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陳曉卿,紀錄片製作者,美食專欄作家。
1965年生於安徽靈璧,1989年畢業於北京廣播學院(現名中國傳媒大學)後,入職中央電視臺工作。1991年開始拍攝和製作紀錄片,作品有《遠在北京的家》《龍脊》《百年中國》《一個時代的側影》《甲子》、《森林之歌》等。
2012年,領銜製作美食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在央視首播後引起廣泛關注,後陸續在臺灣、香港以及新加坡等地播出,影響遍及海內外,成為年度話題。
《舌尖上的樂子》之四:
最好的早餐在故鄉(安徽篇)
讀《暴食江湖》,一篇關於早餐的文章寫得精彩,焦桐先生很文藝地把早上這頓,稱作「一天中最初的期待」,聽起來如情竇初開般美好。字裡行間,他甚至不能苟同將早「餐」說成早「點」,生怕吃簡單了。如果因為趕早而「吃得粗鄙」,則一天都會「覺得面目可憎」。如果想到翌日清晨即可吃到美味,則「心中就綻放著桔梗花」。真浪漫啊。焦先生生活在臺灣,換到北京,想吃得精細而豐富,可也不是件容易的事。
在北京吃早餐是一種無奈。上班路遠,堵車,加上愛睡懶覺……像我這樣,漸漸幾乎與早餐絕緣。最多,勉強在離家前喝杯牛奶,出門上鎖,最後一口隨著電梯門關閉匆匆咽下,早餐即告結束。我的生活多麼面目可憎,而且可憎了好幾年。
年初蔡瀾先生來京,約了在他住的酒店吃早飯。到時見他點了京味早餐套裝:粥、豆腐腦、火燒和小菜。我猶豫半天,還是要了西式套餐,看上去更實惠一點。蔡先生不解,為什麼在北京不吃當地的美食?這個問題還真不好回答。在我看來,酒店裡是沒有好早餐的,最好吃的早餐都在居民區的尋常巷陌中,冒著煙火氣的地方。比如你可以站在鍋灶前跟店老闆說著鹹淡,或者用筷子在滷蛋的鍋裡仔細尋找最入味的那一隻……這種感受在酒店永遠無法實現。
這一點,我和焦桐先生的想法一樣——只要好吃,可以為了一碗煎蛋面走半個小時。酒店的早餐,永遠是程式化的食物,果腹可以,享受則遠遠談不到。因此,哪怕麻煩一點兒,我都要去實地,找最本地化的小吃,像重慶的小面油茶,西安的臘汁肉夾饃,桂林的馬肉米粉,鄭州的胡辣湯,安慶的豬肝圓子……這也是我喜歡出差的原因,工作時間有一定彈性,可以安穩享受美味。在外地,我每天吃早餐的習慣會自動恢復,而且居然也充滿了「一天中最初的期待」。
今年清明節假期,帶兒子回安徽宿州老家,老同學把我們安頓在賓館住下,還交待好了早餐,「自助餐,乾淨衛生。」同學說。然而連續幾天的免費早餐券,我一直沒有用過。老家地處皖北,屬欠發達地區,在菜系上也是有四六不靠的尷尬,但畢竟是童年的味覺記憶,飯食,尤其是早餐的飯食,對我的吸引力依舊巨大。天麻麻亮,我迫不及待起身,並強行叫醒了熟睡中的兒子,他睡眼惺忪一路踉蹌地跟著我,步行十五分鐘就到了大河南街。
街道位於這個城市的老城區,早上的霧剛散,路旁的攤檔仍籠罩著濃濃的水汽,窄窄的小街一眼望不到盡頭。東段是菜市,瀰漫著榨油作坊的芝麻香味,白鐵皮的大盆裡浸著新鮮的螺螄,旁邊是掛著晨露的水蘿蔔筍瓜薺菜茶豆……翠綠一片。西段則布滿早點店鋪,我最喜歡的一家吃「Sa湯」的店子就在這裡。
Sa湯是淮海地區特有的一種早餐。用雞骨頭長時間煨煮後,撒雞絲、薏仁、姜米、花生繼續熬,吃前在碗中將雞蛋打碎,滾湯倒進碗裡,雞蛋立刻溫潤地變成蛋花。和很多小吃一樣,民間傳說這種湯也是乾隆老師在微服私訪途中不辭辛苦「偶爾」發現的,「Sa」字是個自造字,寫出來,左邊是月字旁,右邊上天下韭。也是「據說」了,此字正是出自乾隆的御筆。
比起所謂御筆,我更願意相信可考的歷史。這家早點鋪我已經吃了二十年,坐在並不寬敞的店中,對面一個中式院落,便是淮北地區最早的基督教堂之一,有超過一百年的歷史。當年運河橫穿這座城市,早點鋪的位置正是河床所在,1917年,賽珍珠和他的農業專家丈夫應該就從這裡上岸,用五年的時間感受這塊貧瘠而美麗的皖北小城,她的成名作《大地》寫的也是這塊土地的故事。賽珍珠在宿州真正的故居已蕩然無存,只有這座福音堂裡還象徵性保留一些與賽珍珠相關的物品。賽珍珠在自傳中寫到宿州,在這裡,她「找到了人類最純真的感情。」
不知道賽女士是否吃過Sa湯,我兒子從一歲那年回老家,就喜歡上了這東西。所以到了店裡,他的眼睛立刻開始放光。安頓他坐下,要了湯,我便出去幫他一路打點其他的吃食。隔壁就有一種糖糕,類似北京的炸糕,不同的是,這兒用燙麵炸,個頭也小得多,餡也只有豬油和白糖,外酥裡嫩,咬一口,裡面的糖霜會順著嘴邊流下。再隔壁是打燒餅的燜爐,一口缸反扣著,下面是炭火,缸壁上貼芝麻燒餅,黃澄澄,喧騰無比。斜對面是賣果子的,所謂的果子是用水烙饃(春餅)撒上綠豆芽、香芹和玫瑰大頭菜,然後放上一根剛剛炸好的,還燙嘴的油條,春餅柔軟彈牙,油條格外鬆脆。果子店旁邊是賣菜盒子的,用肉餡粉條清油五香粉和面,小火煎炸……
我一遍遍往回送吃的,兒子滿頭大汗心滿意足地享用,這種溫暖的成就感,仿佛讓我回到了二十年前的某一個清晨。當時,父親帶我第一次來到這裡。他彼時關切的眼神和微笑,此刻也準確浮現在我的臉上——這便是我心目中最好的早餐。吃罷飯,在路口符離集燒雞店買了幾塊雞雜,咀嚼雞胗清脆的聲響,不緊不慢地伴隨我們,行走在灑滿陽光的老街上。
獨一無二的家鄉,獨一無二的爹娘,把你們的思念告訴我,把我們的情感獻故鄉。
歡迎各位關注推送並賜稿。郵箱 :adanajx@163.com,我們將及時給您回復。
歡迎大家轉發轉載,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