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槓青年」韓寒,郭敬明的一生之敵,二人的差距為何越來越遠?

2020-12-15 弋說歷史吧

有時候,不是對方不在乎你,而是你把對方看的太重。」說起到韓寒,可能很多人都會有一陣青春的躁動,因為他曾經是80後青春時代的象徵,也代表了80後青春時代很多的想法。他的很多作品頗有深度,而且也呼應了80後年輕人的呼聲。

不過在那個年代,除了韓寒成為青春偶像,還有一個人也是偶像明星,那就是郭敬明。客觀的來說,這兩人曾經是我們青春時代的嚮往,曾經引起了我們無數的共鳴。

那麼問題來了,為什麼經常有人說,斜槓青年韓寒,是郭敬明的一生之敵呢?而且為什麼兩人的差距越來越遠了呢?

一、斜槓青年韓寒

所謂的斜槓青年,一般是指在當下不滿足於專一職業,並且熱衷於從事多種職業,擁有多種身份的年輕人。

別看這類青年稱呼似乎不太友好,但事實上,這種青年擁有更多的精力,而且聰明才智也往往更加超人。韓寒就是這樣一個人物。

韓寒出生於1982年上海的一個小鄉鎮,作為一個普通的學生,他並沒有專一的讀書,而是在讀書的同時開始研究寫作。

不過值得一提的是,作為一個小青年,他的文藝獲得了很大的突破,並且在1999年獲得了首屆全國新概念作文比賽的一等獎。

獲得初步的成功,他開始沉迷於自己的作品,甚至還耽誤了學業。年輕氣盛的他,無法接受老師的指責,甚至當眾選擇退學,然後將所有的時間都用來研究他的作品《三重門》

正是因為他的執著,所以才有了後來的突破,他的這部作品一炮而紅,而且累計發行了200萬冊,獲得了100多萬的版稅,並且還成為了近20年來銷量最大的文學類作品。

作為一個學生,他跨界當了作者,而且成功了。

此後的歲月,他平均每年都會出版一部作品,從《零下一度》到《通稿2003》,再到《長安亂》。每一部作品的問世,都是一次大膽的創新,不同的寫法,不同的題材,但結果都是一樣的,每一次都是暢銷榜前幾位。

在取得了作品的成功以後,他又開始研究賽車,並且通過寫作來養車。在2005年,韓寒的賽車隨筆《就這麼漂來漂去》出版,居然獲得了30萬冊的首銷量,一下子就為他賺得足夠的費用來買。

靠著書籍的暢銷以及版稅,他開始成為一名職業賽車手,並且取得成功。在他的職業生涯中,居然一共獲得了7次年度車手總冠軍,還有5次年度車手亞軍。

這一次,他又成功的從作者跨界成為了賽車手,而且成功了。

緊接著,韓寒再一次跨界,他又不滿足於當一名賽車手,並且要跨界當導演。

當年他發行了自己的處女作《後會無期》,曾經在上映前遭到很多人質疑,但事實打了他們的臉。僅僅只有18天,票房就接近6億,韓寒再一次證明了自己。

緊接著,他的作品一個接一個。先是《乘風破浪》,緊接著又是《飛馳人生》,他的作品一部賣的比較好,票房一個比一個高,他更是坐穩了導演這把椅子。

這一次,他又成功的從賽車手跨界成導演,而且成功了。

可以說,韓寒這個斜槓青年,開創了輝煌,是曾經年輕代表中的頂尖存在,他已經走出了自己的軌跡和人生。那麼郭敬明與之相比又如何呢?

二、兩者的比較

其實從經歷上來說,郭敬明和韓寒是很相似的,他們都是80年代的青年偶像,都代表著那個年代年輕人的理想。值得一提的是,兩人居然都是因為參加了新概念作文大賽而嶄露頭角,並且都有著從作家轉變為導演的操作,並且都成功了。

據記載,最開始的時候,郭敬明的發展或許比韓還要好很多。早些年,郭敬明主編的《最小說》,曾經更受青少年的喜愛,並且一度名聲大噪。而那時候的韓寒,還只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角色,獨唱團也完全沒有名氣。

不過在進行文學創作的時候,兩者的差距很快就體現了出來。韓寒的作品《三重門》創造了文學類銷售奇蹟,成為了當時的傳奇,而郭敬明與之相比較而言,的確遜色不少,而且從這時候開始,郭敬明的優勢正在慢慢的消退下去。

雖然後來韓寒跨界當導演的時候,他的處女作品雖然獲得成功,但也只能和郭敬明的《小時代3》兩者的票房大體相當。但就當時的結果來說,韓寒其實已經略勝一籌,因為他是新起之秀,而且是剛開始的嘗試。

此後,在2005年的時候,兩人在關於福布斯名人榜的排行榜中進行了一次比較,這一次郭敬明略佔上風,他排在92位,而韓寒排在99位,這一次郭敬明略勝一籌。

三、一生之敵

但接下來的變化卻略微有些大了,從細節中也可以看出其兩者的差別。據記載,兩人曾在訪談節目中相遇,主持人詢問他們以前是否相知。當時韓寒的態度是:久仰久仰。而郭敬明的態度是:不認識。從細節上來說,郭敬明似乎有點失了風度。

而且,從成長上來看,似乎郭敬明和韓寒也有所不同。韓寒一直都在變化,而且一直都在成長。從最開始的退課學生,到後來的暢銷文學作品作者,再到後來的職業賽車手,以及現在的跨界導演。

他的作品越來越深,他所嘗試的領域越來越多,而且每次都成功了。所以他的人生閱歷以及文學境界,理論上來說是一直成長的,而且越來越成熟。

但是郭敬明則顯得有些不同,他似乎變了,但是似乎又沒變。曾經的郭敬明導演,憑藉著《小時代》,賺足了年輕人的淚水以及情懷,但是後來出現的《夏至未至》與《悲傷逆流成河》,卻似乎一直沒有超出原有的框架,還是在曾經的青春階段,還是在緬懷過去的舒適圈。

以至於現在,郭敬明導演似乎還沉浸在偶像包袱,結果在選舉的時候出現了有失公正的現象。而且似乎郭敬明導演在面對金錢和名利的時候,似乎也略顯不足,未能保持一顆平常心。

因此,總體來說,郭敬明也是一位非常優秀的成功人,但韓寒註定了是他的一生之敵,若不進行自我突破,可能兩者的距離真的會越來越大,甚至會變成兩種不同類型的人。不過這一切也未知,畢竟未來還有那麼久,一切都應該拭目以待。

結語

所以,有的時候,很多人都處在同一起跑線,並且都走出了各自的人生軌跡。但客觀的來說,每一個人都會有不同的發展,而且會有不同的高度。想要一直保持優勢,想要與曾經的對手一直相互拼搏競爭,就一定要保持自己的成長。

韓寒很明顯就是擁有著成長的軌跡,他不斷的進行自我完善,自我突破,所以他的文學境界,以及自己的心態都在不斷的走向成熟。他由原先青春期的躁動,已經變成了一種文學的穩重。這一點真的值得我們學習。

不過他和郭敬明之間的糾纏,其中也的確有很多有趣的地方,拉拉扯扯之間各有特色,但總體來說,兩者在未來還是會有較大的距離。

但我們也應該端正一個態度,他人有他人的發展,也有他們自己的選擇,我們不能隨意的幹預。但我們能做的事情是,以他人的人生為鑑,更好的穩固自己的人生,去追求更好的成熟和境界。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斜槓青年"韓寒:郭敬明的一生之敵,二人的差距越來越遠
    "斜槓青年"指的是在當下,不滿足於"專一職業"的生活方式,自己選擇從事多種職業,擁有多重身份的青年人。而要說到"斜槓青年",那就不得不提到集作家、賽車手、導演等多種身份於一身的80後青年偶像——韓寒。韓寒本人就是最典型的"斜槓青年"。
  • 「斜槓青年」韓寒:郭敬明將其當作一生之敵,二人差距卻越來越遠
    作為80後崛起的作家,郭敬明一直充滿爭議,尤其是在15年前抄襲他人作品並拒絕道歉後,備受人們的關注。同一時期,還有一位非常傑出的作家,一直立志成為一個全面發展的"斜槓青年"(多職業從業者),並正朝著這一方向發展,他就是韓寒。有人曾將郭敬明同韓寒相比較,認為韓寒是郭敬明終生的勁敵。兩人起步相同,擁有相似的經歷,但卻朝著不同的方向發展。
  • 韓寒和郭敬明,《前浪》裡上海青年和自貢青年的碰撞
    先認識韓寒,後喜歡郭敬明!高中的時候,讀過韓寒的《三重門》,看過他在《對話》中的表現,特別佩服他退學的勇氣。這之後又陸續讀了一些郭敬明的作品,真的是越讀越喜歡。再後來,文字領域的成功,使他們二人開始了電影領域的徵程。客觀上講,他們的電影都很不錯,畢竟他們的文字功底很深,能夠完整的講完一個故事,這是許多導演還做不到的事情。
  • 《乘風破浪》是部好電影,但韓寒卻越來越像郭敬明
    「知道」(nz_zhidao)告訴你,為什麼說韓寒越來越像郭敬明了?孰是孰非我們暫且不表,只是韓寒採用如此低級的碰瓷手法對電影進行炒作倒是出乎許多人的意料——怎麼韓寒宣傳電影的手法這麼low?如果不留意韓寒和郭敬明早前的經歷,如今的韓寒與郭敬明似乎沒有太明顯的區別:轉行拍電影,商人思維,低級炒作,褒貶不一。這些年來,韓寒究竟發生了什麼變化?為何說《乘風破浪》雖是合格的電影作品,卻是韓寒思想的退步之作?
  • 韓寒和郭敬明的電影風格為何差距大?選對「老師」是關鍵
    所以我們看郭敬明後來做導演之後執導的6部作品,幾乎每一部作品都有《無極》的影子。好在郭敬明比較抗懟,面對輿論的狂轟亂炸,他依然我行我素地拍了6部電影。在這點上郭敬明相對於陳凱歌顯然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長江後浪推前浪。相對於郭敬明成為導演的歷程,韓寒則要低調許多,至少韓寒還沒好意思出來綜藝節目做導師呢。為什麼要做導演和賽車手呢?韓寒自己的解釋說,這些都是他兒時的夢想。
  • 現在斜槓青年這個詞越來越火了,斜槓青年具體是什麼意思?
    什麼是斜槓青年?現在斜槓青年這個詞越來越火了,每個人或多或少都聽說過斜槓青年,可是究竟什麼是斜槓青年呢?比如說你正職是一個銷售,然後還在額外時間寫自己公眾號的文章,那你就可以說你的職業是:銷售/自媒體編輯,中間那條斜槓就是這個詞彙的來源。
  • 人人都想成為韓寒,卻個個活成了郭敬明
    文 | 王呈祥韓寒和郭敬明,兩個以文字劃分營地的年輕人,一個是意見領袖,一個是青春霸主,80、90後的我們曾視他們為偶像。韓郭同年都是38歲,同為青年作家,又同是從新概念起家,一個說從來未見過對方,另一個說對對方不甚了解,果真是一對歡喜冤家。今天拋開書畫藝術,我們來聊聊韓寒與郭敬明。
  • 郭敬明跟韓寒:時隔多年以後,他們活成了彼此的模樣
    提起郭敬明,我們總會想起韓寒。從這兩個人出名開始,就不斷被我們放在一起比較。不僅僅是因為他們兩人有著相似的出名經歷,主要還是因為二人反差的性格、文風跟家境。作為文藝青年的二位主人公,自然也不會缺席這場「盛宴」。這一年是首次舉辦新概念作文,作為上海土著的韓寒早就知道了這個消息,此時他還剛上高一。儘管準備好了參加這次大賽,但他還是遲到了。但主考官看這小孩有點帥氣,就又給了他一次機會,主考官順手把一張紙巾團一團扔進杯子為題,韓寒半小時寫出了驚豔的《杯中窺人》。
  • 同為38歲的韓寒和郭敬明,起點一致,為什麼卻相差的越來越遠
    先說我個人的觀點,我更加喜歡韓寒。對於他倆的評價,只能說是一對針鋒相對的歡喜冤家,往前倒騰十年,你隨便採訪一學生,你喜歡韓寒還是郭敬明?我想百分之90的學生會說,郭敬明!為什麼?那個情竇初開的年紀,誰不想有一段瑪麗蘇的情節,誰不想是被捧在手心的公主?誰不想是帥氣逼人的王子?
  • 洞見丨韓寒與郭敬明:時代寵兒的兩張臉
    導語:近期,郭敬明與韓寒二人的電影先後上映,爭奪票房。
  • 被罵的郭敬明,消失的韓寒
    郭敬明身上有太多太多年輕人叛逆個性的印跡了。這個成名的軌跡,太像另外一個同樣少年叛逆的人了。沒錯,就是韓寒。韓寒比郭敬明大一歲。1999年首屆新概念大賽第一名就是他,第2屆也是他。也就是前4屆新概念大賽第一名,先後被韓寒和郭敬明包攬。
  • 韓寒是中國的幻象,郭敬明是中國的真相
    從這一點來講,他就已經輸了。對於中國電影的看法歷來分裂。評論和票房各執一詞,水火兩邊。這主要是因為精英在評論,屌絲在消費。但票房是由真金白銀髮聲的,韓寒不可能收穫太多人民幣的投票。但郭敬明可以毫無心理負擔地做到這一點。在這個夏天,韓寒親手把自己送進了小四挖出的一個大坑——雖然後者都無意讓他跳進來。韓寒與小四其實就是這個時代和這個國家的一幣兩面。
  • 韓寒vs郭敬明:上海土著和小鎮青年不一樣的人生
    出生於四川自貢小城市的郭敬明,家庭條件一般,父母都是工薪階層。 郭敬明的初中同學都來自於自貢井老城區,大多是鹽廠的工人家庭出身,郭敬明和他們打成一片。 韓寒出生於上海,父親是當地有名的作家,並多次獲獎。他每一次文章發表,都讓兒時的韓寒特別驕傲。 相比於郭敬明,韓寒的起點和視野比他高太多了。
  • 韓寒郭敬明宇宙守恆定律
    探討韓寒為什麼不如往昔犀利,簡直快要成為針對他本人的「刻板印象」了。同樣的效應也發生在郭敬明身上,人們一直關注郭敬明是否還受年輕人喜歡,從90後一直延展到00後,將來10後怕還是要承擔著「是否喜歡郭敬明」的話題責任。 詩酒遠方問韓寒,經世致用郭敬明。
  • 進擊的「斜槓青年」
    「不『斜槓』一下,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90後。」當下,身兼數職的「斜槓青年」正成為一種「潮」標籤。今年疫情以來,「斜槓青年」的隊伍更加龐大。「斜槓青年」一詞來源於英文「Slash」,它指不滿足於專一職業生活方式、擁有多重職業和身份的青年人群,最早由美國專欄作家麥瑞克·阿爾伯在《一個人/多重職業》一書中提出。
  • 韓寒郭敬明 搞基???
    在細談這場無與倫比的辯論之前,咱們先來說說郭敬明和韓寒的曠世孽緣。這場孽緣要從一場比賽說起。1999年,17歲的韓寒獲得了全國新概念作文大賽一等獎。2007年,韓寒突然提起了和郭敬明的《上海絕戀》他說想借著王朔的發布會,和郭敬明留下一張真人合影。以此來滿足JH教的終極夢想。還非常肯定地說,這絕對不是炒作。
  • 如今的郭敬明和韓寒,只能同時火一個人
    探討韓寒為什麼不如往昔犀利,簡直快要成為針對他本人的「刻板印象」了。同樣的效應也發生在郭敬明身上,人們一直關注郭敬明是否還受年輕人喜歡,從90後一直延展到00後,將來10後怕還是要承擔著「是否喜歡郭敬明」的話題責任。 詩酒遠方問韓寒,經世致用郭敬明。
  • 韓寒總票房完勝郭敬明,口碑也是全面碾壓,差距是如何造成的?
    縱觀這幾年郭敬明的發展線路,幾乎停留在了在各大綜藝上與各種人展開爭吵,前有魏坤琳,後有李成儒,如今又來了一個爾冬陞,與前兩個人不同的是,這一次爾冬陞導演贏了,直接將郭敬明懟哭了,而吃瓜群眾為什麼一片叫好呢?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大多人認為郭敬明的業務能力不夠好。
  • 揭韓寒郭敬明電影音樂營銷:歌手粉絲多 氣質合
    踏著「平凡之路」,今日,韓寒導演的電影《後會無期》如期而至。  該片上映前,從韓寒本人到電影宣傳方都做了長期而又計劃性的營銷,其中最最重要的一環就是幾首電影歌曲的提前發布。  如果說鄧紫棋演唱的同名主題曲《後會無期》沒有得到太大反響的話,那麼,樸樹十年磨一劍的《平凡之路》,不僅給足了韓寒面子,也使得電影、導演、歌者三方全都得到了空前的關注。  作為電影音樂,樸樹的這首新作為韓寒的電影來帶了巨大的影響力,當這兩個從個人性格到市場定位再到目標受眾都十分契合的標籤式的人物結合到一起後,雙贏的結果甚至不需要解釋。
  • 38歲韓寒:少年叛逆,中年圓滑?他與郭敬明誰才是真正的贏家
    ,毫不收斂的韓寒還曾在新書發布會上,高談郭敬明的書是寫給城鄉結合部看的。而此時的郭敬明,已經坐上了雜誌主編的位置,他憑藉精明的商業頭腦帶起了一眾新人,在一次接受採訪時,郭敬明趁機回懟了韓寒稱:「連我們公司新人的作品都可以賣到20多萬冊,韓寒的雜文可沒這個銷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