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虛、氣虛、血虛的人,試試喝一杯它

2020-12-24 騰訊網

一些人在這個時候,身體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

1、掉發嚴重

2、失眠多夢

3、腰膝酸軟

4、盜汗(夜間出汗)

5、便秘或大便乾結

6、咽幹、鼻幹、皮膚幹

其實,這都是在提醒我們,要養陰、滋陰了。

如果你正好出現了這些陰虛的症狀,一定要少吃辛辣溫補之物,多吃一些養陰、滋陰的食物。此外,我們還可以通過食療的方法來改善。

可仁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黃精桑葚膏,不僅能養陰滋陰,還能補脾胃,護心臟,讓身體陰陽重新恢復平衡狀態。

01

讓傳統宮廷膏方,

變成適合日常飲用的養生佳品

黃精桑葚膏,是在黃精膏的基礎上改良而來的。

黃精膏原本是唐代宮廷裡,一個補腎滋陰的膏方,據《千金方》記載:「黃精膏可使人舊皮脫,顏色變光,鬢髮更改。」

因為黃精強大的滋補之效,而性情卻又很溫和,能與其他食材很好的融合在一起。

所以經過改良而成的黃精桑葚膏中,除了黃精之外,還特別添加了桑椹、山藥、黑芝麻、蜂蜜、山楂、大棗......

相比傳統膏方,黃精桑葚膏沒有特別的厚膩之感,打開後甚至可以直接當零食吃。讓傳統宮廷膏方,變成了更加適合日常食用的養生佳品。

這款膏方的研發者——中國中醫科學院的張教授,在臨床實踐與大數據分析研究的基礎上,做了歷代驗方醫案的大資料庫,並開發了很多養胃、祛痰、滋補的藥食同源膏方,反饋都很好,黃精桑葚膏便是其中之一。

黃精桑椹膏的誕生還有一個小故事。

張教授在臨床中遇到一個心臟問題很嚴重的病人,尤其是晚飯吃多一點就會犯病。

而張教授給他調理心臟是從脾胃入手的,「脾氣健運,化源充足,則心血充盈」,這也成為後來開發黃精桑椹膏的思路。

02

一味黃精補三髒,

上補肺,中補脾,下補腎

黃精味甘而性平,味濃而氣薄,入肺、脾、腎三經,有養陰潤肺、益腎健脾之功,是很好的藥食兩用之品。

古人認為,黃精屬於芝草類,盡得土之精華靈氣,所以《五符經》稱它為「戊己芝」。

李時珍認為:

「黃精受戊己之淳氣,故為補黃宮之勝品。土者萬物之母,母得其養,而諸邪自去,百病不生矣。

「黃宮」指的就是脾胃,它是氣血生化的源頭,五臟六腑都要靠它濡養,所以保證脾胃的正常運轉,自然百病不生。

正是運用黃精補脾胃之功,所以張教授用黃精桑葚膏治好了患者的心臟病。

黃精長得有點像生薑

除了補脾之外,黃精還入肺、腎二經,能滋肺陰、腎陰。

對於肺陰虛和腎陰虛引起的症狀,如:肺燥咳嗽、口燥咽幹、便秘、大便乾結、腰膝酸痛,頭暈,失眠,潮熱盜汗......都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所以,黃精是一味平補三焦的好藥,上焦補肺,中焦補脾,下焦補腎。

而且性味平和,可以作為食物來食用,如《抱樸子》所說的:「黃精甘美易食,兇年可與老少代糧,謂之米脯也。」

在饑荒年代,人們把還把黃精作為「米脯」來食用,既能飽腹,也能給身體補充所需的能量,怪不得醫家陶弘景把黃精視為「仙人餘糧」。

03

桑葚補而不滯,

滋肝腎,充血液,清虛火

桑葚是再尋常不過的食物了,除了作為水果,其實桑葚也是一味很好的滋補肝腎的要藥。

桑葚性溫,味甘酸,歸心、肝、腎經。具有補肝益腎、養血生津、潤腸通便的作用,可用於調理肝腎陰虛引起的腰膝酸軟、便秘、盜汗、口渴咽幹、視物不清等症。

早在2000多年前,桑葚已是中國皇帝御用的補品,又被稱為「民間聖果」。

《本草綱目》言:「桑葚,滋肝腎,充血液,祛風溼,搗汁飲,解酒中毒,釀酒服,利水氣,消腫」。

《滇南本草》載:「桑葚,益腎臟而固精,久服黑髮明目」。

《隨息居飲食譜》曰:「桑葚,滋肝腎,健步履,息虛風,清虛火」。

《雷公炮製藥性解》說它能:「開關竅,利血脈,黑鬚髮,明耳目。」桑葚補而不滯,特別適合陰虛有熱,掉發多的人食用。

04

補虛的同時,

還能清除因虛而導致的瘀堵

黃精桑葚膏,除了黃精和桑葚這兩個「重頭戲」之外,張教授還添加了補虛用的:山藥、黑芝麻、蜂蜜、大棗、山楂等。

山藥,甘平溫,入肺胃經,補中益氣。陰虛之人多羸瘦,要想增肥,可多吃河南懷慶那邊的懷山藥。

黑芝麻,甘平,補肝腎、潤五臟、益氣力、長肌肉、填腦髓。《玉楸藥解》稱其能:「潤肺開閉,治大便結塞,語塞步遲,皮燥發枯。」

古代道士還特別喜歡把黑芝麻和黃精九蒸九曬做成丸子,辟穀時吃,填精補髓。

蜂蜜,甘平,安五臟,益氣補中。大棗,甘平,安中養脾。

除了補虛,同時還要清除因虛而導致的瘀堵。陰血虧虛也會導致血瘀,反過來堵塞血管,阻礙血液正常流動。

所以桃仁和山楂負責清除這些障礙,祛瘀生新。山楂還能消肉食,能防吃多了肉食引起的食積、口氣、不消化、腹脹等。

05

適宜人群&不適宜人群

| 適宜人群 |

黃精桑葚膏對脾、肺、腎陰虛的人更合適,如果有下面的4-6個症狀,都可以試試。

嘴唇乾裂、咳嗽無痰、盜汗、口乾食少、飲食無味、容易腹脹、大便乾燥、便少便秘、腰膝酸軟、舌紅無苔少津、五心煩熱、消瘦、脈細數。

另外,脾胃不適會引起心區疼痛、絞痛、心悸心慌、胸悶氣短,有這些症狀的人都可以食用。

| 不適宜人群 |

脾胃虛寒,容易寒性腹瀉的人不適合吃,痰溼體質的人不適合吃,孕婦不適合吃。

06

睡力鋪上新特惠

黃精桑葚膏,日常價72元/盒,睡力鋪上新特惠,我們給大家爭取到了69元/盒的特惠價。

每一盒有10條,建議一天吃2次,可以直接食用,或者用60℃左右的溫開水衝飲。

平時在外面吃的油膩,也可以喝這個消消膩,通腸胃而不傷正氣。

【版權聲明】

1.本文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侵刪。

2.文末留言區開放,歡迎踴躍參與討論。本平臺支持言論自由,精選留言不代表本平臺立場。

點這裡帶走黃精桑葚膏

相關焦點

  • 例假結束後,氣虛血虛,吃什麼補得快?排第一位的還是它
    例假,人們又稱它為「大姨媽」,是具有生育能力的女性每個月都會有一次的生理周期。當月經來臨時會出現子宮出血的正常現象。但是有的女性朋友在例假結束後卻表現出氣虛血虛的症狀,比如全身乏力、面色蒼白。出現氣虛血虛的情況應該吃什麼才能補身體呢?現在一起來看看吧。一、紅棗。紅棗作為美容養顏的佳品,一直都很受人們的歡迎,它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等營養成分,其中的紅棗多糖可以刺激體內的造血細胞進行增殖分化,這樣就起到了補血的作用。
  • 容易累,不想動,你可能只是「氣虛」了
    為什麼說脾虛是氣虛的根源?我們又該怎麼補脾氣?氣虛,中醫指由於元氣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變化及證候。《難經》說:氣者,人之根本也,根絕則莖葉枯矣。氣,是人體最基本的物質,由腎中的精氣、脾胃吸收運化水谷之氣和肺吸入的清氣共同結合而成。因此,當我們有了氣虛的表現時,往往說明有可能是這三個方面出了問題,而在這三者中,脾虛則是根源。
  • 容易累,不想動,你可能只是「氣虛」了,氣虛到底該從哪裡補起
    為什麼說脾虛是氣虛的根源?我們又該怎麼補脾氣? 氣虛,中醫指由於元氣不足引起的一系列病理變化及證候。《難經》說:「氣者,人之根本也,根絕則莖葉枯矣。」氣,是人體最基本的物質,由腎中的精氣、脾胃吸收運化水谷之氣和肺吸入的清氣共同結合而成。因此,當我們有了氣虛的表現時,往往說明有可能是這三個方面出了問題,而在這三者中,脾虛則是根源。
  • 中醫建議:脾虛溼氣重的人,常喝4杯水,健脾又去溼!
    脾虛溼氣重是臨床非常常見的一種情況,那麼為啥脾虛基本伴隨著溼氣重呢? 咱們先來了解下脾的主要功能即可了解其中緣由。脾主運化,而這主要包括了兩個方面:一是運化水谷精微,二是運化水溼。
  • 秋季喝什麼茶好?分清上火、便秘、脾虛、氣血不足,喝對茶更健康
    秋季氣候比較乾燥,雖然出汗也少了,但是喝水少不了,尤其是喜歡喝茶,喝茶也是有很多講究的,有些人是有個人偏好,有些人喝茶比較隨便,有什麼就喝什麼,很多人的胃不舒服就跟喝茶也有關係,秋季容易上火,身體會出現肝火旺、便秘、脾虛等情況,所以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對應的茶品,就能起到很好的保健作用,秋季喝什麼茶好?分清上火、便秘、脾虛、氣血不足,喝對茶更健康。
  • 脾虛是什麼意思?為什麼有人說脾虛人就廢一半?早調理早好
    它將我們吃下去的各種食物,包括水谷飯菜等,在胃消化之外,對食物進行運化,將它們運送到身體的各個部位。簡單地來說,脾相當於人體消化和代謝系統的發動機,為食物等的輸送提供能量。脾與胃是連在一起的,它共同運轉的結果,就是為人體提供足夠的營養。胃管消化,脾管運輸。那麼,脾虛是什麼意思呢?在中醫理論中脾虛是指脾氣損耗過多,所造成的一系列身體臟器功能失調的生理現象。
  • 「天然止咳水」終被發現,1天喝1杯,潤肺止咳又化痰,嗓子舒服
    鮮梨榨成汁喝,被稱為「天生甘露飲」。能清熱生津、化痰止咳,有利於調節人體酸鹼平衡。紅棗中含大量的維生素,對女性調理氣血有好處。所以它們在一起煮的「水」,對於人體真是再好不過了。這就是「天然止咳水」,每天喝上一杯,真是潤肺止咳又化痰,身體也會變得越來越好。這麼有營養的「天然止咳水」做法難嗎?一點也不難!營養師大喬都超級推薦這種做法!下面就由小編將這種做法分享給大家,感興趣的寶寶趕緊收藏起來吧。
  • 為什么女人一到冬天就手腳冰涼、畏冷怕寒? 「罪魁禍首」就是「血虛」
    一進入冬天,陽光成了稀缺品,經常是陰雲密布、灰濛濛的天空,空氣四周浮動的都是寒氣。很多女人早早就開啟了羽絨襖、羊絨大衣甚至是貂的節奏。為什麼?因為手腳冰涼、畏冷怕寒啊!早起鑽出暖暖的被窩,身體停留在冷空氣中,周身的體感只剩下一個字,「冷」。
  • 9.1健康日報:歲月無情催人老,脾虛肝鬱老更快!
    9.1健康日報:歲月無情催人老,脾虛肝鬱老更快! 歲月無情催人老,脾虛肝鬱老更快! 中醫認為,「內傷脾胃,百病叢生。」
  • 經常喝黃芪泡水的人,後來怎樣了?黃芪能不能天天喝?告訴你答案
    近些年來隨著網際網路的廣泛普及,人們能從手機上接觸到各種各樣的健康知識,很多人就從這些科普知識中了解到黃芪的作用。黃芪一種作用很多的中藥材,它的藥用歷史已經非常悠久了,中醫認為,黃芪能夠益脾補氣、活血化瘀,現代醫學還指出,黃芪具有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 最懂女人的歸脾丸,氣血雙虛,心脾兩虛的女人必須要來一丸
    逍遙丸調理的是肝鬱脾虛所導致的一系列症狀,可是肝鬱脾虛的男人也很多啊,不單單是女人啊。 烏雞白鳳丸名字取得很女人,讓人一看就以為是女科要藥,其實它是補益肝腎的啊,而且這個方子補的力量太強,藥性偏溫,最適合那些身體虛弱營養不良的人。縱觀現在的女人,真正虛弱的女人有多少呢?現在的人什麼都不缺,什麼都可以買來吃,哪有什麼虛弱的呢,更多的是多餘吧。
  • 氣虛體質的人,七竅常有變化,了解什麼是氣虛,才能更好調理
    氣虛體質的人,七竅常有變化,了解什麼是氣虛,才能更好調理。相信很多朋友都經常聽說「氣虛」。尤其是年齡稍長的人,或者看中醫的時候,氣虛這個詞是出現頻率比較高的。但是,無論是氣虛也好,還是氣虛不足也罷,這裡面的「氣」是看不見也摸不著的。它到底是什麼呢?為什麼會有氣虛體質呢?
  • 經常用黃芪泡水喝,身體能得到什麼?可不可以長期喝?一文了解
    因為它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在中醫上會用黃芪治療一些疾病,還有些人會經常用黃芪泡水喝,據說能夠養生保健,還能治療疾病,是真的嗎?經常用黃芪泡水喝,身體能得到什麼?黃芪畢竟是一種中藥材,可不可以長期喝?會帶來什麼弊端嗎?一文了解。經常用黃芪泡水喝,身體能得到什麼?
  • 山楂和它「天生一對」,經常泡水喝,健脾強胃,脾虛不來擾
    脾是如此重要,但在中國,十個人中有九個患有脾虛,該如何解決呢?脾胃有5怕,別自己「作」出脾虛,惹一身病1.脾胃怕「寒」炎熱的夏天,喝涼水,吃冰解渴是許多人都有的習慣,但是經常喝和吃冷的食物,不僅對胃黏膜刺激很大,而且也容易破壞或破壞胃壁組織的功能。2.
  • 想減肥就喝它,每天喝一杯,低脂低熱量,4塊錢喝上2大杯
    想減肥就喝它,每天喝一杯,低脂低熱量,4塊錢喝上2大杯相信大家在過年的時候,每天都會吃各種各樣的好吃的。特別是在這期間的各種大魚大肉,基本上就沒有間斷過。但是大家要知道這種高熱量的食物吃多了,肯定會長胖的,再加上過年期間很多人都不會運動,所以長胖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了。等到過年的假期結束,為了自己的身材,很多人也要想著開始減肥。但是一想到減肥就要節食,很多人就特別的痛苦。所以今天就在各自這裡給大家推薦一款熱量低,而且吃起來還非常好吃的食物。
  • 黃芪泡水,注意「四不喝」「五必喝」,每天一杯,趕走疾病!
    黃芪也是補中益氣的好東西,不僅可以改善身體氣虛的情況,還可以增強體質,美容養顏。 ............................................................................. 雖然大家都知道黃芪的功效很多,但是很多人可能不並了解,黃芪並不適合所有人。
  • 皮膚癢血虛,3個特徵來判斷,補血止癢,中醫也很少一次性說!
    導語:一個人身體是否健康,從氣色就能看出來,而氣血不足的人,總讓人感覺不是那麼的健康,女人是氣血不足的常見患者,但是除了女人外,是否還有其他人群也容易氣血不足呢?那麼,該如何判斷自己是否血虛呢?3個症狀說明你血虛血虛指的是營血不足出現虛弱,例如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失血過多,慢性出血,等種種原因都會造成血虛,其次,這也是我們說的大病過後會引起皮膚瘙癢的原因,尤其是到了冬季,老年人的身體免疫不是很高,可能會造成血虛。
  • 黃芪的功效與作用 這些人不能吃它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黃芪是比較常見的一種中藥,它的營養價值是非常的高的,那您知道黃芪的功效與作用有哪些嗎,平時有哪些人是不適合吃黃芪的呢,黃芪又有哪些要用價值呢,接下來就和小編一起去了解一下吧。2、補氣養血蜜炙黃芪有補氣、養血、益中功效,適用於內傷勞倦、脾虛洩瀉、氣虛、血虛、氣衰等症。  3、降血壓現代醫學證明,黃芪具有降低血液黏稠度、減少血栓形成、降低血壓、保護心臟、雙向調節血糖、抗自由基損傷、抗衰老、抗缺氧、抗腫瘤、增強機體免疫力作用,可用來治療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症。
  • 常用黃芪泡水喝好處多,但是黃芪的幾個食用禁忌,你也需要了解
    那麼,每天使用黃芪泡水喝,對我們的身體有什麼好處?1.益氣養血黃芪含有大量的營養素和維生素,經常食用可以有效調節我們體內營養成分的結構,食用黃芪也有著補血、益氣的作用,脾虛、洩瀉以及血虛的人食用可以有效益陽健脾,同時對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也有著重要作用。2.緩解胃炎飲用黃芪水除了有助於增強體質之外,而且還能有效增強心肌的收縮能力。
  • 氣虛血虛怎麼辦?教你四招輕鬆補氣血
    肥胖者是一般都氣不足,而瘦人一般都血不足,這個是一個規律,所以咱們肥胖的朋友動不動就出汗,因為氣虛不能固攝住汗,或者說上個樓梯你都喘,這個都是氣虛的一種表現。那麼怎麼樣才能夠補氣呢?能夠吃點什麼藥嗎?或者是吃點什麼食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