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人的有一種基本情緒模式

2020-12-23 阿鄒說情感

在壓力面前,我們通常會表現出四種基本情緒,我們稱之為「基本情緒模式"。經歷不同,我們所表現出的基本情緒也不盡相同。識別和理解這種情緒模式需要聯繫我們過去的經歷。例如,壓力之下你容易變得憤怒而非恐懼,那麼就應找出讓你憤怒的原因是什麼?憤怒的模式是如何發展的?憤怒的根源又是什麼?

生活的壓力如果讓你感到恐懼,那麼恐懼從何而來?你還記得小時候恐懼的感覺嗎?父母中誰更容易出現恐懼?父母的這種情緒是如何影響你的?如果你的基本情緒模式是羞愧,那麼成長過程中肯定一直活在羞愧的陰影下。誰最愛奚落你?誰讓你感覺自己在家庭中地位卑微?是不是每一位家庭成員都會相互奚落對方,讓對方感到羞愧呢?

悲傷和沮喪也算一種基本情緒模式,和成長過程中長期處於沮喪的環境有關。沮喪基因主要指讓我們感到沮喪的物質(如酒精)。你喝太多酒時,就會變得抑鬱。一個家庭中,如果父母其中一人或雙方都很抑鬱的話,家庭也可能變成一種沮喪基因,影響家庭中的每個成員。

談到基本情緒模式,就不得不提到「按鈕」這個概念。按鈕指的是我們對某種情況或對別人的自動應答。早在六七歲的時候,按鈕就被編入了我們的潛意識裡。由於潛意識是一觸即發的,很多時候我們甚至還沒回過神來,就已經做出了傷害別人的行為。我們的潛意識大多是小時候受到了父母和身邊人的影響。

例如,如果在面對壓力時你總會感到恐懼,那麼這種情緒很可能來自父母。再比如,父母如果脾氣暴躁,那麼憤怒的情緒就會植入你的潛意識當中。因此,為了增強自我意識,我們需要花時間去思考我們的基本情緒模式,了解我們情緒產生的根源。

你的基本情緒模式是什麼?是憤怒、恐懼還是羞愧?抑或是悲傷、沮喪?記住,基本情緒模式就是我們在壓力面前最容易顯露出的那種情緒。

相關焦點

  • 人的七種基本情緒
    我國古代把人的情緒分為喜、怒、哀、樂、愛、惡、懼七種基本形式.現代心理學把這些情緒分為快樂、憤怒、悲哀、恐懼四種基本形式.根據這些情緒發生的強弱程度和持續時間的長短
  • 你知道人的基本情緒有哪些嗎?
  • 《頭腦特工隊》:學會包容和理解每一種情緒
    人類是一種情感動物,所以每個人都是有情緒的,快樂,憂愁,憤怒,害怕,厭惡。在我們生活中這些情緒一直與我們相伴,有些情緒看起來像是一些對立的,但其實所有情緒之間都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繫。當然,大多數的人都會更喜歡「快樂」,可這並不意味其他的情緒就沒有任何用處,就必須被我們一直隱藏,快樂並不是就一定意味只有著積極,憂傷也並不意味著只有消極,只有各種情緒都存在的人生才是有滋有味的。《頭腦特工隊》就是這樣一部表達關於情緒深思的電影。《頭腦特工隊》於2015年10月6日在國內上映,也是由著名的動畫製作公司華特·迪士尼公司製作的喜劇動畫電影。
  • 《頭腦特工隊》點評:每一種情緒都有作用,快樂和悲傷缺一不可
    《猴Lonely》MV但是,兩種情緒也並不是完全對立的,很多時候,快樂之前往往會有小憂傷,正如哈林在微博所言:「再快樂的人,也有悲傷的時候」。憂憂把一個快樂的記憶變成了憂傷的藍色憂憂安撫冰棒很多時候,當你憂傷的時候,需要的並不是強顏歡笑,而是應該找一個適當的時候,發洩出來。然而很多人採用的可能都是類似樂樂的做法吧?
  • 《怒火青春》:一種憤怒情緒的青春態
    影片呈現了暴亂次日24小時內,三個夥伴在巴黎的遊蕩,去呈現和思考一個人和一個社會的墜落。影片的故事性並不強,但實現了複雜而強烈的情緒表達。情緒是一種複雜的心理現象,如果以此解讀影片,其實是一個認知過程,認知劇中人物的情緒以及影片傳達的情緒,還有觀看的情緒(觀賞影片本身也包含認知過程)。在心理學研究看來,認知是情緒形成的基礎,情緒也會影響認知過程。
  • 作為成年人,每一種情緒都是我們應該接納的.
    雖然也有懨懨,怕怕和怒怒佔上風的時刻,但總體來說,那時的茉莉是一個很開心的小姑娘,她有一起玩耍的好友,有疼她的爸媽,還有一群打冰球的團隊。終於有一天情緒失控,混亂中樂樂和憂憂被拋出頭腦控制中心,只剩下懨懨,怕怕和怒怒來控制頭腦,原本開心的少女變得憤世嫉俗,甚至無法與人溝通。
  • 爾導情緒失控離場:不懂得管理情緒的人最吃虧
    剛出生時,人們只具備幾種最基本的情感。作者作了個有趣的比喻,某些基本情感與生俱來,好像紅黃藍三原色。正因為這樣,某些特定的情形和場景會激發我們的基本行為模式,讓我們自動做出反應,所以我們會和小時候一樣去行動和感受。所以曾有詩人說:「孩子是成年人的父親。」03 合理表達:找到成人自我狀態那麼明白這樣一個原理有什麼作用呢?
  • GQ評論 | 魏瓔珞的暴脾氣是一種時代情緒
    她無法無天,無拘無束,也令高層無可奈何,這是一種樸素的英雄主義。《延禧攻略》也絕不會像《甄嬛傳》那樣,用七十多集的跨度,來描繪一個凡人漫長的黑化過程。因為那不符合網絡觀眾對當下生活的最基本認知。她無法無天,無拘無束,也令高層無可奈何,這是一種樸素的英雄主義。回到她的宮鬥宣言,最迷人、最堪回味的兩個字,是「天生」,就像孫悟空的天生反骨。所謂「天生脾氣暴」,就是《延禧攻略》絕不會像《甄嬛傳》那樣,用七十多集的跨度,來描繪一個凡人漫長的黑化過程,因為那不符合網絡觀眾對當下生活的最基本認知:人生已經如此艱難,暴脾氣還需要理由嗎?不必鋪陳,直接開懟。
  • 負面情緒爆棚?可能只是你的思考模式有問題
    今天看了一個Ted演講,是關於如何從負面情緒走出來。
  • 鄭爽直播間崩潰痛哭:控制好情緒,是一個成年人的基本修養
    可能鄭爽是出於愛護粉絲,不願消費粉絲的熱情,也可能是鄭爽壓力比較大,所以才導致情緒崩潰的,但是哪個成年人壓力小呢?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才是一個成年人最基本的修養吧。鄭爽這樣的直播,以後還有誰會願意找她帶貨?
  • 情緒熔斷:有一種崩潰叫悄無聲息
    這並不是一種藝術誇張,曾經有一位遭遇情緒熔斷的網友,在觀看完《小丑》之後,對這段情節感同身受,他回憶說,青少年時代的自己,在遭遇了一連串打擊後,崩潰到只能選擇鑽進自家的儲物間:「那個狹小黑暗的空間裡給了我唯一的安全感,我根本無法在任何開放性的環境裡呆下去一秒。」
  • 中國人的基本情緒是什麼?當代學者為什麼言必稱胡塞爾和海德格爾?
    我的德國老師的一些學說很有意思,如認為希臘哲學透露出兩種基本情緒:一種叫「驚異」,驚異產生了哲學、科學和知識;還有一種基本情緒———不是海德格爾說的———叫「畏懼」或者是「擔憂」,出於擔憂、畏懼而把自己的部分權利交給城邦, 然後就產生了民主。我們所說的德先生和賽先生在古希臘的產生,據說就是因為這兩種基本情緒。那麼,中國人的基本情緒是什麼?這個題目若是做出來,會很不錯的。
  • 原創 | 如何提高孩子的「情緒管理」能力 | 一種思路+一部電影
    很多家長都說「我家有個同款孩子」——咱們都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啊!關於孩子的學校/社會融入問題,有一個關鍵詞:敏感。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如何與敏感型的孩子相處?如何幫助他們在社會中「脫敏」?如何全家一起提升情緒管理能力?
  • 特斯拉的基本價值、風險價值與情緒價值
    另外,對個人來說,我仍有部分持股沒賣掉。與其當下兌現價值,我更想見證一下歷史。(此觀點一個月內可能有變,如果變了,我會及時更新)先拋出本文核心觀點:對特斯拉而言,它的價值至少有三層:基本價值、風險價值和情緒價值。
  • 城市基本比例尺地形圖更新模式的探討
    截至目前,完成了主城區和近郊區近1 2 72平方公裡的1:2000基本地形圖的更新和入庫工作 同時,為緩解因城市日新月異變化引起的基本圖現勢性較差的問題,基礎測繪生產部門制定了更新工作方案,理順了更新流程,並不斷探索更新模式 採用多種更新手段,使基本圖的現勢性有了較大的改觀。
  • 掌握4個關鍵詞,擺脫職場負面情緒,做一個成熟的職場人
    情緒是每個人正常的身心反應,在現實生活中,我們無時無刻不在大量體驗著喜怒哀樂的情緒,管理得當會對我們有很大的促進作用,而管理失當,也會影響學習、工作和生活。4個關鍵詞,助你駕馭和管理自己的職場情緒。
  • 傾洩負面情緒就是一個「垃圾人」了嗎?
    梅姑就這個點進行了分享……1大家思考一下上面說的這些特質,我們每個人身上有沒有?我想說的是擁有這些特質的並不是垃圾人,不要被這樣的文章洗腦。這些都是人們正常的情緒,哪個人沒有?這上面寫的每一條,我都曾經或者現在有這樣的特質,只是每個人的比例不同而已。請問有誰每天都是開心的每一刻都是開心的?一個人只能說開心的事嗎?
  • 《說唱新世代》說唱也許不只一種情緒
    一個藝術形式成熟的標誌,就是讓題材和體裁分離的時候。 如果說中國有嘻哈是第一次將說唱這一藝術形式推向大眾,那麼說唱新世代無疑是標誌著中國說唱踏上了更加成熟的臺階。第一次看說唱:哇塞,他們好牛批,好有態度;第二次看說唱:哇塞,他們好牛批,好real;第三次看說唱:他們是不是只有態度?讓人總有種錯覺,說唱作為一種新的音樂體裁,其題材必須得是我牛批你菜雞,不然你就不牛批。歌詞常常也就是排列組合的遊戲,haters、losers、fakers、real、chill。在各個領域的巔峰應該就是GAI爺的「老子吃火鍋,你們吃火鍋底料」。
  • 《生存直播》:生活中有很多的情緒,但是沒有一種比失望來得猛烈
    生活中有很多的情緒體驗,但是沒有一種比失望來得猛烈。每一個曾經許下的願望,或許都曾給人無限的憧憬,無限的力量,可是只需要一句「不能守約」這四個字,就會給人無限的挫敗與悲憤。《生存直播》一劇中,生活就像每一場直播,想要生存下去,就要走出自我,完成每一次的直播。
  • 科普丨有一種暴力叫:情緒勒索
    那些習慣使用情緒勒索的人,其實就是丟出一種「餌」,讓那些習慣被勒索的人上鉤。「餌」的範例:• 你怎麼那麼不孝?• 好吧,你這麼不知好歹就算了!• 我就知道你根本不愛我⋯⋯這個循環當中,有兩個重要的特徵——第一,如果你是那個被勒索的人,請記得:一個銅板不會響兩個銅板小叮噹,只有在你點頭同意的時候,這個循環才會形成。換句話說,只要你堅決的拒絕,他的戲就演不下去了。第二,你一開始抵抗的時候,他會發現「咦?奇怪,為什麼過去的方式不管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