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製家具是以各類竹子和藤子為材料製作的家具。因竹子空心,製作家具一般不做榫卯,而是將竹材彎曲成各種形狀,再以藤條綑紮。在南方產竹子的地區,竹製家具使用較廣。中國用竹子製作家具的歷史也較早,早在隋唐五代時期的繪畫中,竹製家具的形象就已很常見。從古至今,沿用不衰。藤條經長期使用容易老化、傷斷,這會導致家具散架而難以長期保存,所以,現今所見多為清代晚期和民國時期的家具。
宋人繪畫《十八學士圖》中,描繪了床榻、椅凳、桌案、屏風、箱匣等家具,包括斑竹椅和斑竹欄杆。斑竹家具在歷代名畫中屢見不鮮,且有相當數量實物傳世,頗受歷代文人雅士青睞。斑竹又名「湘竹」或「湘妃竹」,為禾本科竹亞科剛竹屬,為剛竹病變之結果,主產黃河流域以南,以湖南九嶷山、浙江等地所產為上。最好的斑竹,其斑點顯現出五至八個同心圈,明清時期多用於製作各類工藝品。凡斑點漠糊不清者,是為下品。故宮收藏有部分竹製家具,分別有粽竹、湘竹、竹絲、竹黃及雕竹家具。按現代植物學研究,斑竹產地主要分布於湖南、湖北及福建武夷山等地。估計在古代,這類竹製家具為當地製作後進貢到皇宮的。
清代大學者朱鳳標曾作竹詩:「植物之中,有名曰竹。不剛不柔,非草非木。小空實,大同節目。或茂沙水,或挺巖陸。條暢紛敷,青翠森肅。」竹子還有一獨特用途,即製做樂器。又有詩曰:「又有族類,爰挺嶧陽;簫笙之選,有聲四方;質清氣亮,眾管莫伉。」
棕竹嵌玉方背椅 清中期
長65釐米,寬51.5釐米,高93.5釐米
此椅除坐面、背板板心外全部以棕竹做骨架,湘妃竹嵌花牙。靠背板髹黑漆:上部為描金雙夔龍紋;正中嵌青玉片,上為菱形,鏤雕夔龍玉壁紋;下為長方形,雕《三羊開泰圖》。搭腦略後卷。靠背兩側與扶手呈拐子紋。坐面及側沿飾描金漆卷草及拐子紋。四腿及棖子或四劈料或二劈料攢成。牙條棖子下部及扶手、靠背的空當處,均以湘妃竹攢成拐子紋鑲嵌花牙,棕竹和湘妃竹外露的斷面部以象牙片封堵。材質珍貴,工藝複雜,清代家具珍品。
黃花梨邊嵌湘竹緙絲花卉圍屏 清雍正至乾隆
高132釐米,通寬288釐米
圍屏邊框花梨木製,共九扇,以鉤鈕連接。五抹四格,屏心以湘妃竹攢成拐子紋,當中海棠式開光,兩面加心,中飾黃地雙面緙絲花卉,有繡球、山茶、梅花、秋葵、牡丹、荷花、虞美人等花卉。上眉及中腰較窄,內鑲黃地雙面緙絲流雲紋,裙板海棠式開光,飾黃地雙面緙絲折枝花卉。下為湘妃竹攢拐子紋花牙。
湘妃竹漆面長桌 清雍正
高83釐米,長92釐米,寬38釐米
桌面下以湘妃竹攢成兩道牙條。牙條下另安拐子紋花牙,兩端垂牙頭,與腿連接。四腿用四根竹棍拼成,竹節斷面處均用象牙片封堵。
楠木嵌竹絲回紋香幾 清中期
面方42.5釐米,高92釐米
香幾楠木製,嵌竹絲、竹黃裝飾。幾面方形,面下束腰包鑲竹黃,再挖槽嵌夔龍紋玉飾件。雕拐子紋花牙。幾面側沿、牙條、腿全部用黑竹絲和黃竹絲貼嵌成回紋,稜角處均以紫檀絲鑲嵌,回紋的輪廓用黑色竹絲(系染色處理)貼嵌。足下承託泥。此幾所用的竹絲,為直徑約為1毫米粗細的圓絲;貼嵌圖紋精美,不見瑕疵,工藝極其精湛。
紫漆描金鑲斑竹炕幾 清雍正
長122釐米,寬49釐米,高38.5釐米
幾面木胎髹紫漆,彩繪描金山水、松鶴延年。面下以斑竹攢成拐子式牙子,斑竹四足。斑竹斷面孔眼全用象牙片封堵。清代內務府檔記載:「雍正十年六月二十七日,據圓明園來帖稱,本日內大臣海望奉上諭,著傳旨年希堯⋯⋯再將長三尺至三尺四寸、寬九寸至一尺、高九寸至一尺小炕案亦做些,或彩漆、鑲斑竹,款式亦要文雅。欽此。」 證實此器系雍正年製品。
『紅木家具設計 中式裝修設計 紅木木材知識』 (Designer_Lee)為您服務!
承接:紅木家具設計、中式裝修設計、手串工藝品零售批發!
公眾微信:Designer_lee
私人微信:hmjjsjs
私人 Q Q:2560094030
如需更多幫助請回複數字【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