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近年末,改編自印度懸疑片《誤殺瞞天記》的國產懸疑推理電影《誤殺》後勁十足,成為票房黑馬。
「如果你仔細研究過1000個案件,就會發現這世界上根本沒什麼離奇的案子」。
「如果你看過1000 部電影,你就知道這世界上壓根兒就沒什麼離奇的事」。
《肖申克的救贖》、《嫌疑人X的獻身》《狩獵》、《控方證人》、《蒙太奇》等經典懸疑影片被提及。
大女兒被警察局長兒子性侵,弱勢民眾李維傑為了保護家人不再受到傷害,與權力象徵警察拉韞鬥智鬥勇,一切看似正常又極其不正常。
素察2號死亡,而李維傑一家人2號去了羅統出遊,3號才回到家。途中遇到的所有相關人都可以做證明。
完美的不在場證據讓案件陷入一片膠著狀態。
實際上2號是李維傑一個人去的羅統出差,順帶看了拳賽住了酒店。同時在燦班,素察約平平2號晚上見面,與母女發生了激烈的肢體衝突,伴隨著拳館中拳手應聲倒地,平平也失手殺死了素察。羅統拳館的緊張拳賽和燦班倉庫的衝突畫面交錯剪輯,增加了情節發展的緊迫感。
李維傑晚上連打幾個電話沒人接後,連夜回家幫母女處理掉素察掉屍體,3號才帶一家人去的羅統。
為了保護好家人,李維傑運用蒙太奇手法偷換時空概念,將碎片式畫面重新剪輯排列,造成3號一家人延遲退房的假象,並帶家人在3號重複2號單獨出差的行程。
並對周圍親近的人不斷強調一家人2號3號出遊發生的一些事,模糊人們的時間記憶,加強對出遊細節的印象,誤以為李維傑一家人在2號看拳賽,打翻爆米花引起服務生注意;2號晚上住的酒店,3號延遲退房;3號去餐廳,安安誇蛋糕好吃,後來看電影《天才搶手》。人們在無意識當中幫李維傑做了「偽證」。
所以在警察質問一家人時,無論是住酒店還是看拳賽,都是真實發生的事情,只是客觀事實不一定發生在同一時間和空間。割裂的鏡頭按照正常的邏輯性拼接起來,形成記憶偏差,瞞天過海逃脫定罪。
那素察當時真的有死嗎?影片中的多處伏筆可證明其實是李維傑活埋了素察。首先開篇講的越獄故事,主人公買通監獄守衛混進拉死囚的棺材中,直到主人公點燃火柴發現躺在自己身邊的並不是什麼死囚,而正是那個守衛。暗示主人公困死在自己做的局中。
還有拳賽中拳手倒地,有人問李維傑為什麼要打開嘴巴,李維傑說如果不及時打開嘴巴拳手可能因吞舌造成假死;而且當時素察被母女打倒在地並沒有流一滴血,但在棺材裡有出現劃痕和血跡,以及李維傑在餐桌上指責安安不要劃痕。推測素察當時只是假死,在棺材中清醒後試圖掙扎出逃。而且案件發生後李維傑去布施,僧人拒絕了,他當時的神情也暗示了李維傑自知有罪。
棺材中的素察換成了死羊,民眾群情激憤,意味著作為弱勢的個體李維傑,在羊群效應的群體作用下反轉了局面。至於素察的屍體在哪,相信觀眾們心中已有答案,其中的隱喻大家慢慢品吧,難怪故事架空在一個虛構的國度裡。
看到小女兒為了得到獎勵將試卷的70分改成了100分,李維傑最後選擇了自首來贖罪。至於影片中的父女情這條線,感覺有些強煽情,不過也沒太大影響。
一向支持李維傑的頌恩叔面對採訪沉默不語,或許他也很困惑,究竟什麼是好人,什麼是壞人。這個世界本就很魔幻,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