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平伯先生是我國著名紅學先驅、詩人、小說家、散文家,是一位熱忱的愛國者和具有高尚情操的知識分子。代表作品有《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紅樓夢辯》。他的一生非常坎坷 ,但是他從來都不悲不戚,保持樂觀的生活態度。
「文化大革命」中,他在古稀之年還被趕到農村勞動改造,住在當地一位農民家裡的一間非常狹窄,有「門」無窗,四壁通風的茅草房裡。但是他卻不悲不戚,始終開朗樂觀。
他曾在詩中寫道:
天氣清和四月中,門前吹到楝花風。
南來初積亭亭樹,淡紫英繁小葉濃。
此樹婆娑近淺塘,花開飄落似丁香。
綠蔭庭院休回首,應許他鄉勝故鄉。
俞老每天都要練毛筆字,堅持聯詩撰文,與友人通信,他還天天要凝神聚氣於少量運動中,他不輕易吃藥,但他愛喝茶,每天一清早就泡上一杯濃濃的香茶。
直到9旬開外時,俞老生活仍然能自理。他從不給家人增添負擔。晚年,仍以周恩來的「活到老,學到老」為座右銘,每天從事研究和寫作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