勃艮第的傳奇釀酒人-Henri Jayer個人品鑑感悟

2021-02-16 RN74葡萄酒俱樂部

曾經遙不可及的酒神Henri Jayer作品,讓人是那麼遙不可及。但是這些年來回過頭來看看已經有幸品嘗到不少他的作品,可以嘗試著與大家分享下酒神的作品心得。

弄清Henri Jayer的酒,需要先從他釀過哪些酒,哪些是他指導的其他人的作品。至於那些攀親戚的關係戶,實際上和Henri Jayer的作品很多甚至是南轅北轍。 

其次對於Henri Jayer的作品理解不僅僅需要從其釀酒方法中理解,尤其是在釀酒方法上並不是一成不變的,雖然很難在每個年份去追尋酒神的處理方法,但是在酒莊不同的時期,Henri Jayer在釀酒上也有不同的感悟. 直到1976年以後酒莊似乎確立的自己的方向。也將大部分出售給酒商裝瓶的部分收回自己裝瓶。

另外就是從葡萄園的角度去理解Henri Jayer的作品。一個很好的例子就是在Jacky Rigeaux的書中記錄了Henri Jayer對於1989年份的描述, 由於採收季節的高溫,使得採收下來的葡萄溫度比較高,如果不加幹涉的情況下,當葡萄回到酒窖時發酵將會很開開始,一旦開始就很難控制尤其是在當時缺乏控溫系統的情況下,發酵又很快會結束。在一個葡萄皮相對比較薄,雖然有不錯的糖分情況下,沒有足夠的時間去萃取一些東西的情況下,將會釀製出簡單易飲,缺乏複雜度和足夠的陳年能力的葡萄酒。而Henri Jayer則在採收每天的時間點上以及利用低溫浸泡,讓發酵沒有那麼快開始。

一切的結果就是在30年以後,各家酒莊的89的差異性會表現的非常明顯。尤其是在垂直過程中與爭議性巨大的1988年對比,會對2個年份有著不小的領悟。

Henri Jayer家族


Henri Jayer的所釀造的葡萄酒來自2部分葡萄園,一部分是來自家族繼承和自己購入的葡萄園,還有一部分是與Meo-Camuzet家族的租賃關係。

在這裡需要關注的是2點。

Henri Jayer有2位兄弟,分別是George Jayer和Lucien Jayer. George Jayer本身並沒有參與任何的酒莊工作,而是將葡萄園委託給了Henri Jayer 照看並且釀造,以 George Jayer的酒標出售。雖然說Henri和George Jayer都出產Echezeaux,也都是Henri Jayer 的作品,但是2者之間還是不同,這種不同來自葡萄園的差異。George Jayer 來自Cruots和Les Treaux混釀,而Henri Jayer則是Cruots. 來自單一的Cruots更為輕盈飄逸,丹寧也更為細緻。

Henri Jayer和Lucien Jayer則更多的在一起工作,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兄弟間的酒能夠等同。Henri Jayer如上所述需要照看Meo家族的葡萄園以及自己的收購-Cros Parantoux;Lucien Jayer還有酒商部分租賃了一些Malconsorts;家族共有部分則是統一管理,統一採收卻是將葡萄分開各自醸造自己那一部分,不過釀酒都在Henri Jayer的酒窖中進行。

需要關注的是到了1985年,Lucien Jayer正式退休,於是他將葡萄園同樣租賃給了E.Rouget。考慮到E.Rouget的經驗尚淺,那麼之後參與葡萄酒釀造工作是否有多少Henri Jayer的成色在裡面,還是有待考證。

與Meo-Camuzet酒莊的合作

Henri Jayer與酒莊的租賃關係Noirot Camuzet. 1959年Noirot Camuzet過世之後,將葡萄園過繼給了Jean Meo,也就是現在的酒莊莊主Jean Nicolas Meo的父親。 

不過可惜的是酒莊當初沒有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面,一些葡萄園並沒有租賃給Henri Jayer,而是租賃給了Jean Tardy和Faurois兄弟2個酒莊。因此在Jean Nicolas回歸酒莊前後,並不是所有Meo Camuzet的酒都是出自Henri jayer之手。 

可以看到的是在這一部分,關於Richebourg-酒莊擁有了0.3523公頃的葡萄園,並且大多數在1950s時期重新種植,每年產量從理論上講應該是2~3桶的產量。 在出售給酒商裝瓶時期,Richebourg還是處於年輕藤的狀態。雖然在這些年來,在自己的品鑑經驗的積累情況下,越發感覺葡萄藤的年齡大小並不能完全等同於品質的高低。好的酒莊還是可以將確保年輕藤的出產品質,尤其是在Richebourg這樣級別和特點的葡萄園上。 

不過隨著藤齡的增長,品質也確實是會逐漸提升,不過這需要考慮適飲期的問題。

需要指出的是,Jean Nicloas在90年代初便開始探索自己酒莊的風格,雖然Henri Jayer還是繼續擔任釀酒顧問的工作。 

關於Henri Jayer的酒 

由於Henri Jayer的神化,使得酒莊的酒在價格上已經變得及其的昂貴,即使是基本的村級和大區,幾乎是對於普通愛好者來說是無力承擔的。而由於當年Henri Jayer每款酒的產量都是及其有限,多年的消耗下使得留世的更加稀有,加上利益的驅動使得整個市場上假貨橫行。

但這並不代表想要以一個合理的價格欣賞品鑑到Henri Jayer作品的窗口完全關閉。雖然這個窗口已經在這些年市場對於勃艮第深挖的情況下變得越來越小。 

其中在1983年以前,Henri Jayer歸還給Jean Meo的那一部分以Jean Meo本人名字出售,同時Jean Meo也和Henri Jayer一樣與Alexis Lichine合作,將酒出售給Alexis Lichine裝瓶銷售。 到了1983年,酒莊更名為Meo Camuzet一直沿用到今天。不過83,84年份在市場上並不多見,酒莊更多以禮物的形式饋贈給一些私人的客戶。直到1985年才在市場上公開銷售,這也是為何很多勃艮第書籍,文章一直記錄的是1985年。 

Meo Camuzet的酒莊合同與Henri Jayer在1988年採收日的前一周終結,根據我多次採訪Jean Nicolas的回憶,直到1989年的開春,Jean Nicolas Meo才回到勃艮第,在Henri Jayer的帶領下完成了第一個年份的釀造。而彼時酒莊與Tardy, Faurois的租賃合同還在繼續。 

另一部分就是在E.Rouget裝瓶的那些中,首先是1985~1988這一階段主要來自Lucien Jayer的葡萄園,之後E.Rouget得到了George Jayer的葡萄園,和1989年第一年份的 Cros Paratnoux,直到1995年後,Henri Jayer正式退休將手上的Echezeaux交給了E.Rouget.雖然Henri Jayer本人還是保留了一些裝瓶直到2001年。 

期間1997年而非1999年,採收季節前Rouget的因身體健康原因無力完成釀酒,而由老爺子本人上陣,留下了一個不是那麼好的年份情況下,老爺子的作品。不過這1,2年1997Rouget的酒也是非常難以尋覓,價格也超出一些更好年份,這或許是最後的窗口了。

個人感想

曾經一度讓人遙不可及的Henri Jayer,在經過自己對於如上一系列的探索後,也感謝Jean Nicolas Meo本人的無私分享,在價格還未非常的情況下品嘗到了不少Henri Jayer的作品。同時也要感謝無私分享的幾位酒友慷慨拿出了自己Henri Jayer的酒一起品嘗。 

對於Henri Jayer的感受是,其對於弱年份的處理可以確保酒有很好的濃縮度。曾經在2017年前後品嘗過1982 Armand Rousseau Gevrey Chambertin 1er Clos st Jacques,一個產量非常巨大稀釋感很強的勃艮第紅年份, 酒體在入杯前30分鐘還有那昔日一剎那的光輝,之後逐漸在杯中失去了活力。而到了2018年一直1982 Henri Jayer Nuit st Georges 村級則是在杯中2~3個小時非常持久,還有一波拉升的變化,讓人讚嘆不已。

同樣1986年也是一個產量巨大的年份,品嘗過Henri Jayer Richebourg (分別來自Henri Jayer和Meo Camuzet酒標),Vosne Romanee 1er Aux Brulees; 同樣表現出在弱年份下少有的活力,持久力。

甚至是1987一個更為糟糕的年份,來自1987 Meo Camuzet Vosne Romanee 1er Aux Brulees,在我2019年品嘗時還留有不少昔日的風韻,或許再早幾年可能有更完美的表現.

而就在上周對比了1988 Henri Jayer Vosne Romanee 1er Cros Paratounx和1989 Meo Camuzet Vosne Romanee 1er Cros Paratnoux.  雖然說同樣出自Henri Jayer之手,即使是同一個年份同同一款酒Meo和Jayer標還是略有區別,來自Meo Camuzet的Henri Jayer做了過濾處理,而Henri Jayer則是不做任何過濾處理。 

之前在垂直對比過不少1988和1989年的垂直。很多時候的情況是1989年在最近1~2年裡面表現出後端力度感,以及酸度支撐不足,雖然果味非常豐富,但是收尾處逐漸表現初渙散的感覺;相比於1988年,這個Eric Rousseau認為是傻瓜都會釀的年份裡,卻表現初巨大的爭議,一直以來1988年都難以開放,高酸,丹寧感但是不可否認的1988有著完美的成熟,濃縮度,這一切都是未來陳年後的保證。在2018年,我逐漸發現1988開綻放,不那麼嚴肅,堅硬不容人靠近,相信未來還會進一步得到提升。於是在這一年來對比1988和1989同一款酒後,很多時候89的弱點是會被凌厲盡致的所暴露出來。 

但是在品嘗這2支後,酒莊的功力體現無疑,89表現出極為開放的香氣,豐富多彩同時又富有變化,成熟的果味,帶有Vosne香料感,十分的澎湃,口感上有著89特有飽滿多汁的果味,配合著香料,些許菌菇,礦物質感,酒體乾淨通透,丹寧細緻而有力,十分的優雅,活潑,同時沒有上面說的結尾有渙散的感覺,酸度帶出的結構和回味非常出色。95~97, 如果在未來陳年後,能夠繼續維持這樣的結構,同時在果味的演變過程中發展出更高的複雜度,97分可期。

1988則是表現出88年特有的年份特色,在香氣上沒有89那麼熱情奔放,而表現的更為內斂,沉靜感, 一層層的表現出,香氣更多的是紅色果味,乾淨,通透,不夾雜任何不乾淨的東西在裡面,口感酸度極為悠長,但是並沒有突兀,致使酒體表薄,起初在味蕾後端可以感受到丹寧的分量感,這也是88一致表現的一個特點,不過很多88的分量感過重,甚至帶出顆粒感,相信未來也很難能夠達到平衡。不過這支隨著時間的變化,逐漸化開,酒體也在4個小時中富有變化,並且十分的豐富。有著一種「範」的感覺。95~98  

總結

限於篇幅關係,未能將所有的品嘗過的Henri Jayer作品一一分享,不過給我的一個感覺是在了解到Henri Jayer的釀酒方法後,你會感覺到任何一種在釀酒過程中的處理方式都有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而任何一種處理方式都不是單獨獨立存在,都會受到前一步或者後一步處理方式的影響,但是Henri Jayer永遠是可以將每一步互相之間的配合來的相得益彰,同時最大發揮出每一步可以會為酒帶來正面影響的效果。 

因此在早期有法國媒體,酒評人嘲笑Henri Jayer的酒是「工程師」做的酒。但是如果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品嘗這個人類釀酒史最偉大的「工程師」 ,是否就其酒本身所表現出來神韻而豎立致敬嗎? 

相關焦點

  • 勃艮第酒神Henri Jayer釀的酒到底神在什麼地方?
    酒神的作品,隨著市場上來源可信貨源的逐漸消失和老年份適飲期的過去,將徹底成為不可能再被體驗的傳奇。今天,大家熟悉的資深勃艮第愛好者Julien Sun,在嘗試過不少酒神作品後,寫下這篇心得跟大家分享到底該如何正確解鎖酒神的作品~酒神Henri Jayer的作品,是那麼讓人遙不可及。
  • 酒神和他的門徒: Henri Jayer稀世珍釀大師班及六大名家私享午宴
    亨利·賈葉生前的摯友、著名勃艮第葡萄酒作家Jacky Rigaux先生,將拿出私人收藏的少見賈葉老年份遺作,為景仰這位偉大酒農和風土理念的資深勃艮第愛好者,奉上一場垂直品鑑亨利·賈葉稀世珍釀的頂級大師班,和一場品鑑「六大酒神門徒」代表酒款的私享午宴。
  • 向Henri Jayer致敬的世紀晚宴
    要感謝收藏家Wood,是他的分享 ,讓我們這代勃艮第愛好者們可以有機會品鑑到當年「酒神」留下的稀有老年份作品及感受保存到如此狀態的品質 !她從來不會讓人失望!聞上去有些奶油和陳皮的香氣,入口的觸感非常細膩,黃蘋果的味道,酸度清爽,永遠是味蕾的享受。
  • 《在勃艮第的一年》:7位勃艮第釀酒商的真實寫照
    電影《在勃艮第的一年》記錄了勃艮第各大酒莊一年時間中葡萄從土地中孕育生長到最終成為令人心懷神往的葡萄酒的歷程,這對於各大勃艮第葡萄酒愛好者來說,自然也是必看的電影之一。作為一部紀錄片,整部電影以2011年為時間點,記錄了勃艮第的7位釀酒商從葡萄萌芽到收穫葡萄的整個釀酒歷程。
  • 香港富豪劉鑾雄窖藏DRC、Henri Jayer、82年拉菲等拍賣,117瓶成交價過半億
    「我喜歡葡萄酒已經超過38年了,在很多波爾多和勃艮第的葡萄酒風靡亞洲以前,我就開始喝了,有幸感受她的魅力。對我來說,享受美酒佳釀和欣賞偉大的藝術品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我對這兩種收藏都很著迷,品鑑美酒還是非常開心的社交活動,和朋友們一起分享美酒,真是帶給我很多美好的回憶。」
  • 勃艮第傳奇——勒樺酒莊(Domaine Leroy)配額直出發售!
    相信許多人都會選擇勃艮第產區,近兩年,Liv-ex 1000指數中十大漲價葡萄酒全來自勃艮第。而在所有勃艮第酒莊中,勢頭良好的當屬勒樺酒莊(Domaine Leroy)。、「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口味,對我個人而言,各個葡萄酒產區都有我偏愛的葡萄酒,而在Vosne Romanée村的是Leroy。」
  • 甄選勃艮第優秀一級園,超高性價比酒款預購開啟!
    勃艮第產區知名新銳釀酒師風格優雅濃鬱 深受市場認可和追捧羅希諾酒莊(Domaine Nicolas Rossignol)是位於法國勃艮第(Burgundy)產區伯恩丘(Cote>Nicolas Rossignol)來自當地著名的釀酒世家,是家族的第五代酒農,也是目前勃艮第產區的知名新銳釀酒師。
  • 勃艮第酒神賈葉的傳人來了!Emmanuel Rouget
    日期:2015年12月13日(周日)時間:11:30-13:00地點:上海衡山路十二號豪華精品酒店主講人紀堯姆·胡杰 Guillaume Rouget法國勃艮第胡杰酒莊Domaine Emmanuel Rouget繼承人胡杰酒莊是勃艮第無可爭議最膜拜級的酒莊之一,是勃艮第最負盛名的釀酒師亨利·賈葉(Henri Jayer)唯一的嫡系傳承。
  • 「記錄」勃艮第的一年:探索真實的酒農生活
    相信很多人對葡萄酒的初始印象還停留在城堡、酒莊、高端酒會...後來,我們因熱愛去更深的了解葡萄酒,發現原來法國除了波爾多還有個大Boss——勃艮第。一位優秀的釀酒師就像藝術家,而他所做的就是獨具匠心的藝術品...這部影片以葡萄酒進口商Martine Saunier視角,拜訪了具有勃艮第女王稱號的Lalou Bize-Leroy及其他6位莊主。
  • 北京|雙城傳奇!《神之水滴》十二使徒北京品鑑晚宴
    這部漫畫中關於葡萄酒感性的描述,讓人浮想聯翩,十二使徒的酒款也是被很多人所追捧,價格一路飛漲。每年深入波爾多左右岸頂級名家參訪品鑑。舊派盛氣凌人的結構感,讓酒拒人於千裡之外。第七使徒:人的力量 7. Sine Qua Non The 17th Nail in My Cranium Syrah 2005
  • 用一場La Paulee來宣告勃艮第中文網上線
    作為葡萄酒世界裡的經典產地之一,勃艮第向來以其低產量和高品質聞名,與之相伴的還有高企的價格,以及複雜難懂的產地規則,甚至有不少學葡萄酒的人說,「只要你學懂了勃艮第,這世界上便沒有什麼葡萄酒產區是你無法攻克的難題了。」——可即便如此,真正能夠懂得勃艮第,了解勃艮第的人,還是少之又少,若是再加上語言問題,要說真正了解勃艮第的中國人,便更少了。
  • 這場西班牙PK勃艮第品鑑,完全顛覆你對歌海娜的認知
    行程參訪的一些產區的酒莊裡,還掛著2007年羅伯特·帕克給他們重桶濃鬱的酒打出的高分;而另一些產區的酒莊,卻完全投向了勃艮第所引領的風土方向。這種劇烈的反差感,給人一種同在一個國度卻有10年時差的錯覺。
  • 勃艮第的性感與溫柔,兩大名村Vosne和Volnay北京品鑑會
    ,其優雅性感的風格使無數葡萄酒愛好者痴狂,全世界也很難找到這樣一個地方,集中了如此之多傳奇風土名園。9月4日,知味在上海舉辦了一場勃艮第產區品鑑課,一共8款來自Vosne-Romanée和Volnay兩大名村的名家名酒,反響十分熱烈,學員一致好評,而北京的知味葡萄酒愛好者也不用擔心錯過這次盛宴。
  • 勃艮第傳奇獨佔園 Clos de Tart大德園
    在風土至上的法國勃艮第,葡萄園就是一切。勃艮第紅酒的酒標,如果上面加上了一個Monopole的字眼,會令人產生肅然起敬的感覺。這個字也出現在被譽為世界酒王的羅曼尼康帝紅酒瓶的酒標上,更增加了它的高貴血統。
  • 勃艮第名家Nicolas Potel紀念款 老年份莎美香貝丹
    其父Gérard Potel(傑拉德·寶德,勃艮第葡萄酒「教父」級的人物,引領了勃艮第葡萄酒種植釀造技術發展的先驅)是該酒莊的釀酒師和營運經理。受到父親的影響,年輕的Nicolas也走上釀酒師之路。作為大師的傳承,Nicolas從90年代開始在酒莊工作,他是較早走出去開拓國際視野,並在一些著名酒莊有較多實戰經驗的勃艮第釀酒人。曾在澳大利亞,加利福尼亞和勃艮第的一流莊園接受過培訓。
  • 主編力薦,千人口碑認證的勃艮第寶藏跨境來了!
    如今,鮑特·馬裡恩(Thibaut Marion)是酒莊的擁有者兼釀酒師。Thibaut成長在一個葡萄種植世家,其家族至今已有十代人從事葡萄栽培工作。與大部分勃艮第的酒農一樣,Thibaut平日十分低調,但他的作品卻讓不少酒評家慕名而來。
  • Patriarche,勃艮第最大的葡萄酒專賣店
    對於一個有歷史的城市,幾百年上千年的沿襲,給新來的遊客提供了無限的可能,也許是一棟不起眼的建築,但裡面卻別有洞天,讓人神往。今天藍裕文化酒莊規劃設計院就為大家帶來一幢普通建築裡的地下王國。這裡就是勃艮第地區最大的酒窖,Caves Patriarche Pere et Fils的所在地了。據說Patriarche是13世紀14世紀建成的勃艮第最大的地下酒窖,迷宮般的長廊裡儲藏著數以百萬的葡萄酒,貴的一支要賣到近萬歐元。
  • 勃艮第女皇Leroy的傳奇人生!始於康帝卻終於則天!
    這個勃艮第葡萄酒界的武則天,就是世人皆知的美酒女王Leroy大帝,作為前羅曼尼康帝聯合莊主,獨立出來之後更加的霸氣不減,讓世人見識到什麼才是真正的釀酒女大神!今天,我們新先聚品就來給大家講講Leroy·「則天」的傳奇人生以及她與羅曼尼康帝的「愛恨情仇」。
  • 王者歸來:Barolo名莊Vietti專場品鑑會
    阿爾弗雷多是最早推行單一園挑選葡萄進行釀酒並身體力行的先驅之一 。這在當時還是一個激進的概念,但在如今這一理念也已被各大酒莊所採用。作為「大地主」,酒莊的篩選也格外嚴格,許多來自名村單一園的葡萄,都被Vietti釀成DOC級的Langhe Nebbiolo,品鑑會上大家就會喝到這樣一款酒。釀製成DOC而非DOCG,是酒莊出於易飲的角度考慮,把葡萄酒放在橡木桶中陳年3年後便裝瓶了。換句話說,完全就是提前裝瓶的Barolo。
  • 杜魯安酒莊| 讓你在俄勒岡忘記勃艮第的黑皮諾,或許只有它!
    作為酒莊第一代創建者,Joseph Drouhin早在1880年就在勃艮第開始了葡萄酒的產業,如今已經是家族第四代人接手酒莊。作為家族產業發展和勃艮第人對黑皮諾特有的愛,1961年酒莊的第三代傳人羅伯特·杜魯安先生(Robert Drouhin)來到俄勒岡(Oregon),這讓他第一次發現這裡竟然可以釀造出如此精彩的黑皮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