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甦醒後太疼?「術後鎮痛」了解一下!

2020-12-20 澎湃新聞

麻醉甦醒後太疼?「術後鎮痛」了解一下!

2020-12-18 16: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麻醉甦醒後太疼?

「術後鎮痛」了解一下!

患者在術前都要由麻醉醫生根據具體手術方式制定合理的麻醉方案,包括:全身麻醉、椎管內麻醉、神經阻滯麻醉(後兩者就是俗稱的「半身麻醉」)等,然後等患者進入手術室之後先由麻醉醫生為患者實施麻醉,再開始手術,手術過程中麻醉醫生會根據手術進展及患者的狀況隨時將麻醉深度調整在一個合適的水平,直到手術結束,方可減淺麻醉,讓患者甦醒。

以上程序意味著手術室內的患者是不用擔心疼痛問題的,但術畢麻醉甦醒以後,患者就會出現較明顯的術後疼痛。此時,合理有效的解決方案就是「術後鎮痛」的主要任務了。

眾所周知,疼痛使患者產生痛苦感覺的同時,本身還會產生一系列的病理生理改變,例如影響機體自主神經系統,使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血壓上升;影響情緒,導致煩躁不安、憂鬱,繼之影響到消化系統功能和體力的恢復;影響內分泌和激素水平,直接和間接地擾亂機體內環境。

一、那麼術後鎮痛會有哪些好處呢?可以簡單歸納為以下幾點:

1、減輕患者的痛苦和不適,緩解焦慮,改善睡眠;能夠讓病人在較為舒適的狀態下度過術後階段;

2、消除因疼痛導致的不願深呼吸和咳嗽等現象,改善呼吸,促進排痰,減少肺部感染;

3、減輕疼痛,促使患者早日下床活動,、早期功能鍛練,減少較長時間臥床導致深靜脈血栓的風險;

4、阻斷交感過度興奮,消除緊張,擴張血管,改善微循環,從而促進傷口癒合,加快術後康復;

5、抑制交感活動,促進胃腸蠕動,幫助恢復手術後的胃腸功能;

6、通過減少併發症,加速康復而減少住院時間,節約費用。

二、術後鎮痛的基本流程如下:

1、術前或術中由麻醉醫生評估該手術術後的疼痛指數,或根據患者對疼痛的耐受程度選擇合適的術後鎮痛方式,向患者或家屬交待術後鎮痛的相關優缺點及可能產生的副作用及相關費用並籤許術後鎮痛同意書;

2、手術結束時由麻醉醫生使用合適的鎮痛設備(俗稱:鎮痛泵)並配好鎮痛藥物,連接到相應的輸入通路,並持續給藥;

3、術後痛最劇烈的時段主要在術後36小時之內,麻醉科有專人負責管理術後鎮痛,鎮痛泵從啟動開始就由麻醉醫生進行了安全設定,留置時間稍長不會對患者構成任何危害,麻醉醫生會根據術後疼痛的強度在合適的時間內幫你終止和拔除,勿需擔心有什麼負作用。

三、正確理解術後鎮痛的效應:

術後鎮痛技術是運用持續輸注極低濃度局麻藥、鎮痛藥及相應抑制副作用的藥物,達到只阻滯痛覺神經而不影響運動神經,從而發揮只鎮痛而不影響運動的目的。對於鎮痛效果的評價不能以為完全的無痛才是最佳鎮痛效果,我們的目標是:顯著減輕疼痛,把術後痛控制在一個患者能夠承受的範圍內,並盡力把副作用發生率降到最低。那種認為凡是使用了「鎮痛泵」就應該完全無痛的觀點是不正確的,因為如果完全無痛的話就和麻醉沒有什麼區別了,而術後鎮痛是不需要達到麻醉級別的。

- THE END -

原標題:《麻醉甦醒後太疼?「術後鎮痛」了解一下!》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評論()

相關焦點

  • 謹防美尼爾氏症候群患者術後頑固性嘔吐
    正常的術前籤署《麻醉知情同意書》,她就問著問那。都疼成那樣了,還有心情還有心情一字一字的研究,我也真是服了她了。如果醫生真的想騙她,她能找出破綻嗎?換句話說,如果教師不以教書為目的了、醫生不以治病為目的了,你敢想像這個世界多麼可怕麼?不能和她一般見識,這樣的患者我見得多了。但在籤署術後鎮痛泵的時候,還是讓我犯難。骨科手術,術後疼痛是很劇烈的。
  • 麻醉手術後一定會噁心嘔吐?有三大危險因素
    在日常麻醉訪視中存在著特別有意思的現象,第一次做手術的患者通常會關心手術後會不會很痛,而做過手術的患者通常更關心術後會不會噁心嘔吐。似乎經歷過的術後患者都認為,這種「翻江倒海、欲罷不能、連綿持續」的體驗比術後疼痛更讓人難以忍受。
  • 真相 | 鎮痛分娩到底有多爽?
    鏡頭裡幾位產婦冒著生命的危險迎接新生命的到來,更有武漢大學中南醫院裡自家產科女醫生難忍疼痛主動要求剖宮產的悲催經歷,被網友評價為承包了「史上最疼紀錄片」的所有笑點。也有網友質疑:難道武漢大學中南醫院還沒開展分娩鎮痛?
  • 椎管內麻醉的手術的注意事項
    在手術後注意事項有以下幾點: 一、體位要求:腰 - 硬聯合麻醉病人術後要求儘量平臥 6-8小時這樣可以減輕脊髓腔壓力,進而減少腦脊液外漏,
  • 孟非住院上熱搜,酒量大小真的影響麻醉效果?
    你說少了,他麻藥給得少,疼死你!你吹牛逼說多了,他麻藥給多了……就是另一個故事了。不說了,疼死我了……」△孟非住院登上微博熱搜榜△孟非微博「酒量大小會對人體代謝藥物有影響,但酒量大小影響麻醉效果不一定有道理。麻醉藥的劑量主要是根據患者體重、手術過程中的生命體徵來隨時調整。」潘寅兵告訴記者,在麻醉前,一般都會詢問患者是否有抽菸、喝酒等生活習慣,因為有飲酒習慣的病人,肝酶代謝會出現異常,特別是酗酒的病人肝功能會有異常。「減少或增加藥物劑量,都是根據病人整體的身體狀況,如果很差,會明顯地減少劑量。」
  • 痔瘡手術疼不疼?
    三個月前,他因為大便乾燥,肛門偶爾會疼到縣醫院檢查,醫生說是肛裂,但他依然沒有在意,只是飲食注意了些。直到有次大便後肛門疼,讓他心生害怕,才來到長沙東大肛腸醫院就診。易科軍了解基本情況後,為高先生做了肛門指診和電子肛門鏡檢查,確診患有肛裂和內痔脫出。
  • 您想了解的無痛取卵知識都在這裡~
    但是,大多患者對無痛取卵仍然甚少了解,為此,我們收集了女性患者們最關心的11個無痛取卵的相關問題,由重慶北部婦產醫院資深麻醉醫師——高翔醫生全方位解讀,逐個擊破無痛取卵「謎團」!擅長個性舒適化無痛分娩技術,婦產科高危麻醉及危重症治療。問題1:無痛取卵真的無痛嗎?高醫生:在取卵手術過程中,由於緊張、焦慮或者對痛感的敏感度等因素,部分患者可能在取卵過程中覺得特別疼痛。無痛取卵採用靜脈複合麻醉,給予一些鎮靜鎮痛藥物,讓患者輕鬆入眠,進入睡眠的狀態後是可以完全無痛的,除此之外,放鬆後對手術也很有幫助。
  • 超聲引導下區域麻醉/鎮痛的專家共識(2014)
    閉孔神經阻滯 詳見《超聲引導下的區域麻醉鎮痛指南附件》。推薦:①閉孔神經後支位置較深,超聲下難以辨認針尖的位置,尤其使用平面外技術時;②「水定位」技術有助於確認針尖的位置,而「水分離」技術能夠在注藥前分開筋膜層,提高阻滯成功率。3. 臀下入路坐骨神經阻滯 詳見《超聲引導下的區域麻醉鎮痛指南附件》。
  • 下肢神經阻滯麻醉——讓骨科醫生和患者都受益的麻醉技術
    以往處理此類患者時基本上都由骨科組織包括神內、心內、腎內、麻醉、ICU多科室會診,權衡利弊,共同決定麻醉方案,同時做好各種併發症的處理預案,讓患者既能解決骨折又能安全度過圍術期。從臨床中來 到臨床中去還有沒有更簡單的麻醉或者鎮痛方法呢?
  • 鎮痛分娩、導樂分娩,哪個疼的輕?這些就能讓分娩「痛」改前非?
    鎮痛分娩:這是後來有條件的醫院倡導的一種分娩方式,又被稱為「無痛分娩」,是麻醉醫生在產婦腰背部輕輕扎一針,放進去一條細小的管子,一邊連著神經很多的硬膜外腔,另一端連著鎮痛泵,從而達到減輕分娩疼痛感。但導樂分娩鎮痛儀有一個缺點,那就是鎮痛的效果是因人而異,有的人說用了導樂分娩後仍然疼!這些能讓分娩「痛」改前非?醫學上把疼痛分為了12個等級,最低級疼痛就像被螞蟻咬了一下,而最頂級的疼痛則是媽媽的分娩之痛。
  • 全身麻醉會不會影響孩子智力?終於等到權威答案
    ,可以減少全麻藥的使用,同時有術後鎮痛的作用。另外,局麻可能會造成孩子術後,甚至是出院幾個月後出現焦慮與行為異常,給孩子留下心理陰影。絕大部分手術需在全身麻醉下進行正如上面所講,局部麻醉的應用受到病灶位置、手術方式、孩子接受程度等因素的影響,凡是無法接受局部麻醉的孩子都要行全身麻醉。
  • 假體隆胸疼不疼?疼痛又和哪些因素有關?
    假體隆胸手術後的24-48小時是不同的,因為有局部腫脹麻醉,前一兩個星期是有些疼痛,最初的幾天最為嚴重,但是逐漸減輕,一個半月之後感受不到任何的疼痛,不適感也會消失,但有個別的患者術後六個月或是更長時間都還有疼痛感。有部分人會出現神經痛,可能是刺痛、麻木或是瘙癢。
  • 「孟非住院」上熱搜引熱議:酒量大小,真的會影響麻醉效果嗎?
    在這條微博下,有認證為「麻醉學副主任醫師」的博主進行了回答:麻醉醫生Anesthesiologist:不知道什麼麻醉方式。酒量大小與肝臟代謝功能有一定關係,偶爾會出現麻醉鎮痛藥物因酒量大小代謝快慢不一樣情況,但影響甚小。麻醉醫生給藥主要考慮的是體重、身體狀態、基礎疾病等綜合因素。
  • 網友疑問:酒量大小真影響麻醉效果?
    在微博中,孟非對此還配文稱:麻醉師問你喝不喝酒,酒量多大的時候,你一定要老老實實問答,你說少了,他麻藥給得少,疼死你你吹牛說多了,他麻藥給多了……就是另一個故事了&34; 酒量大小會對人體代謝藥物有影響,但酒量大小影響麻醉效果不一定有道理。麻醉藥的劑量主要是根據患者體重、手術過程中的生命體徵來隨時調整。&34; 潘寅兵提醒到,長期使用陣痛類藥物的病人,選擇麻醉劑時也需要特殊對待。
  • 【醫訊】精準麻醉!南大一附院象湖院區麻醉手術部為百歲老人順利...
    骨科醫院院長戴閩帶領的骨科團隊與麻醉手術部主任朱小萍帶領的麻醉、手術團隊緊密合作,保障了患者手術全程平穩安全。 今年101歲的張吉元近日因突發頭暈不慎跌倒,導致右股骨骨折,於當地醫院行內固定術,術後因移位,遂轉入南大一附院行手術治療。百歲老人臟器功明顯減弱,基礎病史多,多發椎體應力壓縮性改變。
  • 病例討論丨一例產科椎管內麻醉脊髓損傷(上篇)
    在臨床工作中,導致椎管內麻醉患者出現麻醉危象或嚴重不良後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麻醉醫生要注意診斷鑑別。今日,為大家分享一例產科椎管內麻醉脊髓損傷,希望能夠引發大家一些思考。基本情況產婦32歲,以「停經38周,臀位待產」收入院。
  • 「疼死我了」…49歲孟非突入院!網友卻因另一件事吵起來了
    你說少了,他麻藥給得少,疼死你!你吹牛說多了,他麻藥給多了 …… 就是另一個故事了。不說了,疼死我了 ……」孟非微博微博發出後,網友紛紛表示關心。「做什麼手術了?」網友評論酒量大小真的會影響麻醉效果嗎?
  • 麻醉醫生,我術中知曉了!|肌松藥|醫生|手術|患者|狀態|聽覺|創傷|...
    術中知曉早在乙醚麻醉應用於臨床後就開始關注了,1945年,Lancet雜誌討論了肌松藥帶來的新問題—術中知曉;由於可能對患者身心造成極大地創傷,在發達國家很受到重視,翻閱各大麻醉權威書籍,發現對此問題系統闡述還是很少,這可能與發生率只有0.2%(不同手術相差很大),相關研究比較少有關。查閱相關知識,我試著簡練歸納這個問題。
  • 剖宮產手術術後可以躺枕頭!
    剖宮產手術術後可以躺枕頭!好多家屬都很困惑,自己或者周圍親屬為什麼都是術後6小時不可以躺枕頭呢?這是因為我們麻醉用針特別細,27號細針和普通麻醉用針對比圖大家看一下。
  • 【愛兒小醉】小兒日間手術麻醉挑戰
    如果入院時出現發熱、不能緩解的喘息,或是氧飽和度低於95%,則更有可能發生甦醒期間低氧血症,需要更積極的呼吸系統治療使病情足夠穩定後才能出院。這些病人成了轉入醫療中心治療病人中的大多數。 哮喘患者也處於機體處於炎症狀態。因此,可能出現其他特異性問題,例如對麻醉中常用的肌松藥和抗生素等藥物過敏。有類固醇激素使用史的哮喘病人可能需要應激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