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阿婆88歲了,心臟裡的主動脈瓣發生了嚴重的狹窄,心功能減退,隨時有猝死的風險,但家裡人還是希望老人能更高壽,轉診至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新華醫院心胸外科。醫院為這位高齡老人度身定製了微創介入主動脈瓣置換的手術方案,術後第二天,老人就恢復了正常的主動脈瓣功能,下床活動了。
圖說:新華醫院為老人度身定製了微創介入主動脈瓣置換的手術方案 來源/醫院供圖
從3年前起,陳阿婆就出現反覆活動後胸悶、氣促、頭暈,原以為是年紀大了,1年前到當地醫院就診後,才發現是嚴重的主動脈瓣狹窄,心功能減退。陳阿婆還有呼吸功能不全、糖尿病,當地醫院告知家屬,手術風險極大,保守治療。然後,陳阿婆的生活質量明顯下降,這一年裡,一動就氣急,吃藥也不能緩解,隨後還出現了活動後暈厥。
上海新華醫院心胸外科主任梅舉教授為陳阿婆檢查診斷認為,隨著社會老齡化的發展趨勢,高齡老人會更多地出現在手術醫生的面前,是保守還是更積極的治療?這需要家屬和醫生共同抉擇。
目前,對於主動脈瓣疾病的治療,外科的主動脈瓣置換手術是主要的治療方法。但外科手術需要在心臟停跳、體外循環下手術,手術創傷較大,對全身臟器的影響較大。對於高齡、心功能差、有呼吸功能不全、腎功能不全、糖尿病、消化道疾病等合併症的患者,外科手術風險較高。有很多高齡、心功能差、有嚴重合併症的患者無法接受外科手術治療,最終因心功能衰竭死亡。
梅舉為老人選擇了微創治療的方案——經導管的主動脈瓣置換手術方案。經導管的主動脈瓣置換手術是一種介入治療技術,不需要開胸,通過穿刺股動脈,使用導管將特製的人工瓣膜送到主動脈瓣的位置,替代原來病變的主動脈瓣,恢復正常的瓣膜功能。這一治療避免了老人經歷體外循環及開胸手術,創傷很小,術後患者恢復很快。
新民晚報記者 左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