會是拍場的主角麼?
    在黃花梨老家具的價值體系之下,新做黃花梨的價值仍然是一個窪地,但這從另一方面來說,這恰恰證明了黃花梨家具在未來保值、升值的巨大空間。過去二十年的時間,黃花梨家具在拍場的表現已經證明了自己的價值,儼然已經發展出一個新的收藏門類——黃花梨收藏,相較於字畫拍賣市場的大幅縮水,黃花梨被公認為拍場中保值增值最強的藝術品門類。
  • 馬科斯新作《士林典藏》┃探討文房木作小件的典範價值
    ,作為這些家具配件的木作文房小件吸引人們的目光則是近些年的事。—文人木器專場」,100餘件明清家具文房小品均以頂級硬木如黃花梨、紫檀、紅木、烏木等為主要用材……顯然,這些家具「添頭」的價值正在被不斷認識、認可。
  • 炒熱蘇富比古董拍賣 | 21件黃花梨明式家具斬獲HK$2億
    本年7月香港春季拍賣,蘇富比「凝盈一色」專場的黃花梨引來收藏家瘋搶,10件明清家具悉數遠超預期成交,大部份更以估價數倍以至10數倍落槌,合共斬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