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墨加貿易協議剛生效,美國卻態度突變:或對加拿大部分產品收費

2020-12-25 金十數據

今年1月29日,美國、加拿大、墨西哥籤署了「新的北美自由貿易協議」——「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美墨加協定)。時隔6個月,這項協議終成正果。據中新社報導,美墨加協定於7月1日起正式生效。此前在籤署該項協議之際,美國代表人士稱之為是「規模最大、最公平、最平衡的現代貿易協議」。

然而,事實似乎與之相反。據中國新聞網2日報導,近日有媒體披露,美國有關部門將考慮恢復對加方的鋁產品加徵貿易費用。據悉,在去年的3月,美國便宣布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分別徵收25%和10%的費用,但加拿大和墨西哥在2019年獲得了費用豁免。換一句話說,即協議雖然籤了,但徵收的費用仍在。對此,加拿大的鋁製造商皆表示擔憂。

實際上,美國對加拿大的鋁產品徵收費用,影響最大的還是美國當地的鋁企業。美國對鋁的需求旺盛,即便是當地的鋁冶煉廠負荷生產,其產量也不及其需求的三分之一,致使美國鋁廠只能大量進口原鋁。眾多美企表示,若美國恢復對加拿大的鋁收取費用,最終傷害的還是自家企業的利益。此外,加拿大代表人士也表示,美方這一做法,只會增加其製造業的投入以及消費者的成本,傷害自家經濟。

美國金屬製造商和用戶聯盟表示,在疫情之下,包含鋁在內的美國製造業正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而製造業亦是美國重要經濟支柱之一,提高鋁貿易費用勢必會給用鋁製造商增加成本。事實上,受疫情波及,美國經濟正跌入谷底,而美方此時還加大與他國的貿易費用,不難看出,將不利於該國的經濟復甦。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鋁生產國和消費國。中國有色金屬報數據顯示,2019年,鋁土礦開採量約1.1億噸,原鋁產量約3593萬噸。此外,中國有色金屬工業協會副會長文獻軍表示,鋁消費經過近30年快速增長,已取得不錯成績。此時美國對進口鋁徵收費用,考量其經濟效益,未來,鋁主要生產國或將考慮向其他國家出口。

相關焦點

  • 美墨加協議 又一枚針對中國的貿易炸彈?
    經過一年多艱難談判,美墨加三國於2018年9月就更新北美自貿協定達成一致。  一、美墨加協議將於2020年7月1日生效  2020年1月29日,美國總統唐納·川普籤署修訂後的美墨加協定。新協定更名為「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簡稱美墨加協定),簡稱USMCA。
  • 《美墨加自由貿易協定》對智慧財產權保護工作帶來的影響
    2019年12月10日,美國、墨西哥和加拿大終於籤署了經過修訂後的《美墨加自由貿易協定》。如果上述三方最終在本國實施該協議的話,那麼這份《美墨加自由貿易協定》將會正式取代自1994年1月1日生效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
  • 美墨加貿易協定中的農業條款及其影響
    《美墨加貿易協定》(US-Mexico-Canada Agreement,簡稱USMCA)已經於7月1日正式生效和實施,取代了實施26年的《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標誌著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入了新貿易協定時代。
  • 美墨加協定正式生效 美國貿易代表:該協定將會為企業提供更多貿易...
    本文轉自【新華網】;新華社華盛頓7月1日電(記者高攀 許緣)旨在更新和替代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簡稱美墨加協定)於1日正式生效。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當天發表聲明說,「今天標誌著美國與墨西哥、加拿大貿易新篇章的開始」。他表示,該協定將會帶來更多就業、更強勁的勞工保護、擴大的市場準入,並為企業提供更多貿易機會。
  • 美墨加協定生效誰獲利
    新協定生效拉鋸三年,川普的一塊心病終於解除了。據新華社,當地時間7月1日,旨在更新和替代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美墨加協定正式生效。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當天發表聲明稱,「今天標誌著美國與墨西哥、加拿大貿易新篇章的開始」。他表示,該協定將會帶來更多就業、更強勁的勞工保護、擴大的市場準入,並為企業提供更多貿易機會。
  • 市場早班車:特魯多拒絕出席美墨加貿易協定慶祝儀式 黃金站穩1780...
    市場早班車:特魯多拒絕出席美墨加貿易協定慶祝儀式 黃金站穩1780上方1、上一交易日美元指數震蕩下挫,最低觸及96.57,並連續第2個交易日以陰線收跌。與此同時,國際現貨黃金則一路震蕩走高,最終收漲報1784.26美元/盎司,整體持穩近期升勢。
  • 加拿大和英國籤署臨時貿易協議應對「脫歐」
    原標題:加拿大和英國籤署臨時貿易協議應對英國「脫歐」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加拿大副總理弗裡蘭當地時間22日宣布,加拿大與英國已經籤署了一個臨時協議,避免英國「硬脫歐」帶來的關稅問題。協議基本沿用了加拿大與歐盟的貿易協議內容,從2021年1月1日起生效。一旦兩國談判達成了新的貿易協議,這個臨時協議就作廢。加拿大與英國每年雙邊貿易額可達290億加元(約合1479億元人民幣),英國也是加拿大第三大出口市場。加拿大與英國的貿易規則目前仍然沿用的是與歐盟的貿易協議。
  • 不僅缺席三國峰會,特魯多還就徵稅威脅警告美國:你們產量根本不夠
    【文/觀察者網 張晨靜】加拿大總理特魯多不僅缺席了美墨加協定的慶祝活動,還在美墨兩國領導人會晤的當天(當地時間7月8日),就近期傳出的徵稅威脅對美國發起警告,稱他難以理解這種威脅,美國國內的產量根本就不夠用。
  • 外媒:拜登或希望美國重新加入CPTPP
    「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於2018年12月30日正式生效。這一協定是美國退出「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後,參與TPP談判的其他國家對原協定修改形成的。TPP則是歐巴馬主政時期的經貿主張,但一直未獲國會批准通過。2016年2月,美國、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亞和越南在內的12個國家共同籤署該項協議。
  • 「海外網深一度」生效慶典「三缺一」,「美國優先」的協定能走多遠?
    歷經三年多的摩擦、碰撞、拉鋸,旨在更新和替代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美墨加協定」於7月1號正式生效。按照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的說法,這份協定體現了「自由、公平且對等」的國際貿易價值導向。不過,有分析人士指出,對加拿大和墨西哥來說,極限施壓下簽訂的「城下之盟」似乎更符合美國的利益。
  • 墨加捏鼻子咽下的美國「毒丸」,是針對中國的「定向殺傷」?
    原創 庫叔說 瞭望智庫2020年7月1日,美墨加協定(USMCA)正式生效。其中幾個公認的「毒丸條款」因USMCA近期的生效而再次備受關注。美國想通過這些條款得到什麼?
  • 媒體:拜登提名華裔律師為美國貿易代表 向中國示好?
    今年45歲的凱薩琳戴得到許多民主黨議員的支持,而她也在與川普政府談判《美墨加協議》時,要求在協議中強化與勞工相關的條文。她的提名也得到勞工與商界的支持。在拜登準備重建與盟友關係丶重振美國國內製造業以及懲罰中國的反競爭貿易之際,美國貿易代表的工作將會扮演非常關鍵的角色。
  • 若拜登入主白宮照進現實,華裔律師有望成美國貿易代表
    今年45歲的凱薩琳戴得到許多民主黨議員的支持,而她也在與川普政府談判《美墨加協議》時,要求在協議中強化與勞工相關的條文。她的提名也得到勞工與商界的支持。在拜登準備重建與盟友關係丶重振美國國內製造業以及懲罰相關國家的貿易爭端之際,美國貿易代表的工作將會扮演非常關鍵的角色。
  • 了結川普「心事」 美國會批准美墨加協定
    美國國會參議院16日通過更新版北美自由貿易協定、即「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新版協定大體保持北美三國年貿易額1.2萬億美元的規模,但在汽車產業勞工權益、環境保護等領域施加更多限制。
  • 加拿大總理特魯多稱美總統煽動國會暴力事件
    中新社多倫多1月8日電 (記者 餘瑞冬)加拿大總理賈斯廷·特魯多1月8日在渥太華對近日發生的美國國會暴力示威活動再度表態,稱這次事件是「由(美國)現任總統和其他政客煽動的暴力騷亂者對民主的攻擊」。特魯多在其官邸門前舉行的記者會上,一開始便主動提及示威者衝擊美國國會事件,並罕有地對美國現任總統提出批評。「這一事件令人震驚和深感不安,且讓人悲傷。」他說,「暴力在我們的社會中沒有立足之地,極端分子不會推翻人民的意志。」他說,美國發生的事提醒人們,民主不是「自動(產生)的」,沒有人應該把它視作理所當然。
  • ...墨西哥媒體將美墨加協定與北美自貿協定進行了對比:在數字貿易...
    美墨加協定為墨西哥帶來新挑戰;① 旨在更新和替代北美自由貿易協定的「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簡稱美墨加協定)7月1日正式生效。不少分析人士指出,新協定的眾多條款體現「美國優先」原則,對墨西哥經濟發展帶來不少挑戰;② 墨西哥媒體將美墨加協定與北美自貿協定進行了對比:在數字貿易、智慧財產權、金融服務、投資、勞工和環境保護等章節,美墨加協定吸納了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TPP)中的大部分規定,是對北美自貿協定的更新與升級。
  • TPP協議原產地規則 或削弱美國紡織利潤
    該協議包括美國和其十個貿易夥伴澳大利亞、汶萊、加拿大、智利、馬來西亞、墨西哥、紐西蘭、秘魯、新加坡和越南等國家。根據協議,這些國家出口美國的商品將享受免稅待遇。對美國紡織業可能帶來最大衝擊的一點是由越南新提出的一條原產地規則。如果這一新規得以加入協定,那麼美國現有的「從紗線開始」(yarn-forward)的原產地政策就會作廢。
  • 拜登提名女華裔為貿易代表,中美貿易戰會消停嗎?
    作為美國眾議院籌款委員會首席顧問,除負責中國相關事務,制定美國供應鏈的回流戰略,以及立法禁止進口亞洲特定勞力生產的產品,她還牽頭研究美國貿易政策中種族不公的遺留問題,以及如何使貿易收益更具包容性。如今中國被視為美國在貿易領域的最大競爭者,戴琦超10年對華工作經驗,成了加分項。拜登未來幾年調整美國對華政策時,這一經驗也能派上用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