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行業的「電商新寵」 探索三頓半膠囊咖啡的成功之路

2020-11-20 騰訊網

許多人相信,咖啡生意在中國是一片紅海中的藍海。據Euromonitor數據顯示,歐美國家的人均咖啡消費量在1杯/天的水平,最高的荷蘭人均接可以達到近2.5杯/天。然而即便是在2020年,人均咖啡消費這個數字在中國也只能達到0.01杯/天。雖然進入者眾多,但潛在市場讓許多資本與咖啡廠商都認為,教育和培養中國消費者的消費咖啡的習慣,仍然是一座值得挖掘的金礦。

當我們談論中國咖啡市場的時候,人們常常會想起西方的三次咖啡浪潮——從速溶咖啡粉的流行(如雀巢)到因社交而生的「第三空間」式的咖啡廳(如星巴克)再到線下門店的精品咖啡(如小藍杯)。而這樣的轉變在如今的中國也正迅速地發生著。在第三次咖啡浪潮中線下門店的精品咖啡們(如瑞幸咖啡)激烈廝殺,聲勢浩大之時,一種似曾相識的咖啡新形態正在悄悄崛起——膠囊咖啡。

超即溶:咖啡新物種

剛剛成立5年的三頓半就是這樣 「咖啡新物種」。 三頓半創始人吳駿說,這個名字的由來在於,一天三頓正餐外,還需半頓精神食糧,就是咖啡生活方式。三頓半主打的概念是「超即溶咖啡」,其產品3秒即溶於冰、熱水和牛奶。表面上看,三頓半仿佛只是把第一次咖啡浪潮中的速溶咖啡拆成小罐裝並讓它們溶得更快,但事實上,它在產品升級和消費者洞察中做了更多努力,微熱點將在後文一一詳細分析。

自2018年登陸天貓首日交易額破百萬以來,2019年雙十一,三頓半憑藉一小時賣出60萬顆的亮眼表現,首次超越雀巢拿下了咖啡類目的榜首。今年天貓618期間,三頓半力壓雀巢、星巴克兩大巨頭,躍居天貓618衝調大類銷量第一。截至2020年9月,三頓半已經賣出逾6375萬多顆咖啡膠囊,實現超級增長。

根據微熱點(wrd.cn)的數據顯示,近一周內,三頓半熱度均值並不高,只在9月17-18日達到16.74的熱度小高峰,由此可見三頓半並不是一個靠時刻保持話題度取勝的品牌。那麼,人們對三頓半的討論熱情主要在哪裡?三頓半又為何能吸引如此多的消費者,達到6375萬的銷售量呢?

小罐膠囊:差異化高顏值產品策略

2015年,咖啡館老闆出身的吳駿覺得線下競爭過於激烈,於是把目光投向了電商領域。但三頓半崛起之路並非一帆風順,其產品跟著咖啡流行趨勢走過了由「掛耳咖啡」到「冷萃」到「超速溶咖啡」的三次升級換代。「超即溶咖啡」是三頓半崛起的拐點,也是其最終產品形態,吳駿抓住了這次機會,「超即溶咖啡」上市3個月就達到三頓半總銷售額的50%,現在則佔到80%,三頓半也憑藉此成功獲得三輪融資。

最初三頓半的超即溶咖啡產品只有三種:黑咖啡、冰拿鐵和綜合咖啡,無法完全滿足消費者個性化、多元化的需求,於是三頓半更新了產品線,根據烘焙深淺程度打造了1-6號超即溶咖啡。包括30%淺烘焙的1號佛手柑香氣與果乾風味咖啡,40%中淺烘焙的甜橙風味與茉莉花香氣咖啡,50%中度烘焙的木質香料與抹茶香氣咖啡,65%中深烘焙的大麥茶與榛果風味,80%深烘焙的可可果與奶油風味咖啡以及,100%超深烘焙的黑巧克力與焦糖風味咖啡。數字越小,風味越突出,果酸也會相對明顯。數字越大,則越厚實和濃苦,3和4號相對均衡,其中6號咖啡的討論度最高。

除了數字系列,三頓半還推出了對新手更友好的冷萃、拿鐵和美式基礎快飲系列,以及更小眾的咖啡師聯名系列0號咖啡和不含咖啡因的7號超即溶路易波士茶,充分滿足各種人群的咖啡需求。

三頓半最有辨識度的就是其mini外帶杯的造型,形狀可愛,搭配亮黃、淡紅、黑灰等多種經典配色,色彩具有美感,杯體本身具備有整齊和秩序感,並容易代入更多場景,引發分享、社交、創作的欲望。在月度詞雲中可以明顯看出,為包裝買咖啡是被頻繁提及的消費點,不少用戶表示是為「包裝」買單,衝著「顏值」消費,強迫症患者把杯子分類能獲得「審美快感」,在微信、微博、抖音、小紅書等社交平臺上,消費者將廢棄包裝進行改造,秀出給多肉植物當花盆、做鑰匙鏈等多種玩法。可以說,高顏值的包裝成為了三頓半品牌最有號召力的視覺符號。

星際漫遊:一種塑造品牌氣質的營銷

「做產品」和「講故事」是品牌建立品牌用戶忠誠度的必經之路,三頓半的故事敘事在於其將喝咖啡描述成一次「星際漫遊」,並試圖在此基礎上建立自己的世界觀。三頓半官博不僅在發產品說明時會帶#星際漫遊指南#tag,還發布了「漫遊計劃隨行杯」周邊,在用戶中選拔「領航員」角色,設置了回收空罐的「返航計劃」,其主視覺形象也是太空中的太空人,給消費者以太空遨遊的奇妙夢幻之感。

在鋪開早期,三頓半設置了「領航員」機制,在各個渠道留意品牌相關的 UGC 內容,選拔有潛力的消費者成為「領航員」,了解其對產品的體驗和想法,讓其參與產品的設計和營銷傳播。有趣的是,三頓半對KOL(Key Opinion Leader,關鍵意見領袖)的依賴並不如其競品,而是更依靠「領航員」們形成KOC(Key Opinion Consumer,關鍵意見消費者),KOC不一定擁有龐大的粉絲量,更多的是擁有攝影攝像、調色、文案撰寫等傳播技能的素人,而且充滿「文藝氣質」,形成了三頓半在社交媒體上獨特的文藝風格與氣質。

除了用戶參與產品設計外,三頓半還創新性地設立了「返航計劃」,迄今為止已經成功舉辦了兩季。 「返航計劃」是指消費者把喝完的空罐子送到各城市合作的線下咖啡店(返航點),用戶通過提前在小程序預約返航點和返航空罐數量,希望兌換的周邊產品,品類豐富,有徽章、貼紙、膠帶、環保色咖啡還有品牌聯名周邊,在線下進行回收和兌換。

以第二季返航為例,在2020年4月23日通過小程序「三頓半返航計劃」預約兌換物資,返航點開放日在5月16日和5月17日。根據微熱點數據顯示,在線下活動日,三頓半在全網和微博的關注度和討論量大幅攀升。

「返航計劃」是三頓半極具有戰略價值的周期性活動,從第二季返航全網詞雲圖中可以看出,受眾抱有誇讚「好看」,兌換周邊的「快樂」等正面情緒,有對空間限制無法參與活動的「遺憾」,更有對下一季的「期待」。

原本廢棄的咖啡罐變成了可以交易的「貨幣」,不僅把線上用戶引流到線下,增加了小程序的黏著力,引發受眾復購、收集的欲望,還增加了品牌露出,賦予消費者儀式感,塑造了「注重環保」的品牌形象,一舉多得,形成自己的用戶——產品——體驗的生態,是非常有效的營銷手法。

雙十一黑馬:是誰在買三頓半?

三頓半的創始人吳駿說,在三頓半的消費者中90後佔比超過70%。尼爾森中國消費趨勢指數調查也發現,90後已經成為中國消費主力軍。但購買三頓半的人群其實遠不止90後這麼簡單。

根據微熱點的數據,常在微博上討論三頓半的用戶中,20歲以下佔27.17%,21-30歲佔61.95%,是消費的主力軍。而其主流用戶中,女性用戶佔比超過70%,體現「她經濟」的力量,以北上廣深一線城市居多,這些人群往往也是收入較高,對生活品質有追求的人。他們的興趣標籤集中在明星、街拍、護膚、移動網際網路、攝影、音樂等。回顧三頓半在產品和營銷上的風格,確實是對這些領域進行了深耕,增加了在這些領域的曝光度和黏著力。

膠囊咖啡:機遇與風險並存的飲品新時代

總的來說,三頓半抓住了「不需要再等外賣,在任何場景下隨時可以3秒衝泡」的超速溶概念,其爭奪的,正是星巴克之外如高鐵、飛機、家庭等更細碎的場景。除了瞄準更精準的賽道之外,新品創新能力和有高顏值、設計感的包裝成為三頓半崛起的核心抓手,「返航計劃」等概念創造出有意思的傳播點,引發線上線下生態系統的打通,在精品速溶咖啡領域暫時處於領先地位。

行業專家表示,三頓半所帶來的新穎包裝結合冷萃還原技術,的確為咖啡行業帶來巨大變革。隨之,鷹集咖啡、永璞咖啡、中啡咖啡等大批品牌開始將精品速溶作為一種全新速溶類型,小杯裝也成為咖啡行業新包裝類型。一批競爭者已經開始虎視眈眈。

根據微熱點競品報告,在三頓半與永璞、鷹集的傳播走勢競爭中,三頓半的相關信息於2020-09-01時達到內容最高峰值,傳播了1521條;永璞的相關信息於2020-09-09時達到內容最高峰值,傳播了2919條;鷹集的相關信息於2020-08-24時達到內容最高峰值,傳播了8841條;永璞在網際網路上的傳播量最大,超過27713條。

在分析時間段內,三頓半在網際網路上敏感信息量最多,並在9月14日達到頂峰,為192條,其中包括對其價格、口味、買到山寨產品的負面評價,需引起注意。

根據關鍵詞雲對比,三頓半的主要討論集中在長沙、藝術、小店等咖啡衍生品上;而永璞擁有更多對咖啡本身口味、口感的討論;鷹集則更關注粉絲節、狂歡節、大V的營銷等。

與此同時,雖然目前新咖飲品牌都在賣力做出不同的設計,講出不同的故事,但同質化趨勢已有顯現,如何打造自己的核心優勢和壁壘,抓住消費升級的機遇,在一眾咖啡品牌中脫穎而出,將是三頓半們下一步要思考的問題。

微熱點數據說明:本報告由微熱點撰寫製作,數據來源於微熱點、新浪輿情通、鈾媒等蜜度信息旗下大數據產品,部分引用外部公開數據與資料。歡迎引用及轉載本報告,請註明來源。

相關焦點

  • 三頓半、永璞、雀巢……咖啡市場的宮鬥劇
    一度站在潮流前端的三合一速溶咖啡,被忙著消費升級的人們打上「廉價」標籤,無情地拋至腦後。2019年雙11,精品速溶咖啡品牌三頓半銷量一舉超越「老大哥」雀巢,登頂天貓咖啡類目榜首,2020年雙11蟬聯冠軍,銷售額超過1億元。咖啡液類目第一的永璞,今年雙11的銷售額是去年同期的10倍。
  • 農夫山泉、三頓半、瑞幸都下注的掛耳咖啡,小耳朵藏著哪些大商機?
    此前FBIF已對新品進行了詳細報導,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戳連結回顧一番~今天我們不聊農夫,而來聊聊掛耳咖啡的那些事兒。國內咖啡市場,已經按下加速鍵咖啡是近幾年少有的現象級品類,無論是現磨、即飲、速溶都出現很多新型玩家。不止瑞幸、三頓半這些專業的咖啡品牌,便利蜂、中石化易捷這些便利店也加入了咖啡大戰。
  • 36氪首發丨精品咖啡品牌「三頓半」完成過億元B輪融資,打造創新...
    區別於過往速溶咖啡、咖啡連鎖等不同階段代表產物,三頓半對於咖啡行業的一大創新在,將過去局限於精品咖啡館、僅屬於少數咖啡愛好者的精品咖啡,以創新凍乾粉新形態,藉助電商渠道進入大眾日常咖啡場景,帶來新鮮、高品質咖啡即飲體驗。繼星巴克「第三空間」之後,咖啡消費市場孕育新格局。
  • 三頓半,到底是精品咖啡,還是咖啡界的小罐茶?
    這兩年,有一個速溶咖啡品牌很火,這就是『三頓半』。這個火不僅僅是體現在傳播媒體上,而是真的出現在很多消費者的案頭,今年雙十一和雙十二大促,也賣得很暢銷。一些身邊的老咖啡,也都買了這個牌子的咖啡,而且有一兩位還發了朋友圈安利大家。
  • 從雀巢到三頓半,咖啡在中國這些年經歷了什麼?
    不過短短幾年,從開倒幾家咖啡館到B站火爆Up主,與其說成子這幾年究竟學了什麼魔法,不如說,咖啡在當下的圈粉實力真不小。熟悉咖啡的人大概聽過,世界咖啡行業曾經歷三次浪潮:第一次浪潮席捲上世紀40到60年代,以咖啡速食化為特徵。
  • 尋找獨角獸&FARMER BOB首度攜手三頓半咖啡,帶你環遊世界
    那麼當治癒暖心的潮玩形象FARMER BOB遇上國貨新秀品牌咖啡三頓半,又將發生怎樣奇妙的化學反應?FARMER BOB x三頓半咖啡:探尋美好生活方式關於「三頓半」這個品牌,喜歡用咖啡消除新一天困意的「打工人」一定不陌生。
  • 農夫山泉推出掛耳咖啡,咖啡布局「梅開三度」
    瑞幸咖啡光速上市,一年股價漲幅高達106%;咖啡「黑馬」三頓半,去年雙11一舉超過雀巢成為咖啡品類第一品牌;還有永璞、時萃等咖啡品牌,也收穫了一批年輕粉絲。農夫山泉、伊利、可口可樂、百事公司等相繼以即飲方式切入咖啡市場;茶飲領域的「新貴」喜茶、奈雪の的茶也將目光轉向咖啡市場,上線咖啡類飲品。
  • 三頓半這杯速溶咖啡憑什麼?
    隨著第三次咖啡浪潮的到來,要是現在誰還敢說做速溶咖啡,大概率會被問說「瘋了嗎」?但「三頓半」打破了這種平靜。根據36氪Pro的報導:2018年的雙 12,三頓半成為全咖啡品類的第二名。要知道,此前雀巢可是佔領了天貓咖啡王座十年,直到黑馬「三頓半」的出現,才打破了這個格局。在擁擠的咖啡賽道上,三頓半成功找到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 一粒膠囊咖啡如何攪動了全球?
    膠囊咖啡的橫空出世及其獲得的空前市場成功,可以說在NESCAFE獲得了全球的成功之後,再一次創造了一個市場神話。至少有以下幾點值得我們中國企業學習:1、        產品創新。比如增加產品和服務的價值,比如增加產品的便捷性等,並讓這種新構建的賣點凸顯出其價值,從而顯著影響市場和行業的演進。除了技術、工藝、生產等創新以外,Nespresso的一個重要突破,就是在咖啡產品領域獨創性地開發出了像印表機加墨盒一樣的產品形式– 膠囊咖啡機和咖啡膠囊互相匹配,形成了一個獨特的細分市場,並通過市場教育迅速遍布歐洲各國每一個角落。而
  • 4月內4家速溶咖啡品牌融資 永璞銷售增5倍「三頓半」估值8億
    而此前不久,同樣主打精品速溶的三頓半,也宣布完成第四輪戰略融資,且融資完成後,三頓半整體估值超過8億人民幣。據長江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今年2月以來,包括永璞、三頓半在內共4家精品速溶咖啡品牌完成新一輪融資,速溶咖啡進入融資潮。一直被看作咖啡「鄙視鏈」最底層的速溶咖啡為何頻受資本眷顧?
  • 瑞幸退市,三頓半接力成頭牌「網紅」,速溶咖啡的春天來了?
    而長沙的「三頓半」接力瑞幸,成為咖啡界的頭牌「網紅」。 很多人知道奶茶界的網紅茶顏悅色,卻可能不知道網紅咖啡品牌「三頓半」。 比起茶顏悅色,三頓半成立才6年時間,相對比較年輕,但已經成為文藝青年日常生活中出鏡頻率最高的單品之一。
  • 賣咖啡比賣石油還賺錢?連咖啡抱上中石化「大腿」
    除了賣咖啡,中石化易捷還涉及廣告、快餐、電商等非油品業務,今年以來,又陸續官宣賣菜與賣車。如此兢兢業業開展「副業」,賣油的「本行」究竟有多不好做?對於咖啡業務,中石化易捷似乎十分看好。早在2018年之前,易捷就曾嘗試自營咖啡,但因受眾狹窄,表現並不理想。
  • 折戟2020的網際網路咖啡,翻身機會在哪?
    但在中國,咖啡的進擊之路卻是坎坷不斷。一方面是難以打開的消費需求,另一方面是玩家紛至沓來,賽道日趨狹窄。瑞幸咖啡財務造假風波還未平息,另一家網際網路咖啡——連咖啡也陷入關店潮。摒棄瑞幸、連咖啡重資產、重資本的經營模式之外,垂直賽道成為資本的新寵,從去年開始,三頓半、時萃、永璞紛紛引資本下注;其中三頓半一年半連續獲得四次融資,得益於資本的青睞和背靠阿里的營銷上位,時萃、永璞也在今年拿下了千萬級別的融資
  • 黑馬集聚的精品咖啡賽道,新品牌為何擁有「過億」底氣?
    如果說瑞幸讓資本相信中國人也能學會喝咖啡,那真正接棒完成這件事的,或許正是精品速溶咖啡們。今年2月以來,速溶咖啡進入融資潮,包括永璞、三頓半在內共4家精品速溶咖啡品牌完成新一輪融資,行業黑馬三頓半的估值已超過8億。所謂速溶精品,即以速溶的形式,儘可能留存現磨的口感,比現磨方便,又比精品便宜。
  • 「大自然搬運工」的咖啡情結
    據了解,農夫山泉針對炭仌咖啡推出了自熱杯,並配備有自熱袋,在不改變原有產品的基礎上實現自熱。產品加熱方式與自熱火鍋類似,將自熱袋塞入自熱杯,注入一定量的水,然後放入飲料,蓋上杯蓋,等待6~8分鐘就可以享用一杯熱咖啡。目前,新品在電商渠道開售。一箱炭仌咖啡有五瓶,並配有自熱杯1個、自熱袋5個,售價為79.9元/箱。
  • 產品價格低過拼多多,瑞幸咖啡未來電商之路勝算幾何?
    日前,瑞幸APP和小程序又開始買起了數碼產品,走起了電商的路子。在咖啡業不那麼景氣的時候,瑞幸總能讓大眾的目光回到自身。曾經業界紛紛流傳,瑞幸的最終對手不是星巴克,也不是711,而是亞馬遜這樣的一站式購物平臺。自2018年正式營業以來瑞幸咖啡發展迅速,靠著網際網路打法僅18個月就成功上市,現在又進軍電商市場。那麼瑞幸咖啡做電商到底走不走得通?
  • 瑞幸敗退、Costa關店,老土的速溶咖啡為何有勇氣銷售破億?
    如果說瑞幸讓資本相信中國人也能學會喝咖啡,那真正接棒完成這件事的,或許正是精品速溶咖啡們。今年2月以來,速溶咖啡進入融資潮,包括永璞、三頓半在內共4家精品速溶咖啡品牌完成新一輪融資,行業黑馬三頓半的估值已超過8億。所謂速溶精品,即以速溶的形式,儘可能留存現磨的口感,比現磨方便,又比精品便宜。
  • 辦公室咖啡哪種好,掛耳咖啡、滴濾咖啡、膠囊咖啡、全自動咖啡機
    市面上辦公室咖啡的選擇性非常多樣,除了手衝的掛耳咖啡外,還有很多咖啡機做的咖啡選擇,膠囊咖啡機做的膠囊咖啡、滴濾咖啡機做的美式咖啡、全自動咖啡機做的意式咖啡和花式奶咖,哪種製作咖啡的方式更適合辦公室呢?
  • 最近大熱的LOR咖啡膠囊,NESPRESSO兼容品,作者實測
    說到喝咖啡的便捷和穩定優秀的品質,強烈推薦咖啡膠囊機,好打理。家裡的NESPRESSO咖啡機買了好多年了,平時主要用雀巢自己的膠囊,也買過星巴克的聯名款。聽朋友介紹LOR膠囊,說也有很多口味可以選,這兩天就特別關注了一下,趁著電商打折買了些。
  • COSTA咖啡關閉中國市場近10%門店,賣身可口可樂難自救
    加拿大連鎖品牌Tim Hortons,日本網紅咖啡%Arabica進軍中國市場,喜茶、奈雪的茶等新茶飲切入咖啡賽道,三頓半、永璞、時萃等網際網路咖啡強勢崛起,中國咖啡市場似乎前所未有的擁擠。「前有猛虎,後有追兵」之下,老牌咖啡COSTA面臨挑戰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