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星十二穴】安軍明教授白話馬丹陽天星十二穴治雜病歌(二)

2021-02-22 西安市中醫醫院

【原文】

 【注釋】

①膝眼:就是指外膝眼,即犢鼻穴。犢就是小牛;鼻就是鼻孔。穴在髕韌帶外側凹陷處,猶如牛犢鼻孔,故名。

②心腹:在古代,心是一個模糊的概念,有的指心臟附近,有的指胃的位置,現在就是指胸口和胃的位置。腹就是指肚子。心腹即是指胸腹。

③胻:音héng,即小腿。

④傷寒:這裡的傷寒主要是指外感風寒引起的一些症狀表現。患者出現鼻塞,流鼻涕,打噴嚏,惡寒發熱,渾身酸痛等症狀,可以用發汗解表、疏風散寒的藥物治療。與西醫學上由傷寒桿菌引起的感染的傷寒不同。

⑤贏瘦:是虛弱削瘦的意思。

⑥氣蠱:亦作「氣臌」,腹部腫脹的病症。俗稱氣臌脹。常見發病部位在腹部,多因肝病日久,肝脾腎功能失調,氣滯、血瘀、水停於腹中所導致。以脘腹作脹,腹漸脹大,四肢消瘦,面色青黃等為常見症狀。

【譯文】

足三裡穴,位於外膝眼(即犢鼻穴)直下三寸,是足陽明胃經的合穴。該穴能治療腹脹、腹瀉、腸鳴和胃中寒邪等胸腹部病證;還能治療膝部和小腿酸痛、腫脹等局部病證;同時,還可以補益因傷寒之後引起的瘦弱虛損。此外,還可以治氣臌等病證。對於30歲以上的人群,針灸足三裡有強壯保健的作用,不僅可以強身健體,還可以保護視力。注意取穴時一定要準確,操作方法是針刺八分,艾灸三壯。

【原文】

【注釋】

①四肢厥:是病證名,又稱為手足厥冷、四肢逆冷、手足逆冷。指手足發冷,冷至肘部和膝部。

②癮疹:即蕁麻疹,俗稱風疹塊。病人常見症狀為皮膚瘙癢,隨即出現風團,呈鮮紅色或蒼白色、皮膚色,少數患者有水腫性紅斑。風團的大小和形態不一,發作時間不定。風團逐漸蔓延,融合成片。是由於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通常在2~24小時內消退,但反覆發生新的皮疹。病程遷延數日至數月。臨床上較為常見。

③數欠:病者不拘時間,呵欠頻頻不止,稱數欠,多為陰盛陽衰,體虛之故。但因睏倦欲睡而欠者,不屬病態。

④惺惺:指神志清醒。

【譯文】

內庭穴位於足次趾和中趾間的趾縫端,即位於足背第二、三蹠趾關節間前方凹陷中,屬於足陽明胃經,是該經的滎穴。能治療四肢厥冷;還可以治療胃經鬱熱引起的心煩喜靜、蕁麻疹、咽喉腫痛、牙痛、以及頻繁呵欠、瘧疾不能進食等病證。以上病證用該穴治療,針灸著病情就見好轉,慢慢地患者就神志清醒、神清氣爽了。

①肘中痛:是一種慢性關節疾病,起病緩慢,時輕時重,病程較長,需要長期的調理保健。

②偏風 :病證名。又稱「偏枯」,即半身不遂。多因營衛俱虛、正氣不足、外邪侵入、經脈阻塞而致,症見半側肢體運動障礙、麻木、疼痛、甚則廢而不用。

③筋緩:病證名,指筋脈弛緩,不能隨意運動。該名出自《難經·十二難》。多因腎肝虧虛或肝經受風、血熱等因素所致。

④喉閉:肺絕喉閉,病證名,是指危重病人上呼吸道梗阻的病證。

⑤風癬:是一種斑疹色紅如玫瑰,脫屑如糠秕的急性自限性皮膚病。又稱為風熱瘡、血疳瘡、母子瘡等。可見於現代醫學中的玫瑰糠疹。

⑥癩 :癬疥等皮膚病。

⑦瘳:音[chōu] ,意思是病癒。

曲池穴,是手陽明大腸經上的合穴,此穴在肘橫紋外側端,屈肘,當尺澤與肱骨外上髁連線中點,應要屈肘拱手沿著肱骨邊取穴。本穴善於治療肘關節疼痛、半身不遂引起的半側肢體運動障礙、麻木、疼痛、甚至不能開弓射箭和舉臂梳頭。還能治療各種熱證、喉閉以及各種皮膚病如風癬和癬疥等。以上這些病證用該穴針灸治療,疾病很快就痊癒了。

①岐骨:泛指骨骼連接成夾角處。

②齒齲:疾病名,是指齦腫腐臭,齒牙蛀蝕宣露,疼痛時作時止的病證。

③鼻衄:症狀名,是指鼻中出血的症狀。鼻衄可因鼻部疾患或外傷,肺、胃、肝經火熱上擾,脾虛不能統血等所致。

④口噤:中醫病名,是指牙關緊閉,張口不利,口合不開的症狀。又稱牙關緊急。多因感受風寒溼邪、溫熱入裡、痰氣鬱結、金瘡跌僕等所致。

合谷穴在虎口部,第一、二掌骨之間,平第二掌骨中點處。該穴主治有頭痛、面部腫痛、齲齒牙痛、鼻衄、以及瘧病寒熱往來、牙關緊閉不能說話等病症。操作方法一般是針刺五分深,針灸該穴使得病人當時就安好了。

(未完待續)

編輯:宣傳科  劉渭伊

審核:針灸推拿康復科  安軍明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天星十二穴治雜病歌》馬丹陽撰
    十二個穴道都是在「正經」上面,而且都是屬於重要穴道,例如五俞穴、原穴、絡穴或大關節上的穴道等,臨床應用上非常好使,很有效;幾乎這十二個穴道,已經可用以治療全身所有的疾病。      《針灸大成》裡面收錄編成為「馬丹陽天星十二穴治雜病歌」,[1] 它的總訣是這樣寫的,就是說雖然有三百六十個穴之多,不出這十二個穴,只要補瀉的處方正確,就什麼病都能治了。
  • 馬丹陽天星十二穴治雜病歌註解
    老祖宗留下的絕技:天星十二穴——馬丹陽天星十二穴治雜病歌註解《黃帝內經》中記載,說人身上有十二經絡,以應十二個月,有三百六十五節,以應一歲,其實就是說人的穴道有三百六十個。穴道數量在歷代的發展中,慢慢地累積,到明朝的《針灸大成》,就已經記載了有三百六十一穴。
  • 馬丹陽真人天星十二穴治雜病歌
    馬丹陽天星十二穴選自《針灸大全》。
  • 道家馬丹陽學派天星十二穴秘傳揭秘
    現今,市面上流傳的天星十二穴針法介紹僅僅是外圍針法,沒有闡釋出馬丹陽天星十二穴的真正含義,體現不出天星十二穴針法的超強療效。為此,中醫萬裡行特意將道家馬丹陽學派的傳承人曹慶林老師邀請出來傳授馬丹陽學派真正的天星十二穴針法。
  • 針灸入門必備:馬丹陽天星十二穴治雜病歌
    本歌首載於元代王國瑞著《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題為《天星十一穴歌》,後在明代徐鳳撰《針灸大全》上刊載時增加了太衝穴,題為《馬丹陽天星十二穴治雜病歌》。馬丹陽是宋代扶風人,他根據臨床經驗寫成本歌,選穴特點突出四肢穴位,安全方便,療效可靠,在針灸史上有重要位置。是針灸入門之捷徑。    歌訣:三裡內庭穴,曲池合谷接,委中配承山,太衝崑崙穴,環跳並陽陵,通裡並列缺,合擔用法擔,合截用法截。
  • 【每日歌訣】馬丹陽天星十二穴治雜病歌歌訣詳解(附音頻)
    馬丹陽天星十二穴治雜病歌馬丹陽(1123年一1183年)金道士。
  • 《針灸大成》馬丹陽天星十二穴,用好十二穴,幾乎可以治療全身所有的疾病
    人身上有三百六十一個穴道,分布在十二條「正經」和任、督兩條脈上;每一個經絡上的穴道數量不一,例如膀胱經上最多,有六十七個穴道,心經、心包經最少,各有九個穴道。穴道的數量那麼多,臨床上究竟有哪些穴道可以選用?明朝的一位醫生因為用穴的方便性,以及有效性,發展了十二個穴道,在《針灸大成》中稱之為「馬丹陽天星十二穴」。
  • 中醫針灸經典《針灸神書·瓊、馬天星穴治病歌》
    現在流傳的有「馬丹陽天星十二穴治雜病歌」(1167),還有鮮為人知的瓊瑤真人「天星十一穴」歌(1106)。馬丹陽是金元時期全真道教遇仙派的祖師,他的這首歌可能是據宋徽宗時期瓊瑤真人所著的(瓊瑤神書》「天星十一穴」歌增刪而成。
  • 馬丹陽天星十二穴(詳解)
    《天星十二穴治雜病歌》為馬丹陽所撰。馬丹陽是全真道北七真之一。原名人儀,字宜甫,又名鈺,扶風(今屬陝西)人。金代道家、針灸家。大定七年(1167年),拋棄巨大家業,皈依重陽君出家,勵行苦節,專務清靜。醫名為道名所淹。
  • 馬丹陽天星十二穴淺析
    天星十二穴,全名叫做馬丹陽天星十二穴。馬丹陽如果你不熟悉的話,我相信他另外一個名字你應該是熟悉的馬鈺,也就是宋代的全真七子之一,師承王重陽,師兄是丘處機,相信看過金庸小說的朋友應該都是不陌生的。天星十二穴的總訣:三裡內庭穴,曲池合谷接。委中承山配,太衝崑崙穴。環跳與陽陵,通裡並列缺。合擔用法擔,合截用法截。
  • 我看馬丹陽十二穴中的擔截法
    他對中醫學的最大貢獻是總結創立了「天星十二神針法」,具體穴位有:足三裡、內庭、曲池、合谷、委中、承山、太衝、崑崙、環跳、陽陵泉、通裡、列缺共十二個穴位。馬真人認為,此十二穴,一穴能頂三十個穴,能治療全身疾病。只要運用好針法,療效就會:「治病如神靈,渾如湯潑雪。」
  • 全真七子之一馬丹陽師祖所創」十二天星穴「
    馬丹陽天星十二穴是人體十二經脈最重要和常用一些穴位,其治療病症廣泛,療效明顯,歌訣如下:「三裡內庭穴,曲池合谷接,委中承山配,太衝崑崙穴,環跳與陽陵,通裡並列缺;合擔用法擔馬丹陽祖師不但精通於丹道,亦精通針灸,其所流傳的天星十二穴歌,說明十二穴的主治功能與取穴方法,對於後代針灸的發展有極大的影響。馬丹陽天星十二穴對後世影響極巨,但自其歌訣流傳以來,針灸醫療界似乎只對前面的十二個穴位,有詳細的研究及臨床使用,但卻忽略了此歌訣的精髓所在,即天星十二穴的取穴通則,便是這兩句話:「合擔用法擔,合截用法截。」
  • 《馬丹陽天星十二穴歌》告訴我們:身體裡有12個這麼重要的穴位,你知道嗎?
    而今天,金中護理要跟大家分享和詳解的是來自《馬丹陽天星十二穴並治雜病歌》: 三裡內庭穴,曲池合谷接。委中承山配,太衝崑崙穴。環跳與陽陵,通裡並列缺。合擔用法擔,合截用法截。本歌最早來自元代王國瑞著《扁鵲神應針灸玉龍經》,原名《天星十一穴歌》,後在明朝徐鳳編著《針灸大全》的時候增加了太衝穴,於是成為現在的《十二穴歌》。十二穴歌除了古版的四穴,增加了八個穴位。根據文獻資料表明,十二穴歌是否為道教真人馬丹陽所著仍有不同的觀點,但其治療方法內涵道家針法的意旨。
  • 馬丹陽天星十二穴(上)
    馬丹陽不但精通於丹道,也精通針灸,其所流傳的天星十二穴歌,說明十二穴的主治功能與取穴方法,對於後代針灸的發展有極大的影響。              馬丹陽天星十二穴是人體十二經脈最重要和常用一些穴位,其治療病症廣泛,療效明顯。歌訣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為總綱;第二部分詳述了十二穴的定位和主治功能。
  • 馬真人教您一穴治療網球肘(附視頻)
    視頻來源網絡請在WiFi下觀看艾條溫和灸,每次15分鐘左右《馬丹陽天星十二穴治雜病歌
  • 祖師聖誕丨五月二十 丹陽馬祖聖誕,母夢麻姑賜丹而孕開全真遇仙派
    明陳繼洲在其所著《針灸大成》中載有《馬丹陽天星十二穴治雜病歌》,言其療效「治病如神靈,渾如湯潑雪」,最後並說此針的傳授原則:「至(好)人可傳授,匪(不合適的)人莫浪(亂)說」。馬祖在汝州行醫時,有一少婦猝死於路上,馬祖一見,急俯身口對口吮吸,路人以為輕薄。少頃,馬祖吐出吮吸的濁痰,少婦立時甦醒,觀者才解除誤會齊稱神奇。
  • 十二個穴道,幾乎可以治療全身所有的疾病!
    是在手肘上面的手陽明大腸經的合穴,找尋的方法是:手臂稍微彎曲起來,把手掌對著自己的心臟,手臂上最高的這一條經絡線就稱之為「手陽明大腸經」,在這個經絡上面的手肘彎彎處的穴道就叫做「曲池穴」,馬丹陽天星十二穴歌說
  • 六、十二經孔穴圖及歌括
    右挨穴之法,自天突起至璇璣,自璇璣至雲門,其法甚簡,後仿此。)  [六、十二經孔穴圖及歌括] (二)手陽明大腸經穴圖及歌括  手陽明大腸經穴圖一(二十穴)手陽明大腸經穴圖二  [六、十二經孔穴圖及歌括] (三)足陽明胃經穴圖及歌括  足陽明胃經穴圖一(四十五穴)足陽明胃經穴圖二 足陽明胃經穴圖三 足陽明胃經穴圖四
  • 白天繁華夜晚夢幻,金佛山下天星小鎮,重慶的長安十二時辰
    白天繁華夜晚夢幻,金佛山下天星小鎮,重慶的長安十二時辰,千與千尋的神隱重映再次把洪崖洞作為大家的焦點,長安十二點的上映又使大家的眼睛再次被唐朝的繁榮所鎖定,伴隨著這兩部電視劇,我走進了金佛山腳下的天星小鎮,迷迷糊糊的,好像進了電視劇裡一樣,白天的熱鬧,晚上的夢都會沉醉在這個城市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