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情緒的四種表現
最基本和最原始的情緒是快樂、憤怒、悲哀、恐懼四種基本形式,它們與基本需要相關聯,具有很高的緊張性。
1.快樂
愉快和快樂是主要的正性情緒,是為人們帶來享受的重要來源。沒有愉快和快樂,就沒有享樂和享受。這裡所說的快樂或享受,是指「心理上的享受」,是指愉快和快樂情緒的體驗,最高的快樂是滿足和幸福感。
一個幼兒園兒童每天把玩具送給鄰居腿傷的小朋友,她因而很高興。這種快樂是一種心理上的享受。傷殘者從痛苦中超脫,而以其自身的可能方式幫助他人而感到由衷的滿足,也是心理上的享受。快樂的程度取決於達到目的的容易程度和突然率,其激動水平與自己願望滿足的意外程度有關。當目的突然到達時的緊張一旦解除,個體就會感到極大的快樂感。
2.憤怒
當個體在遭受攻擊、威脅、羞辱等強烈刺激下,感到自己的願望受到壓抑、行動受到挫折、尊嚴受到傷害時所表現的極端情緒體驗。在憤怒時,個體常會出現攻擊、衝動等不可控制的言論與行為。憤怒的程度與個體的個性特徵有關,也與環境對個體的壓制狀況和幹擾的程度、次數、性質有關。因此,憤怒產生是個體與所處環境的交互作用的結果。
3.悲哀
悲哀是個體失去某種他所盼望的或追求的事物時所產生的主觀體驗。悲哀的強度依賴於自己所失去事物的價值,失去的事物越寶貴,價值越大,就越感悲哀。例如,親人的去世會使人產生極度的悲哀,這與失去一般朋友是不同的。從強度上可以把悲哀分為遺憾、失望、悲傷、哀痛。
悲哀所帶來的緊張釋放是哭泣。哭泣既可以消除心理緊張,也是人的一種保護性反應。悲哀時的哭泣比不流淚的悲哀對人的身心健康更有好處。哭泣時釋放已集聚的能量可以使個體消除不平衡狀態。
4. 恐懼
恐懼是企圖擺脫、逃避某種危險刺激或預期有害刺激時所產生的強烈情緒感受與體驗。當恐懼產生時,會伴隨極度不安的主觀體驗,想逃離或進攻的欲望,以及交感神經系統的興奮、肌肉緊張、神經末梢收縮、呼吸急促、心跳加快等反應。
引起恐懼的通常是在熟悉環境中出現了意外變化,如危險、陌生、黑暗、新異事物的突然出現等,身體突然失去平衡以及受他人恐懼情緒的感染等。恐懼的產生與人的認知預期有關,關鍵是自己缺乏應對可怕情境的能力。例如,當個體預期會看到完整的人時,結果看到的是斷手的無頭屍體,就會感到莫大的恐懼。因此,恐懼產生的直接原因是已形成的認知序列的紊亂,是人腦活動過程嚴重紊亂的結果。
——轉自《心理健康導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