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寄語:
跟一個890同學聊天,我問他放假幹了些什麼呢?他說,那天本來打算看書的,但是突然想起自己喜歡的一個偶像,就去聽了會音樂,然後順便刷刷微博和朋友圈。看到有朋友在推薦一款手機遊戲,就下載下來玩了一個下午,到了晚上的時候他才想起來,噢,今天本來打算是要看書的。這樣的情景,我相信很多同學都經歷過。其實這就是缺乏自控力的表現。自控力也被稱為意志力,就是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情緒和欲望的能力。根據心理學家們的說法,缺乏意志力是完成目標的最大絆腳石。凡是有主觀原因導致的失敗,其中有90%都歸因於自控力的缺失。所以新年伊始的音頻節目,跟大家聊一聊,如何提高自己的自控力。在這裡有一本書推薦給大家,是美國心理學家凱利·麥克尼格爾博士寫的,書名就叫《自控力》。他認為我們的大腦內部啊存在著兩個自我,一個是任意妄為及時行樂的自我,另外一個是克服衝動深謀遠慮的自我,兩個自我就像兄弟一樣一直在打架,有沒有自控力主要取決於哪個自我可以贏得這場戰鬥,而根據凱利的說法,大多數情況下都是及時行樂,把深謀遠慮給打趴在地下。所以凱利認為,如果我們想要獲得長遠的成功,就必須要明白自己為何失控,以及如何避免失控,在書中他給出了我們失控的四個原因。第一是注意力分散。凱利認為人的大腦不可能同時專注於兩件事情,當你把親情和理性給予其中一件事情時,在另外一件事的處理過程中,欲望和直覺就會趁虛而入。比如商場裡搞促銷活動,那些心不在厭的購物者,更有可能把一堆不需要購買的東西買回去。要想解決注意力分散帶來的困擾,首要的一點就是提高專注力。我們的大腦非常像一個求知慾很強的學生,對經驗有著超乎想像的反應,如果你每天都讓大腦學數學,他就會越來越擅長數學,如果你讓他憂慮,那麼他就會越來越憂慮。而如果你讓他專注,它就會越來越專注。因此如果你每天抽出一定時間來專門訓練專注力,那麼久而久之你的自控力自然就會提高一個層次。第二是道德許可的作祟。道德許可是一個甜蜜的殺手,它會讓你陷入短暫的歡愉之中,把一切有悖於原目標的行為都打上合情合理的標籤。比如你決定減肥,減了三斤以後,你覺得很高興,打算吃一頓大餐犒勞一下自己,但這種獎勵跟自己當初的目標是相背離相矛盾的,這就泯滅了自己當初努力的意義。所以,從事一個工作必須時刻記住你的初衷,當面對誘惑時,想想自己最初的目的是什麼?給自己定下的目標是什麼?如果你每次都能克制住自己,那麼久而久之你的大腦就會牢記這種模式。第三個是向明天賒帳。凱利說,有很多人喜歡把今天的事拖到明天再去做,而事實上,明天我們不會比今天更努力,只要稍不留神,今天放縱,明天改變的惡性循環就會開始,所以,當我們明知道應該做一件事想拖延不做時,就要問問自己,我是否能承擔永遠拖延下去的惡果。第四個是光環效應的欺騙。只要能使你放縱的東西和你覺得品德高尚的東西同時出現,就會產生光環效應。比如減肥的人出於慈善目的購買巧克力,就會毫無罪惡感地吃更多巧克力來獎勵自己的善行,因為無私的捐贈會使巧克力籠罩在光環之下。比如90後喜歡吃垃圾食品,但是也很想養生,就出現了啤酒加枸杞、可樂放黨參的做法,這就是利用了枸杞和黨參能夠養生的光環效應。面對這樣的情況,凱利建議我們一定要打破光環,看清事物的本質,這樣才能更加冷靜理智地作出判斷。所以你看,自控力就像我們身上的肌肉,是可以通過後天訓練來提高的。那也許有些同學要問了,我要是做不到這樣強大的自控力,怎麼辦呢?其實你也不用焦慮,高爾基曾經說過,哪怕對自己的一點小小的克制,也會使人變得強而有力。所以自控力是一天一天培養的結果。你從每天的一個小習慣、小動作開始,你的自控力就會逐漸在不知不覺中獲得提高。商業世界紛繁複雜,但我們在《每天聽見吳曉波》裡相聚,透過現象,學習本質。現在,我們有了呈現在你面前保守初心又全面升級的:《每天聽見吳曉波·第五季》。
吳老師和主創團隊的堅持創作,讓《每天聽見吳曉波》走到現在;而你們的堅持收聽,讓它走得更穩、更遠。
新一季的專輯中,特別增加了每周同讀板塊。
我們精選海量暢銷好書,在每周六的早晨,用10分鐘的時間與你分享。
*以下圖書為示例,具體以實際上線內容為準
你將享受以下6大權益,福利重磅升級!
期待您的加入
掃描下方圖片二維碼立即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