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品不過冬,小而美品牌盯緊年輕人群,線上線下渠道融合成趨勢

2020-12-27 乳業財經

今年前三季度,冰品銷售額同比增長22.2%,即使遇到疫情+天氣寒冷,冰品銷量也是不降反升,可見冰品市場發展良好、潛力較大。

現在的消費者更加關注產品質感,並願意為之買單。隨著消費主力軍年輕化,銷售渠道也發生了一些變化,線上線下融合成為趨勢。

對比老牌冰品,新興品牌表現更為突出,在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帶動了老品牌進行創新升級,共同向更好地滿足消費者需求轉變。

冰品消費表現亮眼

冰品在經歷多年的不溫不火之後,終於在近兩年迎來了爆發。目前正屬於高速發展階段,消費者需求的變化確實使整個冰品市場發展和變化十分迅速。

據中國飲食行業協會調查數據顯示,2014年中國冰品市場規模僅有708億元,2019年迅速增長至1380億元,中國冰品市場規模穩居全球第一,預計2021年有望超過1600億元。

英敏特預計,未來5年中國冰品店的銷售額將以11.9%的年均複合增長率增長,2018年中國冰品店的年增長率已經達到14%。

凱度消費者指數調查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冰品銷售額同比增長22.2%,其中平均單價同比增長10%,銷售數量同比增長11.1%,均顯著高於液態奶水平。

冰品市場飛速增長,尤其在疫情期間,不少冰品品牌銷量都實現了不降反升。

比如光明將旗下冰品的銷售周期由原來的2個月縮短為1個月,一方面是因為公司推出新品啟動了消費熱情,另一方面是因為疫情期間宅在家裡刺激了冰品消費。蒙牛綠色心情截止到6月底銷量達成目標107%、銷量同期增長20%,同時產品毛利、淨利潤與同期相比均明顯提升。

鍾薛高在今年1月-2月的線上銷售額同比分別增長了230%和500%。3月東北大板與李佳琦合作,100秒內就飛速售罄了3萬件產品。5月11-14日,在中街1946五周年活動中,開賣僅2個小時全店銷售額就突破了1000萬。

不少「網紅」品牌貢獻頗多,銷量一直居高不下,而一些知名和老牌冰品品牌同樣備受青睞。

關注產品質感

英敏特報告顯示,85%、76%和65%的受訪者願意為冰品的健康、品質和商品體驗升級買單。

也就是說,用料健康、注重品質、提升體驗的冰品更受歡迎,而且人們也願意為這樣的產品買單。

在美團外賣發布的《2020美團外賣夏日冰品消費榜》中,四個圈、小布丁、隨便、綠色心情等多款童年味道佔據全國銷量前十,仍是當下冰品消費的主流之一,但更多可能是出於情懷和回憶而購買,就像光明與大白兔聯名推出的大白兔奶糖冰淇淋。

現在普通口味的冰品已經無法滿足日益挑剔的消費者,從主打高品質少添加的中街1946、鍾薛高,到口味新奇的東北鐵鍋燉、大魷魚、德式黑啤等豐富的口味,吸引著消費者的嘗鮮心理和品嘗欲望。而被打上健康、純正、無添加標籤的冰品,更符合對健康飲食的需求。

就拿鍾薛高來說,選材使用的都是上乘品,產品口感細膩、純正,雪糕的棒籤也是用天然可降解的全純秸稈製成,達到了國家食用級標準。竭力提供更完善的售前和售後服務,確保消費者能夠享受到愉快的消費體驗。今年618,鍾薛高成為天貓冰品類目銷量冠軍。

伊利推出的全新高端冰淇淋品牌「NOC須盡歡」,內層是So Greek S2特種希臘活菌發酵而成的酸奶作為奶芯,外層是100%純鮮果蔬汁製成。據公開資料稱,其在天貓官方旗艦店首月成交總額便達到131萬元。

可以看出,冰品質感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消費者的選擇,對產品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渠道助力發展

由於冰品消費逐漸年輕化,銷售渠道也發生了一些改變,線上渠道崛起,與線下渠道融合成為趨勢。

凱度消費者指數調查數據顯示,2020年前三季度冰品銷售整體較好,所有渠道銷售額都保持增長態勢。其中網購和新零售渠道表現尤其突出,渠道銷售額增速分別為117.6%和101.3%。便利店和小超市等便捷性渠道增速也較快,渠道銷售額增速分別為36.3%和26.0%。

線下渠道由於冰櫃能夠放下的冰品品類有限,又以可愛多、夢龍、八喜等經典產品佔據主要位置,網紅品牌可能首選在線上發展,然後逐漸拓展線下。

便利店比如711、羅森、全家等,屬於年輕人喜歡的渠道,還能進一步對產品進行宣傳,因此布局連鎖型便利店也是不少冰品品牌的選擇。除此之外,直播帶貨也是當下品牌爭奪的渠道熱點,以最低價獲得更多的網上訂單,也能起到產品宣傳和線上獲客的目的。

而像夢龍、和路雪、綠色心情、可愛多等傳統品牌,也都開設了線上旗艦店。線上線下渠道融合的方式,能夠更方便消費者購買,在冰品市場整體需求良好的情況下,推動了銷售增長。

小而美品牌突出

在巨大的冰品市場發展潛力之下,入局企業眾多。企查查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3月冷飲企業新註冊量達到4800家,環比激增650%。

隨著新品牌的進入,之前的冰品市場頭部品牌市場份額不斷稀釋,行業集中度有所降低,小而美的品牌憑藉其產品特色而越加突出。

這些小而美的品牌在品質、定位、包裝、定價方面與傳統品牌形成明顯差別,個性化、高端化產品越來越豐富。

首先在品質,符合當下新的消費需求,即主打健康、無添加等。比如中街1946,用無添加、好設計和中式風格做高端國貨冰品。奈似NICE CREAM主打低卡健康,比普通冰淇淋少50%以上熱量、70%以上蔗糖和脂肪。

其次在定位上瞄準了新中產階層,這部分群體作為當下的消費主力軍,有更高的消費能力和消費需求,同時更關注健康問題,對產品品質要求也更高。

此外,不論品牌大小,在包裝上基本都是高顏值、高質感,從視覺上帶給消費者不一樣的體驗,從設計和包裝上滿足審美需求。比如鍾薛高的瓦片狀、中街1946的頂部品牌logo、伊利「NOC須盡歡」的樹葉狀等。

最後在定價上,相比很多均價在1-5元的冰品,7元的夢龍可能都已經算是奢侈了。然而鍾薛高一隻66元的厄瓜多粉鑽卻依然擋不住消費者,其他定位高端的雪糕均價大概在15-20元左右,也不乏消費者購買。

在這些新興品牌的影響下,帶動了傳統品牌的創新升級,未來仍會不斷向滿足消費需求轉變。

相關焦點

  • 人民日報:拓展線上線下渠道 實體店順勢謀升級
    10個微信群、5000多位熟客、數百人諮詢,這是家樂福天津海光寺店店長李莉作為「線上推客」的工作日常。「疫情讓很多人待在家裡,而當下年輕人也比較『宅』,傳統賣場必須下大力氣去開拓線上銷售渠道。」李莉告訴記者,針對高黏性的微信群顧客,她會根據顧客需求實時調整選品品類;面向朋友圈,則以質取勝,每日只推薦1個爆款優惠商品,在「不打擾」「不刷屏」的前提下,逐漸培養普通顧客的使用習慣。「要想做好線上推廣,就要針對不同類型的顧客精準推薦商品,而不是粗放型『刷屏』。」目前,李莉每天的線上訂單已超過100單,並且憑藉良好的服務口碑,微信群裡的顧客數還在不斷增長。
  • 2018年中國母嬰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線上線下渠道長期並存...
    母嬰線上線下渠道長期並存是大勢所趨受居民收入提升及二孩政策放開等因素的刺激,我國母嬰市場進入爆發期,市場規模2018年突破3萬億元,過去5年複合增速約為14.8%。從渠道上看,母嬰行業線上線下渠道共同發展,各具優勢,並興起了母嬰社區、母嬰連鎖等新興業態,多元業態百花齊放。
  • 從線下到線上,Soya Garden佔據品牌營銷制高點,深耕年輕化消費市場
    近年來,隨著消費人群年輕化及消費場景多元化的改變,各大護膚品牌開始積極布局線上渠道。今年,因為疫情影響了整體增長,大家通過多種渠道,刺激年輕用戶群體的消費需求進一步提升,為了儘可能導入線上流量,並獲得年輕消費人群的青睞,眾多品牌紛紛提升線上產品和服務對消費者的吸引力,更將線上作為新品首發陣地,力圖在電商之戰中脫穎而出。
  • 羽西敗走線下渠道?
    化妝品品牌商在線下實體渠道的疲態,在2020年這個非常之年,顯得愈發明顯了。即使曾經在實體渠道風光無兩過的外資品牌,也不例外。 差不多2個月前,曾經的大眾彩妝啟蒙者和市場霸主美寶蓮決定對線下渠道進行戰略調整,全面撤出百貨商場專櫃,轉向線上線下聯動的體驗式門店,其開店的方向主要是在購物中心或時尚商業街區開美寶蓮單品牌店。(詳見根號C此前報導美寶蓮百貨大撤退) 這一幕,如今也在外資大牌羽西身上上演。
  • 後疫情時代,新消費品牌如何進行線上線下營銷?
    而無論是產品「種草」還是品牌形象的塑造,都並非一日之功,需要長期、持續地投入精力進行品牌深耕。 在移動網際網路成熟階段,流量紅利見頂,獲客成本越來越高,作為線上營銷和新零售必不可少的渠道之一,直播帶貨和短視頻營銷也成為企業關注的新渠道。但如何將營銷搬到線上,讓消費者在雲端真切感受到品牌的價值、產品的品質,也成為考驗企業的難題。
  • 線下戰略定位失誤,沒有品牌號召力的無印良品如何打通線上關卡?
    新冠疫情期間,與電子商務在這股逆勢中迸發出的強勁增長力截然不同的是,很多依賴門店銷售的線下零售商都在社交隔離政策的影響下遭受重創,日本零售品牌無印良品正是其中之一。近日,無印良品宣布其美國業務部門將申請破產保護。
  • 網絡渠道如何不衝垮線下門店
    譬如家用紡織品行業,25~32歲的小白領,這一最集中的網購人群,是目前第一品牌集團最垂涎,但也是滲透率普遍不高的群體。如何滲透?方法其實很簡單,價格平民化、風格大眾化。但顯然,目前家紡行業第一品牌集團,已經初步形成了相對穩重的品牌風格,以及相對高端的價格定位。如果為了迎合網購人群的需求,推出網絡專供的產品線,儘管沒有對線下渠道產生直接的衝擊,但卻會嚴重影響到品牌的長期發展。
  • 網購大牌燃氣灶爆炸解密線上線下同品不同質
    那麼,為何產品在電商銷售如此低價呢,有經銷商對比線上配置的確不如實體店,有業內企業人士表示,線上線下同品不同質,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購買燃氣灶具產品線上線下究竟有何不同。燃氣灶具電商與實體店差異供貨已成公開秘密線上線下同品不同質大牌產品質量頻繁被質疑此前,央視報導線上線下家電產品同品不同質,就引起一波在家電行業的廣泛關注,線上購買的家電產品與線下購買的家電產品實際對比,從外觀工藝、產品重量、配置結構等方面均存在較大差異。
  • 線上香氛洗護以192%速度增長,線下渠道需求誰來滿足?
    在化妝品行業,香氛不局限於香水,對其他品類而言也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加分項。隨著年輕一代消費者個性化以及悅己需求的升級,例如香氛洗護、家居香氛、香氛清潔等細分品類不斷進入大眾生活。尤其是香氛洗護,在功效洗護難以取得新的突破時,香氛洗護作為創新品類正成為洗護市場新的增長點。
  • 來自線下渠道的洗護新銳品牌--2020年,淺香洗髮水火了
    眾所周知,近兩年的化妝品行業迎來了新銳品牌井噴期,從HFP、完美日記到Rever、Kono,囊括了護膚、彩妝、沐浴、洗護各大品類。它們成長於微信、小紅書、抖音等內容渠道,是新一代"網生品牌"的代表。在它們身後,還有無數正在起步或已飛速發展的超級新品牌,淺香就是其中一個。
  • 對話|線上收割線下,還是線下收割線上?
    品牌、商家開始認真思考,甚至學習、模仿對方的招式和長處。那麼對於品牌和商家而言,到底線上難做還是線下難做?都說線下艱難,為何依靠電商崛起的完美日記要在線下不計投入地快速開店?傳統線下品牌和門店轉戰線上,私域、直播、社群,到底有沒有效果?
  • 《2018中國零售趨勢半年報》:線上線下精準融合、社交電商打破消費...
    在大數據、人工智慧、物流等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超市、品牌專賣店等傳統零售業態與電商平臺深度融合,2018年中國不斷湧現出更注重消費者體驗、集餐飲、購物、娛樂、休閒等跨界消費場景於一體的創新模式零售業態。21世紀經濟研究院、艾瑞諮詢基於國家統計局數據及京東電商消費數據等,聯合推出《2018中國零售趨勢半年報》。
  • 線上線下新零售有哪些發展特點和趨勢?
    新零售的本質是以消費者為中心線上線下結合促使交易效率的進一步提升。 新零售是對「貨-場-人」到「人-貨-場」的一次重構。 新零售就是線上線下互為流量渠道並以物流為連結的新模式,線上線下不再是敵對競爭關係,而是互補的關係,實現雙向閉環引流。
  • 線上拍賣聯盟:全渠道布局 打造線上線下一體化服務體系
    對於傳統實體業來說,得客戶者得天下,客戶規模的穩定和增長尤為重要,在守好實體零售陣地的同時,更要把握網際網路帶來的巨大機遇,未來發展的趨勢將是二者的有效結合,線上的便利性與線下的體驗功能融合,實現無縫對接,做到移動互聯。
  • 家居輿情報告│線上線下一體化發展成趨勢 科技應用促家居升級
    原標題:家居輿情報告│線上線下一體化發展成趨勢,科技應用促家居升級   12月23 日,新京報
  • 歐派家居打通線上線下渠道 有望進一步提升市場份額
    在此背景下,家居行業在經歷2017年以來的流量分化、激烈競爭後,家居龍頭公司未來將加大力度布局多元渠道模式,整裝業務、工程渠道以及線上營銷的重要性增加,我們預計諸如歐派家居這樣的龍頭公司有望率先受益,提升市場份額,強者恆強。
  • 打通線上線下全渠道,4iNLOOK要打造新消費品牌的鐵三角閉環
    值得一提的是,4iNLOOK創始人陳裕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道,此次「雙11」線下該品牌的增長較線上其實更加明顯,而這也是他們第一次嘗試線上線下聯動。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美瞳市場都是美、日、韓等海外品牌的天下。不過近年來隨著國產品牌的崛起,4iNLOOK等新玩家也開始佔據自己的一席之地。
  • 打通線上線下全渠道 4iNLOOK要打造新消費品牌鐵三角閉環
    4iNLOOK創始人陳裕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道,此次「雙11」線下該品牌的增長較線上其實更加明顯,而這也是他們第一次嘗試線上線下聯動。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美瞳市場都是美、日、韓等海外品牌的天下。不過近年來隨著國產品牌的崛起,4iNLOOK等新玩家也開始佔據自己的一席之地。
  • 2018中國零售趨勢半年報:線上線下融合加速、社交電商打破消費邊界
    21世紀經濟研究院、艾瑞諮詢基於國家統計局數據及京東電商消費數據等,聯合推出《2018中國零售趨勢半年報》。報告認為, 2018年上半年零售發展主要呈現三大趨勢,線上線下融合加速落地,社交電商異軍突起,泛零售品類不斷擴展。另外從消費人群和行為來看,代際變遷與消費升級為主要特徵。報告還發現,2018年地區間消費日趨均衡,高質量發展是方向。
  • 家居輿情報告│線上線下一體化發展成趨勢,科技應用促家居升級
    新京報訊 12月23 日,新京報商業消費新聞部聯合千龍智庫發布的《2020中國家居TOP品牌輿情報告》顯示,線上營銷已經成為家居企業實現業務增長的重要渠道。線上線下相結合模式將會成為行業未來發展趨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