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頭戲!解讀湯顯祖400年前做的四個夢

2021-03-01 世界湯氏宗親總會

 請點上面藍字"世界湯氏宗親總會"關注 

新聞 | 源流 | 祖訓 | 族譜 | 尋根

湯顯祖和莎士比亞兩位戲劇大師,同在1616年逝世。日本著名戲曲史專家青木正兒曾將他們相提並論,此後,湯顯祖也被稱為「東方的莎士比亞」。2016,進入兩位大師逝世400周年的紀念活動年。為此,「2016湯顯祖·莎士比亞廣州戲劇文化年」隨即拉開帷幕。今天小格特意撥打了「周公」的解夢熱線,率先為大家解讀一番崑曲名作——湯顯祖《臨川四夢》。


湯顯祖與名劇《臨川四夢》 

臨川四夢,又稱玉茗堂四夢。臨川文學的經典名作,指明代劇作家湯顯祖的《牡丹亭》《紫釵記》《邯鄲記》《南柯夢》四劇的合稱。

 

湯顯祖是臨川人,「臨川」遂為先生的別號,而「四夢」則是其《紫釵記》、《牡丹亭》、《南柯記》、《邯鄲記》四劇的合稱。或許「四劇」皆有夢境,才有「臨川四夢」之說,或許「四劇」本身就是其畢生心血凝聚成的人生之夢。

湯顯祖的哲學思想和政治理想,集中反映在他的《臨川四夢》之中。在這種「情」和觀念和「烏託邦」思想指導下,湯顯祖以他才華橫溢的藝術手筆,對晚明的黑暗政治現實寫作了典型的概括,有尖銳的揭露,有深刻的剖析,也有對理想的熱烈謳歌。《臨川四夢》所表達的思想成就和藝術成就,成為我國戲曲戲史、文化史寫下了輝煌燦爛的一頁;也因此,湯顯祖才成為我國乃至世界上的一位文化巨人。

紛繁世間事

《牡丹亭》描寫了杜麗娘因夢生情,傷情而死,人鬼相戀,起死回生,終於與柳夢梅永結同心的痴情。


《紫釵記》中的霍小玉與書生李益喜結良緣、被盧太尉設局陷害、豪俠黃衫客從中幫助,終於解開猜疑,消除誤會的悲歡離合的幻夢。


《南柯記》講述了書生淳于棼於夢中做大槐安國駙馬,任南柯太守,榮華富貴夢醒而皈佛的故事。


《邯鄲記》則表現了盧生夢中娶妻,中狀元,建功勳於朝廷,後遭陷害被放逐,再度返朝做宰相,享盡榮華富貴,死後醒來,方知是一場黃粱夢,因此而悟道的警醒。


千變萬化總是情

湯顯祖在說到他的四夢創作時曾說:「因情成夢,因夢成戲」。其實「夢」只是戲的表現手法,而「情」才是戲的理想的「夢境」,至於「情」主於何,歸於何,則四劇各有不同的側重。《南柯記》、《邯鄲記》可以說是情生情幻、亦真亦假的人生夢幻路,而《紫釵記》則體現出「情乃無價,錢有何用」的感人真誠。《牡丹亭》之夢,更令人感慨至深:生而死、死而生,做鬼也要做「情鬼」,入地升天,尋尋覓覓,終於獲得了純真的愛情。

盛演不衰

幾百年來,「臨川四夢」因何盛演不衰?或許「四夢」概括了紛繁世間事,或許「四夢」揭示了萬般總是情,湯顯祖在《牡丹亭記題詞》曾說:「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而不可以死,死而不可以復生者,皆非情之至也。」這種對「情」的感悟,不知令多少人共鳴,每當在夢境中醒來,再走入新的夢境時,總會回味那或仙、或佛、或俠、或情的斑斕殘夢,而情中的夢,夢中的情,更是令人怦然心動。

湯顯祖的一位同時代人王思任,在概括「臨川四夢」的「立言神旨」時說:「《邯鄲》,仙也;《南柯》,佛也;《紫釵》,俠也;《牡丹亭》,情也」。應該說,這個評論頗有見地,或許指出了湯顯祖夢文化的美妙情境。

為湯家繁榮盡一份力!

分享給更多的湯氏宗親!

    「未曾生我誰是我,生我之時我是誰?長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朧又是誰?」這是清朝順治皇帝久久解不開的心中大惑。誰讀懂了生命的來龍,生命也就成了一部深刻的書。

       看總譜,就像是參加一場「穿越時空的家庭聚會」,撫摸先人的名字,領略他們的往事,我們仿佛能通過他們的目光,看歲月變幻、世事滄桑、生命傳奇。原來,那是我們遙遠的過去,生命的延續,除了子孫的繁衍,還需要智慧的傳承。所以,家譜、族譜上會記錄著祖先的遺訓和教誨,作為做人做事的規矩和標準,留給後人。

      「有譜的家庭,才能實現做人靠譜、做事靠譜、說話靠譜、工作靠譜、學習靠譜、生活靠譜、婚姻靠譜、事業事業、人生靠譜!」看來並無不理。願你有一套《世界湯氏總譜》,將家族史銘刻其中,將家族情銘記心中!

一、《世界湯氏總譜》2020年隆重面世,現在可收藏曆時近三年,幾十位編委的辛勤耕耘的巨大成果:宏篇巨幅《世界湯氏總譜》 2020年1月正式面世出版。

《世界湯氏總譜》精裝大十六開,譜書封面精美印刷,系迄今為止整個湯氏譜書中收集族史資料最多、最全、最新,入譜脈系最多的宏篇大譜!譜書內容豐富、結構科學嚴謹、層次清晰、語言通俗流暢。結構層次清晰、文字精煉、視角全面,圖文並茂。文、牒、書、畫、詩、詞、歌、 賦融於一譜,集史料性、可讀性、欣賞性、研究性、收藏性於一體的宏篇巨著。可謂一譜在手,應有盡有!宏篇巨著《總譜》是數十位編委嘔心瀝血、精心錘鍊的一部奉獻給全體湯姓族人、湯姓子孫的最厚重的禮物,是各位湯氏家人收藏和傳承的傳家寶。更是查閱族史的工具書,聯宗睦族的指南針,尋根問祖的大辭典, 贈送友人珍貴禮品,極具收藏價值!!!1、《世界湯氏總譜》每冊188元(含快遞費),請直接掃碼轉帳即可。

2、付款後請加以下微信,提供轉帳憑證、寄書地址、收件姓名和電話

相關焦點

  • 湯顯祖大師的《臨川四夢》盛夏開演!
    「一生四夢,得意處惟在牡丹」《牡丹亭》又名《還魂記》,為傳奇劇本,中國古典名著,由明代戲曲作家湯顯祖作。該劇文詞優美典雅,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為崑曲代表作之一,是舞臺常演劇目。《邯鄲夢》為四夢中最後一夢,寫於1601年,是年湯顯祖52歲。它藉助《枕中記》黃梁一夢的故事,再現明代官場,對超脫生死困擾的途徑再次做了一番探討,是一部於思想性、藝術性、哲理性為一體的劇作,價值不容忽視。
  • 先鋒與傳統有機融合,今晚看崑曲新銳們的《臨川四夢·湯顯祖》!
    今晚,紫金京昆藝術群英會實驗劇場演出的首個劇目崑曲《臨川四夢·湯顯祖》將在江南劇院上演。該劇首演於2008年的劇目,在此後的十二年中,演出極少,在戲迷群體中的曝光量與知名度似乎也低於江蘇省演藝集團崑劇院此前或之後創排的一些新劇。
  • 臨川四夢之首《紫釵記》:我們為什麼不能和湯翁一起做個夢呢?
    湯顯祖像湯翁將他遭遇的不平之事,凝聚在筆端,於1598年完成了傳世之作《臨川四夢》,其中《紫釵記》就是他的臨川第一夢。2.現代人的愛情其實和古人一樣,或許現實中沒有小玉那樣的執著,寧死不肯相信李益會負心:倘然他念舊情,過墓邊,把碗涼漿瀽也,便也了呵,也做個蝴蝶單飛向紙錢一邊梳洗不妨眠,聽呵,那馬蹄聲只俺心坎兒上打盤旋,浣紗,敢踏著門那人兒來不遠湯翁在400多年前寫出的纏綿之詞
  • 演出海報|孟京輝把湯顯祖的《臨川四夢》排成了話劇
    宋陽與上海大地之歌室內交響樂團要演奏三個小時的莫扎特?女Rocker娃娃是否會再唱《飄洋過海來看你》?這些演出不能錯過。孟京輝導演話劇《臨川四夢》演出時間:2016年12月23日——2017年1月8日 19:30演出地點:中國國家話劇院劇場一向以實驗先鋒著稱的孟京輝,將導演一部改編自湯顯祖作品的話劇《臨川四夢》,這也是孟京輝第一次從中國古典名著入手進行的一次創作。
  • 驚情400年:湯顯祖與莎士比亞的遠和近
    中國人應該為自己擁有湯顯祖這樣的劇作家感到驕傲」  新華每日電訊記者白旭、黃燕、袁慧晶  400年多前,當西方戲劇大師莎士比亞用鵝毛筆寫下十四行詩的時候,5800公裡以外的東方,湯顯祖手執毛筆書著曲詞。  400年後,二人的戲劇在湯顯祖的故裡、江西省撫州市同臺上演,以紀念這兩位同時代的劇作家。
  • 水袖與蓬裙的邂逅 ——紀念湯顯祖•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 國際博物館日特輯
    1903年,上海達文書社出版一書《澥外奇譚》,這是蘭姆兄妹改寫的《莎士比亞故事集》最早的中文譯本,共翻譯了10個故事。1904年,蔣觀雲在《新民叢報》發表的《中國之演劇界》一文中,盛讚莎翁巨作的社會意義。
  • 朱 虹:湯顯祖與「臨川四夢」
    2015年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訪問英國時,專門講到了被譽為「東方莎士比亞」的湯顯祖。莎士比亞和湯顯祖是同時代的人,他們如同東西方雙峰並峙的文學巨人,輝映世界。巧合的是,兩人都是1616年逝世的。2016年9月,中央專門在北京召開紀念湯顯祖逝世400周年座談會,高度評價湯顯祖是我國文藝史上的一座豐碑,他創作的以《牡丹亭》為代表的「臨川四夢」等作品具有永恆的藝術價值。
  • 「跨越時空的對話」——紀念湯顯祖和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展在雪梨...
    新華社雪梨9月9日專電(匡林)由中國文化部、海外中國文化中心聯合舉辦的「『跨越時空的對話』——紀念湯顯祖和莎士比亞逝世400周年展」8日在雪梨中國文化中心開幕。  整個展覽分為3個部分,呈現了「湯莎」兩人生活時代和作品的異同,展示了湯顯祖代表作《臨川四夢》以及崑曲之美,同時以書籍、影音資料等媒介為觀眾深入了解湯顯祖相關著作搭建了互動平臺。
  • 撫州:湯顯祖經典劇目走進英國利茲大學演出
    4月26日下午,以撫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長黃玉劍為團長的撫州市文化交流考察團,帶著精心創排的湯顯祖經典劇目和撫州非遺項目來到英國利茲大學進行交流演出。
  • 湯顯祖為什麼拼不過莎士比亞?
    一中一西,都是戲劇家,同一年去世,莎士比亞和湯顯祖都被自己的國家甚至世界範圍的人記住了足足400年,這已經充分證明他們驚人的傳世能量。
  • 400年前的湯顯祖寫下《牡丹亭》,至今仍讓我們受用不盡!
    四百年前的湯顯祖寫下《牡丹亭》,至今仍讓我們受用不盡!說起湯顯祖,不得不提代表作《牡丹亭》,在許多人眼裡,《牡丹亭》不僅是欣賞崑曲的入門,甚至成了所有崑曲的代稱。再看歌詞,則大部分化用了《尋夢》中的【江兒水】一段:偶然間心似繾在梅樹邊似這等花花草草由人戀生生死死隨人願便酸酸楚楚無人怨待打並香魂一片陰雨梅天啊呀人兒嚇守的個梅根相見
  • 新戲《皆大歡喜》:這個莎士比亞很湯顯祖
    2016年,恰逢英國著名劇作家莎士比亞和中國明代劇作家湯顯祖一中一西兩位戲劇大家逝世400周年。
  • 別告訴我你不知道玉茗堂四夢是什麼!
    他一生的經典之作《牡丹亭》《紫釵記》《邯鄲記》《南柯夢》合稱《臨川四夢》,而它們也因大多創作於玉茗堂而得名《玉茗堂四夢》,其中四夢臺是他當時進行戲曲演習的排練場。 由於玉茗堂是沙井新居的中心建築,湯顯祖生前曾以此堂名梓行詩文集《玉茗堂文集》,且玉茗堂作為《玉茗堂四夢》創作地而名傳千古。所以,400多年過去,很少有人稱這地方為沙井新居,而只稱呼玉茗堂。 之後文壇,更有學士文人以玉茗堂作湯的象徵加以贊詠。
  • 臨川四夢皆入戲,再道邯鄲黃粱一夢!
    臨川四夢,一夢「鬼也」,一夢「俠也」,一夢「佛也」,一夢「仙也」。      前兩夢,《牡丹》與《紫釵》,乃夢情也,最為人所動。      後兩夢,《南柯》與《邯鄲》,乃夢世也,亦為人所悟。    「四夢」皆以夢境寫人生,以虛幻寫現實,將批評與理想訴諸筆端,四百多年過去,至今仍有震撼凡俗的衝擊力!
  • 轟轟烈烈的「湯莎」紀念年結束了,接著做什麼?
    戲劇節上,上海崑劇團把《臨川四夢》四部大戲推向舞臺,不僅贏得票房、口碑,也展示了「國家崑曲扶持和搶救工程」的成果。谷好好介紹:「目前而言,全國七家崑劇院團,能夠把《臨川四夢》四部大戲一氣呵成演出的,只有上海崑劇團一家。這種唯一性帶給我們一方面是無上的自豪和光榮,另一方面也是某種程度的『孤獨』。對於非物質文化遺產崑曲來說,擺在面前的當務之急是保護和傳承。」
  • 凌濛初與湯顯祖
    湯顯祖給凌濛初的這封回函,約作於萬曆三十六年(1608)戊申。在信中主要和凌濛初談了三個方面的內容:其一,回顧了自己戲曲創作的歷程;其二,表明了自己對戲曲創作的文學主張;其三,對凌濛初所創作的戲曲的肯定和勉勵,並對明代文學的現狀予以評判。至於凌濛初和湯顯祖是否會過面,因史料無徵,不得而知。
  • 【追夢湯顯祖】湯顯祖三文贊毛伯
    在明末,湯顯祖與帥機、邱兆麟、祝徽一起,被人稱為臨川前四大才子,簡稱「邱湯帥祝」。邱兆麟排在第一位。  那麼,邱兆麟有著怎樣的生平呢?民間傳說邱兆麟死後,18口棺材出喪,埋到18個不同的地方,搞了很多疑冢。目的是防止有人掘墓鞭屍,剉骨揚灰。  邱兆麟自幼聰慧,且有個性。史稱「公性闊拓,奇穎絕人。八歲即善寫文,於書無所不讀,即能名其深妙……旁生指目公狂生,公顧夷然不屑也。」著有《玉書庭文集》《學餘園初集·二集》《水暄亭詩集》《戚姑山賦》《遊衡記事》和《奏議·按豫仁言》等書於世。
  • 湯顯祖,一個平平無奇的「做夢」小天才
    有人說我是天才、學霸,但其實我只是家裡一個平平無奇的「學五代」🤷柳夢梅,杜麗娘,李益,霍小玉,淳于棼,瑤芳公主,盧生,崔氏湯顯祖:其實我爺爺的爸爸只是一個寫作愛好者🌹湯顯祖:我的爸爸也就是一個愛好養生的藏書家而已~湯顯祖:害,一家子全是學霸,孩子能差到哪裡去呢?
  • 南京周 7.29-以湯翁之名,遇見《邯鄲夢》
    2016年7月29日,為湯顯祖逝世400周年祭日。崑曲《邯鄲夢》導演、主演、崑曲表演藝術家柯軍老師提議,在7月29日做這齣戲的第一次新聞發布,以此向大師致敬。大報恩寺遺址公園報恩劇場【主題】紀念湯顯祖仙逝400周年暨2016倫敦設計節南京周「湯莎會」主題演出新聞發布會【主要內容】 柯軍老師執導並領銜主演2016倫敦設計節南京周「湯莎會」主題演出新概念崑曲《邯鄲夢》發布發布會以「尋夢」為主題採取雅集、曲會形式在大報恩寺遺址公園
  • 戲劇文學巨匠——湯顯祖丨周育德說牡丹亭·壹
    他一生撰寫的傳奇劇作《臨川四夢》是明代晚期最優秀的戲曲作品,尤其是《牡丹亭》以其不滅的光輝照耀著劇壇和文壇。《牡丹亭》四百年來經久不衰,演繹著戲中生死之戀,傳遞著人間的百般真情,人們為之著迷、為之稱頌、為之流連。新中國成立以來,《牡丹亭》還多次作為國慶獻禮劇目演出,毛澤東主席曾親筆題寫劇中最經典的【皂羅袍】曲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