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父母教育理念的差異能夠成就孩子的一生,也能將其摧殘得七零八落。
前段時間有則帖子引起了眾多家長的關注:
有位寶媽一直奉行棍棒教育,只要孩子犯一點錯就會一頓胖揍,時間一長孩子果然臣服於寶媽的威嚴下,各方面非常優秀,不但學習成績優異,對於家長的話也是言聽計從。可是在十八歲生日那天,孩子卻選擇了跳樓,事後寶媽發現了一封書信,孩子告訴她:自己如同「野獸」一般一直生活在牢籠之中,根本看不到希望,為了擺脫這種苦楚索性選擇了跳樓。
寥寥數字卻真實地反映出父母教育理念的失敗,其實養廢一個孩子真的很簡單,不知道你中招了沒有。
這樣的家長,往往養出很弱的孩子:
1、 棍棒出孝子
青春期的孩子往往比較叛逆,事事都喜歡和父母對著幹,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很多家長堅信「棍棒出孝子」的理念,在生活中事事都表現得非常強勢,結果往往是父母壓迫越嚴重,孩子的反抗就越強烈,最終家長與孩子之間的感情紐帶完全斷裂。
因此家長們應當學會示弱,讓孩子感受到自己對他們的關愛,而不是恐嚇,一味的高壓教育往往會將孩子的自信心徹底摧殘。
2、 大包大攬
在父母眼中,你永遠都是孩子,無論生活還是學習都應當遵守他們的規則。在生活中有很多父母喜歡大包大攬,無論孩子做出任何事情總喜歡插一腳,結果時間久了就會激化彼此之間的矛盾,引發家庭冷戰。
另外父母這種大包大攬的教育方式還有可能造就「低能兒」,等到孩子長大後發現自己根本沒有辦法獨立生存,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將來怎麼能闖下一片屬於自己的天地呢?
為了給孩子營造更好的成長環境,家長們應當學會示弱:
1、 我不會,怎麼辦
在生活中,有些家長處處表現得比較強勢,孩子的任何決定都應當遵從他們的意願,結果寶寶變成了籠中的小鳥,對於父母特別依賴,這樣等到他們長大了很難適應競爭激烈的社會環境。
為此家長應當學會示弱,當孩子遇到困難時,應當學會「推脫」:告訴他們自己沒有辦法幫助他們,遇到困難應當學會獨立解決,這樣日久天長寶寶的獨立生存能力自然就提高了。
2、 我不行,幫幫忙
任何人都不是全能的,對於家長也是如此,當父母在生活中遇到小問題時,應當學會向孩子請教,這樣在解決問題過程中可以更好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同時也可以拉近彼此之間的感情,另外孩子在幫助父母的過程中能夠體諒父母的辛苦,從內心滋生感恩意識,這樣孩子長大後往往更孝順。
3、 做得好,謝謝你
任何人都應有感恩之心,當別人給予自己幫助時一定要說聲謝謝,對於父母而言,當孩子幫你做事情事也要說聲謝謝,這樣能讓寶寶感受到自身價值所在;同時這份感恩的表楊,也能幫助孩子提高自信心,讓他們面對困難時不再畏懼退縮。
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相較於嚴加看管,家長適度放手可能更利於孩子的成長。
寬鬆的成長環境能使寶寶的聰明才智更加自由的施展,生活中的磕磕碰碰才能真正鍛鍊寶寶的羽翼,等到他們長大後在風雨中翱翔時才更有信心,家長們趕快打破陳舊觀念的枷鎖,為孩子提供更為廣闊的成長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