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遙不可及的酒神Henri Jayer作品,讓人是那麼遙不可及。但是這些年來回過頭來看看已經有幸品嘗到不少他的作品,可以嘗試著與大家分享下酒神的作品心得。
弄清Henri Jayer的酒,需要先從他釀過哪些酒,哪些是他指導的其他人的作品。至於那些攀親戚的關係戶,實際上和Henri Jayer的作品很多甚至是南轅北轍。
其次對於Henri Jayer的作品理解不僅僅需要從其釀酒方法中理解,尤其是在釀酒方法上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雖然很難在每個年份去追尋酒神的處理方法,但是在酒莊不同的時期,Henri Jayer在釀酒上也有不同的感悟. 直到1976年以後酒莊似乎確立的自己的方向。也將大部分出售給酒商裝瓶的部分收回自己裝瓶。
另外就是從葡萄園的角度去理解Henri Jayer的作品。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在Jacky Rigeaux的書中記錄了Henri Jayer對於1989年份的描述, 由於採收季節的高溫,使得採收下來的葡萄溫度比較高,如果不加幹涉的情況下,當葡萄回到酒窖時發酵將會很開開始,一旦開始就很難控制尤其是在當時缺乏控溫系統的情況下,發酵又很快會結束。在一個葡萄皮相對比較薄,雖然有不錯的糖分情況下,沒有足夠的時間去萃取一些東西的情況下,將會釀製出簡單易飲,缺乏複雜度和足夠的陳年能力的葡萄酒。而Henri Jayer則在採收每天的時間點上以及利用低溫浸泡,讓發酵沒有那麼快開始。
一切的結果就是在30年以後,各家酒莊的89的差異性會表現的非常明顯。尤其是在垂直過程中與爭議性巨大的1988年對比,會對2個年份有著不小的領悟。
Henri Jayer家族
Henri Jayer的所釀造的葡萄酒來自2部分葡萄園,一部分是來自家族繼承和自己購入的葡萄園,還有一部分是與Meo-Camuzet家族的租賃關係。
在這裡需要關注的是2點。
Henri Jayer有2位兄弟,分別是George Jayer和Lucien Jayer. George Jayer本身並沒有參與任何的酒莊工作,而是將葡萄園委託給了Henri Jayer 照看並且釀造,以 George Jayer的酒標出售。雖然說Henri和George Jayer都出產Echezeaux,也都是Henri Jayer 的作品,但是2者之間還是不同,這種不同來自葡萄園的差異。George Jayer 來自Cruots和Les Treaux混釀,而Henri Jayer則是Cruots. 來自單一的Cruots更為輕盈飄逸,丹寧也更為細緻。
Henri Jayer和Lucien Jayer則更多的在一起工作,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兄弟間的酒能夠等同。Henri Jayer如上所述需要照看Meo家族的葡萄園以及自己的收購-Cros Parantoux;Lucien Jayer還有酒商部分租賃了一些Malconsorts;家族共有部分則是統一管理,統一採收卻是將葡萄分開各自醸造自己那一部分,不過釀酒都在Henri Jayer的酒窖中進行。
需要關注的是到了1985年,Lucien Jayer正式退休,於是他將葡萄園同樣租賃給了E.Rouget。考慮到E.Rouget的經驗尚淺,那麼之後參與葡萄酒釀造工作是否有多少Henri Jayer的成色在裡面,還是有待考證。
與Meo-Camuzet酒莊的合作
Henri Jayer與酒莊的租賃關係Noirot Camuzet. 1959年Noirot Camuzet過世之後,將葡萄園過繼給了Jean Meo,也就是現在的酒莊莊主Jean Nicolas Meo的父親。
不過可惜的是酒莊當初沒有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面,一些葡萄園並沒有租賃給Henri Jayer,而是租賃給了Jean Tardy和Faurois兄弟2個酒莊。因此在Jean Nicolas回歸酒莊前後,並不是所有Meo Camuzet的酒都是出自Henri jayer之手。
可以看到的是在這一部分,關於Richebourg-酒莊擁有了0.3523公頃的葡萄園,並且大多數在1950s時期重新種植,每年產量從理論上講應該是2~3桶的產量。 在出售給酒商裝瓶時期,Richebourg還是處於年輕藤的狀態。雖然在這些年來,在自己的品鑑經驗的積累情況下,越發感覺葡萄藤的年齡大小並不能完全等同於品質的高低。好的酒莊還是可以將確保年輕藤的出產品質,尤其是在Richebourg這樣級別和特點的葡萄園上。
不過隨著藤齡的增長,品質也確實是會逐漸提升,不過這需要考慮適飲期的問題。
需要指出的是,Jean Nicloas在90年代初便開始探索自己酒莊的風格,雖然Henri Jayer還是繼續擔任釀酒顧問的工作。
關於Henri Jayer的酒
由於Henri Jayer的神化,使得酒莊的酒在價格上已經變得及其的昂貴,即使是基本的村級和大區,幾乎是對於普通愛好者來說是無力承擔的。而由於當年Henri Jayer每款酒的產量都是及其有限,多年的消耗下使得留世的更加稀有,加上利益的驅動使得整個市場上假貨橫行。
但這並不代表想要以一個合理的價格欣賞品鑑到Henri Jayer作品的窗口完全關閉。雖然這個窗口已經在這些年市場對於勃艮第深挖的情況下變得越來越小。
其中在1983年以前,Henri Jayer歸還給Jean Meo的那一部分以Jean Meo本人名字出售,同時Jean Meo也和Henri Jayer一樣與Alexis Lichine合作,將酒出售給Alexis Lichine裝瓶銷售。 到了1983年,酒莊更名為Meo Camuzet一直沿用到今天。不過83,84年份在市場上並不多見,酒莊更多以禮物的形式饋贈給一些私人的客戶。直到1985年才在市場上公開銷售,這也是為何很多勃艮第書籍,文章一直記錄的是1985年。
Meo Camuzet的酒莊合同與Henri Jayer在1988年採收日的前一周終結,根據我多次採訪Jean Nicolas的回憶,直到1989年的開春,Jean Nicolas Meo才回到勃艮第,在Henri Jayer的帶領下完成了第一個年份的釀造。而彼時酒莊與Tardy, Faurois的租賃合同還在繼續。
另一部分就是在E.Rouget裝瓶的那些中,首先是1985~1988這一階段主要來自Lucien Jayer的葡萄園,之後E.Rouget得到了George Jayer的葡萄園,和1989年第一年份的 Cros Paratnoux,直到1995年後,Henri Jayer正式退休將手上的Echezeaux交給了E.Rouget.雖然Henri Jayer本人還是保留了一些裝瓶直到2001年。
期間1997年而非1999年,採收季節前Rouget的因身體健康原因無力完成釀酒,而由老爺子本人上陣,留下了一個不是那麼好的年份情況下,老爺子的作品。不過這1,2年1997Rouget的酒也是非常難以尋覓,價格也超出一些更好年份,這或許是最後的窗口了。
個人感想
曾經一度讓人遙不可及的Henri Jayer,在經過自己對於如上一系列的探索後,也感謝Jean Nicolas Meo本人的無私分享,在價格還未非常的情況下品嘗到了不少Henri Jayer的作品。同時也要感謝無私分享的幾位酒友慷慨拿出了自己Henri Jayer的酒一起品嘗。
對於Henri Jayer的感受是,其對於弱年份的處理可以確保酒有很好的濃縮度。曾經在2017年前後品嘗過1982 Armand Rousseau Gevrey Chambertin 1er Clos st Jacques,一個產量非常巨大稀釋感很強的勃艮第紅年份, 酒體在入杯前30分鐘還有那昔日一剎那的光輝,之後逐漸在杯中失去了活力。而到了2018年一直1982 Henri Jayer Nuit st Georges 村級則是在杯中2~3個小時非常持久,還有一波拉升的變化,讓人讚嘆不已。
同樣1986年也是一個產量巨大的年份,品嘗過Henri Jayer Richebourg (分別來自Henri Jayer和Meo Camuzet酒標),Vosne Romanee 1er Aux Brulees; 同樣表現出在弱年份下少有的活力,持久力。
甚至是1987一個更為糟糕的年份,來自1987 Meo Camuzet Vosne Romanee 1er Aux Brulees,在我2019年品嘗時還留有不少昔日的風韻,或許再早幾年可能有更完美的表現.
而就在上周對比了1988 Henri Jayer Vosne Romanee 1er Cros Paratounx和1989 Meo Camuzet Vosne Romanee 1er Cros Paratnoux. 雖然說同樣出自Henri Jayer之手,即使是同一個年份同同一款酒Meo和Jayer標還是略有區別,來自Meo Camuzet的Henri Jayer做了過濾處理,而Henri Jayer則是不做任何過濾處理。
之前在垂直對比過不少1988和1989年的垂直。很多時候的情況是1989年在最近1~2年裡面表現出後端力度感,以及酸度支撐不足,雖然果味非常豐富,但是收尾處逐漸表現初渙散的感覺;相比於1988年,這個Eric Rousseau認為是傻瓜都會釀的年份裡,卻表現初巨大的爭議,一直以來1988年都難以開放,高酸,丹寧感但是不可否認的1988有著完美的成熟,濃縮度,這一切都是未來陳年後的保證。在2018年,我逐漸發現1988開綻放,不那麼嚴肅,堅硬不容人靠近,相信未來還會進一步得到提升。於是在這一年來對比1988和1989同一款酒後,很多時候89的弱點是會被凌厲盡致的所暴露出來。
但是在品嘗這2支後,酒莊的功力體現無疑,89表現出極為開放的香氣,豐富多彩同時又富有變化,成熟的果味,帶有Vosne香料感,十分的澎湃,口感上有著89特有飽滿多汁的果味,配合著香料,些許菌菇,礦物質感,酒體乾淨通透,丹寧細緻而有力,十分的優雅,活潑,同時沒有上面說的結尾有渙散的感覺,酸度帶出的結構和回味非常出色。95~97, 如果在未來陳年後,能夠繼續維持這樣的結構,同時在果味的演變過程中發展出更高的複雜度,97分可期。
1988則是表現出88年特有的年份特色,在香氣上沒有89那麼熱情奔放,而表現的更為內斂,沉靜感, 一層層的表現出,香氣更多的是紅色果味,乾淨,通透,不夾雜任何不乾淨的東西在裡面,口感酸度極為悠長,但是並沒有突兀,致使酒體表薄,起初在味蕾後端可以感受到丹寧的分量感,這也是88一致表現的一個特點,不過很多88的分量感過重,甚至帶出顆粒感,相信未來也很難能夠達到平衡。不過這支隨著時間的變化,逐漸化開,酒體也在4個小時中富有變化,並且十分的豐富。有著一種「範」的感覺。95~98
總結
限於篇幅關係,未能將所有的品嘗過的Henri Jayer作品一一分享,不過給我的一個感覺是在了解到Henri Jayer的釀酒方法後,你會感覺到任何一種在釀酒過程中的處理方式都有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而任何一種處理方式都不是單獨獨立存在,都會受到前一步或者後一步處理方式的影響,但是Henri Jayer永遠是可以將每一步互相之間的配合來的相得益彰,同時最大發揮出每一步可以會為酒帶來正面影響的效果。
因此在早期有法國媒體,酒評人嘲笑Henri Jayer的酒是「工程師」做的酒。但是如果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品嘗這個人類釀酒史最偉大的「工程師」 ,是否就其酒本身所表現出來神韻而豎立致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