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五過端午,深心一從心理學角度漫談愛國詩人屈原的人格特質

2020-12-22 深圳心理諮詢深心一

農曆五月五端午節

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集祈福禳災、歡慶娛樂和飲食為一體的民俗大節。

端午節,又稱端陽節,節期在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而賽龍舟與食粽是端午節的兩大禮俗,這兩大禮俗在中國自古傳承,至今不輟。端午節主要圍繞著祭龍、祈福、攘災等形式展開,寄託了人們迎祥納福、闢邪除災的願望。

端午節,本是南方吳越先民創立用於拜祭龍祖的節日。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後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

那麼在屈原傳說故事中蘊含著哪些心理學原理?故事人物的身上又體現了哪種人格特質?

下面深心一心理開始粽子節漫談著名的愛國詩人:屈原。

公元前278年,戰國時期,秦軍攻破楚國都城,楚國詩人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國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終不忍捨棄自己的祖國,於是他於五月五日寫下了絕筆作《懷沙》,之後便抱石投汨羅江自盡。

從心理學角度來看,屈原身上存在一些強迫性人格成分和完美主義特質,這使得他最終選擇了那決絕的一躍。

強迫型人格的性格特徵包括:過分認真、原則性、責任心和道德感過強;觀念固執,在某些方面吹毛求疵,追求完美以及不知變通(只能選擇死亡)等。

在愛國這件事上,屈原對自己的要求非常高,甚至達到了精神潔癖的程度,所以他不能接受楚國已被秦軍攻破的事實。

在現代社會,強迫型人格帶來的影響主要體現在社會適應不良。這類型的人對他人或事態控制欲過強,當現實與其標準出現不一致時,內心就會產生極大的衝突。繼而可能因為長期的憂慮而引發社交恐懼和抑鬱等問題。

強迫型人格障礙的形成除了與先天因素有關,個體早年的生活經歷也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般由於過於嚴厲的家教或家庭成員中存在強迫人格(如潔癖,道德標準過強)就會導致個體的強迫性人格障礙。

在心理學中強迫型人格已然是一種心理疾病。在當時醫療條件落後的情況下,屈原察覺不到自己是處於生病的狀態,導致屈原一度想不開而決絕跳入汨羅江自盡。

但是在現代社會,仍然有很多如屈原詩人一般,自身患有強迫型人格而不自知,現下雖醫療發達,但也難免屈原事件不會再次重蹈覆轍。

如果患上強迫型人格,自我調節不能解決問題時,要請心理醫生或精神科醫生實施心理治療。雖然屈原的愛國精神過於偏激,但不得不說屈原的愛國精神很讓人敬佩,也值得我們去紀念。

端午節到了,願你生活裡粽有幸福和甜蜜,粽有情意和順利。

其實過端午節在我們現代人來看已經是當作一種心理能量。而這種心理能量既不是唯心的也不是唯物的,是心物一體、心理、生理、環境、應激事件等等所有因素形成的一個整體驅動力。

端午節的習俗也是如此,我們通過習俗儀式實現焦慮的轉化,將我們對自然恐懼的能量轉化,使人們依然保持與自然的聯繫,消除無力感,又可以繼續投入精力改造環境,讓生存更加容易。我們一點一點的進步,直到今天。

或許在生活中也是如此,當我們能夠運用象徵去轉化我們的焦慮時,我們才能在現實生活中投入更多的精力,生活也會變得更好,從而形成良性循環。

端午節吃粽子,還有尋求平安健康的寓意,對於準備趕考的學子來說也是一個美好的祝願。

在此,深心一心理祝大家端午節快樂,團團圓圓吃粽子。

相關焦點

  • 五月五過端午,祝您端午安康!
    「端」有「初始」之意,是仲夏的開端,盛夏的起始,而按照曆法,五月正是「午月」,於是便有了「端午」之稱。【端 午 由 來】不朽的屈原愛國詩人屈原以死明志抱憾自沉汨羅江人們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吃粽子、飲雄黃酒、賽龍舟以此來紀念清烈公屈原
  • 五月五,過端午—諾亞舟桐鄉市慶安小牛津幼兒園託班組端午節活動
    五月五,過端午——諾亞舟桐鄉市慶安小牛津幼兒園託班組端午節活動端午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為了讓幼兒感受端午節豐富的文化內涵,6月24日上午, 我們組織了端午節主題教育活動。孩子們認真聆聽老師講述關於端午節的故事,知道了農曆五月初五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知道了在端午節包粽子、吃粽子等節日習俗。故事《屈原的故事》主內容簡介:屈原是我國古代偉大的浪漫主義、愛國主義詩人。他是楚國貴族。早年受楚懷王信任,為左徒。主張制定法紀,選用賢能,聯齊抗秦。
  • 端午節的來源和屈原沒關係,因為屈原也過端午節
    又是一年端午節,祝大家端午安康啊!那麼你知道端午節的來源嗎?我想你一定會說,這誰不知道啊。小學課本上不是寫著的嗎,是為了紀念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但其實,這是騙人的。01 一個「騙人」的版本戰國時期的楚國有個詩人叫屈原,他寫詩歌寫得特漂亮,吸引了一大波粉絲,不管男的、女的,都喜歡他。但是,人出名了就容易被人嫉妒,他又是個耿直的漢子。屈原呢,出身楚國的貴族,說白了,楚國算是人家自己家的。天天看著楚王不好好治理國家,屈原可就忍不住了。
  • 五月五,過端午!
    五月五,過端午!端午佳節端午節,又稱端陽節、龍舟節、重午節、龍節、正陽節、天中節等,節期在農曆五月初五,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吃粽子粽子最初是用來祭祀的,為了讓江中的魚兒不吃楚國屈原大夫的身體,所以將粽子投入水中,後來便漸漸成為端午的一種傳統食物。掛艾草菖蒲端午的時候,人們喜歡把艾草掛在大門的兩側,寓意消除疾病、驅除晦氣、招福,讓家人的身體健康以及好運氣。
  • 五月五過端午,今天你過得好嗎?
    陌生人,端午節快樂!祝你好運連連,心想事成!希望我的祝福會讓你愉快的心情更加愉悅,不愉快的心情變得愉悅!五月五過端午,這個每年都只有一次的節日看起來卻不是很重要,就像春節一樣,越來越沒有年味兒了。於是很多人今天就像往常一般,該怎麼過就怎麼過,但我覺得這樣不好。
  • 有夢花居——五月五,端午香 你,了解端午嗎?
    「端」古漢語有開頭、初始的意思,稱「端五」也就如稱「初五」。《風土記》裡說:「仲夏端午。端者,初也。」每月有三個五日,頭一個五日就是「端五」。古人習慣把五月的前幾天分別以端來稱呼,元代陳元靚《歲時廣記》云:「京師市塵人,以五月初一為端一,初二為端二,數以至五謂之端五。」
  • 端午詩人節:黃曆五月五日重五臨 不思量自難忘
    黃曆五月五日重五臨,不思量自難忘!太多的端午風物、歷史典故,就是那般自然地迎人而來。端午節有個風雅的別名,叫詩人節。端午詩詞,有說風物民俗,也說胸懷心志,有話當年屈原遺憾,也話後代家國之愛,還有鑑照治世的皇帝心,繽紛情致處處……在這天人感遇的嘉辰,本文集錄節選了十家詩詞名句,處處有來頭,隻字片語都有說道。
  • 既見屈原,何不端午?一個傳統節日裡的邂逅與重構
    不過,「學界通說」在這裡與「大眾文化」開了個不大不小的玩笑:端午最具標識性的粽子和龍舟其實均早於屈原出現;端午的源頭遠在夏代,更是比屈原生活的年代早了千年。端午雖然不因屈原而出現,但的確因屈原而聞名。汩羅江畔,高冠切雲,長劍陸離,一首《離騷》誦聲鏘然……略微想一想這一幅詩人畫卷,端午的意象便呼之欲出。
  • 端午·祭屈原
    萬古傳聞為屈原。」屈原的家國情懷,就是端午節的靈魂。何為家國情懷?由己及家,由家及國,由國推及天下,有識之士追求的最高精神殿堂。正因為有了它,古往今來,仁人志士前赴後繼,奮鬥不息……今日五月初五端午節,讀四個包裹「愛國粽心」故事,感受激蕩愛國情,傳承拳拳報國心。 朗讀/央視主播潘濤 《離騷》(節選)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 阿來走進成都航空 參加「詩文頌屈原」端午朗誦會
    詩意五月,粽葉飄香。端午節來臨,四川各地紛紛舉行紀念詩人屈原的詩朗誦文化活動。5月26日下午,成都航空公司在位於雙流機場的成都航空公司總部五樓會議大廳,舉行了「詩文頌屈原」端午朗誦會。四川省作協主席、著名作家阿來,應邀來到成都航空公司員工中間,悉心指導參加成航主辦的「詩文頌屈原端午朗誦會」。
  • 2020年6月25日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
    2020年6月25日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時間:2020-06-25 10:4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20年6月25日 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端午節是中國四大傳統節日(春節、清明節、端午節和中秋節)之一。
  • 可歌可泣的屈原,對我們現代人而言,他的做法是否可取?
    ——屈原 《離騷》說起屈原,可謂是家喻戶曉,一年一度的五月初五端午節就是為了紀念這位著名的詩人。屈原為我國的文學史開創了一個燦爛輝煌的時代,後人成稱之為楚辭時代。不過相比他在文學方面的造詣,人們對他在政治上的表現更加欽佩。
  • 端午節的起源:最年輕的屈原說——那些初始的端午習俗
    一、愛國詩人屈原一首《離騷》流芳百世。在汨羅江,屈原縱身一躍,引得古往今來多少人落淚,感嘆這位愛國詩人的懷才不遇,感嘆這位愛國詩人的憂國憂民。歷史都是被美化過的。屈原傳說的中心思想,是忠君。這位中國浪漫主義文學的奠基人從忠臣到愛國詩人僅有百年歷史。辛亥革命後,在謝無量、胡適等人的成功將屈原在人們心中的形象由忠君詩人轉變成到與之截然相反的自由主義詩人,再轉變到愛國主義詩人。
  • 維舟:端午節為何祭拜屈原?
    劉曉峰則在《東亞的時間》中提出「夏至節是端午節最重要的起源之一」,「與夏至的陰陽變化觀念結合,形成了端午節俗的基礎」。在關於端午節俗起源的說法中,民間流傳最廣的一種解釋,是說龍舟、粽子都是為了紀念國破之後悲憤投江的詩人屈原。
  • 五月五,過端午,除了吃粽子,端午還有哪些獨特習俗呢?
    當粽香味再次傳來,我們又已經置身端午。農曆五月初五,端午到!只知道端午節放假,它的由來你知道嗎?除了吃粽子、賽龍舟,端午還有哪些獨特習俗?喝雄黃酒有什麼寓意?端午由來:公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都城消息後,悲憤交加,抱石投入淚羅江,以身殉國。
  • 五月初五端午節:端午安康,粽情飄香!
    端午節,在農曆五月初五,與春節、清明節、中秋節並列中國四大傳統節日。端,古語中有開頭、初始之意,「五」與「午」相通,「端午」也就是「初五」。據晉代人周處《風土記》記載:「仲夏端午謂五月五日也,俗重此日也,與夏至同」。
  • 除紀念屈原以外,有關端午節的5個傳說,你還知道哪些?
    對於很多中國人來說,今天是一個很重要的日子,畢竟中國在很早以前就有端午節這個節日,以前在這天不少古人都會賽龍舟,採草藥,掛艾草,拜神祭祖,吃粽子以及佩戴香囊等等活動,十分的熱鬧,可是現在大多數人在端午節這天都過的十分簡單,再也沒有以前那麼熱鬧了,下面就為大家說幾個有關於端午節的小故事
  • 五月初五話端午,這些端午節習俗,你知道多少?
    五月初五話端午,這些端午節習俗,你知道多少?>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稱端陽節、五月節、五日節,是中國傳統節日。在春秋之前端午節是祛病防疫的節日,後因愛國詩人屈原在此日殉國明志而演變成中國漢族人民祭奠屈原 以及緬懷華夏民族高潔情懷的節日。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喝雄黃酒已成為國人普遍行為。
  • 五月五,過端午
    端者,初也「五月初五」是端午又稱端陽節、午日節、五月節、夏五、重五等端者,端正,人是天地之心,五行之端,故,端為始;午者,正中,「一縱一橫為午」,縱橫交錯才正中;由此,陰陽交錯立正,是為端午。端午的味道,是團圓的味道有一種愛,是一片遼闊海洋,我們像小魚在海裡面成長;
  • 在湛江,我們這樣過五月初五端午節
    端午節,是我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泱泱大中華,天南海北的我們過著同一個端午節,卻遵循不盡相同的習俗。如是,在湛江,我們這樣過五月初五端午節。粽子是端午節的主角,湛江人在農曆五月初五前幾天則開始準備,摘粽葉(或買)、買糯米,當然少不了鹼水,之後,一家子圍坐一起包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