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因與果,要如何深刻體驗因果?

2021-02-08 網易

2018-11-01 10:04:29 來源: 趙龍奇蹟內觀

舉報

  

  一念裡有因果

  一句話裡有因果

  一個事件裡有因果

  一段關係裡有因果

  一段人生,都有大大小小不同層次的因果,從更大的層面來覺察,我們這一生,其實也都只是一個果。

  背後的因是什麼呢?

  要如何深刻體驗因果?

  超越因果?

  除非,我們自己願意深度回溯,深層面對累世累劫的輪迴劇本,逐步看清此生的生命劇本,面對、清理、釋放每一個輪迴劇本中的:

  分裂、罪疚、恐懼、失落、悲傷、匱乏、無助、絕望等堵塞的情緒負荷

  看清每份情緒背後的需要

  清晰每個情緒模式背後的心靈機制

  以及認清自己不同面向的:

  人生模式

  行為模式

  溝通模式

  決策模式

  尤其是我們的關係模式。

  如此,我們才有機會逐步看清自己的生命因與果。

  接著,如果有更大的勇氣,就會逐漸看清自己的逃避模式,比如:

  罪惡感模式

  愧疚模式

  恐懼模式

  合理化模式

  匱乏模式

  討愛模式

  分別模式

  抗拒模式

  評判模式

  指責模式

  攻擊模式

  懲罰模式

  冷漠模式

  怨恨等模式

  我們就開始有機會

  逐步穿越自己的人生模式

  超越自己生命的因果

  逐步走上斷輪迴

  告別娑婆

  回歸天鄉

  回歸那不生不滅,不淨不垢,純潔、圓滿、無罪的一體境界。

  

  只是,靈魂在投胎後遺忘了自己投胎的原因(生命功課)和目的,以及忘記了自己的生命本質與生命意義。

  不斷在分裂,罪疚和恐懼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投射,製造輪迴的因。

  自己給自己編織一張又一張輪迴的網,挖了一個又一個輪迴的坑,在壓抑和受害者意識中不斷的迷失,在人生苦海裡不斷的輪迴。

  最詭異的是,我們還責怪世界,責怪自己!

  這,也許是宇宙有史以來最詭異的事了!

  我們還要在人間流浪多久?輪迴多久?

  才願意停下腳步來面對、清理和療愈自己?

  我們還要逃到什麼時候,才願意面對內在的分裂、罪疚、恐懼的心靈陰影?

  我們還要痛到什麼時候,才願意回頭,走回家的路?

  答案是:此時,此刻!

  因為,在每一個當下,我們都有重新選擇的機會!

  祝福更多的兄弟、朋友一起憶起自己的生命功課,共同喚醒彼此沉睡的心靈!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佛說:有因必有果,一切因果都是註定的
    造如是因,必得如是果。人生在世,千萬不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更要多行善事,多種善因,這樣才能多得善果。尤其是多做一下這幾件事會讓你運氣大增。第一,孝順父母孟武伯問孝,子曰:「父母惟其疾之憂。」——《論語·為政》大致的意思是,孟武伯向孔子請教孝道。
  • 濟群法師:敬畏因果不造惡業真正對生命負責
    對於學佛者而言,深信業果是非常重要的。無明煩惱為什麼會使我們流轉生死?造作惡業為什麼會使生命感得苦果?正是因果規律在支配。勤修戒定慧為什麼能成就佛果?同樣取決於「如是因感如是果」的原理。唯有深信業果真實不虛,我們才能自覺地止惡行善,真正對自己的生命負責。每個人都關心自己的未來,為什麼還會做出種種不負責任的行為?
  • 《天道》如何能看到因就知道果,見路不走呢?
    電視劇《天道》是由豆豆的長篇小說《遙遠的救世主》改編而成,講述了丁元英如何通過自己智慧,把原本顛倒的事情、狀態、要素、作用力和反作用力,重新顛倒過來,透過現象看本質,看到真理真相,不迷惑在表面的形式上、相上,主要就是在境界上不著相,不住因、不住果、不住念、不住心。找到一個了「心苦」,不起苦的這樣一個修行狀態。
  • 世人不信因果,因果何曾饒過誰(寫進心窩)
    要想根本治理,最好的辦法莫過正視因果關係。下面,咱們來跟各位講講因果,分享因果吉兇善惡的決定因素到底是什麼。現代又加上快、快、快的要求,產生那麼多的因,就算能根據因的順序,來表現出結果,也免不了彼此之間的矛盾、衝突,產生若干變化,叫人如何看得清楚?又如何想得明白?甲因生甲果,有如種南瓜得南瓜,咱們很容易認定。
  • 佛法:如何認知佛法所說的因緣法來認知因果關係
    (一)因果不能同時生一切法都是因緣所生,這是每個學佛之人都知道的道理,可是真正了知緣起法的內涵,卻很難的。萬法生 有這兩種情況,一種是因緣生,一種是非因緣生,合起來就是緣起生。因為因沒有自體性,就是因不會自己顯現為因,所以果也是沒有自體性,因緣法都是因滅以後,果才生起。比如蘋果的種子滅了,蘋果才生,種子沒滅,果不生,如果沒滅 就會變成因果同時,就不符合現實,就無法知道哪個為因 ,哪個為果,這樣的方式說因果是沒有意義的。(二)因果是沒有自性顯現的因沒有自性,所以果也沒有自性。
  • 《生命的真相》輪迴是迷信嗎?科學如何鑑別,佛學與科學互為印證
    生命的真相——慈誠羅珠堪布談輪迴生命的真相究竟是什麼人?為什麼要去探尋生命的學問?為什麼要去探究生命的輪迴是什麼?為什麼要看清一個人的前世今生後世?對於人生,對於生命,對於修行又是怎樣的意義?這樣的認知往往就想在今生今世獲得更多錢財,名譽,物質,吃穿用都要更好的,豪車,好房等。只相信人的生命只有這一世,所以不會把自己的眼界放得更寬,更大,更宏偉的角度去看待生死,看待生命。如果只有今生今世,當然要貪得更多,因為死了就沒法得的,沒法擁有更多呢。
  • 濟群法師:真的信因果了嗎
    但捫心自問:我們對因果究竟信到什麼程度?是「深信不疑」的「信」,還是「寧信其有,不信其無」式的信呢? 對於學佛者而言,深信業果是非常重要的。無明煩惱為什麼會使我們流轉生死?造作惡業為什麼會使生命感得苦果?正是因果規律在支配。勤修戒定慧為什麼能成就佛果?同樣取決於「如是因感如是果」的原理。唯有深信業果真實不虛,我們才能自覺地止惡行善,真正對自己的生命負責。
  • 因「閹」廢食,被錯過的「因果論」佳作 《大隻佬》
    「因果」並不等同於「輪迴」或者「報應」。簡單來說,無心插柳,而柳成蔭,是謂「因果」,跳脫此法則的都不是「因果」。本片精彩在它沒用尋常的規律說「因果」,更加抽象:上一輩子你是個兇神惡煞的莽漢,殺人無數,是「因」。這一世你是個慈眉善目的信女,沒害過人,但因為上一輩子造得孽,你就得死,為「果」。
  • 南懷瑾:佛法最難之處就是三世因果,六道輪迴,生命是永恆的
    受持四句偈佛法的基礎是建立在三世因果,六道輪迴上。你只要看看我們自己一生就曉得了,尤其我們在座中年以上的朋友,我們中年所遭遇的環境,是年輕時候已經埋伏下的因;晚年所得的果,也就是年輕及中年自己所作所為的結果。把人生分三個階段,二十歲前當前生,二十到四十當這一生,四十到六十當後生。
  • 佛說:前世的因,種下了今生的果;今世的因,又種下了來世的果
    當一個人糾纏另一個人,當一個人煩透另一個人時,似乎都會隨口說出一句「我前世欠你的,今生要這麼折磨我。」是的,正因為有了前世的債,才有了今生的糾纏。佛說:萬物皆有因果,沒有因,哪來的果。今生的得與失,都是前世修來的果。如果你今生遇上了一個對你死纏爛打的人,就是你前世欠下的債。
  • 因果的真諦—電影《大隻佬》的啟示
    第四個,造過的業,如果沒有破壞的話,是永遠存在的,是一定要受報的。     二、因果的全稱是因、緣、果、報。種下因以後,若沒有緣則不一定會感果。有果必有因,但有因未必一定有果。     三、不存在介入因果一說。別人的因果不能傷了我們自己的菩提心,因為我們的行為也是別人的緣。
  • 細說關於因果輪迴的道理……
    因果輪迴的道理很是明顯,只因我們被妄心所迷。「我執」所縛。本有的智慧被塵俗中的名利等念頭蒙蔽了。所以,雖日常一舉一動無不落在因果輪迴之中。但自己也不覺得。「因」就是事實的起因,無因絕不能成事。「果」就是事情的結果,無論什麼事不做則已,做了總免不了結果的。果之隨因,如影之隨行。
  • 佛教修行|略說因果業報
    因果這兩個字,因是能生的種因,果是所生的結果,有因就必定生果,依所生的果為因又可以生果,比如起了一個念頭要坐飛機去某地這是因,買到飛機票這是果,又買到飛機票這是因,到機場坐上飛機這是果,又坐上飛機這是因,到達目的地這是果,因此就因果的關係來說,是即因即果、即果即因的關係,這是因果不變的必然規律。
  • 佛說阿彌陀經析.165 學佛了 現在能否順應因果,開始扭轉生命了?
    寶是和自性有關,德是和自性有關,華是一個外顯,粗暴看還是在講如來的果德,那麼行德在哪裡?如果把行德理解到:「我們要修持,契入自性」這就完了,這是死路。因為契入自性的手段、方法沒有找到,自然不能說是找到行德了。好在佛陀慈悲,為我們留下一個看上去並不重要的華字,華字通假花字,因為花字不夠莊重,所以就定格為華這個字了。花是因果,華也可以理解為因果的因,我們在因果裡可以找到行德的部分。
  • 如是因如是果,煩惱痛苦是沒必要的
    3、因微果著,「業的規律就是如此:即使是很微小的善業,也能感發極大的樂果;即使是很微小的惡業,也能感發極大的苦果。在自然界中,諸如桃李等的小小果核,能長出無量的桃李果實,與此外因果相比,內心因果的以小感大,更是極為明顯。」4、未作不遇,「俗話云:種瓜得瓜,種豆得豆。種豆絕對不會長瓜。如是因才感得如是之果。如果沒有修集能感苦樂的正因之業,就決不可能感受相應的苦樂報。」
  • 【禪院百科】因果、報應、輪迴
    生命輪迴一個概要的標準和啟示:至愛者,升華為天仙;至善者,升華為佛;至樂者,升華為神仙;至健者,升華為陸地仙;至慈者,升華為人仙;盡忠者,超升貴道;行孝者,再生福道;公平者,再返人道;積德者,轉生富道;懵懂者,轉往動物界;冷漠者,往生植物界;惡毒者,沉淪鬼道;霸道者,降淪冰凍層;殘忍者,降入火煉層。如果有心願未了,人將再次輪迴到人間。
  • 前世今生因果輪迴
    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每一個人,都要去經歷各種磨難。世界如此之大無奇不有,我們生活在這美好的世界裡,人生在世是否真的會有前世與今生。每一個人都在猜想,都在找答案。如果真的有前世,就會想到有沒有來世。人世間是如此美好,今生修來的福分是前世的因果。好人必有好報。前世的因果,決定了今生的命運。命是天註定的,生命靈魂是自己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隨時跟著你的肉體隨影而行,出生日期生辰八字,就是生命的靈魂表現。不但註定了你一生的富貴貧賤,還會決定你一生中每一個階段所發生的事情。靈魂出竅生死離別,這是無法阻擋避免的事情。
  • 佛說:今生種種皆是前世因果
    愛情是一場輪迴,這輩子的愛,是上輩子的債;一切相遇皆有原因,一切事皆有輪迴,我們能得到到是前世種下的善因,我們得不到的是沒有姻緣,前世因今世果,有因有果,才會有愛的萌芽,你能得到但不能長久的是種下的善因不夠,我們能得到長久但是生活不如意到是因為前世的虧欠,傷害了別人所以今生不能安寧!
  • 道家不講因果與來世,因果與來世來自佛家,道家只道承負和今世
    因果,是佛法基本定律,主張今生的善惡業,可以引生未來世的善惡果報反作用到自身,佛門中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度波羅蜜的修行皆是基於深信因果,但又不同於宿命論。《涅槃經·遺教品一》:「善惡之報,如影隨形,三世因果,循環不失。」(這句話和道教的太上感應篇的一句話大意相同,但細思就知兩者妙微之差!)因果即種瓜得瓜,種豆得豆。
  • 「萬法皆空因果不空」,感情的背叛逃不開因果,也許這是宿命
    我是相信因果的,古人云,萬事不能空穴來風,也就是說有風吹來之時,必定出現了風穴,要不然風從何來。萬事萬物,也是如此,有因必有果,每一件事,都有他的因,所以才會結下他的果。舉個簡單例子:你餓了就是因,吃飯就是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