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錯過0 3歲黃金療育期!從這些特徵判斷寶寶是否發展遲緩

2020-12-27 騰訊網

寶寶出生後,每一個階段都有應該達到的發展裡程碑,爸媽要時時注意寶寶的發展情況,若有遲緩現象就要及早做專業諮詢,才不會錯過黃金療育期!那麼,寶寶有哪些發展要注意呢?

寶寶6個月還不會翻身、9個月還不會坐、一歲還不會爬…這樣正常嗎?還是成長的比較慢呢?我們來看看該如何觀察、判斷寶寶的發展進程,把握髮展遲緩的黃金療育期!

我家孩子有發展遲緩嗎?

零到六歲是孩子發展的黃金期,一般觀察發展會以0~6歲為原則,不過發展訓練黃金期是0~3歲。

雖然每個孩子發展約略不同,有些孩子會提早,也有的會較晚,但兒童發展可容許範圍,會隨著年紀範圍而有不同。

1.一歲以前,可容許孩子發展落後約兩、三個月。

2.一歲到兩歲,可容許孩子發展落差三、四個月。

3.三歲以上,若發展落後達半年以上,則要注意並諮詢醫生。

發展遲緩徵兆?看孩子如何玩玩具

除了看發展裡程碑,還要觀察孩子的能力、反應、表達、適應能力,與同齡孩子相比是不是很明顯的慢,舉例,像是請孩子拿東西,他可能不是聽不懂,而是接收的很慢,後來才做反應。若有這樣的狀況就需要多耐心留意。

若是較小的孩子,可以觀察他如何玩玩具,像是看到形狀板配對的玩具,只是敲打或亂丟,可能屬於發展遲緩的表現,需多加觀察。若在操作玩具或在集體裡,注意力特別短又坐不住,沒有維持能力的話,也是需要多留意。

另外適應能力上,若孩子看到陌生情境不太適應,甚至排斥、不願意參與,或是在社交上,不太理人,也不太主動找自己的家人,或是過度依賴,只對照顧者有反應,其他人一概不接受,也與適應能力有相關,像這幾類情況就是發展上需要多注意的信息。

發展遲緩有疑慮?先尋求專業

一般可以先了解寶寶現在正在發展什麼能力,或至門診尋求專業協助,根據情況安排治療評估。

別過度保護!經驗能刺激孩子發展

有些小朋友在被過度保護的狀態下,被剝奪某些感覺或環境經驗,造成發展比較慢,建議家長可多注意小朋友在哪些年齡層,可以經歷什麼樣的運動,其實只要是安全環境下,就不需過度的保護,讓孩子多去探索,像是感官刺激或是身體的動作,或接觸人群及小朋友,這些對孩子來說,都是很需要的刺激,也可以促進他們的發展。

玩對玩具,還能幫助發展

1.積木、樂高

拼接樂高能訓練孩子的小肌肉,主要和手眼協調有關,剛開始可以讓孩子仿作,這與視覺及空間理解有關,積木上的顏色也可以用來讓孩子學習配對。

2.可以配對的拼圖、七巧板

能訓練計劃能力和一些動作步驟相關能力,像是若要符合形狀,該怎麼轉動才能符合,還需要空間概念。

3.畫畫

1歲多可以模仿畫線條、直線或橫線,2歲多可以畫圓,3歲多可以嘗試著色,這和注意力、及精細動作控制有關。

何時該注意孩子的發展狀況?

一歲之前的孩子反而容易被忽視發展狀況,所以更要注意,像是雙手雙腳是否活動量一致、聽到聲音會不會有反應、有人靠近會不會注意到,之後像是抬頭、翻身、爬行等等發展都是需要注意的。

一歲以前,該注意五大發展信號

六個月

粗動作:不會抬頭,頭仍會往後仰、不會翻身。

精細動作:不會用手抓取玩具、物品。

認知能力:對五顏六色、具有聲響的玩具不感興趣,不會想拿玩具玩。

語言:聽到人的聲音沒有反應。

社會情緒發展:沒有明顯的情緒反應,不會尖叫或大笑。

九個月

粗動作:無法自己坐起來,也無法坐穩。

精細動作:不會用一隻手拿東西或將東西由一手換至另一手。

認知能力:不會認出主要照顧者。

語言:不會發出『啊』、『一』等單音。

社會情緒發展:看到陌生人沒有警覺性。

一歲

粗動作:不會爬行、不會扶著東西站好、無法自行坐起來。

精細動作:不會模仿拍手、再見等手勢。

認知能力:用湯匙餵食,不會張口等待。

語言:不會發出類似『爸爸』的音。

社會情緒發展:對其他小孩沒有反應。

相關焦點

  • 寶寶有這些表現,是生長發育遲緩嗎?一篇解決你所有的疑問!
    娃出生後,當爸媽的總希望娃可以按照「預期標準」成長,一旦與自己的設想有差距,馬上就開始懷疑寶寶是不是生長發育遲緩了。其實,孩子的身高、體重與遺傳、營養、睡眠、運動等多種因素有關,想要判斷孩子生長狀況是否正常,則需要定期記錄寶寶的生長曲線,包括:身高、體重、頭圍、BMI(體塊指數:體重kg/身高m的平方)。
  • 寶寶說話晚,父母別偷懶,專家提醒:別錯過0-3歲語言發育黃金期
    語言發育是兒童早期思維發展的重要標誌,也是社會適應能力及交往能力發展程度的體現。其中,0-3歲是孩子語言發育的黃金期,在這期間孩子的語言發育突飛猛進,從咿呀學語到整句輸出,發展過程非常明顯。0-3歲寶寶語言的發展有怎樣的特點呢?
  • 你家寶寶正常嗎?0-3歲嬰幼兒身心發展指標
    透過這篇文章,我們將一起來看看三歲以前的寶寶身心發展的裡程碑,以及遲緩的警訊有哪些。▇ 寶寶均衡的身心發展  寶寶的發展可分為六大發展領域,這六個發展領域乃是息息相關,每個寶寶在不同年齡階段均有不同的身心發展重點。許多家長往往會特別注重孩子的語言與認知能力發展,而忽略了動作、社會情緒以及生活自理等向度,反而使得孩子發展有失衡的現象。
  • 0-3歲寶寶語言發育的黃金期,家長可以這樣做
    「語言發育是兒童早期思維發展的重要標誌,也是社會適應能力及交往能力發展程度的體現。」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副主任護師何豔斯表示,0-3歲是孩子語言發育的黃金期。期間,孩子的語言發育突飛猛進,從咿呀學語到整句輸出,發展過程非常明顯。
  • 0-3歲是視力發育「黃金期」,3招遠離近視眼,寶媽千萬別錯過!
    幼兒園老師告訴她媽媽:「孩子3歲前視力發展很緩慢,現在一定要注意眼睛健康問題,不然以後對學習工作都會有很大的影響!」大家可能有所不知,寶寶出生是遠視眼,到3個月的時候才能看清移動的物體;4個月開始能看到幾米外的景色,這時候對顏色的認識也能快速發展;當孩子6個月大的時候才能夠準確分辨物體的大小、位置;1歲的寶寶視力才能能到飛速發展,相當於大人0.2的視力;孩子2歲、3歲實力可以飛速發展,達到成人0.9~1.1的視力。
  • 「別買錯」!0-3歲寶寶「身心發展」及「益智玩具」都在這了……
    寶寶身心發展特徵0-3個月寶寶身心發育特徵只能躺著或抱著喜歡看人臉眼睛開始有意識的追蹤,之後開始有意識的抓伸喜歡黑白圖案,或顏色鮮豔的紅黃色用物體接觸寶寶手時會抓0-3個月寶寶適合玩具:音樂床、色彩鮮豔的懸掛玩具
  • 怎麼判斷寶寶是否缺鈣?媽媽學會這一招,再也不會因此而煩惱
    不會吧,不會吧,現在還不清楚怎麼判斷寶寶是否缺鈣? 不要慌! 因為,不知道如何判斷的家長大有人在。 畢竟給孩子看缺鈣、缺鋅、缺鐵、缺這個缺那兒個,本來就是醫生這個職業的工作。
  • 寶寶「4種徵兆」或代表發育遲緩!符合1歲寶寶的發育標準
    1歲內寶寶生長發育較快,幾乎一天一個模樣。如果自家寶寶與同齡的孩子差距有點大,家長就應該引起警惕。今天,天天和大家聊一聊,出現4種特徵可能代表寶寶或代表發育遲緩。但是,如果寶寶到了2個月仍不會笑,家長要警惕,可能孩子存在生長發育遲緩,建議在給孩子做體檢時將此現象反饋給體檢醫生。第二個特徵:3個月寶寶還不會抬頭一般來說,在寶寶3個月時會自然翻身,趴著的時候也會抬頭到處看。
  • 0-3歲寶寶視力發育對照表,你家寶寶正常嗎?不要錯過「黃金期」
    為了讓寶寶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你可以向寶寶展示圖片、照片、書本以及色彩鮮豔的玩具。在之後的日子裡,寶寶觀察東西的能力也會更完善。3個月,出現注視功能,對緩慢移動的物體能不穩定地追隨180°範圍,頭也隨之轉動。3—4個月,這時候寶寶已經能固定視線,看清大約75cm遠的物體,注視的時間明顯延長了,能簡單追物,對鮮亮的顏色很敏感,尤其是紅色,不喜歡看暗淡的顏色。
  • 0-3歲寶寶的喝奶量,沒掌握好也會發育遲緩!
    你家寶寶的喝奶量你真的掌握了嗎? 「哭就是餓了」、「吃了好一會兒應該飽了」,這些一代又一代老母親積累的餵養經驗或許正被新一代寶媽沿用收藏~ 殊不知一哭就餵易導致過度餵養,或引起寶寶消化不良,而奶量不足營養跟不上寶寶又會長得慢。
  • 寶寶大腦發育遲緩有哪些表現?孩子這7個特徵媽媽要重視起來
    沒有父母是不愛孩子的,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平安的成長,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強健的體魄和智慧的大腦,但是幸運並不會降臨到每個寶寶身上,在生活中有少部分寶寶會出現大腦發育遲緩的症狀,因為大腦發育遲緩的症狀不似普通疾病有很明顯的症狀,所以家長很容易忽視。
  • 兒科醫生:這都是寶寶發育遲緩的表現,你的寶寶也有這些症狀嗎?
    嬰幼兒時期是寶寶發育最快的一個階段,不論是體能還是智力,都會有質的變化。但是有些家長就發現自己的寶寶和同齡孩子相比,發育遲緩了一些,有些是在智力上,有些是在身體上。但是家長又不確定這是否為發育遲緩,下面就給大家列出了幾種孩子發育遲緩的表現。
  • 成都語言發育遲緩康復訓練,怎樣和語言發育遲緩的孩子說話
    語言發育遲緩孩子就會「啊、啊」地表達,完全用指手畫腳代替了原就少得可憐的言語,想出門或上廁所,就用手拉家長,脾氣還很大。孩子語言發育黃金期是什麼時候?0~3歲是公認的孩子語言發育黃金期,這期間孩子語言發育突飛猛進,從咿呀學語到整句輸出,發展過程十分明顯。
  • 澳貝聰別讓語言發育遲緩耽誤孩子一生 家長擔不起這份責任
    原標題:澳貝聰別讓語言發育遲緩耽誤孩子一生 家長擔不起這份責任孩子是我們生命的延續,一個家庭幸福的莫過於有一個健康、活潑、聰明的寶寶,也是一個家庭未來的希望,由於社會發展的競爭殘酷性,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關注寶貝腦發育,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又可愛!對比您家寶寶是否有這些問題,要注意了!
  • 寶寶吃母乳後,還要吸吮手指是沒吃飽?寶寶是否吃飽這樣判斷最好
    有位粉絲朋友發現寶寶有個奇怪的現象,她很擔心是寶寶沒吃飽。寶寶現在2個月了,每次吃完母乳以後,就會吃手,嘬嘴唇。她記得以前看育兒書,寶寶餓了就會有吃手的動作,難道寶寶這是沒吃飽嗎?其實,寶寶吃手並不代表是沒吃飽,吃手是生理和心理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階段,孩子是否吃飽,還有更多判斷方法。
  • 全面發育遲緩患兒,會發展為智力障礙嗎?
    在年齡<5歲的兒童中,全面發育遲緩的患病率不詳。值得我們注意的是,並非所有全面發育遲緩患兒日後均會發展為智力障礙。孩子什麼時候會被診斷為智力障礙?江醫生:全面發育遲緩是一種暫時性的、症狀描述性診斷。
  • 寶寶語言發育遲緩,家庭訓練方法!(附:訓練卡)
    通常寶寶在一歲就能開口了,孩子在三歲就要進入幼兒園,而語言是孩子融入小朋友的基礎,因此,三歲前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如果長期不說話,對其心理行為都有影響!寶寶語言發育遲緩,這個原因往往被忽視,甚至有的父母聽到後,只是從字面上理解,會認為只是晚了一點嘛,再等等就好了,卻往往錯過了最佳幹預時間,那麼,我們下面就先了解一個專業名詞:語言發育遲緩:是指由各種原因引起的兒童口頭表達能力,或語言理解能力明顯落後於同齡兒童的正常發育水平
  • 孩子到了3歲說話還是有問題,父母應該認識到以下幾個問題
    兒童語言發育有相應年齡階段,10個月-3歲是兒童語言發育及表達的關鍵時期,此期間也是兒童語言障礙多發年齡段。如果在孩子3歲的時候,才發現不會說話這個問題,是相當失職的。因為發現的時間有些晚,這個時候,父母需要做的是四處求助尋找機會,而我們語言障礙矯正師需要做的是查明真相,與時間賽跑,讓孩子的語言發育迅速回歸正軌。
  • 北京兒童大腦發育遲緩醫生_北京治療發育遲緩的專科
    北京兒童大腦發育遲緩醫生_北京治療發育遲緩的專科 時間:2021-01-16 16:48:56 北京天使兒童醫院 發音困難,構音不清,無法用語言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意思,有些腦發育遲緩兒童甚至完全失語,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差,北京兒童發育遲緩康復中心,北京天使兒童醫院「學術與技術並重,科研與臨床並進」的發展戰略指引
  • 寶寶語遲未必是「貴人」,需要警惕兒童語言發育遲緩!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溝通交流工具,寶媽們最幸福莫過於聽到自己的孩子第一次奶聲奶氣的喊「爸爸」「媽媽」,所以這也讓很多的寶媽特別著急,尤其到了2歲,有些寶寶還不會開口說話,卻有些老輩們說「哎呀,這只是貴人語遲,有些孩子說話早,有些說話晚,等長大自然就好了。」在這樣的老話薰陶下,有些寶媽們就放棄了帶去醫院檢查的念頭。真有「貴人語遲」這一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