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打拼的你,總會碰到一些心酸的情節:
深夜,加班的你肚子餓了。
空蕩蕩的辦公室裡,卻只剩一盒方便麵,還是你最不喜歡的口味。
「項目結束之後,一定要去吃頓好的!」
疲憊不堪的你這樣安慰自己。
中午,又該煩惱吃什麼了。
滷粉、燒臘、麻辣燙、黃燜雞飯……吃飯的永遠只有那幾家。
「要不,明天帶飯吧。」
第二天,嫌麻煩的你,這個月第 13 次踏進了熟悉的店家。
煮飯?太複雜了。出門?太累人了。叫外賣?連吃 5 天太膩了。
想輕輕鬆鬆吃頓好的,有這麼難嗎?
莞報君覺得並不。
因為,我最近找到了一個好東西,只需 6 分鐘,就能吃上日料店同款的拉麵。
要說方便麵包裝上的圖片。
大塊的牛肉,新鮮的生菜番茄,看得人食慾大振。
然而,隔壁一句「圖片僅供參考,產品以實物為準」總能將你拉回現實。
吃「拉麵說」的速食拉麵就沒有這種煩惱。
打開包裝,莞報君立即發出「WOW!」的一聲。
鮮面、叉燒、紫菜、木耳、麻筍、蔥幹、芝麻、生薑、湯底。
9 大包材料,被滿滿當當地塞在裡面。
特別是那一塊叉燒,整整 7cm 長。
這還是一塊很 real 的肉。
「拉麵說」使用 FD 凍幹技術,低溫瞬間鎖住鮮美和精華,把叉燒肉原汁原味送到你手上。
非那些人造肉、合成肉可比。
手工製作拉麵麵條,零油炸,無添加。
精選夏邑縣優質高筋小麥,碾去麩皮後,再用高筋工藝製成。
不黏糊,有筋道。
吸收湯底的味道後,簡直一流。
更厲害的是湯底。
愛拉麵的吃貨,都應該知道「湯」才是拉麵的靈魂。
為了讓大家吃上正宗的日式拉麵,「拉麵說」團隊特意飛到日本,大店小店網紅店統統嘗個遍。
34 種湯料,3 道配方,12 小時熬製。
用一碗拉麵,讓你從家中"穿越"到日本。
就連配菜,也不容小覷。
海苔、木耳、麻筍、白芝麻、紅姜、蔥幹,都是萬裡挑一的精選原料。
圖片 = 實物,分量足,夠實在。
沒有防腐劑,每一包只有 60 天保質期,買回家記得趕緊吃完!
考慮到蔥花不易保鮮,「拉麵說」再次用上FD 凍幹技術,鎖住蔥花原鮮原色。
再好吃的東西,吃多了總會膩。
因此,「拉麵說」給你準備了 6 種拉麵口味。
1.豚骨叉燒
當你去到拉麵館,想不到點什麼時,點一碗「豚骨拉麵」肯定沒錯。
「拉麵說」嚴選優質豬大骨,搭配 32 種精選食材,匠心熬製 12 小時,煮出這碗豚骨湯。
濃鬱醇厚的湯底,香氣撲鼻。
閉起眼,仿佛來到日本福岡街頭某家拉麵館,高低起伏的吆喝聲、交談聲、筷子碰撞聲,傳入耳朵。
2.番茄豚骨
當酸甜可口的番茄,遇上經典豚骨湯。
好比在樂曲中加入鼓點,在畫布上填上顏色。
酸甜入口,醇香入喉。
層次感分明。
搭配清甜玉米,用豐富的口感,激活你的味蕾。
3.冬陰功味
用椰漿取代豬骨湯底。
加入大良高姜、香茅、魚露等 26 種食材,熬煮 18 小時。
大塊大塊的叉燒,則被換上蝦仁和魷魚。
酸辣鮮美。
盡顯泰國風味。
4.藤椒雞味
比起「算辣」,更喜歡「麻辣」的話,就不能錯過藤椒雞味。
為了這碗藤椒雞味拉麵,「拉麵說」團隊下了不少功夫。
不僅跑到著名的藤椒產地 —— 四川省眉山市洪雅縣。
還跟著當地人學習正宗藤椒醬料的製作手藝。
在洪雅藤椒、青紅辣椒、第一道原油的爆炒之下,土雞腿肉的鮮美原味,被最大程度激發起來。
肉質細嫩,嚼頭十足。
配合慢火細燉的豬骨湯底,既辣又鮮。
巴適!
5.地獄辣味
嘗過了泰國的冬陰功,也嘗過川菜裡的藤椒雞,怎能漏掉日本拉麵裡「重口味擔當」的地獄辣呢?
在這個口味擔任主角的是:唐辛子高菜。
不同於藤椒的「辣得發麻」,不時還會被用作保暖材料的唐辛子,帶來「辣得發熱」「辣得發燙」的感覺。
是字面意義上的「溫暖你的胃」。
唐辛子高菜,和初榨香油碰撞出名為「香辣」的味道。
刺激味蕾的同時,又不會蓋掉湯底的鮮香。
6.黑湯蒜油
要說經典的話,「黑湯蒜油」比起「豚骨叉燒」還多了一番當地特色。
材料中那一包蒜油,需要專門分開 8 次熬製。
每一次熬製,不但要嚴控油溫,還得拿著秒表在隔壁掐時間。
極致的操作之下,才有了這一份馥鬱醇香。
差點忘了告訴你,這碗不用你走出門,只需 6 分鐘就能煮好的拉麵,一碗連 20 塊都不用。
不說了,莞報君現在就要囤貨嚕!
▼
「家裡的拉麵館」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