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之爭坦蕩蕩

2021-02-08 亞泰易經網


北宋曾經有兩個宰相,一個叫司馬光,一個叫王安石。


兩人的主張相差十萬八千裡,一個是保守派,一個是改革派。


後來王安石獲勝掌握了實權,司馬光從宰相寶座上被趕了下來。


這時,皇帝詢問王安石他對司馬光的看法,想不到王安石大加讚賞,稱司馬光為「國之棟梁」,對他的人品、能力、文學造詣都給了很高的評價。


正因為如此,雖然司馬光失去了皇帝的信任,但是並沒有因為大權旁落而陷入悲慘的境地,得以從容地「退江湖之遠」,吟詩作賦,錦衣玉食。


風水輪流轉。正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


王安石因為強力推行改革,招致太多人的攻擊,皇帝只好就地免職,重新任命司馬光為宰相。


這時很多人向皇帝告王安石的黑狀。皇帝聽信讒言,要治王安石的罪,徵求司馬光的意見。


想不到司馬光並沒有落井下石,反而懇切地告訴皇帝:王安石嫉惡如仇,胸懷坦蕩忠心耿耿,陛下萬萬不可聽信讒言。


皇帝聽完司馬光對王安石的評價,說了一句話:卿等皆君子也!


這就是:君子之爭坦蕩蕩。


君子和小人最大的不同是什麼?


君子風範是:只埋頭做事和解決問題,不妄談是非和做人。對事不對人,就事論事。


小人特徵是:不談問題本身,卻喜歡對人指手畫腳。擅長針對人,善於人身攻擊,卻不想如何解決問題。


君子是「和而不同」,即使我雖然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是我絕對敬重你的人格,事情之外還是朋友。


小人則「同而不和」,表面上喜歡客客氣氣,實際上內心對你一萬個不認同,而且瞅準時機暗地裡對你使壞,這是非常卑劣的人格。


小人最狠的一招是什麼呢?


他們在攻擊一個人之前,會想方設法的先給這個人頭上扣上一頂帽子,給他貼標籤,從人品和道德上先把這個人全部否定,這樣他所有的解釋都是蒼白的。


這其實是兵法的上上策:上兵伐謀,誅人先誅心。


所以,我寧可得罪君子、與君子為敵。也不要討好一個「小人」,更不願意接受小人的好意。


送給大家一句話:遠離小人,遠離是非。


只解決問題,不妄議他人!


尊重每一個願意解決問題的人,包括你的敵人!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內容只做參考交流學習之用若涉及版權問題敬請告知。

微信:亞泰易經網                             關注亞泰易經網開啟亞泰微生活 

 

相關焦點

  • 平天下 | 君子坦蕩蕩
    平天下 | 君子坦蕩蕩 2020-08-23 09:03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人要坦蕩承認自己的無知無能。認識到自己的無知,才會下決心去求知。認識到自己的無能,才會去想辦法獲取這個能力。以誠懇的心態面對真實的世界,真實的自己,我們才能改變現狀,做更好的自己。每個人做了更好的自己,世界也就就變成了更好的世界。欺騙自己,諱疾忌醫,只會讓一個人更加的無知和無能,更加地脫離實際,生活在自我陶醉的幻想之中。
  • 李鎮西:「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今天下午到貴陽,晚上朋友請吃飯,按當地方風俗,也出於經營之道,幾位服務員為每一位客人唱歌、喝酒,充滿了民族風情與情趣。我覺得有意思,所以我便發了一段服務員為我唱歌請我喝酒的視頻,當即便有朋友叫我撤下,說怕被人利用進行人身攻擊。
  • 君子坦蕩蕩 小人長戚戚
    君子走的是君子之道,君子之道當以修身為要,修身是修自己,不是修別人,把自己修的像一塊海綿一樣的可以容下一切困難,阻力,障礙。這就是君子之道了。容忍的力越高,所修的道也就越高;容納的力越強,修持的境界也越強。
  • 做人坦蕩蕩,心中無憂戚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這是亙古至今的一句至理名言。    做人坦蕩蕩,才是真君子。小人行不義,所以長戚戚。    做個「坦蕩蕩」的君子,精神境界只能高,不能低,言談舉止必須中規中矩。    行為坦蕩蕩的人,最懂得做人必須「有所行,有所不行」;最懂得做事必須「有可做,有不可做」。   天,不會因為人們厭惡寒冷,就停止冬天的到來;地,不會因為人們厭惡遼遠,就停止它的廣大;君子,不會因為小人妄言妄語,就停止他的品行修養。
  • 拙讀《論語》第一百八十七篇: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原文: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主流譯文:孔子說:「君子心地平坦寬廣,小人經常侷促憂愁。」拙的譯文:孔子說:「君子心胸寬廣,小人經常憂慮苦悶。」拙的體會:這是孔子又一次描述君子和小人。這次描述的是君子與小人的日常表現。「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
  •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這戚戚兩字在這是什麼意思?
    憂鬱的眼神戚有多重意思,一種是兵器之斧子的意思;一種是表示親屬關係,比如親戚。不過,小人長戚戚中的戚,是憂愁、悲傷的意思。此意最早見於《詩·小雅·小明》,原詩如下:心之憂矣,自始伊戚。那麼,為什麼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呢?因為,心底無私天地寬,不做虧心事,不怕鬼叫門。孔子說這番話,當然是一種說教。意思是說,君子心胸開闊,神安氣定;小人斤斤計較,患得患失。表面上,小人也可以表現得光鮮亮麗,不過,其內心,無論如何都脫不開各種算計。
  • 孔子說「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是什麼意思?有何用意
    像人們耳熟能詳的「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就是一句跟做人有關的名言,後世許多文人對這句名言頂禮膜拜,會把它寫成書法作品,懸掛在書桌旁,當作激勵自己的金玉良言。君子坦蕩蕩「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這句名言出自儒家經典著作《論語·述而》,是孔子跟某個弟子對話時,語重心長地教誨弟子時所說,殷切希望弟子能完善個人的德育。
  • 做人,要做一個坦蕩蕩的君子,勿做一個常戚戚的小人
    古語有云:君子坦蕩蕩,小人常戚戚!這就是君子和小人的區別,君子內心通透、光明磊落,做什麼事情都喜歡光明正大的去做,從來不會去傷害別人。而"坦蕩蕩"的君子,因為為人正直,所以他們的內心都是非常坦然和充滿陽光的,他們總是帶著發自內心的微笑,四處傳播著他們的正能量,跟他們接觸過的人,都會被他們的一身正氣和人格魅力所吸引!所以他們的人生總是充滿著正義和活力,他們的生活總是過得幸福而甜蜜!
  • 君子坦蕩蕩,小人根本阻擋不了;一個人格局夠大,成全你的人越多
    那時小人的意思和現代不同,人們把統治者稱為「君子」,被統治的百姓稱為「小人」;人們把有德之人比喻成君子,無德之人稱為小人;還有人在比自己地位高的人面前,自稱為「小人」,也算是一種謙稱。後來人們乾脆把好人稱為君子,壞人稱為小人。古人說「寧可終歲不讀書 不可一日近小人」,可見對小人是多麼的深惡痛絕,提醒大家要時刻防著點。
  •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鐵骨錚錚的鄧世平,讓人肅然起敬!
    一、君子坦蕩蕩,他用生命捍衛了工程的質量。鄧世平老師是一位正直的人,當看到學校操場跑道工程出現質量問題時,很不滿意。就找到了包工頭杜少平進行理論,並要求他保證工程的質量。鄧老師認為,學校的工程關係到學生的生命安全,一定要保質保量。作為這項工程的質量監督員,鄧老師覺得自己身上的責任重大。
  • 君子坦蕩蕩!德雲社周九良給趙小棠新歌宣傳,兩人曾被傳有戀情
    有句話說得好,君子坦蕩蕩,這句話放在德雲社的周九良身上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這正是周九良的過人之處,正所謂君子坦蕩蕩,周九良這樣大大方方地幫趙小棠宣傳,更能表現出自己跟趙小棠沒什麼關係。
  • 君子坦蕩蕩!德雲社周九良給趙小棠新歌宣傳,兩人曾被謠傳有戀情
    有句話說得好,君子坦蕩蕩,這句話放在德雲社的周九良身上真是再合適不過了。前一陣子網絡上有人謠傳,說周九良跟趙小棠正在談戀愛,理由是周九良拍攝一個短視頻的時候,戴了一個很特別的帽子,而趙小棠也曾經戴過同樣的帽子,兩個人戴情侶帽子,肯定是有戀情了。
  •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第七篇第37章 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坦:安也!形聲字,從土旦聲。坦原意為土地平坦而行步安舒,如《廣雅》:「坦坦,平也。」又如《易》:「道坦坦。」坦後延伸為心安、寬舒。如「坦然自若。」也指直爽、無隱瞞。如「坦白」、「坦城。」
  •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做人要真誠,切勿玩心機。
    且來篇說說吧,說一說這朋友相處之道。在現實生活中,總是會有一些偽君子,這種人當面一套背後一套,常常打著「真」與「善」的幌子,巧言令色,以欺騙他人的信任。像這樣戴著虛偽面具去與人相處的偽君子,也許他在一時之間可以取得別人對他的好感與信任。但是時間長了,當大家看清了他面具背後的真實嘴臉後,是不可能還會把這樣一個偽君子當成自己真正的朋友的。
  • 《易經》: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保持距離才是最智者
    小人隨處可見,在生活中只要有江湖,就有小人,而且小人最擅長的就是極盡下三濫之事,不以道德為底線,遇到小人也是一種悲哀。
  • 讀甄繯傳之: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4 於是,他便受了皇上之命暗地裡對此事展開了調查,幾日後,槿夕過來傳話,確定了鵝卵石一事乃是祺嬪所為,於是他便如實稟告於上,說祺嬪眼見熹妃榮耀回宮心中一時記恨便偷偷拿了欣貴人的鵝卵石加害娘娘的同時誣陷欣貴人
  • 風起長林: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最近可喜歡看《琅琊榜之風起長林》了,導致好多次朋友找我聊天我都有點不理人。前幾天一位朋友說沒有胡歌的琅琊榜他不想看,那我就好好地「安利」一下咯。先說一下,第一部中的角色,活到第二部的有:藺晨——琅琊閣老閣主,靖王兒子——當朝皇上,庭生——長林王。(還記得第一部大結局的這一幕嗎?)
  • 甜到心坎的青梅竹馬文《君子坦蕩蕩,小人長嚶嚶》,反差萌男主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嚶嚶--坡西米談君子×昌纓陽光明媚真人間天使元氣武力值Max少女×純情內斂但心機腹黑弱男子【原作者文案】談君子,一身正氣,從小被家裡實行軍事化管理。日常愛好除了打籃球就是做手工,心靈手巧,曾經給談君子養的鸚鵡做了一個三層別墅小鳥窩。男生。談君子坦蕩了十幾年唯獨在一件事上不坦蕩了一把。昌纓跟在談君子屁股後頭嚶嚶了十幾年唯獨在一件事上硬氣了一把。
  • 君子之爭
    揖讓而升,下而飲,其爭也君子。」(君子沒有什麼可爭的。如果有,一定是比箭吧!相互作揖而登堂,走下堂來喝酒,這樣爭也有君子風範。)《論語》要讀通,就不能尋章摘句,膠柱鼓瑟;而必須貫通孔子的思想邏輯,貫通時代的發展邏輯。與老莊的消極避世不同,孔子是積極入世的,積極入世的君子怎麼可能「不爭」呢?子貢認為孔子「溫良恭儉讓」,孔子卻夫子自道,「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